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S”技术在规模化葡萄基地开发建设中的应用——以宁夏西鸽酒庄鸽子山新建基地为例
1
作者 冯延涛 赵宁 +2 位作者 郭伟 崔萍 陈卫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第10期88-93,共6页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新建园不标准、不规范,农机农艺融合度低,种植管理费时、费力、成本高等问题,以贺兰山东麓产区青铜峡西鸽酒庄鸽子山酿酒葡萄基地为例,应用无人机遥感航测、北斗RTK、北斗导航机械作业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新建园葡...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新建园不标准、不规范,农机农艺融合度低,种植管理费时、费力、成本高等问题,以贺兰山东麓产区青铜峡西鸽酒庄鸽子山酿酒葡萄基地为例,应用无人机遥感航测、北斗RTK、北斗导航机械作业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新建园葡萄初期规划、平田整地、开沟放线、精准定植、精确施肥等建园和农艺管理技术流程进行了实证论述,以期为酿酒葡萄企业提高葡萄种植机械化水平,提高建园及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RTK 北斗定位系统 酿酒葡萄新建园 农机农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施钾对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2
作者 韩青晓 乔浩蓉 +7 位作者 谷威杰 廖祖宋 张继丰 樊玉婷 陈可钦 房玉林 孙翔宇 张克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31,共15页
【目的】研究叶面施钾对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影响,优化钾肥施用方式,为提高钾肥利用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 Cabernet Sauvignon)为材料,选择土壤钾含量不同的葡萄园(高钾葡萄... 【目的】研究叶面施钾对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影响,优化钾肥施用方式,为提高钾肥利用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 Cabernet Sauvignon)为材料,选择土壤钾含量不同的葡萄园(高钾葡萄园(速效钾含量为122.67 mg/kg))和低钾葡萄园(速效钾含量为67.40 mg/kg),以叶面未施肥处理为对照(CK),于果实膨大期(花后36 d)开始叶面喷施4.5,9,18 g/株硫酸钾(依次记为FK1、FK2和FK3),之后每隔两周进行下一阶段的施肥,共处理3个阶段。采集成熟期葡萄果实及叶柄,测定各部位钾素含量;测定成熟期葡萄果实及小容器酿造葡萄酒的可滴定酸含量、pH等基础理化指标和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总黄烷-3醇,单体酚及单体花色苷等的含量,并对葡萄果实钾素含量与其果实及葡萄酒中各酚类物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全面解析叶面施钾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低钾葡萄园中,与对照处理相比,所有叶面施钾处理均有效提高了葡萄叶柄以及果实种子中的钾素含量;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中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皮中总酚、单体花色苷、单体酚含量;降低了葡萄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含量。在高钾葡萄园中,与对照处理相比,所有叶面施钾处理均提升了葡萄果实各部位钾素含量,pH值,总花色苷、总类黄酮以及单体花色苷含量;降低了果实中的单体酚含量;仅H-FK2处理提升了葡萄叶柄中的钾素含量;不同处理对葡萄果实糖酸影响不同,仅H-FK3处理提升还原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H-FK1和H-FK2处理显著提高了采收期葡萄果皮中各总酚类物质含量。叶柄钾素含量与果实果皮中钾素含量呈负相关,而与种子中钾素含量呈正相关,不同地块表现相同。钾肥处理有效提升了葡萄酒的酒精度,低钾地块中L-FK1处理对葡萄酒中总酚类物质含量、以及L-FK3处理对单体花色苷及单体酚含量均有较好提升效果;高钾地块中H-FK3处理对葡萄酒中总酚类物质和单体酚含量提升效果最佳。葡萄籽钾素含量与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多种酚类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对酚类物质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葡萄果实种子中钾素含量与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在低钾地块叶面喷施4.5,18 g/株硫酸钾,以及高钾地块喷施18 g/株硫酸钾时,可以有效提升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栽培 叶面施肥 酚类物质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还原糖对红葡萄酒总酚含量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旭辉 赫润天 +3 位作者 张溥天 廖祖宋 张军翔 宋育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等因素影响酚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浸出及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及还原糖对总酚浸出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10 L小规格(训练集)和5 t大规格(验证集)发酵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 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等因素影响酚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浸出及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及还原糖对总酚浸出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10 L小规格(训练集)和5 t大规格(验证集)发酵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并检测葡萄酒的总酚含量。结果显示,适当升温有助于增加总酚含量,而温度过高会影响酚类物质的稳定性导致其含量下降。还原糖通过影响发酵温度和酒精生成等因素间接影响总酚含量。以小规格试验数据为基础,大规格试验数据为验证,基于决策树回归、随机森林回归、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算法构建总酚含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模型表现最佳,R^(2)为0.88,RMSE为60.13,其对大规格发酵总酚预测误差为17.8%。本研究为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总酚含量的预测和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葡萄酒 温度 还原糖 总酚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叶处理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丽珠果实酚类物质的影响
4
作者 陈永 刘芸齐 张振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了增强葡萄果实着色、提升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含量进而提高葡萄酒质量,该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贺金樽酒庄的品丽珠(Vitis vinifera)为试材,于浆果转色初期、完成期和完成后2周分别摘除新梢基部2片叶、4片叶和6片叶,比较不同... 为了增强葡萄果实着色、提升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含量进而提高葡萄酒质量,该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贺金樽酒庄的品丽珠(Vitis vinifera)为试材,于浆果转色初期、完成期和完成后2周分别摘除新梢基部2片叶、4片叶和6片叶,比较不同处理的成熟葡萄果实中的酚类物质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摘叶处理可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0.05)。新梢基部不同时期和不同强度摘叶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果实总花色苷含量(P<0.05),绝大多数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总酚、总单宁、总黄烷醇和总类黄酮含量(P<0.05);摘叶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皮9种主要单体花色苷的总含量(P<0.05),多数处理提高了果皮香豆酰化类花色苷、糖基化花色苷所占单体花色苷总量的比例,但不同摘叶处理对果实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组分的影响不同。新梢基部摘叶处理显著提升了贺兰山东麓品丽珠果实花色苷及其他酚类物质的含量(P<0.05),其中浆果转色完成期摘除6片叶和转色初期摘除4片叶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品丽珠 摘叶 花色苷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酿酒葡萄园气温梯度差异分析及模拟
5
作者 李阳 张磊 +3 位作者 郭伟 姜琳琳 徐蕊 李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7,共11页
【目的】提高酿酒葡萄晚霜冻预报预测的准确性,为科学调控酿酒葡萄园小气候及防御晚霜冻灾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宁夏贺兰山东麓14个酿酒葡萄园2019—2022年4—5月农田小气候站50 cm和150 cm气温梯度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酿酒... 【目的】提高酿酒葡萄晚霜冻预报预测的准确性,为科学调控酿酒葡萄园小气候及防御晚霜冻灾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宁夏贺兰山东麓14个酿酒葡萄园2019—2022年4—5月农田小气候站50 cm和150 cm气温梯度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酿酒葡萄园春季气温、霜冻发生日数和程度、低温小时数以及典型霜冻日的气温梯度差异,建立了春季植株生长层最低气温的线性拟合模型。【结果】春季酿酒葡萄园气温存在梯度差异,其中150 cm最高气温低于50 cm,梯度差为0.1~0.8℃,150 cm最低气温高于50 cm,梯度差为0.2~1.1℃;基于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指标,利用50 cm最低气温判定的霜冻发生总日数较150 cm总体偏多1~7 d,霜冻程度偏重;在典型霜冻日的夜晚降温阶段,越接近地面气温越低,不同酒庄气温梯度差异不同,其中JSY和MY酒庄的气温梯度差超过3.0℃;霜冻日出现≤0℃的小时数也存在梯度差异,平均差值为19.6 h,其中HD酒庄差值最大,为49 h;基于150 cm日最低气温建立的分产区、分酒庄以及不分产区不分酒庄的植株生长层最低气温线性拟合模型整体效果较好,其中分酒庄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2)大于0.99的酒庄数超过50%,误差算术平均值为0.4℃。【结论】春季酿酒葡萄园最低气温的梯度差异最大,利用50 cm最低气温判定的霜冻日数更多、程度更重、低温小时数更多,更接近实际霜冻发生过程。此外,分酒庄的最低气温线性拟合模型更适合模拟植株生长层最低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晚霜冻 植株生长层 气温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叶病对蛇龙珠葡萄酒香气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孙丽君 廖祖宋 +4 位作者 陈文 张众 李伟 夏鸿川 张军翔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为探究卷叶病对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宁夏贺兰山东麓显性感染卷叶病的蛇龙珠葡萄为材料,以未感病蛇龙珠葡萄为对照,分析葡萄酒香气感官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病蛇龙珠葡萄酒具有明显的中药香气,如甘草、藿香、陈皮味;... 为探究卷叶病对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宁夏贺兰山东麓显性感染卷叶病的蛇龙珠葡萄为材料,以未感病蛇龙珠葡萄为对照,分析葡萄酒香气感官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病蛇龙珠葡萄酒具有明显的中药香气,如甘草、藿香、陈皮味;未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生青气味明显,是该品种葡萄酒的典型香气特征。在挥发性物质方面,与未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相比,感病蛇龙珠葡萄酒中具有果香、花香特征的高级醇、酯类物质和具有生青气味的C_(6)醇的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具有油脂香气特征的月桂酸异戊酯、棕榈酸乙酯、正癸醇和2,3-戊二酮的质量浓度显著增加。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的结果表明:在感病蛇龙珠葡萄酒中存在具有草药香气特征的异戊酸香叶酯。香气重构和缺失实验证实了异戊酸香叶酯能够影响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的中药香气属性。研究明确了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的香气特征,探究了其香气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旨在为葡萄酒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叶病 蛇龙珠 葡萄酒 香气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品种土内萌芽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蕊 郭伟 +4 位作者 李娜 尚艳 胡宏远 姜琳琳 张磊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70,共8页
[目的]对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品种土内萌芽与温度关系分析,筛选出适合不同品种酿酒葡萄的萌芽率-土壤温度估算模型,为生产上酿酒葡萄出土作业的适宜时间提供参考,也为深入研究酿酒葡萄需热量打下基础。[方法]以主栽品种赤霞珠和黑比... [目的]对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品种土内萌芽与温度关系分析,筛选出适合不同品种酿酒葡萄的萌芽率-土壤温度估算模型,为生产上酿酒葡萄出土作业的适宜时间提供参考,也为深入研究酿酒葡萄需热量打下基础。[方法]以主栽品种赤霞珠和黑比诺为材料,利用不同埋土厚度改变枝条处土壤温度,于冬芽土内萌发期间分批次出土,统计萌芽率。参考常用的6种需热量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有效积温模型、最大积温模型、温度最大值累计模型、平均温度累计模型、热量模型)和≥0℃、2℃、4℃、6℃、8℃和10℃有效积温模型计算出土前葡萄枝条处的土壤温度,普查不同品种酿酒葡萄萌芽率和土壤温度的关系,建立关系模型,筛选最优回归曲线。[结果]结果表明赤霞珠和黑比诺萌芽率和土壤温度均显著相关,其中通过热量模型计算的值相关性最差。土壤温度对赤霞珠土内萌芽率的影响曲线规律表现为一元二次或一元三次方程变化趋势,最优回归曲线方程为Y=7.3E-04x2-0.3976x+54.006,R2为0.845,模型效率系数为0.845;土壤温度对黑比诺土内萌芽率的影响曲线规律表现为S曲线,最优回归曲线方程为Y=e((6.08287-7585.781/x)),R2为0.932,模型效率系数为0.77。[结论]3日滑动平均土壤温度≥8℃的平均温度累计值和小时有效温度累计值分别适用于赤霞珠和黑比诺土内萌芽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萌芽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蛇龙珠’葡萄病毒病种类鉴定及对采收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强强 顾沛雯 张继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为摸清宁夏贺兰山东麓‘蛇龙珠’葡萄感染病毒种类,探究葡萄病毒病对果实品质及其采收期的影响。以‘蛇龙珠’葡萄为材料,通过RT-PCR方法鉴定‘蛇龙珠’葡萄感染病毒种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葡萄果实各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 为摸清宁夏贺兰山东麓‘蛇龙珠’葡萄感染病毒种类,探究葡萄病毒病对果实品质及其采收期的影响。以‘蛇龙珠’葡萄为材料,通过RT-PCR方法鉴定‘蛇龙珠’葡萄感染病毒种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葡萄果实各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罹病和无症状对照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蛇龙珠’葡萄感染8种葡萄病毒,分别为GLRaV-1、GLRaV-2、GLRaV-3、GFLV、GRSPaV、GVA、GPGV和GINV,复合侵染严重;与对照组相比,罹病葡萄的SPAD值降低14.89%,净光合速率降低17.21%,叶片气孔导度降低37.77%,可溶性固形物降低19.36%,还原糖含量降低18.09%,糖酸比降低25.24%,滴定酸含量增加15.94%;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2020年度对照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20日,罹病葡萄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27日。综上,‘蛇龙珠’葡萄感染8种葡萄病毒,病毒感染导致植株叶片光合作用下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单宁等物质积累降低,造成酿酒葡萄采收期推迟1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葡萄 病毒病 葡萄采收期 RT-PCR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