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蔡露露 王聪慧 +2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施光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2-1670,共9页
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 NA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植被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NAI产生的重要来源,森林中的植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NAI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仍难以捉摸。以暖温带森林生态... 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 NA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植被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NAI产生的重要来源,森林中的植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NAI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仍难以捉摸。以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I.)为对象,基于自动观测设备长期定位观测获取了气象、土壤性质、空气洁净度以及植被光合等数据,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和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森林植被和环境要素对NAI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结果表明,环境要素和植被光合对NAI的贡献差异显著,植被光合对NAI的贡献潜力为62.65%,环境要素对NAI的贡献率为37.35%。环境要素中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影响程度最大,分别为68.94%和16.55%。植被光合和PM2.5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NAI,而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土壤温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NAI。因此,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以阐明植被光合与环境要素的变化对NAI的影响趋势,从而全面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产生NAI的作用机制以及环境对NAI的影响趋势,并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对NAI的贡献潜力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结构方程 光合作用 气象要素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典型城市森林中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佳 张海英 +3 位作者 叶思琪 白颢 张瑞 倪细炉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城市森林能为人们能提供舒适的场所。以银川市的银川植物园(市郊公园)和花博园(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监测气温、相对空气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指标,计算综合舒适度指数,分析不同季节的舒适度指数日变化及舒适时长变化。结果表明:2019年... 城市森林能为人们能提供舒适的场所。以银川市的银川植物园(市郊公园)和花博园(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监测气温、相对空气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指标,计算综合舒适度指数,分析不同季节的舒适度指数日变化及舒适时长变化。结果表明:2019年舒适度指数计算得出一天中户外最舒适的时间均为15:00—18:00,最舒适季节是夏季,全天综合舒适度指数都处于很舒适范围内;2021年舒适度指数计算得出一天中户外最舒适的时间与2019年相同,为15:00—18:00,舒适度达到舒适等级的小时数在夏季最多,可见,城市森林建设应增加阔叶树种或乔木灌木配种,增加林分郁闭度,提升林分结构复杂程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森林对城市环境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人体舒适度 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措施对宁夏沙化地区枸杞地土壤水热条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哲 李志刚 倪细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7-262,共6页
以宁夏枸杞为研究材料,设覆膜(F)、覆盖林木粉碎枝条(B)、覆膜加覆盖林木粉碎枝条(FB)、以及对照(CK)四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FB,B和F处理土壤含水量均呈... 以宁夏枸杞为研究材料,设覆膜(F)、覆盖林木粉碎枝条(B)、覆膜加覆盖林木粉碎枝条(FB)、以及对照(CK)四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FB,B和F处理土壤含水量均呈现上升趋势。40—100cm土层,F处理土壤含水量呈现减小趋势,B,FB随土层深度增加无明显波动,但是FB土壤含水量要显著高于CK。0—100cm土层,总土壤储水量FB在不同生长周期均显著大于CK处理,F和B处理在生长初期与CK无显著差异,在夏果期和秋果期要明显大于CK处理,在休果期F要显著低于CK处理。土壤平均温度F比FB,CK和B分别高1.3℃,3.3℃和4.4℃。土壤温度变异系数F最大为0.22,CK次之为0.21,B和FB最小为0.18。FB,B和F的枸杞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6.06%,45.78%,9.65%。水分利用效率FB和B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77.14%和51.68%,而F仅比CK高出3.95%。FB处理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壤储水量并且改善了土壤表层的热量条件,为枸杞提供了良好稳定的生长环境,显著提高了枸杞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覆盖措施 土壤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枸杞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湿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特征 被引量:35
4
作者 严莉 李龙山 +2 位作者 倪细炉 李昌晓 李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78-2085,共8页
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进行盆栽实验,比较它们对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特性,分析重金属在各植物体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评价所测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为利用植物修... 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进行盆栽实验,比较它们对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特性,分析重金属在各植物体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评价所测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为利用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种植湿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效果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中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2)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水葱根部对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大,芦苇根部对重金属铬、汞、铅、锌的富集系数均最大,千屈菜、扁秆藨草和长苞香蒲根部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较小;芦苇地上部分对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大,千屈菜地上部分对金属铬、汞、铅的富集系数均最大,水葱地上部分对金属锌的富集系数最大。(3)5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转移系数差异显著,其中扁秆藨草对土壤中镉、铬、铅、锌的转移系数均为最大,对铬和锌的转移系数均大于1,长苞香蒲对铬的转移系数大于1,仅次于扁秆藨草。其他3种植物对5种重金属的转移系数均小于1。研究表明,5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Cd、Cr、Hg、Pb、Zn都有富集和转移的能力,但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重金属 富集系数 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污水对土壤及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龙山 倪细炉 +1 位作者 李昌晓 李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63-2170,共8页
为探究生活污水对土壤及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和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单独种植,利用PCR-DGGE技术,分别测定试验土壤ck1、浇灌污水的土壤ck2、浇灌自来水的湿地植物ck和污水处理湿... 为探究生活污水对土壤及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和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单独种植,利用PCR-DGGE技术,分别测定试验土壤ck1、浇灌污水的土壤ck2、浇灌自来水的湿地植物ck和污水处理湿地植物根际的细菌群落。结果表明:污水处理植物根区土壤细菌种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污水浇灌的土壤ck2和自来水浇灌的植物ck,试验土壤ck1的最低。试验测定的优势细菌如下:ck1有根瘤菌属(Rhizobium)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ck2有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ck有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污水处理植物根区有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梭菌属(Clostridium)、硫酸盐还原细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um)、牦牛瘤胃菌(Proteiniclasticum)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综上认为,污水浇灌的土壤ck2和污水处理5种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自来水浇灌植物ck和试验土壤ck1,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随植物种类不同差异较大,其中污水处理千屈菜根区细菌种群丰富度最高,其次是水葱、芦苇和长苞香蒲扁,扁秆藨草根区细菌种群丰富度最低。浇灌污水和种植湿地植物均明显改变了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污水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作用高于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PCR-DGGE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施和配施有机物料对沙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屈皖华 李志刚 李健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5,共8页
为探讨施用有机物料对宁夏沙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当地易得的杨树枝条、玉米秸秆、牛粪为原料在2015年4~10月期间进行桶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有机物料单施和配施对宁夏沙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短期影响。结果显示:(1)施用... 为探讨施用有机物料对宁夏沙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当地易得的杨树枝条、玉米秸秆、牛粪为原料在2015年4~10月期间进行桶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有机物料单施和配施对宁夏沙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短期影响。结果显示:(1)施用有机物料使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总量增加,微生物代谢活性增强。其利用比例较高的碳源类型为氨基酸类、胺类和碳水化合物类。(2)单施有机物料比配施有机物料对微生物代谢的促进作用强;单施杨树枝条粉碎物的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在所有处理中最大,而且微生物各种多样性指数也有明显提高。(3)对各类碳源的利用强度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碳氮比之间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则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无机氮存在紧密联系。本研究表明,土壤施入杨树枝条粉碎物后微生物代谢活性增强、土壤质量提高,对土壤改良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沙化土壤 Biolog技术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长苞香蒲和芦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伍会萍 丁振杰 倪细炉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134-138,共5页
选择2种水生植物(长苞香蒲、芦苇)作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用不同浓度(100、200、300 mmol/L)的NaCl对2种植物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以自来水培养的植物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对2种水生植物生物量、光合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 选择2种水生植物(长苞香蒲、芦苇)作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用不同浓度(100、200、300 mmol/L)的NaCl对2种植物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以自来水培养的植物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对2种水生植物生物量、光合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NaCl浓度胁迫下,2种植物的生长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长苞香蒲、芦苇的生长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2种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2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都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整体上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盐胁迫时间和盐胁迫强度下,芦苇的光合生理指标整体上高于长苞香蒲。2种植物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对照条件下,芦苇的丙二醛含量较高,而在盐胁迫下,香蒲的丙二醛含量高于芦苇。总体来看,芦苇的耐盐性高于长苞香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长苞香蒲 盐胁迫 光合作用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