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汉风俗与“祀典”及其民间信仰演变——以宁夏固原历史经历与民间信仰变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正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80,共11页
祭祀风俗与民间信仰,是宗教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西域中亚文化的碰撞交融地带,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积淀深厚。传统典籍记载了早期固原祭祀与民俗文化的经历和表现形式,包括秦汉风... 祭祀风俗与民间信仰,是宗教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西域中亚文化的碰撞交融地带,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积淀深厚。传统典籍记载了早期固原祭祀与民俗文化的经历和表现形式,包括秦汉风俗文化对历代的影响;国家层面上的祭祀载体是朝那湫渊祠和六盘山;地方宗教文化的变迁,体现在龙王信仰与民间宗教信仰的传承;当代意义上的东岳山、须弥山宗教文化活动,是民间宗教文化变迁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风俗 宗教祭祀 固原 民间信仰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以宁夏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薛正昌 郭勤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1-16,共6页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村落文化既是特殊的遗存,也是非物态文化遗存。宁夏村落文化遗产相对丰富,南北略有差异。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不一样,村落建筑风格就有差异。村落文化保护包括遗产自身保护、城镇化过程的保护、研究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村落文化既是特殊的遗存,也是非物态文化遗存。宁夏村落文化遗产相对丰富,南北略有差异。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不一样,村落建筑风格就有差异。村落文化保护包括遗产自身保护、城镇化过程的保护、研究基础上的保护等。六盘山生态保护区是村落文化保护的内容之一,对其加以保护,既有利于村落文化保护,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村落文化遗产保护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宁夏石窟文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薛正昌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25,共5页
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的产物,是佛教东传后生成的宗教文化繁荣的形象化载体。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至唐代,地当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处,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其佛教艺术对我国石窟佛教造像有过直接影响,也影响到日本佛教的传入。石空寺... 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的产物,是佛教东传后生成的宗教文化繁荣的形象化载体。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至唐代,地当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处,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其佛教艺术对我国石窟佛教造像有过直接影响,也影响到日本佛教的传入。石空寺石窟同样缘起于丝绸之路,是唐代以前开凿的石窟,道教、佛教、藏传佛教造像皆备,西域、中亚、非洲人物造像栩栩如生,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在宁夏的独特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须弥山石窟 石空寺石窟 佛教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宁夏 被引量:6
4
作者 薛正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0,共6页
宁夏是绿洲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三千年前,这里就成为玉石之路的通道;两千年前,国家意义上的丝路打通,宁夏成为丝路文化交流与贸易的桥梁与纽带。文化遗存与考古发掘均证实了其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宁夏定位丝路战略支点,有厚重的丝... 宁夏是绿洲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三千年前,这里就成为玉石之路的通道;两千年前,国家意义上的丝路打通,宁夏成为丝路文化交流与贸易的桥梁与纽带。文化遗存与考古发掘均证实了其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宁夏定位丝路战略支点,有厚重的丝路文化背景与特殊的区位优势,既是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大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宁夏两区建设开发战略的必需。地域文化走出去,是支撑丝路战略支点的牢固基石。要充分利用内陆经济开放试验区的优势,在关注文化生态建设的同时,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利用好古丝绸之路的两个出口,包括黄河"几"字湾精华之地未来国家战略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桥梁与纽带 经济带战略 两区建设 地域文化 两个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固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宁夏段四处文化遗存 被引量:8
5
作者 薛正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102,共12页
丝绸之路,承载的是中西文化与贸易的大舞台。丝路文化遗产,是丝路文明交融碰撞的结晶。中国与中亚五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48处遗产地进入备选名单。宁夏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进入备选遗址4处:固原古城、须弥山... 丝绸之路,承载的是中西文化与贸易的大舞台。丝路文化遗产,是丝路文明交融碰撞的结晶。中国与中亚五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48处遗产地进入备选名单。宁夏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进入备选遗址4处:固原古城、须弥山石窟、固原北朝和隋唐墓地、开城遗址。文献记载与丝路遗址和考古发掘,再现了固原与丝绸之路的密切关系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丝路遗产也为旅游文化提供了更大空间上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固原 四大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宁夏高僧考述 被引量:4
6
作者 仇王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166,共6页
清代宁夏出现了斌雅禅师、灵芝禅师、慧光禅师、正觉润光禅师、文玺禅师、林我禅师、香岩洗心禅师等高僧,这些高僧以游宁夏的临济宗僧人居多,其中又以天童系为主。游宁夏的高僧促进了清代宁夏佛教的发展,也推动了宁夏佛教和内地佛教之... 清代宁夏出现了斌雅禅师、灵芝禅师、慧光禅师、正觉润光禅师、文玺禅师、林我禅师、香岩洗心禅师等高僧,这些高僧以游宁夏的临济宗僧人居多,其中又以天童系为主。游宁夏的高僧促进了清代宁夏佛教的发展,也推动了宁夏佛教和内地佛教之间的交流。宁夏籍高僧则相对较少,且多嗣法于游宁夏的高僧,这是宁夏佛教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清代宁夏高僧以禅宗僧人居多的现象反映了清代初期内地佛教还是以禅宗为主的基本状况,且禅宗的发展从江南影响到了西北边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高僧 临济宗 斌雅禅师 香岩洗心禅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宁夏的民间信仰 被引量:3
7
作者 仇王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明清时期宁夏的民间信仰,是这一时期人们生活状况的反映。寺观祠庙数量众多,表现了在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导的宗教信仰的背景下,民众信仰的多元化,也是社会大众对现实生活需要多元化的反映。民间信仰已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节日时... 明清时期宁夏的民间信仰,是这一时期人们生活状况的反映。寺观祠庙数量众多,表现了在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导的宗教信仰的背景下,民众信仰的多元化,也是社会大众对现实生活需要多元化的反映。民间信仰已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节日时令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祭祀湫水和修建八蜡庙,是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宁夏 民间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下王城:元代安西王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薛正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6,共6页
元代安西王府,有冬宫与夏宫之别。夏宫位于宁夏固原市开城镇,源起于成吉思汗、忽必烈驻跸六盘山奠定的特殊地位。这里自然环境适宜于游牧民族生息,同时有着便捷的交通优势。2003年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对安西王府夏宫遗址进行了钻探与测绘... 元代安西王府,有冬宫与夏宫之别。夏宫位于宁夏固原市开城镇,源起于成吉思汗、忽必烈驻跸六盘山奠定的特殊地位。这里自然环境适宜于游牧民族生息,同时有着便捷的交通优势。2003年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对安西王府夏宫遗址进行了钻探与测绘,城池规模较大,宫殿建筑形制特殊,出土了大量皇家建筑构件和多种装饰材料。史书记载及元代人的文集记录,与安西王府建筑互为印证,有助于安西王府及元代城池宫殿建筑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开城 安西王府夏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寓文学:明代宁夏流寓群体生存空间转换的文化结晶——以明代《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万历宁夏志》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正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群的流动形成了流寓文学,尤其是文人谪戍与文人官员异地为官。流寓文学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梳理明代《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嘉靖固原州志》、《万历宁夏志》关于流寓文学的记载,可理清明代宁夏... 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群的流动形成了流寓文学,尤其是文人谪戍与文人官员异地为官。流寓文学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梳理明代《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嘉靖固原州志》、《万历宁夏志》关于流寓文学的记载,可理清明代宁夏流寓文化的类型有宗室群体、与宗室相关联的朝廷高层文化人、谪戍群体、从事管理的各类文化人群等,他们上自"朝使",下至入幕文人。《嘉靖宁夏新志》里已专门罗列了"流寓"一类,明确记载了谪戍宁夏有代表性的文化人及其谪戍的原因。流寓人群与地方文化生成关系密切:一是移民生成地域文化,二是流寓人群带来地域文化之繁荣,三是留下了延生的文化根脉,四是体现了特殊的时代性,五是流寓人群直接彰显地域文化的特殊性,深层影响着地域历史与人群的文化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寓文学 宁夏 生存空间 谪戍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非物质文化民间遗存——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正昌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69-73,共5页
宁夏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已传承了六代一百多年,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雕塑彩绘、仿木建筑木刻、壁画艺术等门类,是杨氏家族雕塑艺术传承的主体。第四代传人杨栖鹤奠定了其家族雕塑艺术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宁夏 杨氏家族 雕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砖雕与砖雕艺术 被引量:14
11
作者 薛正昌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0-75,共6页
宁夏砖雕艺术历史悠久,地下考古发掘表明,宋代以来的雕刻艺术就很兴盛,而且风格多样。宁夏的砖雕艺术品,主要保存在各类古建筑和回族拱北建筑中。甘肃河州砖雕与宁夏砖雕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砖雕图案的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宁夏砖雕艺术历史悠久,地下考古发掘表明,宋代以来的雕刻艺术就很兴盛,而且风格多样。宁夏的砖雕艺术品,主要保存在各类古建筑和回族拱北建筑中。甘肃河州砖雕与宁夏砖雕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砖雕图案的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多重象征和深层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砖雕历史 河州砖雕影响 砖雕遗存现状 砖雕文化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西夏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2
作者 景永时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17,共6页
本文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对俄国(包括前苏联)的西夏学研究概况进行了述评。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俄藏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献的发掘经过和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将俄国西夏学百年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具体予以述评;第三部分是对俄国... 本文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对俄国(包括前苏联)的西夏学研究概况进行了述评。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俄藏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献的发掘经过和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将俄国西夏学百年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具体予以述评;第三部分是对俄国西夏学的特点及其在国际西夏学中的地位给予总体的评价。本文有助于了解俄国的西夏学发展历程及俄国学者在西夏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西夏学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真正答》和《牟子理惑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王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希真正答》是王岱舆用问答体写成的一部阐述伊斯兰教思想的著作。它在写作文体、论述方式和对儒家的态度等方面,与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说明,任何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生存发展,都要与中国已有... 《希真正答》是王岱舆用问答体写成的一部阐述伊斯兰教思想的著作。它在写作文体、论述方式和对儒家的态度等方面,与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说明,任何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生存发展,都要与中国已有的文化格局作出一定的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岱舆 《希真正答》 《牟子理惑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法律文献《新法》第一译释 被引量:7
14
作者 贾常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0,共3页
西夏文抄本《新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其内容包括刑法、行政法、军事法、民法、经济法等,多方位地反映了西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研究西夏法律制度的演变以及了解西夏政治、经济、家庭和社会等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有着重要... 西夏文抄本《新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其内容包括刑法、行政法、军事法、民法、经济法等,多方位地反映了西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研究西夏法律制度的演变以及了解西夏政治、经济、家庭和社会等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法律 新法 译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文词典佚缺字形结构与反切拟音解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常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5-138,共4页
本文依据西夏文词典《文海》的构字规律,从西夏文字与汉文字的对比中剖析了西夏文字的实质,又从已知的材料中运用音韵学原理、西夏文的同居韵原理,提出了解读佚缺、未知西夏文字的字形结构与反切拟音的规律、思路、方法和手段,这对弥补... 本文依据西夏文词典《文海》的构字规律,从西夏文字与汉文字的对比中剖析了西夏文字的实质,又从已知的材料中运用音韵学原理、西夏文的同居韵原理,提出了解读佚缺、未知西夏文字的字形结构与反切拟音的规律、思路、方法和手段,这对弥补西夏文字的空白、全面了解西夏语言文字体系、西夏文与汉语的关系、西夏文字形声义之间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字 字形结构 反切拟音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汉语重唇音反切拟音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常业 王艳春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8-107,共10页
本文以《文海》《同音文海合编》所提供的反切拟音资料为基准,用《番汉合时掌中珠》作为辅助佐证材料,对番文辞书《同音》丁种本、写本韵书《文海宝韵》和《五音切韵》韵图中的799个重唇音字与汉语作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利用已有材料对佚... 本文以《文海》《同音文海合编》所提供的反切拟音资料为基准,用《番汉合时掌中珠》作为辅助佐证材料,对番文辞书《同音》丁种本、写本韵书《文海宝韵》和《五音切韵》韵图中的799个重唇音字与汉语作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利用已有材料对佚失的番语重唇音平、上声字的音值进行构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语 汉语 重唇音拟音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而不同:制度史视域下的西夏榷场体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玉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93,共11页
榷场是10—13世纪传统坊市制向草市、墟市过渡阶段,各民族政权在边境设立的官办外贸场所。与宋金相比,西夏榷场体制独具特色。在职官设置上,西夏在中枢设置三司作为榷场在中央的主管部门。地方上则于经略司创设安排官统领榷场事务,安排... 榷场是10—13世纪传统坊市制向草市、墟市过渡阶段,各民族政权在边境设立的官办外贸场所。与宋金相比,西夏榷场体制独具特色。在职官设置上,西夏在中枢设置三司作为榷场在中央的主管部门。地方上则于经略司创设安排官统领榷场事务,安排官系借鉴南宋榷场“措置官”名称而来,与经略司合署办公,并于榷场设立榷场使,由主管“拘榷”官员兼任。这就形成自上而下的“三司—安排官—榷场使”三级垂直管理体系。在榷场内部管理方面,西夏通过住户资质申请制、货物无禁检验制、交易替头代理制和回货扭算报告制等一系列措施,严格管控商户入场、交易、扭算、征税各个环节,以确保榷场贸易的顺利进行以及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特别是在榷场一般等价物的选用上,舍近求远地使用南宋川绢,在职权范围内最大限度保持贸易“自主权”。西夏在榷场职官设置以及内部管理制度上,扬弃借鉴宋金榷场管理经验,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官立制,使西夏榷场管理体制总体面貌既丰富多彩,又别具一格,体现了西夏在制度建设上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真正做到了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榷场 安排官 三司 川绢 西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藏西夏文刊本《大方广佛华严经》考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生根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4,共3页
20世纪初在宁夏灵武出土一批西夏文佛经,其中包括西夏文刊本《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批珍贵的佛经文献当年散失严重,出土后一部分文献被掠至海外,劫余之物入北京图书馆,即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藏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当年... 20世纪初在宁夏灵武出土一批西夏文佛经,其中包括西夏文刊本《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批珍贵的佛经文献当年散失严重,出土后一部分文献被掠至海外,劫余之物入北京图书馆,即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藏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当年流失到海外的灵武出土西夏文佛经中的精品,该文献保存完整,属于元代的善本,距今七八百年之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日本藏西夏文献一直没有完整公开刊布,国内学者对日本藏西夏文佛经的研究还很少,笔者在对日本藏西夏文佛经文献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比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在海内外收藏的不同版本,试就日本藏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藏 西夏文 华严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藏黑水城出土四件元代军政文书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生根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英藏黑水城出土元朝军政文书全部是汉文文书,写本。本文涉及的四件文书保存大致完整或基本能够辨认,现收藏在英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本文结合宋夏元时期的西北历史,比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的相关文书,对其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整理研究。
关键词 黑水城 军政文书 元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职官中的宗族首领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淑霞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46,共5页
西夏的首领制普遍存在并伴随西夏政权始末,西夏立国后努力将宗族首领纳入职官管理体系,这一过程是缓慢的、渐进的。首领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部族的首领,又是西夏职官体制中的一员,拥有自己的部族,又受到西夏政府的管理,广泛参与西夏... 西夏的首领制普遍存在并伴随西夏政权始末,西夏立国后努力将宗族首领纳入职官管理体系,这一过程是缓慢的、渐进的。首领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部族的首领,又是西夏职官体制中的一员,拥有自己的部族,又受到西夏政府的管理,广泛参与西夏政治生活,是西夏政治力量中的重要一极。而且,他们将权限由最初的主军权逐渐拓展到更广泛的政治领域,这种权力的拓展是与党项羌族、西夏政权的汉化相伴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首领 职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