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校园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初探——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萍 梁辉 于荣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11期46-47,共2页
在分析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学校特色的前提下,探讨了高校校园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介绍了该校新校区的园林植物配置。
关键词 高校 园林植物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炭疽菌属真菌资源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沈瑞清 张萍 +2 位作者 郭成瑾 张丽荣 康萍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2,149,共4页
炭疽菌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研究碳疽菌属真菌不仅能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丰富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标本和分离培养菌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鉴定发现炭疽菌属真菌13种,分别是粒毛盘孢、菊... 炭疽菌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研究碳疽菌属真菌不仅能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丰富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标本和分离培养菌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鉴定发现炭疽菌属真菌13种,分别是粒毛盘孢、菊刺盘孢、葱炭疽菌、盘长孢状刺盘孢、禾生刺盘孢、木槿刺盘孢、希金斯刺盘孢、葫芦科刺盘孢菌、豆刺盘孢、亚麻刺盘孢、豌豆刺盘孢、三叶草刺盘孢,及未定名刺盘孢属一种。它们在分布上没有地域特征,都为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炭疽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炭疽菌属 寄主 分布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科植物生物活性研究概述 被引量:22
3
作者 郝彩琴 刘美杰 陈海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菊科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主要从其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农药等方面活性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其发展方向及前景。
关键词 菊科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镰刀菌属(Fusarium Link)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沈瑞清 张萍 +2 位作者 郭成瑾 张丽荣 康萍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8869-8870,8875,共3页
[目的]鉴定宁夏镰刀菌属真菌。[方法]采用实地考察、采集和分离培养鉴定的方法,研究了宁夏镰刀菌属真菌的种类、分布及其引起的植物病害。[结果]共鉴定出镰刀菌属真菌9种,分别为燕麦镰刀菌、同色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禾谷镰刀菌、串珠... [目的]鉴定宁夏镰刀菌属真菌。[方法]采用实地考察、采集和分离培养鉴定的方法,研究了宁夏镰刀菌属真菌的种类、分布及其引起的植物病害。[结果]共鉴定出镰刀菌属真菌9种,分别为燕麦镰刀菌、同色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雪腐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茄类镰刀菌以及未定名镰刀菌属1种,它们分布于宁夏全区各地,引起30多种植物病害。[结论]宁夏镰刀菌属真菌种类较多,分布无地域特征,均为植物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属 寄主 分布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脱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左莹 张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0期44-46,104,共4页
果胶脱色技术是影响果胶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果胶的呈色机理,活性炭脱色、醇氨溶液脱色、双氧水脱色、树脂脱色等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果胶 呈色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植物病原真菌研究历史及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沈瑞清 张萍 +1 位作者 查仙芳 南宁丽 《宁夏农林科技》 2010年第2期34-36,共3页
通过查阅文献和研究,系统总结了宁夏植物病原真菌采集、鉴定及其引起植物病害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未来宁夏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物 病原真菌 病原区系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城市功能定位及产业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庆锋 郝彩琴 周蕾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77-78,82,共3页
在分析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条件和机遇的基础上,阐述了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城市功能定位及产业设计。
关键词 宁夏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城市功能定位 产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甘草资源价值及利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于荣 《青海农林科技》 2010年第3期79-81,共3页
对宁夏甘草资源的分布、主要特征、利用价值、应用及其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甘草 特征 利用价值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植物病原真菌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08年第5期49-50,共2页
宁夏真菌的研究历史始于20世纪初。有记载的宁夏第一份真菌标本是由外国人E.Licent于1933年8月3日从宁夏贺兰山松树上采集的,名称是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Thore:Fr.)Ames.,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标本号为... 宁夏真菌的研究历史始于20世纪初。有记载的宁夏第一份真菌标本是由外国人E.Licent于1933年8月3日从宁夏贺兰山松树上采集的,名称是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Thore:Fr.)Ames.,现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标本号为:HMAS30194),但其腐生在朽木上,没有致病性。程暄生是国内调查宁夏植物病原真菌的第一人,1943年他对宁夏的真菌病害进行了考察,报道了宁夏5种植物病原真菌,其结果发表于《农报》1943年第8期上,这是最早报道宁夏真菌的论文。邓叔群(1947)报到了采于甘肃和宁夏(具体地点不详)的部分真菌,主要是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宁夏贺兰山 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标本馆 真菌病害 外国人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浆在氨基酸发酵工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左莹 张萍 张惠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1期18-22,共5页
玉米浆作为最为廉价的有机氮源,是湿磨法生产玉米淀粉时的副产物,其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可促进菌体生长、提高发酵产酸、提高糖酸转化率,在氨基酸发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玉米浆中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主... 玉米浆作为最为廉价的有机氮源,是湿磨法生产玉米淀粉时的副产物,其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可促进菌体生长、提高发酵产酸、提高糖酸转化率,在氨基酸发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玉米浆中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主要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针对其在谷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发酵代谢过程中的影响,以探讨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玉米浆,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浆 氨基酸 发酵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庄世宏 郝彩琴 +1 位作者 冯俊涛 张兴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为研究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小花假泽兰的全株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IR、1H-NMR和13C-NMR)对已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小花假泽兰中分离出4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 为研究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小花假泽兰的全株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IR、1H-NMR和13C-NMR)对已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小花假泽兰中分离出4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去氧薇甘菊内酯、二氢薇甘菊内酯和β-谷甾醇.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其中2种化合物(去氧薇甘菊内酯和二氢薇甘菊内酯)对8种重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对小麦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100mg·L-1剂量下抑制率均在90%以上;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5.61和18.24mg·L-1;对辣椒疫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3.88和12.84mg·L-1;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0.49和34.68mg·L-1;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48.79和75.47mg·L-1.这2种化合物对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假泽兰 抑菌活性 去氧薇甘菊内酯 二氢薇甘菊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假泽兰精油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庄世宏 郝彩琴 +1 位作者 冯俊涛 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9,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提取条件,采用GC-MS法分析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测定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提取条件,采用GC-MS法分析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测定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2体积为40mL/g,CO2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19.55 mg/L和78.2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假泽兰 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蛋白包涵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军 刘美杰 +1 位作者 李勇 窦忠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552-13554,共3页
在介绍包涵体形成原因、特性及利弊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包涵体的复性前准备、主要复性方法及提高复性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包涵体 去折叠 蛋白质复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陈萍 昝林森 陈林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5期43-47,共5页
水分不仅是构成紫花苜蓿的主要成分,还是影响苜蓿品质的重要因素。论文对紫花苜蓿在不同灌溉处理下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2茬苜蓿各生育期中干物质积累占总重百分比以开花期最大;各处理间各生育期的茎叶比均有显著... 水分不仅是构成紫花苜蓿的主要成分,还是影响苜蓿品质的重要因素。论文对紫花苜蓿在不同灌溉处理下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2茬苜蓿各生育期中干物质积累占总重百分比以开花期最大;各处理间各生育期的茎叶比均有显著差异;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均与供水量大小呈正相关;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供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处理仅在初花期对无氮浸出物有影响,但始终对粗灰分无影响。为获取最佳营养品质和最大生物量,建议应在现蕾期、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时收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灌溉 生物学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影响灵芝富锌能力的主要培养基组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毕静莹 卢丽娟 +1 位作者 秦义 樊明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335-5337,共3页
[目的]筛选出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关键营养因素,从而为进一步的优化分析提供实践基础与理论指导。[方法]在对16种营养物质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关键营养因素。[结果]从16种营养... [目的]筛选出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关键营养因素,从而为进一步的优化分析提供实践基础与理论指导。[方法]在对16种营养物质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关键营养因素。[结果]从16种营养物质中筛选出玉米粉、豆粕和KH2PO4是影响灵芝富锌能力的主要因素,其较优水平为玉米粉35.0g/L、豆粕7.0g/L和KH2PO41.0g/L。在以上述3种营养物质作为培养基组分的条件下,灵芝富锌率最高可达25.1%。[结论]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的关键营养因素,提高了灵芝富锌率,证明了该方法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富锌率 培养基 PLACKETT-BURMA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顶岗实习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萍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5,共4页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必要活动,然而,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处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之下,经常出现各种法律问题,现行法律对此又无具体的规定。本文从顶岗实习学生的身份界定、实习期间学生是否应该享受同工同酬的问题...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必要活动,然而,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处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之下,经常出现各种法律问题,现行法律对此又无具体的规定。本文从顶岗实习学生的身份界定、实习期间学生是否应该享受同工同酬的问题、实习学生因公受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的问题以及实习期间学生侵害到他人合法权利的问题等,对顶岗实习期间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导致以上问题难以解决的法律空白,并借鉴国外对实习生的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法律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204,共3页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调查和采样,在室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对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宁夏葫芦巴根腐病由茄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等复合病原真菌侵染引起。
关键词 葫芦巴根腐病 病原菌 茄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 终极腐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锌灵芝发酵培养条件的响应曲面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静莹 卢丽娟 +1 位作者 秦义 樊明涛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3-118,共6页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发酵环境条件进行筛选,所选取的3个关键因子为: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和摇床转速。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作进一步研究,通过二次...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发酵环境条件进行筛选,所选取的3个关键因子为: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和摇床转速。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作进一步研究,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可知,当培养基初始pH 8.30、接种量11.1%、摇床转速179 r/min、培养温度26℃、装液量0.32 mL/mL时,可获得最大灵芝富锌率,最大预测值3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富锌率 培养条件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黄瓜的经济施钾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荣 孙文春 +1 位作者 张胜 吴少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7,共3页
为确定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生产的合理施钾量,以宁夏银川郊县二代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为材料,进行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钾水平下(0~51.4 kg/667m2),增产作用较明显,超过最高产量施钾量(51.4 kg/667m2)... 为确定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生产的合理施钾量,以宁夏银川郊县二代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为材料,进行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钾水平下(0~51.4 kg/667m2),增产作用较明显,超过最高产量施钾量(51.4 kg/667m2)时,继续加大施钾量,其产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 钾肥 施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短梗五加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457-17458,共2页
对药食两用植物短梗五加的生物学特性和食用、药用、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保护短梗五加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短梗五加 生物学特性 利用价值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