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硬膜外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古建军 孙建民 丁永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717-718,共2页
颈源性头痛1983年由Sjaastad提出,1998年为国际头痛学会所认可.根据国际头痛流行病学会调查,头痛发病率在47%,其中15%~20%为颈源性头痛,年龄多在30~50岁,普通人群发病率在0.4%~2.5%.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等因素导致了该类... 颈源性头痛1983年由Sjaastad提出,1998年为国际头痛学会所认可.根据国际头痛流行病学会调查,头痛发病率在47%,其中15%~20%为颈源性头痛,年龄多在30~50岁,普通人群发病率在0.4%~2.5%.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等因素导致了该类头痛的发病率上升并趋于年轻化,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治疗方法单一,疗效差,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为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我科采用颈椎硬膜外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硬膜外阻滞 治疗方法 银质针 疗效观察 颈椎 临床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中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丁永国 张兴霞 +5 位作者 陈玉婷 孙建民 甄龙龙 胡海平 常慧 潘波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76-878,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知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呈间歇性发作,伴有僵硬、疼痛感,以脊柱病变为主。AS常累及中轴骨骼和骶髂关节,并常发生附近肌腱韧带附着点及椎间盘纤维环的钙化和骨性强直[1]。银质针经皮...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知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呈间歇性发作,伴有僵硬、疼痛感,以脊柱病变为主。AS常累及中轴骨骼和骶髂关节,并常发生附近肌腱韧带附着点及椎间盘纤维环的钙化和骨性强直[1]。银质针经皮骨骼肌松解术和臭氧注射治疗均可用于AS的治疗,但有关二者联合应用的中远期疗效研究报道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强直性脊柱炎 SPONDYLITIS 慢性炎症性疾病 中远期疗效 远期疗效观察 中轴骨骼 附着点 骶髂关节 骨性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因素及治疗方案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建民 丁永国 +4 位作者 李昌隆 甄龙龙 满毅 陈玉婷 邓立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2-367,共6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再突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再突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手术病人278例,收集术后再突出病例数,分析危险因素,并评价再次选择PELD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PELD术后复发共12例,复发时间为2~36个月,平均10.6±9.9月。统计学分析发现:12例复发病人均符合高BMI、术后活动度强。11例复发病人再次行PELD手术后随访6~24月,改良MacNab优良率81%,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其中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漏。结论:PELD术后再次突出通常发生在术后10个月左右,有高BMI、术后活动度强是高风险因素;对再突出病人再次选择PELD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再次突出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