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草原沙化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发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5-57,共3页
对宁夏草原沙化现状、成因及其危害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的各种治理措施。
关键词 草原 沙化 治理 对策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岩画资源 发展草原文化生态旅游业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克昌 杨发林 +1 位作者 于钊 辛健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5-18,共4页
我国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荒漠草原区。通过对岩画的研究 ,从中看到了游牧民族从狩猎到游牧的生存生产方式 ;以氏族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和以自然、图腾和神灵崇拜为主的精神依托方式。触摸到了古代草原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脉搏。草... 我国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荒漠草原区。通过对岩画的研究 ,从中看到了游牧民族从狩猎到游牧的生存生产方式 ;以氏族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和以自然、图腾和神灵崇拜为主的精神依托方式。触摸到了古代草原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脉搏。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创立 ,为开发岩画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画 氏族 草原文化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分类、防除及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国铭 王顺霞 +1 位作者 罗晓玲 张娜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10期34-36,共3页
天然草地上有毒有害植物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查清其种类、分布、对家畜危害机理和危害时期,并制定出相应的防除及利用措施,才能够保证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草场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主要对宁夏天然草地上存在的有毒有害... 天然草地上有毒有害植物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查清其种类、分布、对家畜危害机理和危害时期,并制定出相应的防除及利用措施,才能够保证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草场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主要对宁夏天然草地上存在的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分布、危害、防除及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天然草地 有毒有害植物分类 防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HP决策对宁夏中部干旱区的退化草地综合治理进行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国铭 王顺霞 +1 位作者 张娜 罗晓玲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7期22-25,38,共5页
以宁夏中部干旱区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该区域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采用多层次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决策模型,对制约草地生态可持续利用及诸多恢复措施进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在制约该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以宁夏中部干旱区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该区域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采用多层次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决策模型,对制约草地生态可持续利用及诸多恢复措施进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在制约该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中,人类长时间的严重超载过牧、草地生态系统产出与投入失衡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三乱)是主要原因。从目标层和治理措施层来看,首先必须采取封山禁牧,遏制长期超载过牧的现象,其权重值达到了0.161;其次建立人工草地,缓解草畜不平衡的矛盾,其权重为0.153。实施退耕还草(林)、制止人类的破坏行为、实施飞播种草改良草地等措施十分重要,其权重分别为0.137、0.116、0.109。同时应大力发展水土保持草种,加强草原的鼠害和病虫害的治理工作,严格执行草原法,树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干旱带 AHP决策 退化草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刈割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及对虫害的控制作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建华 李云 +3 位作者 辛健 王维珍 王晓琴 刘竹林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11期38-41,共4页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苜蓿机械收获加工技术落后的问题,开展了旱地苜蓿机械刈割管理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适宜刈割时间在苜蓿现蕾后期至初花期;苜蓿留茬1~4 cm,不仅能有效提高苜蓿再生速度和产量,保证苜蓿草产品质量,且能有效控制害虫的...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苜蓿机械收获加工技术落后的问题,开展了旱地苜蓿机械刈割管理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适宜刈割时间在苜蓿现蕾后期至初花期;苜蓿留茬1~4 cm,不仅能有效提高苜蓿再生速度和产量,保证苜蓿草产品质量,且能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刈割 苜蓿 产量 质量 虫害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种子人工繁育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发林 李克昌 胡崇礼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0-94,共5页
野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采用适宜的人工栽培技术 ,可在生长第 5年进入种子生产期 ,产量达 2 92 5kg/hm2 ,种子质量及其栽培学性状都优于野生甘草种子。自繁甘草种子经育苗 ,用倾斜式方法移栽定植 ,密度 1 5万株 /hm2 ,于... 野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采用适宜的人工栽培技术 ,可在生长第 5年进入种子生产期 ,产量达 2 92 5kg/hm2 ,种子质量及其栽培学性状都优于野生甘草种子。自繁甘草种子经育苗 ,用倾斜式方法移栽定植 ,密度 1 5万株 /hm2 ,于生长第 3年秋冬时采挖 ,甘草产量达 71 40kg/hm2 ,等级草比例达 60 %以上 ,甘草酸等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药用指标。不同采挖季节对甘草品质有显著影响 ,秋末冬初采挖时品质最好。不同栽植方式 ,施肥方法、灌水次数及生育年龄对甘草产量都有明显影响 ,多因素综合考虑 ,以移栽后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种子繁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地机平地处理对苜蓿地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竹林 李克昌 +1 位作者 马建华 王金福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12期64-64,98,共2页
采用苜蓿平地机在苜蓿返青前进行平整土地,调查平地机平地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平地机平地处理的苜蓿地杂草种类、株数和重量比未处理的苜蓿地有明显减少,防治效果达到55.2%。
关键词 平地处理 苜蓿地 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草文化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克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4-159,共6页
草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对象之一,在人类从事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创立了丰富多彩的草文化。草文化在创立、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为促进其他文化类型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构成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苑的重要部分。... 草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对象之一,在人类从事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创立了丰富多彩的草文化。草文化在创立、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为促进其他文化类型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构成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苑的重要部分。文章从什么是草文化,学习研究草文化的意义,草文化的基本特征,草文化研究方法,草文化的精神和草文化的类型划分,草文化的边界,草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形成环境,草文化基本的内容和草文化的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文化 草原文化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