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柳 朱杰 《纺织报告》 2022年第5期110-112,共3页
随着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社会对纺织服装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不断扩招此类专业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提升纺... 随着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社会对纺织服装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不断扩招此类专业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提升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类专业 毕业生 就业竞争力 提高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柳 《中外鞋业》 2020年第10期15-17,共3页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通过增设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等推进步骤,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国工匠精神、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审美教育等内容渗入教学,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通过增设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等推进步骤,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国工匠精神、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审美教育等内容渗入教学,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程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视角,解读国潮复兴等热点,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案例及当今服装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等,凸显出民族品牌自立自强的文化精神,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传统文化 服装结构设计 高职 工匠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结构》课程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柳 《山东纺织经济》 2020年第5期41-43,共3页
以《服装结构》课程为例,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深入研究,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等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导向 项目化教学 过程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衫工艺CAD实用性软件系统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北宁 葛威江 《针织工业》 2017年第11期18-20,共3页
基于羊毛衫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系统的应用背景及开发实践经验,设计开发羊毛衫工艺CAD软件系统,详细论述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开发原理,包括软件系统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软件流程图以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开发的软件... 基于羊毛衫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系统的应用背景及开发实践经验,设计开发羊毛衫工艺CAD软件系统,详细论述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开发原理,包括软件系统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软件流程图以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开发的软件系统操作简便、功能完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且输出工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对开发此类软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衫工艺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人体测量定制个性化服装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柳 《纺织报告》 2022年第6期10-12,共3页
计算机和数字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和普及,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服装的需求,也带动了服装产业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服装定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围... 计算机和数字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和普及,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服装的需求,也带动了服装产业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服装定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围绕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对该技术的介绍,指出了三维人体测量对服装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其在定制个性化服装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技术 定制 个性化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离子竹炭抗菌功能纤维生产工艺探讨
6
作者 魏晓娟 马瑞晨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3期31-33,共3页
银离子竹炭抗菌功能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纤维材料,结合了银离子的抗菌性能和竹炭的吸附、分解能力,在纺织、医疗和家居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文章总结了银离子竹炭抗菌功能纤维应用优势,分析了其生产流程及工艺,探讨了银离... 银离子竹炭抗菌功能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纤维材料,结合了银离子的抗菌性能和竹炭的吸附、分解能力,在纺织、医疗和家居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文章总结了银离子竹炭抗菌功能纤维应用优势,分析了其生产流程及工艺,探讨了银离子竹炭抗菌功能纤维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 竹炭 抗菌 功能纤维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衫口袋工艺设计与编织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北宁 葛威江 《天津纺织科技》 2017年第5期34-36,共3页
介绍羊毛衫口袋设计要素,从贴袋工艺、暗袋工艺和插袋工艺3方面分析羊毛衫口袋工艺设计与编织工艺方法、成衣缝合要点。结果表明,贴袋工艺要求尺寸较小的方形贴袋袋布必须采用手工缝合,大尺寸、小圆角贴袋、袋带和袋盖可采用套口缝合;... 介绍羊毛衫口袋设计要素,从贴袋工艺、暗袋工艺和插袋工艺3方面分析羊毛衫口袋工艺设计与编织工艺方法、成衣缝合要点。结果表明,贴袋工艺要求尺寸较小的方形贴袋袋布必须采用手工缝合,大尺寸、小圆角贴袋、袋带和袋盖可采用套口缝合;暗袋工艺常用的编织方法主要有传统编织方法和电脑横机直接编织方法;插袋工艺通常包括直插袋、横插袋和斜插袋。文章对羊毛衫设计生产实践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衫 口袋 工艺设计 编织 贴袋工艺 暗袋工艺 插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3期53-54,共2页
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应将美育教育融入固定的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可升级大学生思想内涵,令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多元化,也可优化校园文化整体价值。当下有部分高职院... 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应将美育教育融入固定的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可升级大学生思想内涵,令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多元化,也可优化校园文化整体价值。当下有部分高职院校缺少美学类课程,过于重视技能教学,学生缺乏美学素养。开设专门课程、优化教师能力、增加校内活动这三种策略,使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育教育 美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衫大身领部横机工艺CAD的实现
9
作者 何北宁 葛威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38,共5页
针对羊毛衫大身领部横机编织工艺,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现方法。基于对羊毛衫大身衣片领部常用的工艺处理方法、收针工艺算法、收针分配式的工艺标注、开领起始部位标记的逻辑关系及算法、领口样板模型的建立、收针算法及工艺标注... 针对羊毛衫大身领部横机编织工艺,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现方法。基于对羊毛衫大身衣片领部常用的工艺处理方法、收针工艺算法、收针分配式的工艺标注、开领起始部位标记的逻辑关系及算法、领口样板模型的建立、收针算法及工艺标注程序流程图形、开领起始部位标记程序流程图形等方面的文献、经验总结、定量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了大身衣片领部工艺CAD功能的实现方法。工艺及标注的算法及逻辑关系通用性强,适用于各类毛衫工艺计算,经验证输出的编织工艺单符合企业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衫 开领 横机工艺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青年男性体型分析研究
10
作者 杨柳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第5期67-69,共3页
随机选择18~25周岁的宁夏青年男性进行体型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国标将其均值与全国成年男性对应部位的均值进行比较,得出宁夏18~25周岁青年男性体型特征及分布特点,为宁夏青年男性的体型研究补充基础数据。
关键词 人体测量 青年男性 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部重叠量对平领造型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杨柳 《纺织报告》 2021年第11期45-46,共2页
平领常使用重叠肩线的方式直接进行结构制图。肩部重叠量对领座高和平领的造型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实验样衣对比发现,当肩端点重叠量不同时,形成的平领造型也不同。肩端点重叠量越大,形成的领座越高,肩端点重叠量越小,形成的领座越低... 平领常使用重叠肩线的方式直接进行结构制图。肩部重叠量对领座高和平领的造型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实验样衣对比发现,当肩端点重叠量不同时,形成的平领造型也不同。肩端点重叠量越大,形成的领座越高,肩端点重叠量越小,形成的领座越低,直至无领座。当肩端点重叠量在2.00~3.00 cm时,符合平领的造型特点,美观且穿着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领 肩部重叠量 服装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男装制版法的休闲女西装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静 柴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优化休闲女西装样板风格和提高制版效率,解决传统女西装制版法公式变量多,制版步骤较复杂的问题,以经典款三开身休闲女西装为例,通过男装结构设计方法探讨休闲女西装的结构影响因素。采用CLO3D试衣软件分析了基于男装制版法的休闲女... 为优化休闲女西装样板风格和提高制版效率,解决传统女西装制版法公式变量多,制版步骤较复杂的问题,以经典款三开身休闲女西装为例,通过男装结构设计方法探讨休闲女西装的结构影响因素。采用CLO3D试衣软件分析了基于男装制版法的休闲女西装前胸宽、后背宽、袖窿宽三者的配比关系,得出标准A体前胸宽调节数和后背宽调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以真人着装实验验证了休闲女西装采用男装制版法设计的可行性,并从制版效率和样板风格对比说明采用男装制版法进行休闲款女装结构设计的优势,为企业生产休闲款、大廓形款和中性化风格一类的女装提供良好的制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女西装 结构设计 男装制版法 调节数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纱性能对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晓娟 马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29,共4页
针对羊绒针织物易起毛起球的问题,选用8种38.46 tex×2走锭纺纯羊绒纱线为试验对象,测试纱线捻度、线密度、强力、条干均匀度和毛羽等性能指标,并将8种羊绒纱线分别编织成纬平针织物,利用YG511N型箱式起球仪测试羊绒针织物分别经2、... 针对羊绒针织物易起毛起球的问题,选用8种38.46 tex×2走锭纺纯羊绒纱线为试验对象,测试纱线捻度、线密度、强力、条干均匀度和毛羽等性能指标,并将8种羊绒纱线分别编织成纬平针织物,利用YG511N型箱式起球仪测试羊绒针织物分别经2、3、4、5 h摩擦后的起毛起球性能,分析纱线性能对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羊绒纱线的毛羽值和捻度对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较大,纱线强力和条干不匀率对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较小。该研究为企业解决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问题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 纱线性能 捻度 断裂强力 条干均匀度 毛羽 起毛起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肚体男正装的结构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静 柴莉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40,共10页
以“肚量、肚省”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出男性体型特征与肚量、肚省的关联性;归纳了全息原型法的“凸肚体”男正装结构设计思路和肚省处理方法。以“双排扣男正装大衣”为例,通过CLO-3D试衣软件、真人实验和主客观评价验证了本结构设计方... 以“肚量、肚省”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出男性体型特征与肚量、肚省的关联性;归纳了全息原型法的“凸肚体”男正装结构设计思路和肚省处理方法。以“双排扣男正装大衣”为例,通过CLO-3D试衣软件、真人实验和主客观评价验证了本结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得出了“肚量、肚省是影响正装款男装造型结构的重要因素,特别对凸肚体的塑型、视觉弱化肚子的隆起起关键作用”这一结论。本方法有效解决了凸肚体着正装常见的前领豁口、前中起吊等衣身不平衡问题,达到视觉美观的目的,其技术与造型优势可对男正装制版中的“凸肚”难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正装 凸肚体 肚省 结构设计 衣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绒精纺制条工艺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焕 李国萍 《国际纺织导报》 2017年第11期18-19,22,共3页
以16tex×2纯山羊绒纱为例,设计了合理的精梳纺纱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际生产和质量检测,旨在优化山羊绒精纺工艺路线,为山羊绒精纺工艺的制定提供详尽的参考。
关键词 山羊绒 精纺工艺 工艺设计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绒制条和绒加油装置与工艺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前维 王和 李发洲 《现代纺织技术》 2020年第2期85-88,共4页
针对现有山羊绒制条和绒加油设备的缺陷,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喷雾式和绒加油装置,并对和绒加油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以生产44mm国产白绒条为例,对比分析了传统和绒加油方法与喷雾式和绒加油方法对和后绒质量及后道制条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 针对现有山羊绒制条和绒加油设备的缺陷,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喷雾式和绒加油装置,并对和绒加油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以生产44mm国产白绒条为例,对比分析了传统和绒加油方法与喷雾式和绒加油方法对和后绒质量及后道制条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喷雾式和绒加油法的和后绒回潮率及含油脂率均匀,和毛油消耗少,生产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和绒加油 装置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服饰手工文化在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中的实践研究
17
作者 魏晓娟 马辉 李泊雯 《纺织报告》 2023年第6期87-89,共3页
在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文化教育,将具有现代手工艺品技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职院校,使青少年认识、解读、继承、创新和推广我国现代手工艺品,树立当地现代手工艺品文化的创新传承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 在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文化教育,将具有现代手工艺品技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职院校,使青少年认识、解读、继承、创新和推广我国现代手工艺品,树立当地现代手工艺品文化的创新传承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让青少年成为传承手工技艺的后备力量。这不仅对高校“五育并举”教育有促进作用,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和传承有积极意义,更是地区高校肩负的重要职责。基于此,文章对中华传统服饰手工文化在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中的融入实践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文化 “五育并举” 高职院校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