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学特性识别贺兰山东麓年份葡萄酒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娟娟 马海军 +2 位作者 杨胜云 梁洪 安雅静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7,共11页
以贺兰山东麓3个年份两个品种的葡萄酒为试材,运用LCR仪测定其电学特性,分析不同激励电压(1、3、5 V)和不同频率(0.1、1.0、10.0、100.0、1000.0 kHz)下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识别年份葡萄酒的最适激励电压、频率和有效电学参数... 以贺兰山东麓3个年份两个品种的葡萄酒为试材,运用LCR仪测定其电学特性,分析不同激励电压(1、3、5 V)和不同频率(0.1、1.0、10.0、100.0、1000.0 kHz)下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识别年份葡萄酒的最适激励电压、频率和有效电学参数,探索利用电学特性识别贺兰山东麓年份葡萄酒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葡萄酒电学参数在不同电压下随频率的增加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年份间分离程度有所差异。在本研究中,随着频率的增加,葡萄酒电学参数Z值和Cp值逐渐减小,G值逐渐增加,θ值先增后减,B值则先减后增;而D值仅‘赤霞珠’葡萄酒在1 V+0.1 kHz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元统计分析,LCR仪在5 V激励电压+1.0 kHz频率条件下,能够利用Z、Cp、G、θ和B这5个电学参数来识别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和‘雷司令’年份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份葡萄酒 电学特性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学参数的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子产区判别
2
作者 马海军 朱娟娟 +2 位作者 周乃帅 安雅静 侯丽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2,共8页
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银川、青铜峡、红寺堡、石嘴山和农垦产区)自然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和电学特性,分析不同产区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特征频率和有效电学... 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银川、青铜峡、红寺堡、石嘴山和农垦产区)自然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和电学特性,分析不同产区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特征频率和有效电学参数,初步探索基于电学特性识别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葡萄酒的能力,以期为简捷快速有效识别产区葡萄酒提供新方法。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的葡萄酒理化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农垦产区的葡萄酒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而还原糖含量最低;银川产区的葡萄酒挥发酸含量最低,石嘴山产区的葡萄酒酒精度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出电压2 V下,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电学特性特征频率为0.1 kHz,有效电学参数为Z、L_(p)、X、C_(p)和Q。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均显示,利用葡萄酒电学参数能够明显区分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其回代检测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100%。因此,利用葡萄酒电学特性识别产区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区判别 赤霞珠 自然发酵葡萄酒 电学特性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酿酒酵母共发酵对干红葡萄酒理化特性和香气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娟娟 马海军 +5 位作者 李敏 刘雅琴 倪志婧 王薇 陈凤英 李亚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4-202,共9页
该文以酿酒酵母F33和F9单独发酵为对照,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F33和F9(1∶1、1∶2和2∶1)混合发酵酿制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测定总糖、可滴定酸、pH值、还原糖、挥发酸、酒精度、颜色和抗氧化特性及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 该文以酿酒酵母F33和F9单独发酵为对照,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F33和F9(1∶1、1∶2和2∶1)混合发酵酿制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测定总糖、可滴定酸、pH值、还原糖、挥发酸、酒精度、颜色和抗氧化特性及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酵母菌发酵对酒风味物质的影响,选出最适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混菌发酵的干红葡萄酒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酒精发酵过程中,混菌启动发酵的速率比单菌种快,显著降低总糖含量。与单一发酵相比,混菌发酵能够增加酒体的可滴定酸含量、CLELAB参数b值和H值及聚合花色苷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且混菌发酵的葡萄酒抗氧化特性显著高于F9单独发酵处理。不同处理间酒体理化指标加权关联度排名依次为F33单一发酵(0.462)>F33∶F9=1∶2混合发酵(0.404)>F33∶F9=1∶1混合发酵(0.379)>F9单一发酵(0.368)>F33∶F9=2∶1混合发酵(0.337)。此外,混菌发酵可以提高酒体中酯类、醇类和酸类等物质的相对含量,且独有的香气物质可达6种。综合考虑葡萄酒理化指标和香气组分,当菌株F33与F9的混合比例为1∶2时,葡萄酒中还原糖和挥发酸均有所降低,酒精度有所提高,香气物质种类最多,缩短陈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混合发酵 葡萄酒 理化特性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欧美主要橡木资源及其在葡萄酒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文平 孙雅 +2 位作者 倪志婧 王薇 宋长冰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6期38-42,49,共6页
橡木对葡萄酒的质量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橡木资源,特别是欧洲的卢浮橡和夏橡、美洲白橡和国内的蒙古栎、辽东栎的资源分布状况。阐述了不同品种橡木的理化特性以及对葡萄酒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及橡木桶及橡木制品在葡萄酒酿... 橡木对葡萄酒的质量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橡木资源,特别是欧洲的卢浮橡和夏橡、美洲白橡和国内的蒙古栎、辽东栎的资源分布状况。阐述了不同品种橡木的理化特性以及对葡萄酒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及橡木桶及橡木制品在葡萄酒酿造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橡木及橡木制品对葡萄酒酿造与葡萄酒风味及香气构成的影响,为全面了解国内外橡木资源与国产橡木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橡木桶 酿酒 葡萄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霞珠和蛇龙珠不同比例混合发酵的葡萄酒质量分析
5
作者 王薇 倪志婧 +1 位作者 李天娥 宋长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探讨单品种发酵与混合发酵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甘城子的赤霞珠与蛇龙珠单品种发酵的葡萄酒作为对照,以7:3、5:5、3:7混合后发酵的葡萄酒作为处理组,采用同一酿造工艺酿造而成,通过分... 为探讨单品种发酵与混合发酵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甘城子的赤霞珠与蛇龙珠单品种发酵的葡萄酒作为对照,以7:3、5:5、3:7混合后发酵的葡萄酒作为处理组,采用同一酿造工艺酿造而成,通过分析5种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包括总糖、总酸、酒精度、p H、总酚、单宁、灰分)和感官品评的方法,来对葡萄酒的质量做出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赤霞珠单品种酒的总酸、单宁、总酚的含量最高,分别为7.65 g/L、1183.16 mg/L、1971.0 mg/L;其次是赤霞珠与蛇龙珠以7:3混合的,分别是6.9 g/L、1179.28 mg/L、1714.1 mg/L;从外观,香气、口感、典型性来看,得分最高的是赤霞珠与蛇龙珠以7:3混合酿造的葡萄酒,总分为81分;结合总酸、单宁、总酚含量与外观、香气、口感、典型性得出:赤霞珠与蛇龙珠以7:3混合发酵酒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蛇龙珠 葡萄酒 单品种发酵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葡萄酒酒泥面膜保湿性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培如 于金田 +3 位作者 陈海云 韦开明 马海军 朱娟娟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2,共7页
为实现葡萄酒产业中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试验以干红葡萄酒酒泥为试材,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海藻酸钠(0.5%、1.0%、1.5%、2.0%和2.5%)、硅藻土(5%、10%、15%、20%和25%)和丙三醇(0%、2.5%、5.0%、7.5%、10%和12.5%)的适宜添加量... 为实现葡萄酒产业中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试验以干红葡萄酒酒泥为试材,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海藻酸钠(0.5%、1.0%、1.5%、2.0%和2.5%)、硅藻土(5%、10%、15%、20%和25%)和丙三醇(0%、2.5%、5.0%、7.5%、10%和12.5%)的适宜添加量,随后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酒泥面膜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酒泥粉30%、海藻酸钠2%、硅藻土20%、丙三醇12.5%、己二醇1%、维生素B_(5) 0.5%、香精0.1%、PEG-40氢化蓖麻油4%、杰马BP 0.2%、纯水29.7%时,面膜的保湿率达到93.52%,且面膜结构均匀细腻,耐热性和耐寒性强,在40℃和﹣10~5℃条件下均无油水分离现象,各项指标符合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泥 面膜 响应面法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玉泉营地区酿酒葡萄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志恒 冯翠娥 +4 位作者 王冲 罗慧 邹芳 刘雅琴 魏玉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为进一步探究宁夏玉泉营地区酿酒葡萄酵母菌的多样性,更好地开发利用本土葡萄酒产区酵母菌资源,从宁夏玉泉营地区的葡萄园土壤、葡萄果实表皮以及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进行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对得到的22株酵母菌株运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进... 为进一步探究宁夏玉泉营地区酿酒葡萄酵母菌的多样性,更好地开发利用本土葡萄酒产区酵母菌资源,从宁夏玉泉营地区的葡萄园土壤、葡萄果实表皮以及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进行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对得到的22株酵母菌株运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初步聚类分类,并采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共鉴定为6种,分别为大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magnus)、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葡萄酒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ora vineae)、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酵母菌 分离筛选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L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杨子君 吴佳俐 +1 位作者 南熊熊 王翠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3,共11页
宁夏枸杞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各种各样的虫害,植物脂氧合酶(LOX)是生物合成抗虫植物激素茉莉酸的关键酶,脂氧合酶可能与植物抗虫紧密相关,参与植物诱导型防御。为了探讨枸杞LOX基因家族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以枸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 宁夏枸杞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各种各样的虫害,植物脂氧合酶(LOX)是生物合成抗虫植物激素茉莉酸的关键酶,脂氧合酶可能与植物抗虫紧密相关,参与植物诱导型防御。为了探讨枸杞LOX基因家族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以枸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全基因组水平对枸杞L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该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差异表达及顺势作用元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枸杞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3个LOX家族成员,该家族成员包含773~924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7729.75~104405.08 u,等电点为5.42~7.58,脂溶指数为83.55~89.87,61%的LOX基因定位于细胞质。将枸杞的LOX家族基因与拟南芥及其他4个物种的LOX基因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枸杞LOX基因家族共分为2个亚家族,且部分枸杞的LOX基因与拟南芥LOX基因间的进化关系较近;13个枸杞LOX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其中6号染色体分布得最多。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LOX基因在枸杞不同器官中的表达不同,大多数枸杞基因在茎尖、青果、雌蕊、新叶中显著表达,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枸杞生长成熟过程中起作用。qPCR结果显示,大多LOX基因对非抗性植株更加敏感,在非抗性植株中,LOX基因总体上对有生物胁迫的处理组更敏感;在抗性植株中的表现则相反,表明不同LOX基因在不同胁迫、不同抗性植株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LOX基因家族 鉴定 差异表达 瘿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娟娟 马海军 +3 位作者 李敏 倪志婧 刘雅琴 王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180,187,共10页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银川芦花台、青铜峡甘城子和永宁黄羊滩3个葡萄产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酿酒葡萄园,通过测定表征土壤肥力的16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并结合模糊数学评价各产区葡萄园土...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银川芦花台、青铜峡甘城子和永宁黄羊滩3个葡萄产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酿酒葡萄园,通过测定表征土壤肥力的16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并结合模糊数学评价各产区葡萄园土壤肥力质量。结果表明,研究区16个土壤理化指标中速效磷为强度变异,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铜、交换态盐基钙、胡敏酸、富里酸、腐殖质、硒、有效硼、有机质、胡敏素、全钙、全硼和全铜为中等变异,pH值为弱变异。不同产区相比较,银川芦花台土壤有机质、胡敏素、有效硼和速效磷含量比青铜峡甘城子和永宁黄羊滩分别高53.7%、20.3%、17.2%、334.8%和44.4%、19.9%、13.8%、15.4%;永宁黄羊滩土壤腐殖质、富里酸、胡敏酸、碱解氮、速效钾、全钙、交换态盐基钙、全铜和有效铜含量比银川芦花台和青铜峡甘城子分别高13.1%、6.1%、9.9%、5.9%、25.8%、4.5%、63.7%、36.1%、30.6%和31.9%、25.5%、45.4%、77.7%、30.8%、10.9%、59.3%、28.6%、79.3%;土壤pH值比银川芦花台和青铜峡甘城子分别低4.28%和4.95%;青铜峡甘城子土壤全硼含量比银川芦花台和永宁黄羊滩分别高12.6%和14.4%。通过主成分分析,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肥力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为有机质、pH值、速效磷、全硼和有效硼5个指标。综合评价,银川芦花台土壤肥力指数为0.543,属于中等肥力;青铜峡甘城子和黄羊滩土壤肥力指数分别为0.343和0.460,属于低等肥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全部数据集指标建立的SFI值(SFI-TDS)与最小数据集指标建立的SFI值(SFI-MDS)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14,故利用最小数据集指标能够代替全部数据集指标评价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肥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赤霞珠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娟娟 马海军 +2 位作者 李敏 杜梦 田婷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133,共7页
以宁夏优良品种欧亚种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L.)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通过大田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监测发育期果实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总酚、总黄烷醇和花色苷含量以及矿质元素含量,并... 以宁夏优良品种欧亚种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L.)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通过大田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监测发育期果实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总酚、总黄烷醇和花色苷含量以及矿质元素含量,并测定果实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活性和总还原力,分析外源硒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期的推进,硒对浆果中Se、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P、Cu、Mn和Mg元素的含量及其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可滴定酸和果籽、果皮及果肉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因浓度不同而异,但对pH值、K、Zn、Fe、Ca、N-NH4、N-NO3和S元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不同处理间相比较,Se10处理中果实总酚和Mn元素含量最高,Se25处理中果实总黄烷醇含量最高,Se50处理中果实还原糖、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及总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Se75处理中果实Se、总糖、可溶性固形物、P、Cu和Mg元素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理论,选取不同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的理化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Se50处理的酿酒葡萄果实理化特性加权关联度最高,故叶面喷施50 mg/L亚硒酸钠的果实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元素 酿酒葡萄 果实质量 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铜胁迫酿酒葡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娟娟 马海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铜胁迫酿酒葡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硒元素缓解酿酒葡萄幼苗铜胁迫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淡灰钙土在温室中盆栽酿酒葡萄赤霞珠,分析添加外源硒(1.0 mg/kg)对...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铜胁迫酿酒葡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硒元素缓解酿酒葡萄幼苗铜胁迫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淡灰钙土在温室中盆栽酿酒葡萄赤霞珠,分析添加外源硒(1.0 mg/kg)对铜胁迫(300.0 mg/kg)酿酒葡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1.0 mg/kg硒处理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总叶绿素(Chl a+b)含量及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00.0 mg/kg铜胁迫可显著降低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下同),提高Chl a/b、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1.0 mg/kg硒+300.0 mg/kg铜处理的葡萄幼苗叶片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当,但均高于300.0 mg/kg铜胁迫处理,SOD、POD和CAT活性比300.0 mg/kg铜胁迫处理略有降低,MAD含量显著低于300.0 mg/kg铜胁迫处理。【结论】铜胁迫条件下,低浓度(1.0 mg/kg)硒元素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对逆境的耐受力,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进而缓解铜对葡萄幼苗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铜胁迫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测定不同遮光处理下梅鹿辄葡萄发酵醪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倪志婧 马海军 +3 位作者 王薇 马文平 宋长冰 魏兆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6-272,共7页
文章采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梅鹿辄"进行遮阳处理,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葡萄酒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 文章采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梅鹿辄"进行遮阳处理,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葡萄酒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TIC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析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梅鹿辄"葡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对照组)、40%遮阳、50%遮阳及60%遮阳处理后的葡萄酒样品中,分别分离出62、47、58和49个峰,鉴定出50、46、52和51个香气化学成分,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7.29%、95.08%、104.25%和95.53%;梅鹿辄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酸类、烃类,不同光照强度处理的葡萄酒中香气成分质量分数差别明显,因此光照强度对"梅鹿辄"葡萄的香气成分与比例及感官质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鹿辄 遮光处理 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品质电特性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晓荣 杨鹏 马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8002-8003,共2页
电特性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果品无损检测技术,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果蔬介电特性影响因子和介电特性与水果品质检测2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水果 电特性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黄河滩地土壤性状空间分布特征与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路加 王翠平 +1 位作者 马海军 杨怀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3,共12页
为阐明银川市黄河滩地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用地类型(荒地、林地、耕地、退耕地)之间土壤性质的差异,通过均匀取样法实地采集银川市黄河滩地耕层土壤样品92份,采用地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法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等物... 为阐明银川市黄河滩地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用地类型(荒地、林地、耕地、退耕地)之间土壤性质的差异,通过均匀取样法实地采集银川市黄河滩地耕层土壤样品92份,采用地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法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等物理性质和pH、电导率、可溶性盐、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等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黄河滩地表层土壤容重在1.07~1.52 g/cm^(3),田间持水量为18.18%~31.16%,总孔隙度介于33.60%~49.83%,毛管孔隙度在26.67%~36.43%,非毛管孔隙度为5.6%~17.00%;土壤均为盐碱土,氮、磷元素含量偏低,其余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用地类型之间,林地的物理特征表现最优,退耕地土壤pH显著高于耕地(P<0.05),电导率、可溶性盐和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退耕地显著高于其他3种用地类型(P<0.05),全磷含量表现为林地显著低于其他3种用地类型(P<0.05),有效磷含量表现为耕地和退耕地显著高于林地和荒地(P<0.05),其余理化性状差异不显著;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在空间上的分布总体表现为上游偏大、下游偏小,容重、pH、电导率、可溶性盐含量、有效磷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反,其余理化性状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不明显。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平均值处于中下水平,土壤pH和无机态氮是土壤质量的制约因子,要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氮素含量才能提高整体土壤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肥力评价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根腐病病原鉴定及拮抗菌筛选
15
作者 纪嵩岩 邵长琪 +3 位作者 齐文康 何煜晖 张欣 王翠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83-2297,共15页
枸杞根腐病是发生于枸杞栽植区的一种常见土传病害,由多种致病菌复合侵染引起,目前主要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控。该研究旨在明确宁夏地区枸杞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筛选优良拮抗菌株。以宁夏银川植物园枸杞种植园宁杞1号枸杞患病植株根部和患... 枸杞根腐病是发生于枸杞栽植区的一种常见土传病害,由多种致病菌复合侵染引起,目前主要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控。该研究旨在明确宁夏地区枸杞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筛选优良拮抗菌株。以宁夏银川植物园枸杞种植园宁杞1号枸杞患病植株根部和患病植株根际土为材料,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致病菌及拮抗根际微生物;采用离体回接试验与针刺接种试验研究病原菌对枸杞根腐病的致病作用;采用对峙法测定拮抗菌对分离得到的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致病菌和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枸杞发病根部组织中分离出的菌株主要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单隔镰孢菌(Fusarium dimerum)、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嗜石油腐皮镰孢(Fusarium petroliphilum)和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分离频率分别为29.5%、16.8%、13.7%、 8.9%、8.9%和7.4%;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茄腐皮镰孢菌(F.solani)、单隔镰孢菌(F.dimerum)、木贼镰孢菌(F.equiseti)等具有较强致病性。根际土分离到的根际微生物中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和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对主要致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3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根腐病 致病性 生防菌 尖孢镰孢菌 土曲霉 长枝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酿酒酵母对脐橙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娟娟 郑少阳 +2 位作者 李炎杰 曹岐 马海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0-875,共6页
【目的】探讨3种商业酿酒酵母对脐橙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确定适合脐橙果酒酿造的酵母,为脐橙果酒品质的提升和酿造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脐橙为原料,根据葡萄酒酿造工艺,利用F33、ENOFERM BDX和FC9 3种商业酿酒酵母进... 【目的】探讨3种商业酿酒酵母对脐橙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确定适合脐橙果酒酿造的酵母,为脐橙果酒品质的提升和酿造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脐橙为原料,根据葡萄酒酿造工艺,利用F33、ENOFERM BDX和FC9 3种商业酿酒酵母进行橙汁发酵酿造,对比发酵过程中脐橙果酒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pH及发酵后果酒中残糖量和酒精度等指标。【结果】3种酵母对脐橙果酒的发酵速率依次为FC9>F33>ENOFERM BDX,随发酵天数的增加,果酒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发酵结束时(发酵12 d),不同酵母发酵的脐橙果酒中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F33、ENOFERM BDX和FC9酵母发酵果酒的pH分别为3.37、3.42和3.35,FC9酵母发酵果酒的残糖量最少(3.90 g/L),酒精度最高(13.9%vol)。【结论】综合比较F33、ENOFERM BDX和FC9酵母对脐橙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初步判定商业酿酒酵母FC9较适宜酿制脐橙果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脐橙 果酒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酸类自毒物质微生物降解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敏 张丽叶 +2 位作者 张艳江 朱娟娟 马海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78,共7页
自毒作用是一种发生在种内的生长抑制作用,尤其是植物残体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一起影响植株代谢,最后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酚酸类化合物是多种农作物根系土壤中常见的自毒物质,由其导... 自毒作用是一种发生在种内的生长抑制作用,尤其是植物残体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一起影响植株代谢,最后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酚酸类化合物是多种农作物根系土壤中常见的自毒物质,由其导致的自毒作用日益制约现代农业增产增收。利用微生物降解自毒物质成为防治自毒作用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要达到实践应用的目标,阐明微生物降解转化酚酸类物质的规律与机制是重要前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微生物降解酚酸类化合物的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已积累了多种具有降解效能的微生物资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酚酸类化合物常发生脱羧、氧化和羟基化等生化反应,进而转变成小分子含苯环有机化合物或者彻底矿化,不同微生物对酚酸类物质的代谢转化程度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提出该领域研究还需进一步挖掘新型具有高效降解性能的微生物资源、阐明微生物降解转化酚酸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和环境安全性等基础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微生物 降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钾菌与盐胁迫对枸杞幼苗根系特征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娟娟 马海军 +2 位作者 覃洪云 徐小云 张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8,65,共10页
以‘宁杞1号’为试验试材,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盐胁迫为主因素(100 mmol·L^(-1)NaCl),以解钾菌(B1,B2,B3)为副因素,对枸杞幼苗根系总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根尖数、根系活力、活性氧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超... 以‘宁杞1号’为试验试材,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盐胁迫为主因素(100 mmol·L^(-1)NaCl),以解钾菌(B1,B2,B3)为副因素,对枸杞幼苗根系总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根尖数、根系活力、活性氧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和转化酶(INV)活性进行测定,综合评价不同处理中枸杞根系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解钾菌与盐胁迫对枸杞幼苗根系超氧阴离子(O_(2)^(—·))含量和SOD、CAT、POD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而对其他指标具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处理组合中,B1处理枸杞幼苗根系总长度最长,分别比CK(不添加NaCl和菌剂)、B2、B3、NaCl-CK、NaCl-B1、NaCl-B2、NaCl-B3处理长101%、89%、65%、112%、105%、122%、181%。B2处理中枸杞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和体积最大及转化酶活性最高;NaCl-B1处理中枸杞幼苗根尖数最大,根系活力最强,GSH-Px和SS活性最高;NaCl-B2处理中枸杞幼苗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和SPS活性最高;NaCl-B3处理中枸杞幼苗根系H_(2)O_(2)含量最低,分别比ck、NaCl-CK、B1、NaCl-B1、B2、NaCl-B2、B3处理低24.3%、34.3%、3.9%、41.1%、17.3%、36.3%、14.3%。通过对枸杞幼苗根系17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排在前三名的依次为NaCl-B1、B2、NaCl-B2处理。因此,解钾菌对枸杞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无论是否存在盐胁迫,接种B1或B2单一菌种效果均优于其混合菌种B3。盐胁迫下,接种B1解钾菌更有利于枸杞根系的生长发育;非盐胁迫下,接种B2解钾菌更有利于枸杞根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钾菌 盐胁迫 枸杞幼苗 根系特征 生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肉桂酸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及3D-QSAR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敏 殷茂娇 +1 位作者 朱娟娟 马海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5-182,共8页
卤代肉桂酸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除草剂等生产制造,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其生态环境健康风险逐渐受到关注。为揭示该类化合物的毒性特征,选择14种卤代肉桂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应用三维定量... 卤代肉桂酸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除草剂等生产制造,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其生态环境健康风险逐渐受到关注。为揭示该类化合物的毒性特征,选择14种卤代肉桂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应用三维定量构效相关技术(3D-QSAR)探讨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对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卤代肉桂酸类化合物对羊角月牙藻急性毒性的72 h半数效应浓度(72 h-EC 50)值在45.88~83.72 mg·L^-1范围内,其中4-氯肉桂酸、4-溴肉桂酸等表现出较高毒性效应。3D-QSAR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立体场、静电场和疏水场特性对其毒性效应影响显著,在苯环结构上引入体积较大、电负性较弱及疏水性较强的取代基,将导致毒性升高。以上结果将为科学评价卤代肉桂酸类化合物潜在环境健康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肉桂酸 羊角月牙藻 急性毒性 定量构效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压砂甜瓜采后病害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利 党艳 +1 位作者 刘雅琴 张靠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从甘草内生细菌中筛选拮抗压砂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的生防菌。【方法】以初步检测具有抑菌活性的19株乌拉尔甘草内生细菌为供试菌株,以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粉霉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白霉病菌(Fusarium sp.)、黑腐病菌(Alt... 【目的】从甘草内生细菌中筛选拮抗压砂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的生防菌。【方法】以初步检测具有抑菌活性的19株乌拉尔甘草内生细菌为供试菌株,以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粉霉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白霉病菌(Fusarium sp.)、黑腐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为指示菌株,经过离体和活体筛选测定内生细菌对甜瓜采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应用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对1株拮抗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19株供试内生细菌株中筛选出5株菌株对4种指示病菌的抑制能力较强,其中菌株S0806082的拮抗能力最强,鉴定为Delftia tsuruhatensis。【结论】内生细菌S0806082具有一定的生防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采后病害 生防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