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储直流微电网中光伏与储能单元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潘欢 宁显华 +2 位作者 李峰 吴嘉欣 刘长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9-70,共12页
在光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通常对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但传统的MPPT控制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在局部阴影情形下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将布... 在光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通常对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但传统的MPPT控制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在局部阴影情形下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将布谷鸟搜索算法与电导增量法相结合的混合MPPT控制。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快速全局寻优,再使用电导增量法精确定位,实现快速而准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储能单元是光储直流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出电流均分、荷电状态(stateof charge, SoC)均衡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是主要控制目标。但电流均分受线路电阻差异的影响,进而影响SoC均衡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于是设计一种新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以实现上述目标。该策略在电压外环采用母线电压作为反馈值,在电流内环中设计了基于一致性算法的控制策略,将SoC与指数函数结合并引入加速因子,使得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SoC的快速均衡。所提控制策略既不需要下垂控制,也无需二次补偿控制,减轻了通信负担。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直流微电网系统模型,验证所设计新的混合MPPT控制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电流均分 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一次频率响应特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鲁棒规划 被引量:13
2
作者 衣立东 蒙金有 何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59-3668,共10页
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逐步提升,且新能源的不确定性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并且构建源网荷储协调发展的灵活电力平衡体系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核。为此,提出考虑系统一次频率响应特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鲁棒规划模型... 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逐步提升,且新能源的不确定性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并且构建源网荷储协调发展的灵活电力平衡体系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核。为此,提出考虑系统一次频率响应特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鲁棒规划模型。首先,提出以最小化设备投建成本、运行成本和电量不平衡惩罚成本的和为目标函数;其次,考虑需求响应和储能来缓解风光电站的出力波动,建立需求响应和储能装置的运行约束,形成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模型;进一步采用鲁棒优化方法处理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并对系统一次频率响应特性进行建模,结合频率变化率和频率最低点等频率稳定相关约束,来初步保证不确定场景下系统运行的频率稳定,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通过列约束生成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 method,CCG)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鲁棒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 鲁棒规划 一次频率响应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CNN-LSTM-XGBoost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56
3
作者 庄家懿 杨国华 +1 位作者 郑豪丰 张鸿皓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5,共10页
短期电力负荷的精准预测可以有效指导机组组合调度、经济调度与电力市场运营。针对输入数据特征量受限时负荷预测的低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CNN-LSTM-XGBoost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建立融合局部特征预提取模块的LSTM(l... 短期电力负荷的精准预测可以有效指导机组组合调度、经济调度与电力市场运营。针对输入数据特征量受限时负荷预测的低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CNN-LSTM-XGBoost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建立融合局部特征预提取模块的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网络结构,并将其与XGBoost(eXtreme boosting system)预测模型并行结合,之后结合MAPE-RW(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reciprocal weight)算法进行模型融合初始权重设置,对最佳权重进行搜索,构建最佳融合模型。通过运用电力负荷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CNN-LSTM-XGBoost模型的MAPE(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与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分别为0.377%与148.419 MW,相比于单一网络模型与融合模型结构实现了误差指标的显著降低,验证了基于多模型融合的CNN-LSTM-XGBoost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具有较快的模型训练速度、较高的预测准确度与较低的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局部特征预提取 LSTM XGBoost 多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虚拟惯量动态控制仿真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蓓 顾雨嘉 +2 位作者 王峰 王祥旭 杨雪红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92-1696,共5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大规模接入电网后,因电网总惯量减小而导致小干扰稳定性能减弱的问题,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转动惯量的多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虚拟惯量动态鲁棒控制方法。文章研究了风电、光伏和储能系统虚拟惯量及其控制机理,...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大规模接入电网后,因电网总惯量减小而导致小干扰稳定性能减弱的问题,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转动惯量的多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虚拟惯量动态鲁棒控制方法。文章研究了风电、光伏和储能系统虚拟惯量及其控制机理,建立多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转子运动方程;研究基于多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转动惯量动态控制和电网小扰动稳定判别模型的系统稳定性鲁棒控制,建立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波动下的虚拟惯量动态鲁棒控制模型;基于ADPSS仿真平台,针对多可再生能源虚拟惯量动态控制模型,搭建了风电、光伏和储能与无穷大系统并联模型。对所建立虚拟惯量控制模型进行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多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接入条件下的电力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转动惯量 转子运动方程 小干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区域供热系统及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豪丰 杨国华 +3 位作者 潘欢 胡瑞琨 邹玙琦 易俊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90,共8页
在电热综合能源调度中,热电机组作为电热系统耦合部件,冬季时会产生“以热定电”现象,影响系统风电消纳能力提升,同时负荷和风电不确定性会对系统经济性造成负面影响。在调度中充分考虑区域供热系统热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以最小化运行... 在电热综合能源调度中,热电机组作为电热系统耦合部件,冬季时会产生“以热定电”现象,影响系统风电消纳能力提升,同时负荷和风电不确定性会对系统经济性造成负面影响。在调度中充分考虑区域供热系统热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以最小化运行费用和弃风率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模型。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算例采用Python和Gurobi仿真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提高了系统经济性和消纳风电能力,并通过置信水平和模糊度的选择,可以实现系统在一定风险下的最佳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区域供热系统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 不确定性因素 日前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潘欢 杨国庆 +2 位作者 赵莹萍 纳春宁 姜汉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6-1954,共9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DC,MMC-MTDC)系统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在维持交流电网的频率稳定时,无法兼顾直流电压波动调节的...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DC,MMC-MTDC)系统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在维持交流电网的频率稳定时,无法兼顾直流电压波动调节的问题。针对MMC-MTDC系统中的受端换流器,将U^(2)-P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引入VSG控制器中,得到附加直流电压的VSG控制,该控制既能实现交流区域频率调节,又可以控制直流电压。通过分析VSG中转动惯量大小对交流电网频率响应的影响,在附加直流电压VSG控制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虚拟转动惯量调节方法,通过灵活调整虚拟惯量使换流器在支撑频率波动过程中表现出更平滑、迅速的动态响应性能。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提策略有效性进行验证,表明所提策略可以同时调节频率与直流电压,并能表现出更佳的频率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基于MMC的多端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电压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路电阻观测值的直流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宁显华 潘欢 +1 位作者 李峰 吴嘉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51,共10页
负载功率精确均分和母线电压稳定是直流微电网的主要控制目标,但传统下垂控制会引起电流分配精度低和母线电压偏差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路电阻观测值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线路电阻不匹配是导致各变换器输出电流不均分的主要原... 负载功率精确均分和母线电压稳定是直流微电网的主要控制目标,但传统下垂控制会引起电流分配精度低和母线电压偏差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路电阻观测值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线路电阻不匹配是导致各变换器输出电流不均分的主要原因。首先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线路电阻进行估计,利用估计得到的线路电阻值调整下垂系数。再进一步考虑到每个变换器的额定功率各不相同,根据变换器的额定功率调整下垂系数,实现各变换器输出电流按其额定功率比例分配。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孤岛直流微电网模型,对3种不同下垂系数进行仿真,并在恒定负载、变负载、变换器退出运行3种工况下,验证了所提下垂控制在功率均分和稳压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控制 递归最小二乘法 线路电阻 额定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C谐振变流器幂指数降频启动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曾小波 徐恒山 +1 位作者 薛飞 马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0,共6页
为解决LLC谐振变流器带载启动冲击电流大和启动速度慢的问题,从LLC谐振变流器的阻抗特性出发,分析了LLC谐振变流器在启动过程中的阻抗特性和电流冲击特性,提出适用于LLC谐振变流器的幂指数降频启动方法。该方法降低LLC谐振变流器的启动... 为解决LLC谐振变流器带载启动冲击电流大和启动速度慢的问题,从LLC谐振变流器的阻抗特性出发,分析了LLC谐振变流器在启动过程中的阻抗特性和电流冲击特性,提出适用于LLC谐振变流器的幂指数降频启动方法。该方法降低LLC谐振变流器的启动冲击电流,同时提高了LLC谐振变流器的启动速度。2 kW LLC谐振变流器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频率为500 kHz时,相比于传统启动方法,幂指数启动法可将启动时间从80 ms缩短到14 ms,还可将启动冲击电流从7.0 A降低到6.8 A,有助于减小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和开关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流器 幂指数 降频启动 阻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式光伏发电虚拟惯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33
9
作者 杨慧彪 贾祺 +3 位作者 项丽 严干贵 张善峰 李旭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102,共16页
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挤占了具有转动惯量的同步发电机组空间,导致惯量减小与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以双级式光伏发电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基于锁相环动态的常规虚拟惯量控制的同时,提出基于低压直流电... 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挤占了具有转动惯量的同步发电机组空间,导致惯量减小与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以双级式光伏发电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基于锁相环动态的常规虚拟惯量控制的同时,提出基于低压直流电容动态的虚拟惯量控制和基于高压直流电容动态的虚拟惯量控制,并分析控制参数对虚拟惯量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常规虚拟惯量控制,锁相环控制带宽越小,频率跌落过程中光伏发电可提供支撑的功率越多;②对于低压直流电容动态的虚拟惯量控制,由于电压环中引入电网频率—低压侧直流电压(f-U_(PV))补偿环节,低压直流电压的改变不仅影响频率的暂态过程,还影响频率的稳态偏差;③对于高压直流电容动态的虚拟惯量控制,减小Boost变换器的电压环积分系数,减缓直流电压的动态过程,频率跌落过程中光伏发电可提供支撑的功率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式光伏并网发电 频率调节 虚拟惯量控制 BOOST变换器 网侧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拓扑变化的广义电源规划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飞 石季英 +2 位作者 袁大玲 胡露 杨文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针对主动配电网中广义电源配置问题,提出考虑网络拓扑变化的广义电源双层规划方法。首先,计及风力和光伏发电的时序性和随机性,建立其出力的时序性多场景模型。然后,上层规划确定广义电源的位置和容量,以年投资费用、燃料费用、向上级... 针对主动配电网中广义电源配置问题,提出考虑网络拓扑变化的广义电源双层规划方法。首先,计及风力和光伏发电的时序性和随机性,建立其出力的时序性多场景模型。然后,上层规划确定广义电源的位置和容量,以年投资费用、燃料费用、向上级电网购电费用和环境污染折算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下层规划考虑网络结构变化,选取网损、节点电压偏差和负荷均衡为评估指标。通过网络重构求解拓扑解集,并评估配置方案对不同拓扑的适应性,以减少拓扑变化对结果的影响。上、下层分别采用入侵杂草算法和NSGA-Ⅱ算法求解。最后,选取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考虑网络拓扑变化的广义电源配置的综合效益更好,与粒子群算法相比,入侵杂草算法求解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电源 双层规划 网络重构 分布式电源 电容器 入侵杂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等效建模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逢春 张涛 +4 位作者 张迪 袁赛军 赵晓东 李旭涛 郝治国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双馈型风电场并网引发次同步振荡的问题,对涉及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基于PI控制环节数值等效电路,建立了双馈电机转子侧变流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对内外环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进行了模型简化。在此基础上,对全系统的... 针对双馈型风电场并网引发次同步振荡的问题,对涉及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基于PI控制环节数值等效电路,建立了双馈电机转子侧变流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对内外环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进行了模型简化。在此基础上,对全系统的等值电路模型进行了阻抗频率扫描,得到了系统的阻抗频率曲线,并基于此分析了双馈型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因素。通过时域仿真分析验证了对次同步振荡影响因素分析的正确性和所建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次同步振荡 数值等效建模 阻抗频率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电暂态分析的光伏发电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12
作者 孙铭爽 贾祺 +1 位作者 张善峰 杨慧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37,共10页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的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面向机电暂态分析的单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逆变器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基于光伏发电不平衡有功功率激励-...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的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面向机电暂态分析的单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逆变器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基于光伏发电不平衡有功功率激励-相位输出响应关系,分析控制增益系数、时间常数以及锁相环控制带宽对光伏发电的惯量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器可按照设定的下垂曲线来控制光伏阵列增发或减少一定量的有功功率,抑制电网频率跌落或升高;频率动态过程中,由于并网点电压矢量的动态作用而诱发的光伏发电增发功率取决于其虚拟惯量控制;虚拟惯量控制增益越大、时间常数越小或者锁相环控制带宽越小,光伏发电的虚拟惯量越大,频率动态过程中可提供支撑的功率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式光伏发电 频率调节 下垂控制 虚拟惯量控制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式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旭涛 贾祺 +1 位作者 项丽 田蓓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110,共11页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双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Boost变换器或网侧逆变器原有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并分析虚拟惯性时间常数、锁相...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双级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和虚拟惯量控制,通过修改Boost变换器或网侧逆变器原有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光伏发电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并分析虚拟惯性时间常数、锁相环控制带宽对虚拟惯量控制的影响。基于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相位运动模型、同步发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来分析光伏发电的虚拟惯量特性及其对系统频率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Boost变换器和网侧逆变器均可按照设定的下垂曲线来控制光伏阵列增发或减少一定量的有功功率,抑制电网频率跌落或升高;虚拟惯性时间常数越大或锁相环控制带宽越小,光伏发电的虚拟惯量越大,频率动态过程中可提供支撑的功率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式光伏发电 频率调节 下垂控制 虚拟惯量控制 BOOST变换器 网侧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激励下架空输配电线路绝缘子闪络情况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汉花 邹军 +1 位作者 田蓓 吴玫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5-443,共9页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HEMP)是核爆炸除核辐射、热辐射、冲击波外的第四种效应,HEMP会在输配电线路上耦合产生过电压,引起线路绝缘子串闪络,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该文提出采用电路方法来求解HEMP激励下,多导体传输线网络的暂态感应电...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HEMP)是核爆炸除核辐射、热辐射、冲击波外的第四种效应,HEMP会在输配电线路上耦合产生过电压,引起线路绝缘子串闪络,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该文提出采用电路方法来求解HEMP激励下,多导体传输线网络的暂态感应电压。首先通过求解多导体传输线方程,推导出多导体传输线等效的PI型电路模型及电路参数。其次利用节点电压法及IFFT求解多导体传输线网络节点的暂态感应电压。该方法避免了直接对相互耦合的大规模传输线方程组的求解,从而极大地简化了计算。通过与文献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应用传输线有效耦合长度概念,建立考虑地线影响的输配电线路简化模型,并分析了国内四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在400km高空核爆炸下,绝缘子闪络的可能性。仿真结果表明,低压配电网易在高空核爆电磁脉冲激励下发生绝缘子串闪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PI型等效电路 绝缘子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配电网中考虑SOP优化的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 被引量:15
15
作者 薛飞 马丽 +2 位作者 朱昊 石季英 乔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115,共7页
在分布式电源DG(distributed generation)广泛并网的背景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成为解决源端强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的重要发展趋势。以风电为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含智能软开关SOP(soft open point)的柔性配电网中考虑网侧运行调节的DG双层... 在分布式电源DG(distributed generation)广泛并网的背景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成为解决源端强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的重要发展趋势。以风电为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含智能软开关SOP(soft open point)的柔性配电网中考虑网侧运行调节的DG双层协调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了柔性配电网中SOP的组网模型及控制模式;其次,建立了源侧DG规划与网侧SOP运行联合优化、交替迭代的双层模型,上层以DG运营商收益最大为目标确定DG规划方案,下层以网络运行性能最优为目标实现网络的调节优化;提出改进帝国主义竞争算法及锥规划混合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改进的33节点柔性网络,证明了所提双层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开关 柔性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消纳 双层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能互补的多区域交直流系统频率稳定联合控制模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雷 田蓓 +2 位作者 卓谷颖 王峰 孙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1-686,共6页
针对单区域交直流系统受能源类型和机组容量制约,难以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频率稳定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多能源互补的多区域交直流系统频率稳定联合控制模型。首先建立单区域多能源能量耦合模型;再基于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能量传递关... 针对单区域交直流系统受能源类型和机组容量制约,难以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频率稳定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多能源互补的多区域交直流系统频率稳定联合控制模型。首先建立单区域多能源能量耦合模型;再基于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能量传递关系,建立交直流系统潮流模型;然后,基于多能源互补和多区域协调,建立考虑多能源互补的多区域交直流系统频率稳定联合控制模型。通过多区域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算例分析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可以实现多区域交直流系统频率稳定联合控制,降低系统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协调 多能互补 交直流系统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CNN-LSTM&GRU组合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60
17
作者 贾睿 杨国华 +3 位作者 郑豪丰 张鸿皓 柳萱 郁航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6,110,共11页
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针对目前单一模型难以获得最优预测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CNN-LSTM&GRU多模型组合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针对目前单一模型难以获得最优预测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CNN-LSTM&GRU多模型组合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数据局部特征,并结合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构造出融合局部特征预提取模块的CNN-LSTM网络结构;然后,将其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网络并行,并通过自适应权重学习模块为CNN-LSTM模块和GRU模块的输出选择最佳权重,构建出CNN-LSTM&GRU组合的短期预测模型。最后,对中国西北某风电场的出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单一模型或其他组合模型相比,指标误差更小,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CNN-LSTM GRU 组合预测 自适应权重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不平衡和谐波畸变下新型并网锁相环设计 被引量:37
18
作者 王佳浩 潘欢 纳春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08-115,共8页
针对日益增加的分布式能源并网,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锁相环(PLL),以克服主流PLL在电网电压不平衡和谐波畸变下难以精确地锁定电压频率和相位的不足。由于电压不平衡静止坐标系下电压正负序交流分量存在耦合关系,采用交叉解耦双复系数滤波... 针对日益增加的分布式能源并网,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锁相环(PLL),以克服主流PLL在电网电压不平衡和谐波畸变下难以精确地锁定电压频率和相位的不足。由于电压不平衡静止坐标系下电压正负序交流分量存在耦合关系,采用交叉解耦双复系数滤波器(DCCF)结构提取和分离电压正负序分量。利用多变量滤波器(MVF)对输入电压基波正序分量幅值无衰减、零相移特性,将MVF结构引入交叉解耦DCCF结构中,设计一种新型的PLL结构,以增强在高谐波畸变下的滤波能力。最后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证明所提出的PLL在电压不平衡、电压频率阶跃和相角跳变下能够快速精确地锁定频率和相位,且比双复系数滤波器锁相环(DCCF-PLL)具有更好的滤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双复系数滤波器 多变量滤波器 电压不平衡 谐波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秃鹰搜索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分区故障定位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杨国华 冯骥 +3 位作者 柳萱 陈荣达 潘欢 杨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9,共9页
为解决含分布式电源多分支配电网故障定位中存在快速性和准确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秃鹰搜索算法的分区故障定位模型。首先利用Sinusoidal映射的均匀分布特性生成初始化种群,通过交叉算子、非均匀变异算子和翻筋斗觅食策... 为解决含分布式电源多分支配电网故障定位中存在快速性和准确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秃鹰搜索算法的分区故障定位模型。首先利用Sinusoidal映射的均匀分布特性生成初始化种群,通过交叉算子、非均匀变异算子和翻筋斗觅食策略来改进秃鹰的位置更新方式,提高算法的开采和勘探能力。其次构建考虑分布式电源的开关函数和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借鉴“黑盒方法”建立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等效分区模型,并加入定位矫正机制保障定位的准确率。最后在含分布式电源多分支配电网中进行仿真验证。与传统的秃鹰搜索算法分区定位模型相比,求解速度平均提高了30.5%,准确率平均提高了1.72%。且在不同故障位置和不同畸变点数情况下,改进秃鹰搜索算法分区定位模型均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出故障所在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故障定位 改进秃鹰搜索算法 分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日聚类和IHGWO-WNN-AdaBoost模型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国华 张鸿皓 +3 位作者 郑豪丰 郁航 高佳 庄家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5-1194,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聚类的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和AdaBoost的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算法将初始数据集按照不同的... 为进一步提升光伏输出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聚类的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和AdaBoost的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算法将初始数据集按照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类型进行划分;其次选用WNN作为改进AdaBoost算法的基学习器,构建WNN-AdaBoost模型,并使用改进混合灰狼优化(improved hybridizing grey wolf optimization,IHGWO)算法优化WNN的小波因子和权值;最后选用我国中部地区某光伏电站实采的输出功率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的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和天气类型下,所提模型均能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在有效提升光伏短期输出功率预测精度的同时,兼备了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相似日聚类 改进混合灰狼优化算法 小波神经网络 ADABOOST 自适应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