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磁性吸附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对葡萄酒中Cu^(2+)去除研究
1
作者 刘一辉 刘圆圆 +5 位作者 王琳 魏如腾 李强 李华 刘满顺 王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3,共10页
本文制备了一种磁性纳米吸附剂(Fe_(3)O_(4)@PDA/HA),并将其用于葡萄酒中过量Cu^(2+)的去除。通过SEM、FT-IR、XRD、TGA、VSM等表征方法探究了该吸附剂的理化特性;以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试验探究其对Cu^(2+)的吸附机理;同时将其应用... 本文制备了一种磁性纳米吸附剂(Fe_(3)O_(4)@PDA/HA),并将其用于葡萄酒中过量Cu^(2+)的去除。通过SEM、FT-IR、XRD、TGA、VSM等表征方法探究了该吸附剂的理化特性;以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试验探究其对Cu^(2+)的吸附机理;同时将其应用于干红/白葡萄酒中综合评价了其吸附性能及对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PDA/HA表面具有丰富的吸附位点且其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和超顺磁性;其对Cu^(2+)的吸附量为80.2mg·g^(-1),该值比一些研究报道的吸附剂高2~10倍。另外,Fe_(3)O_(4)@PDA/HA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5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约75%的Cu^(2+)吸附效率,且不会导致葡萄酒品质劣变。因此,本研究中Fe_(3)O_(4)@PDA/HA是控制葡萄酒Cu^(2+)含量的理想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吸附剂 耐酸性 Cu^(2+)去除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葡萄酒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创新路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川 张学玲 刘竞择 《农业科学研究》 2023年第3期58-63,共6页
随着我国葡萄酒对外贸易的日渐频繁,宁夏贺兰山东麓核心产区作为我国葡萄酒优势特色产区,要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立足,就要增强宁夏葡萄酒品牌的市场竞争力。高品质的葡萄酒要由完善、健全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来保障,因... 随着我国葡萄酒对外贸易的日渐频繁,宁夏贺兰山东麓核心产区作为我国葡萄酒优势特色产区,要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立足,就要增强宁夏葡萄酒品牌的市场竞争力。高品质的葡萄酒要由完善、健全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来保障,因此建立高水平的葡萄酒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葡萄酒质量安全标准方面的差异,提出加强宁夏葡萄酒产区酿酒技术、标准的推广和质量认证,健全完善质量安全标准、管理法规、产区认证的检验检测体系;围绕宁夏葡萄酒产业进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实验室装备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多方位参与、产学研并重的葡萄酒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形成宁夏葡萄酒产业创新链发展合力等建议,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升级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质量安全 检测体系 创新路径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减量氮处理对不同樱桃番茄品种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张静 张祎洋 +3 位作者 梁敏 张瑶 祁烁锟 吴龙国 《蔬菜》 2025年第3期51-59,共9页
为探究营养液减量氮处理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小红果、香妃3号、香妃9号3个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T_(1)(4.00 g/L)、T_(2)(8.00 g/L)、T_(3)(12.00 g/L)、T_(4)(CK,16.00 g/L)4种氮浓度的营养液,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 为探究营养液减量氮处理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小红果、香妃3号、香妃9号3个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T_(1)(4.00 g/L)、T_(2)(8.00 g/L)、T_(3)(12.00 g/L)、T_(4)(CK,16.00 g/L)4种氮浓度的营养液,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片数)方面,第1次开花期,各品种株高均在T_(2)处理下最高,茎粗、叶片数在T_(2)、T_(3)处理下与T_(4)(CK)均无显著性差异;第2次开花期,小红果和香妃3号的株高在T_(2)处理下最高,香妃9号在T_(3)处理下最高,各番茄品种的茎粗随着施用营养液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对香妃3号影响不显著,T_(2)、T_(3)处理下各品种叶片数与T_(4)(CK)间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氮素浓度营养液对小红果和香妃9号的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第1次开花期T_(2)处理下的香妃9号除外),但3个减量氮处理均会在第1次开花期造成香妃3号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不同番茄品种POD活性对不同氮浓度营养液的敏感程度不一样,T_(2)处理下的小红果和T_(3)处理下的香妃9号POD活性较T_(4)(CK)显著提升。果实综合品质上,T_(4)(CK)处理下各品种综合品质最好,T_(2)、T_(3)处理下的小红果,T_(3)处理下的香妃9号以及T_(2)处理下的香妃3号的综合品质与T_(4)(CK)无显著性差异。产量方面,T_(1)处理下小红果、香妃9号及香妃3号单株产量均最好,其中香妃3号和香妃9号与T_(4)(CK)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综上,4.00 g/L氮浓度处理利于提高樱桃番茄产量;16.00 g/L处理下果实品质最好,但8.00、12.00 g/L氮浓度处理在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方面与16.00 g/L处理区别不大,可作为减氮施肥方案在生产中应用,但需针对具体品种进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浓度 樱桃番茄 营养液 品质 产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设施园艺学课程教改探讨——以温室高品质番茄智慧种植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4
作者 吴龙国 曹云娥 张瑶 《现代园艺》 2025年第9期179-182,共4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宁夏大学着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培养园艺复合型人才。以番茄温室栽培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实现了教学类...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宁夏大学着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培养园艺复合型人才。以番茄温室栽培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实现了教学类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态、教学空间的形态转换,以及在线教育与实体课堂、实际生产的有机统一,课程学习与产品生产的有机统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方法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温室 高品质 智慧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梅奇酵母与商业酿酒酵母发酵对枸杞酒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刘思媛 孟芳 +5 位作者 李强 王紫昕 喜琴琴 张惠玲 陈盼盼 田晓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I0008-I0010,共12页
枸杞酒作为枸杞深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枸杞酒基本都是采用单纯的酿酒酵母发酵,而非酿酒酵母对于枸杞酒酿造的影响研究很少。为选育适用于枸杞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菌,提升枸杞酒的香气... 枸杞酒作为枸杞深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枸杞酒基本都是采用单纯的酿酒酵母发酵,而非酿酒酵母对于枸杞酒酿造的影响研究很少。为选育适用于枸杞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菌,提升枸杞酒的香气,该文从枸杞鲜果、枸杞叶和枸杞园的土壤中分别采样并进行筛选,获得6株非酿酒酵母,通过耐受性实验,发现其中1株菌(编号JMJ)发酵性能较好,经2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美极梅奇酵母。以商业酿酒酵母STR单独发酵的枸杞酒作为对照,用非酿酒酵母JMJ与商业酿酒酵母STR进行混合发酵,结果发现,JMJ与STR接种比例为10∶1的顺序发酵有利于枸杞酒中香气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奇酵母 枸杞酒 商业酵母菌 混合发酵 接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拟与运移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龙国 张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土壤水分作为干旱环境下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生存的关键因子,对植物正常生长起至关重要作用。为此,以不同性质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种类型土柱,研究不同类型土壤下的水分垂直分布变化规律,建立浅层与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定量模型。结果表... 土壤水分作为干旱环境下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生存的关键因子,对植物正常生长起至关重要作用。为此,以不同性质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种类型土柱,研究不同类型土壤下的水分垂直分布变化规律,建立浅层与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建立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的4种土壤含水率的回归模型,9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80%的二次曲线拟合的效果最好;低浓度盐水(0.2%)建立的浅层与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反演模型效果更优,为我国土壤水分监测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表层土壤 水分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料苹果酒的酿造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闵卓 蒋媛 +3 位作者 贾伟豪 鞠延仑 房玉林 张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1-67,共7页
以‘金世纪’单一苹果品种及‘金世纪’、‘嘎啦’、‘澳洲青苹’混合(1∶1∶1)苹果品种为原料酿造苹果酒,并对其进行理化指标、多酚物质、香气成分测定及感官品评。结果表明,两种苹果酒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发酵苹果酒... 以‘金世纪’单一苹果品种及‘金世纪’、‘嘎啦’、‘澳洲青苹’混合(1∶1∶1)苹果品种为原料酿造苹果酒,并对其进行理化指标、多酚物质、香气成分测定及感官品评。结果表明,两种苹果酒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发酵苹果酒中的酚类物质总量(61.88 mg/L)显著高于单独发酵苹果酒(56.90 mg/L)(P<0.05),其中以原儿茶酸、儿茶素、原花青素、表儿茶素和绿原酸为主。香气主要以醇类和酯类物质为主,两种苹果酒中醇类物质含量分别为216.83 mg/L和78.85 mg/L;酯类以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己酯为主,前三者在混合发酵苹果酒中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独发酵苹果酒(P<0.05),使其香气更加浓郁和复杂。混合发酵苹果酒在澄清度、回味、香气、风味平衡方面更好,但在色泽方面稍差。因此,混合苹果品种发酵更适合于苹果酒的酿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品种 苹果酒 酚类 香气成分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用于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思弋 徐佳敏 +2 位作者 张惠玲 杨伟明 田晓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40-147,I0001,共9页
葡萄酒等发酵食品中微生物通过脱羧作用形成生物胺,高浓度的生物胺对人体有害。该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分离得到的一株可降解生物胺的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XU-Q12为试验菌株,将其应用于葡萄酒酿造。采用HPLC法测定该菌株的生物胺降解率... 葡萄酒等发酵食品中微生物通过脱羧作用形成生物胺,高浓度的生物胺对人体有害。该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分离得到的一株可降解生物胺的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XU-Q12为试验菌株,将其应用于葡萄酒酿造。采用HPLC法测定该菌株的生物胺降解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和电子鼻测定经该菌株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前后的葡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以此评价该菌株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为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控制提供解决途径。结果表明,L.plantarum NXU-Q12在发酵葡萄酒的过程中具有降解苹果酸而不降解酒石酸、柠檬酸和甘油的特点,且MLF后酒样(赤霞珠葡萄酒、马瑟兰葡萄酒)中的酒精度、总酸、还原糖、挥发酸、甘油含量以及pH值均符合葡萄酒国家标准。此外,赤霞珠、马瑟兰酒样中L-苹果酸含量在MLF 32 d后均降至0.1 g/L以下,而且该菌株发酵的赤霞珠和马瑟兰葡萄酒样中生物胺的总含量比商业乳酸菌Oenococcus oeni发酵的酒样中分别降低了31.07%和41.51%,同时L.plantarum NXU-Q12使两种酒样中部分酯类的含量与种类增加,使葡萄酒的香气更丰富。因此,L.plantarum NXU-Q12不仅具有良好的MLF发酵潜力,而且能有效控制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降解 植物乳杆菌 苹果酸-乳酸发酵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E-Orbitrap-MS的宁夏枸杞鲜果和枸杞干果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汤丽华 张瑶 +2 位作者 马雪梅 马桂娟 杨建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6,共8页
为研究不同宁夏枸杞果实的差异性,以枸杞鲜果和枸杞干果为样品,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枸杞鲜果和枸杞干果的差异性代谢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 为研究不同宁夏枸杞果实的差异性,以枸杞鲜果和枸杞干果为样品,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枸杞鲜果和枸杞干果的差异性代谢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模型、单变量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火山图等统计学方法对所有代谢物进行鉴定分析,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结果表明,枸杞鲜果和枸杞干果可以明显区分,枸杞鲜果和干果中共鉴定出3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有机酸、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呈上调表达,核苷酸类、酚酸类、香豆素类化合物呈下调表达。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揭示了宁夏枸杞鲜果和枸杞干果的代谢产物差异性以及特征化合物,为研究不同枸杞果实的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鲜果 枸杞干果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性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和茬次枸杞同位素与元素特征及对溯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开建荣 张瑶 +5 位作者 吕毅 王晓菁 陈畅 王彩艳 苟春林 刘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4-1733,共10页
为探讨枸杞不同生育期与采摘茬次间稳定同位素分馏和多元素富集差异,评估其变化对产地溯源稳定性的影响尺度,本研究采集宁夏3个产地(固原市、银川市、中宁县)5个生育期(幼果期、青果期、黄变前期、黄变后期及红熟期)和5个采摘茬次的枸... 为探讨枸杞不同生育期与采摘茬次间稳定同位素分馏和多元素富集差异,评估其变化对产地溯源稳定性的影响尺度,本研究采集宁夏3个产地(固原市、银川市、中宁县)5个生育期(幼果期、青果期、黄变前期、黄变后期及红熟期)和5个采摘茬次的枸杞果样本,测定4个稳定同位素比率和57种元素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生育期和采摘茬次的枸杞稳定同位素比率和元素含量特征差异;建立多元统计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揭示样本类别间的差异尺度。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和茬次的部分稳定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进一步通过PLS-DA产地判别模型发现,虽然不同生育期和茬次的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一定程度上影响聚类,但对产地判别影响较小,3个产地样本总体判别准确率为100%。该研究可为枸杞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生育期 采摘茬次 稳定同位素及多元素分析 分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枸杞酒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喜琴琴 田晓菊 +3 位作者 周婷 刘思媛 李强 王紫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1-149,共9页
为探究枸杞酒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组成及变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酿酒过程中3个阶段(预处理、主发酵、陈酿)的代谢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枸杞酒的酿造过程中共鉴定出1... 为探究枸杞酒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组成及变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酿酒过程中3个阶段(预处理、主发酵、陈酿)的代谢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枸杞酒的酿造过程中共鉴定出1092种代谢物,包括195种黄酮类、193种酚酸类、174种生物碱、121种脂质、85种有机酸、80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48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45种木脂素和香豆素、35种萜类、10种甾体以及106种其他类物质;通过火山图筛选发现,预处理、主发酵和陈酿阶段分别鉴定出260、619种和130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以脂质、酚酸类、黄酮类和生物碱为主;经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赖氨酸降解途径,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类黄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枸杞酒酿造过程中的显著富集通路。本研究可为了解枸杞酒在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撑,为优化酿酒工艺和开发功能性枸杞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酒 代谢组学 非挥发性成分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同时测定番茄和黄瓜中10种杀菌剂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瑶 吴龙国 +3 位作者 马桂娟 龚慧 高琳 孙谦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71,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蔬菜中啶氧菌酯、E-苯氧菌酯、醚菌酯等10种杀菌剂残留的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与环己烷的混合液对样品进行提取,优选出氨基固相萃取柱的净化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蔬菜中啶氧菌酯、E-苯氧菌酯、醚菌酯等10种杀菌剂残留的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与环己烷的混合液对样品进行提取,优选出氨基固相萃取柱的净化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蔬菜杀菌剂药在15~500 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1,方法检出限为0.1~0.5μg/kg。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7%~117.0%,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4.7%,该方法适用于蔬菜中多种杀菌剂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杀菌剂 番茄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GC-MS/MS法同时测定陈皮中215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瑶 高琳 +2 位作者 马桂娟 王紫昕 吴龙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68-3375,共8页
目的 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同时测定陈皮中215种农药残留。方法 1%乙酸-乙腈提取陈皮,以PSA、GCB为净化剂,分析采用HP-5MS色谱柱(30 m×0.25 mm, 0.25μm);程序升温;进样量1μL,不分流;体积流量1.2 mL/min... 目的 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同时测定陈皮中215种农药残留。方法 1%乙酸-乙腈提取陈皮,以PSA、GCB为净化剂,分析采用HP-5MS色谱柱(30 m×0.25 mm, 0.25μm);程序升温;进样量1μL,不分流;体积流量1.2 mL/min;进样口温度240℃;电子电离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80℃;多反应监测模式;碰撞气氩气;溶剂延迟时间2.5 min。结果 215种农药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 0),在0.05、0.1、0.2 mg/kg水平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60.45%~130.05%、66.31%~127.44%、64.21%~118.85%。结论 该方法快速高效,简便经济,可用于陈皮中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及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农药残留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黄瓜中62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瑶 马桂娟 +2 位作者 高琳 王紫昕 吴龙国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3-70,共8页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黄瓜中62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样品提取后,经Envi-18柱及Envi-Carb柱及Sep-Pak柱串联柱净化后,浓缩氮吹近干,正己烷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外标法定量。62种农药在基质中...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黄瓜中62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样品提取后,经Envi-18柱及Envi-Carb柱及Sep-Pak柱串联柱净化后,浓缩氮吹近干,正己烷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外标法定量。62种农药在基质中的线性范围良好;以三个添加水平测定样品的回收率和RSD,加标回收率均在60.0%~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5%~15.3%,该方法准确、高效、灵敏,且净化效果好,为检测黄瓜中目标物提供参考。该方法可以满足一般实验室检测需求,也为其他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黄瓜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釉陶罐陈酿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文静 吴明 +4 位作者 张众 何曦 朱袁正鸿 王征 张军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原料,研究了陈酿9个月期间无釉陶罐、旧橡木桶和微氧罐3种不同材料容器对葡萄酒基本电化学参数、理化指标和香气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容器陈酿过程中葡萄酒的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有相似的变化规... 以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原料,研究了陈酿9个月期间无釉陶罐、旧橡木桶和微氧罐3种不同材料容器对葡萄酒基本电化学参数、理化指标和香气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容器陈酿过程中葡萄酒的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无釉陶罐的溶解氧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较低,且变化平稳,表现出更加稳定的微氧特性。3种容器陈酿葡萄酒的总酸、pH、酒精度等无显著性差异,无釉陶罐的挥发酸含量显著低于旧橡木桶;随着陈酿进行,3种容器陈酿的葡萄酒总酚、单宁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花色苷含量逐渐降低、色调逐渐升高,但色度呈现了“V”型变化,无釉陶罐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颜色稳定性。3种容器陈酿的葡萄酒总体上香气演化相近,但无釉陶罐陈酿的葡萄酒表现出更多的果香味。综上,无釉陶罐具有良好的微氧特性,对葡萄酒品质调控更加稳定,可作为红葡萄酒陈酿容器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酿容器 微氧 干红葡萄酒 无釉陶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MS法测定水果中10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量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瑶 孙谦 +2 位作者 马桂娟 龚慧 高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4-1206,共3页
本文使用岛津GCMS-TQ8050 NX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测定水果中10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水果样品由乙腈简单提取,经分散固相萃取试剂净化后上GC/MS/MS分析,大大减少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在0.5-200μg·... 本文使用岛津GCMS-TQ8050 NX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测定水果中10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水果样品由乙腈简单提取,经分散固相萃取试剂净化后上GC/MS/MS分析,大大减少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在0.5-200μg·L^-1浓度范围内10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5.0μg·L^-1标准品溶液连续进样6针,峰面积RSD%小于8%.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5%-104.3%.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完全满足食品安全分析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水果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梯度有机硒饲粮对羔羊肉及内脏组织硒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聚才 施安 +3 位作者 张俊丽 丁伟 马小明 吴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共6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滩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6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制备有机硒含量0.14(1组)、0.96(2组)、1.41(3组)、1.92mg/d(4组)的饲粮。正式期60d,每隔10d随机选择参试羔羊2只屠宰后,采集其代表性肌肉及内脏样品进行硒含量分析...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滩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6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制备有机硒含量0.14(1组)、0.96(2组)、1.41(3组)、1.92mg/d(4组)的饲粮。正式期60d,每隔10d随机选择参试羔羊2只屠宰后,采集其代表性肌肉及内脏样品进行硒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梯度有机硒添加量及日龄对羔羊肌肉及其内脏组织硒沉积量有显著影响,各实验组分别饲喂其有机硒添加剂日粮10d,羔羊背肌、股肌及其内脏组织硒沉积量即可达到DB61/T556—2012《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的标准;实验2组、3组和4组分别饲喂其有机硒日粮20~30d,羔羊背肌和股肌硒沉积量即可达到DBS42/002—2014《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梯度 有机硒饲粮 羊肉及内脏 硒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