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德地区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综合评价
1
作者 盖新敏 《林业科技开发》 1994年第4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林地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宁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地区毛竹产量的灰色预测
2
作者 黄烺增 《福建林业科技》 1992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利用1980—1989年的10年间的闽东毛竹(Phyuost-achys pubescens)产量数据,按照GM(1.1)建模方法,确定了闽东未来时期的毛竹产量,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通过预测,平均预测精度在93.75%,因而具有预测精度高、效果好等... 本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利用1980—1989年的10年间的闽东毛竹(Phyuost-achys pubescens)产量数据,按照GM(1.1)建模方法,确定了闽东未来时期的毛竹产量,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通过预测,平均预测精度在93.75%,因而具有预测精度高、效果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产量 灰色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地区林业土壤的改良及合理利用初探
3
作者 盖新敏 黄飙 汤勇华 《福建林业科技》 1992年第4期79-84,共6页
本文应用土壤普查和二类资源清查的有关数据,针对闽东地区林业土壤利用中现存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林业土壤改良和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闽东地区 林业土壤 改良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促米槠、闽粤栲速生丰产林调查研究报告 被引量:31
4
作者 黄清麟 李元红 +2 位作者 黄界水 朱祥锦 赖学舜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顺昌县郑坊乡榜山村14.9hm^211年生人促米槠速生丰产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及生物量(干重)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07m·a^(-1)、0.66cm·a^(-1)、18.0m^3·hm^(-2)·a^(-1)及10.78t·hm^(-2)·a^(-1)... 顺昌县郑坊乡榜山村14.9hm^211年生人促米槠速生丰产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及生物量(干重)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07m·a^(-1)、0.66cm·a^(-1)、18.0m^3·hm^(-2)·a^(-1)及10.78t·hm^(-2)·a^(-1);顺昌县际会乡谢屯村13.1hm^210年生人促闽粤栲速生丰产林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31m·a^(-1)、0.88cm·a^(-1)、23.5m^3·hm^(-2)·a^(-1)及11.64·t·hm^(-2)·a^(-1)。本文还对其林分起源、树相、树种组成、径阶分布等进行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 米槠 闽粤栲 速生丰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分出材率表编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江希钿 黄烺增 杨锦昌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94-297,共4页
应用单株木二元材积方程、二元材种出材率表计算林分蓄积量和出材量的基本原理 ,推导出编制林分出材率表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利用杉木人工林现场实际造林样木 ,选择Richards方程建立以胸径、树高为辅助因子的累积材种出材率模型 ,... 应用单株木二元材积方程、二元材种出材率表计算林分蓄积量和出材量的基本原理 ,推导出编制林分出材率表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利用杉木人工林现场实际造林样木 ,选择Richards方程建立以胸径、树高为辅助因子的累积材种出材率模型 ,据以估计单株材种出材率。然后 ,分别应用直径分布参数回收技术法和相对树高曲线模型 ,预测林分各径阶株数概率及径阶平均高 ,结合二元材积方程 ,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林分出材率表。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出材率 胸高直径 相对树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南天然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9
6
作者 蓝斌 洪伟 +3 位作者 林群 李章茂 周代恢 张辉荣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在种群的水平上,运用多种分布,对天然黄山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数学拟合,并选择了其中的最优分布型.随后,又运用多种聚集指标作进一步说明,并对IwaoM*-M模型的随机分布偏离度进行F检验,用三次设计最优拟合Taylor幂法则模型.
关键词 福建 黄山松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三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黄清麟 郑群瑞 阮学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生产力高,Ⅳ类地24年生林分生物量193.7t/hm2,其中乔木层185.6t/hm2;林分年均净生产量9.121t/(hm2·a),其中乔木层7.733t/(hm2·a);林分平均胸径11....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生产力高,Ⅳ类地24年生林分生物量193.7t/hm2,其中乔木层185.6t/hm2;林分年均净生产量9.121t/(hm2·a),其中乔木层7.733t/(hm2·a);林分平均胸径11.4cm,平均树高9.8m,蓄积量155.3m3/hm2,萌芽木占全林株数的74%;林分叶面积指数7.515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75.5g/(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青冈 萌芽林 林分结构 生物量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相对冠长指标及其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健儿 龚其锦 +1 位作者 陈善治 王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49-355,共7页
本文对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的相对冠长指标及其在林分密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杉木相对冠长与胸径生长率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林分株数按相对冠长的分布用正态分布拟合是适宜的,拟合率达73%左右,提出了以... 本文对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的相对冠长指标及其在林分密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杉木相对冠长与胸径生长率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林分株数按相对冠长的分布用正态分布拟合是适宜的,拟合率达73%左右,提出了以林分相对冠长的平均值作为基准,按标准差的一定倍数来划分林分生长级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林分各生长级林木的相对冠长临界值或范围随林分的年龄、优势高和单位面积株数的增加而急剧下降,但林分Ⅳ、Ⅴ级木的比例却是逐渐上升的。杉木相对冠长指标可作为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相对冠长 抚育 间伐 林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桂竹生物产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郁善 陈希英 +1 位作者 方承 梁鸿燊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2-55,共4页
本文通过设置标准地以及在标准地中选择标准竹对台湾桂竹进行调查,从而通过相关分析方法找出台湾挂竹各器官生物量与竹高、胸径、叶面积指数、地径、竹兜等的相互关系.应用Y=aXb数学模型建立了台湾桂竹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数学模型.
关键词 台湾 桂竹 生物产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杉人工林单木材积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江希钿 林文清 +3 位作者 陈兆算 黄增 董希恩 董希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80-385,共6页
本文将柳杉人工林单株木的林积生长量作为年龄、地位指数、竞争指数的函数,建立单木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简单竞争指数优于竞争压力指数,而在简单竞争指数中,竞争木取6株和8株差别不大,均优于竞争木取4株。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本文将柳杉人工林单株木的林积生长量作为年龄、地位指数、竞争指数的函数,建立单木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简单竞争指数优于竞争压力指数,而在简单竞争指数中,竞争木取6株和8株差别不大,均优于竞争木取4株。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受人为干扰的林分中,竞争木取6株和8株的简单竞争指数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林分年龄和立地质量关系不密切,而与胸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其值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减小,二者之间的关系用双曲线和幂函数拟合较为适宜,由此建立的简单竞争指数预估模型,扩大了单木生长模型的运用范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生长模型 柳杉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杉单木直径生长及形状指数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江希钿 林文清 +3 位作者 陈兆算 黄烺增 董希恩 董希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67-271,共5页
以VonBertalanffy生长理论为基础,用简单竞争指数建立柳杉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从密度对于形影响的一般规律出发,分析简单竞争指数与形状指数的关系,建立形状指数模型,为立木材积的测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单木生长模型 形状指数 柳杉 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连年生长量与气候关系的积分回归分析及生长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希钿 邱学清 董希恩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0年第1期28-31,36,共5页
在经典多元回归模型中,要求样本数N与自变量个数P,必须满足关系式N>P,否则,多元回归模型中的参数将无法在最小二乘法意义上确定。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研究树木生长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N>P这一关系式都可得到满足。
关键词 树木 连年生长量 气候 积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松种子涩籽的空间分布
13
作者 张进德 任军惠 王建东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应用9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黄山松种子涩籽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黄山松种子涩籽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并应用lwa's方法,分析计算林间不同密度下的最低抽样数.
关键词 黄山松 涩籽 空间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荆树幼林生长与气候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
14
作者 江希钿 黄健儿 +1 位作者 邱学清 黄烺增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2年第3期43-45,共3页
黑荆树幼林月生长量与气候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黑荆树的幼林生长与气候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在生长量中,以树高生长与气候关系最为密切,而影响生长量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月日照时数、月平均气温、月蒸发量。
关键词 黑荆树 幼林 生长 气候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杉削度方程及材种出材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烺增 王素萍 江希钿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7,共4页
利用 Demaerschlk削度方程 ,描述柳杉人工林干形变化规律 ,通过对其削度方程中干形参数变化规律的分析 ,建立了以高径比为辅助变量的可变参数削度方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二元材种出材率表、一元材种出材率表、地径出材率表的编表方法 。
关键词 柳杉 可变参数削度方程 出材率表 材积比方程 干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子涩籽胚败育过程及其生理生化指标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烺增 谢永强 +1 位作者 齐清琳 谢建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杉木种子胚胎发育解剖观察表明:涩籽主要在幼胚至后胚期形成,约占总涩籽率的70~80%。后胚期涩籽的胚明显萎缩,变灰黄色。胚乳细胞变红棕色,脂肪油滴明显减少。胚成熟期的涩籽,胚干瘪变形,部分胚乳细胞解体呈棕褐色至黑褐色,种皮稍皱... 杉木种子胚胎发育解剖观察表明:涩籽主要在幼胚至后胚期形成,约占总涩籽率的70~80%。后胚期涩籽的胚明显萎缩,变灰黄色。胚乳细胞变红棕色,脂肪油滴明显减少。胚成熟期的涩籽,胚干瘪变形,部分胚乳细胞解体呈棕褐色至黑褐色,种皮稍皱缩较韧。后胚期涩籽的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呼吸强度降低,细胞原生质膜透性明显增加,总糖量、粗脂肪与粗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单宁含量则增加3倍多,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而脂肪酶活性有较大的增强。涩籽的胚败育过程中的解剖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反应的变化是吻合的,可作为鉴别涩籽的生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胚败育 种子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鞭角华扁叶蜂蛹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琼顺 黄青峥 +3 位作者 张进德 刘成亨 叶乃连 张恒茂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73-278,共6页
本文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鞭角华扁叶蜂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蛹在柳杉人工林内呈均匀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用抽样调查方法研究表明,平行线短距离跳跃式取样精度最高。本文还应用Iwao’s方法,分析并... 本文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鞭角华扁叶蜂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蛹在柳杉人工林内呈均匀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用抽样调查方法研究表明,平行线短距离跳跃式取样精度最高。本文还应用Iwao’s方法,分析并计算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抽样技术 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引种实践对林木引种理论的验证 被引量:7
18
作者 洪长福 陈希英 安平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5-68,共4页
“气候相似论”及由此发展应用的“生态综合分析法”、“生境因子分析法”、“地理生态生物学特性综合分析法”等,是林木引种的主要理论,较适合于桉树引种,米丘林“果树逐级北移驯化法”、“专属引种法”对桉树引种的实践意义不大;... “气候相似论”及由此发展应用的“生态综合分析法”、“生境因子分析法”、“地理生态生物学特性综合分析法”等,是林木引种的主要理论,较适合于桉树引种,米丘林“果树逐级北移驯化法”、“专属引种法”对桉树引种的实践意义不大;“生态历史分析法”、“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等原理,对桉树引种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引种 引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鞭角华扁叶蜂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琼顺 张进德 +3 位作者 黄青峥 叶乃连 刘成亨 叶华武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21-426,共6页
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ba flagellicornis F.Smith)是柳杉的一种重要害虫。以幼虫为害柳杉针叶、嫩枝。在福建寿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做土室越夏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期5~12天。幼虫6龄。防... 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ba flagellicornis F.Smith)是柳杉的一种重要害虫。以幼虫为害柳杉针叶、嫩枝。在福建寿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做土室越夏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期5~12天。幼虫6龄。防治适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试验表明,敌敌畏、辛硫磷、溴氰菊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生物学 防治 柳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脉青冈栽培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金顺 盖新敏 +2 位作者 郑松昭 钟群妹 沈明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63-169,共7页
室内发芽和场圃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突脉静冈宜于12月中旬采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时间对苗高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切根处理对苗高生长、主根数、侧根数及其鲜重均有显著或一定水平的影响,月平均气温和月积温是苗高生长的主导... 室内发芽和场圃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突脉静冈宜于12月中旬采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时间对苗高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切根处理对苗高生长、主根数、侧根数及其鲜重均有显著或一定水平的影响,月平均气温和月积温是苗高生长的主导因子.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不同处理对造林成活率、幼树高生长、地径生长、冠幅生长、主根分布深度及侧根数均有较显著或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其中均以带宿土苗木造林的为最大;幼树高径生长均属全期生长型,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和月积温是幼树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2月上旬平均气温升到8℃以上树液就开始流动,12月上旬平均气温降到8℃以下树液就停止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脉青冈 苗木 栽培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