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吉县旱地马铃薯整薯播种的突出优势及顶芽培育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樊学舞 马鸿霞 刘慧萍 《中国马铃薯》 200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1马铃薯整薯播种的突出优势 1.1顶端优势 任何植物都有顶端优势,马铃薯的顶端优势特别明显。将马铃薯的顶芽培育成“短壮芽”播种正好利用它的这一生物特性,在培育“短壮芽”的过程中,受顶主芽的抑制,两个副芽及别的芽眼萌发缓慢且细... 1马铃薯整薯播种的突出优势 1.1顶端优势 任何植物都有顶端优势,马铃薯的顶端优势特别明显。将马铃薯的顶芽培育成“短壮芽”播种正好利用它的这一生物特性,在培育“短壮芽”的过程中,受顶主芽的抑制,两个副芽及别的芽眼萌发缓慢且细弱,但顶芽生长健壮会形成一个粗壮的芽。播种前在精选种薯过程中,去掉副芽及其他细弱芽,只留“短壮芽”(顶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马铃薯 顶端优势 培育技术 播种前 顶芽 突出 西吉县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吉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刘东川 冉霞 《青海农林科技》 2013年第1期82-83,86,共3页
西吉县气候冷凉、天然隔离条件好,是宁夏马铃薯的优势生产区。然而本区的气候条件也特别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晚疫病已成为制约西吉县马铃薯生产发展最严重的病害。晚疫病之所以年年发生,除了气候条件的原因之外,在防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 西吉县气候冷凉、天然隔离条件好,是宁夏马铃薯的优势生产区。然而本区的气候条件也特别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晚疫病已成为制约西吉县马铃薯生产发展最严重的病害。晚疫病之所以年年发生,除了气候条件的原因之外,在防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初侵染源广泛存在、药剂防治方法不当、药剂质量良莠不齐、种植方式不合理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消灭初侵染源、确定合理的喷药顺序和改进栽培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吉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发展前景浅析
3
作者 刘志毅 李艳梅 马慧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3期76-77,共2页
通过对西吉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有利条件、市场及效益分析,提出了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对策,对促进马铃薯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铃薯 机械化生产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宁夏西吉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11-14,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西吉县爬坡过坎、追赶跨越,实现弯道超车,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和政策红利。面对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自我加压的责任感,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气象、新作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吉县 乡村振兴战略 思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胞杆菌GZ8-6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促生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雨薇 王喜刚 +2 位作者 郭成瑾 沈瑞清 刘东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84,共9页
为探究生防菌对马铃薯根系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别以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 X-1菌液、LB液体培养基以及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GZ8-6发酵液对马铃薯苗进行灌根处理,测定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土... 为探究生防菌对马铃薯根系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别以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 X-1菌液、LB液体培养基以及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GZ8-6发酵液对马铃薯苗进行灌根处理,测定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土壤酶活性和马铃薯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X-1和贝莱斯芽胞杆菌GZ8-6处理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明显高于病原菌处理和LB液体培养基处理。X-1和GZ8-6处理后第30、60天,土壤蔗糖酶活性达到高峰,分别比病原菌处理高1.70倍和2.71倍,土壤脲酶活性在施用后第10、20天较病原菌处理分别提升了52.53%和59.48%;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马铃薯生育期内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经X-1和GZ8-6处理后马铃薯的侧根数、茎粗、地下部鲜重等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病原菌处理和培养基处理,处理后60 d株高和地下部鲜重分别较病原菌处理提高了34.65%和124.79%,茎粗较LB液体培养基处理平均增加0.53 cm。因此,生防菌处理不仅对马铃薯有促生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土壤关键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贝莱斯芽胞杆菌 土壤酶活性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西吉西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6
作者 康国荣 杨智 王彩凤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6,共3页
宁夏西吉县自发展西芹产业以来,全县西芹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413.3hm2(约6200亩)发展到2011年的3466.7hm2(5.2万亩),从过去全县农民西芹人均收入65元,到现在全县西芹实现总产值5.3亿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创造全县西芹产业快速发展?怎样... 宁夏西吉县自发展西芹产业以来,全县西芹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413.3hm2(约6200亩)发展到2011年的3466.7hm2(5.2万亩),从过去全县农民西芹人均收入65元,到现在全县西芹实现总产值5.3亿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创造全县西芹产业快速发展?怎样继续做优做强西芹地方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现状 宁夏西吉 西芹 发展对策 农民增收 种植面积 人均收入 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马铃薯原原种节本增效生产的几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彦云 曹君迈 苏林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7,共2页
通过生长调节剂、试管苗、扦插苗和蛭石铺覆厚度的研究,探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可有效抑制马铃薯苗的生长高度;扦插苗比试管苗单薯重,薯重最高可达4.02 g;蛭石厚度应以5 cm为宜。
关键词 马铃薯 原原种 因素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膜下滴灌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夏皖豫 陈彦云 +2 位作者 柴忠良 李梦露 陶星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4,共8页
在宁南山区海原县关庄乡高台村试验田,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研究了覆膜不滴灌、滴灌不覆膜、膜下滴灌和不滴灌不覆膜(CK)4种方式下马铃薯生育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膜下滴灌... 在宁南山区海原县关庄乡高台村试验田,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研究了覆膜不滴灌、滴灌不覆膜、膜下滴灌和不滴灌不覆膜(CK)4种方式下马铃薯生育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膜下滴灌种植条件下,与CK相比较,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88%、18.23%,碱解氮提高了10.71%、18.75%,速效钾提高了5.92%、2.55%,生育期内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27.05%~69.37%、0.17%~38.33%,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12.70%~23.90%、6.99%~28.93%,转化酶活性提高了5.65%~68.12%、8.41%~31.63%,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了8.33%~32.94%、19.98%~108.82%,产量提高了107.90%;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及马铃薯产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得出,膜下滴灌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养分循环能力,增加产量,是干旱半干区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马铃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型培养基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萍 于庆祥 +1 位作者 牛小宁 杨智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6期351-352,共2页
采用新型培养基、医用棉+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琼脂凝固培养基分别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经比较其新型培养基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潜力大,可利用节间多,而且制备简单,感染率低,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 采用新型培养基、医用棉+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琼脂凝固培养基分别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经比较其新型培养基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潜力大,可利用节间多,而且制备简单,感染率低,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理想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培养基 培养 试管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春露地马铃薯品种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林富 胡志魁 +1 位作者 刘晓东 何国勤 《中国马铃薯》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青薯9号’、‘庄薯3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较高,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费乌瑞它’和‘中薯3号’... 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青薯9号’、‘庄薯3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较高,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费乌瑞它’和‘中薯3号’两个品种产量虽低于对照品种,但利用其早熟特性,在水浇地或者结合设施拱棚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复种其他蔬菜,既可进行轮作倒茬,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比较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方案筛选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牛小宁 柴忠良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4期63-65,共3页
通过不同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3400株/666.7m2的小整薯或切块种薯覆膜起垄中期覆土的栽培方式是马铃薯抗病和高产的关键,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栽培技术 方案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膜下覆盖秸秆不同播深栽培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小宁 柴忠良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3期72-73,共2页
通过马铃薯膜下覆盖秸秆不同播深栽培试验,分析总结出了膜下覆盖秸秆种植马铃薯采用适宜的播种深度能有效增强覆膜的保墒保温效果,马铃薯苗齐苗壮,防止了后期块茎青头及不规则等现象,还解决了覆膜种植马铃薯因无法中耕培土而造成的产量... 通过马铃薯膜下覆盖秸秆不同播深栽培试验,分析总结出了膜下覆盖秸秆种植马铃薯采用适宜的播种深度能有效增强覆膜的保墒保温效果,马铃薯苗齐苗壮,防止了后期块茎青头及不规则等现象,还解决了覆膜种植马铃薯因无法中耕培土而造成的产量损失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下 覆盖秸秆 不同播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9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杰 宋建军 牛小宁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期9-10,共2页
宁薯9号是西吉县马铃薯生产研究所从优良品种阿尔法中系统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全生育期122d,株高58.2~78.9cm,花冠紫色,薯块白皮白肉,芽眼浅而少,含干物质28.81%,淀粉20%~23%.粗蛋白3.14%,还原糖0.36%,抗病性... 宁薯9号是西吉县马铃薯生产研究所从优良品种阿尔法中系统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全生育期122d,株高58.2~78.9cm,花冠紫色,薯块白皮白肉,芽眼浅而少,含干物质28.81%,淀粉20%~23%.粗蛋白3.14%,还原糖0.36%,抗病性好。2000-2001年参加宁南山区区域试验,2a平均折合产量27852.8kg/hm^2,较对照宁薯8号增产12.45%。适宜在宁南山区山坡、梯田、川台旱地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宁薯9号 选育报告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马铃薯高产的几项技术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涛 王润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期208-209,共2页
马铃薯产业是西吉县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产业发展呈现"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薯并进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了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和效益"... 马铃薯产业是西吉县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产业发展呈现"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薯并进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了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和效益"三提升"。随着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为了提高单产,推进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本文作者从提高马铃薯高产的几项技术措施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三级种薯生产力测定试验
15
作者 牛小宁 程旭锋 张涛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3期85-86,共2页
通过三级马铃薯种薯同期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同期播种的马铃薯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出苗期和出苗率呈递增状,单株块茎和小区产量呈递增状,生育期天数呈递减状。全面推广普及种植马铃薯一级种薯、原种是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
关键词 马铃薯 三级种薯 生产力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16
作者 康洁德 牛小宁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1期72-73,共2页
在西吉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最严重的示范基地设立了晚疫病防治试验,根据防治效果,筛选出了见效快,成本低的防治药剂。通过推广,从而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程度,确保了种薯质量。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防治药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牛浩 兰珍珍 +2 位作者 王新谱 刘媛 牛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1,共10页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苜...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苜蓿(Medicago sativa)、芹菜(Apium graveliens)、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藜(Chenopodium album)7种常见寄主植物,采用笼罩试验和叶碟法研究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的产卵选择性以及各龄期幼虫的取食选择性,记录草地贪夜蛾各龄期幼虫取食7种寄主植物后的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预蛹和蛹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质量、蛹长、蛹宽、成虫翅展和体长等指标,评估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最偏好产卵在玉米叶片上,其次为小麦,也会产少量卵于甘蓝,但未见在苜蓿、马铃薯、芹菜和藜上产卵。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最偏好取食苜蓿,其次为玉米和藜;4~6龄幼虫最偏好取食玉米,其次为苜蓿;各龄期幼虫均不偏好取食芹菜和马铃薯。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显示,幼虫取食7种寄主植物后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一个世代,且幼虫取食玉米后各虫期的发育历期最短,其次为取食苜蓿的幼虫,取食甘蓝后的幼虫生长发育最缓慢;幼虫取食玉米、苜蓿、小麦和藜后的存活率、预蛹和蛹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和成虫个体大小等均较高,取食马铃薯、甘蓝和芹菜的草地贪夜蛾上述各项指标数值均较低。【结论】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最偏好产卵于玉米叶片,低龄幼虫最偏好取食苜蓿,且取食苜蓿后的幼虫存活率高于取食玉米的幼虫,建议在做好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苜蓿上草地贪夜蛾为害风险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寄主植物 产卵选择性 取食选择性 寄主适应性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推动一级种薯推广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志魁 刘东川 《青海农林科技》 2013年第2期86-88,共3页
2009年以来,西吉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中,大力扶持马铃薯种薯繁育推广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理顺了企业、合作组织、农户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企业运作、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合作经济组织在马铃薯脱毒种薯... 2009年以来,西吉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中,大力扶持马铃薯种薯繁育推广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理顺了企业、合作组织、农户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企业运作、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合作经济组织在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一级种 推广 西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