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序生产模拟仿真的宁夏电网风光优化配比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军 许晓艳 +2 位作者 黄永宁 曹阳 顾雨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1-86,共6页
宁夏风和光资源丰富,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并驾齐驱。建立了含新能源发电的电网年度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模型,以电网节能减排效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了风光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不同种类供热机组热电耦合特性等因素。在建立... 宁夏风和光资源丰富,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并驾齐驱。建立了含新能源发电的电网年度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模型,以电网节能减排效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了风光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不同种类供热机组热电耦合特性等因素。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仿真研究了2015年宁夏电网新能源发电接纳能力,得到了综合考虑新能源限电率和电网节能减排效益的风光优化配比。该结果可为地区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电力系统调度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生产模拟 接纳能力 风光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渗透率风电的电力系统备用影响及配置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高峰 马烁 +2 位作者 张爽 许晓艳 顾雨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78,共7页
系统备用的确定是目前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及常规机组发电计划制定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备用配置原则未考虑新能源发电的影响,无法满足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而当下较为保守的配置方法又过于粗略,挤压了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空间。通过分析大... 系统备用的确定是目前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及常规机组发电计划制定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备用配置原则未考虑新能源发电的影响,无法满足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而当下较为保守的配置方法又过于粗略,挤压了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空间。通过分析大规模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备用的影响,同时兼顾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充分消纳的双重要求,提出一种考虑风电功率预测及中国电网调度运行实际的系统调节备用、旋转备用影响分析及确定方法,并通过某省级电网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调节备用 旋转备用 风功率预测 新能源优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宁夏电网失步振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吕思昕 申旭辉 +3 位作者 陈得治 刘观起 赵晓伟 高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5-1141,共7页
大规模的风电接入会使宁夏电网产生失步振荡。针对此问题,文章利用PSD-BPA建立宁夏"风火打捆"等值单机无穷大系统,从风电接入比例、有无无功补偿以及运行方式3个方面对系统失步振荡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给出外送断面配置的失... 大规模的风电接入会使宁夏电网产生失步振荡。针对此问题,文章利用PSD-BPA建立宁夏"风火打捆"等值单机无穷大系统,从风电接入比例、有无无功补偿以及运行方式3个方面对系统失步振荡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给出外送断面配置的失步解列装置的响应及动作的情况;然后,结合风电场接入宁夏电网实例,进一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风电并网容量越多,风电场具备无功补偿时,或在恒电压运行方式下有利于抑制电网失步振荡,提高电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宁夏电网 失步振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超平 姚锐 +2 位作者 张爽 顾雨嘉 沈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78,共8页
连锁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巨大,因此有必要在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对连锁故障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结果的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险展开式进行近似线性化,求得连锁故障风险的梯... 连锁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巨大,因此有必要在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对连锁故障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结果的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险展开式进行近似线性化,求得连锁故障风险的梯度;然后利用风险梯度建立了协调控制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得到全系统发电出力调整和切负荷策略,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前提下最小化控制成本,实现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协调。为了克服线性化带来的较大误差,进一步提出了风险协调控制优化多步迭代方法。4节点测试系统和宁夏电网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效率。本文所提方法能够用于离线预想故障分析,并具有在线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风险 经济性 安全性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检测法针板缺陷下的SF6分解情况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奎 王圆圆 +2 位作者 梁笑尘 周文武 汲胜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4,共5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GIS缺陷模拟装置研究针板缺陷下的SF6分解情况,脉冲电流法配合PDcheck绝缘状态在线诊断系统监测局部放电电流。对样气进行红外检测,提取典型分解产物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充装气压、施加电压下的SF6分解情况。典型分解产物... 利用自行设计的GIS缺陷模拟装置研究针板缺陷下的SF6分解情况,脉冲电流法配合PDcheck绝缘状态在线诊断系统监测局部放电电流。对样气进行红外检测,提取典型分解产物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充装气压、施加电压下的SF6分解情况。典型分解产物为SOF4、SO2F2、CO2,其体积分数均随加压时间延长呈增大趋势。其中SOF4饱和时间较短,SO2F2体积分数一直呈近线形增长,而CO2在加压一段时间后呈近线形增长。不同气压下的分解情况有其共通性,不同处在于,低气压相同加压时间下SOF4和SO2F2的体积分数较高气压下高,但CO2体积分数较低,可能与绝缘材料参与反应速率较慢有关。SO2F2反应气体分解灵敏度较其他两种产物高。对比不同试验条件下PRPD(局部放电相位分布)谱图,发现其图形特征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检测 针板缺陷 SF6分解产物 PRPD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0060-3标准的变压器感应式操作冲击电压产生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建锋 李军浩 +3 位作者 侯欣宇 吴旭涛 王国利 李彦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0,共6页
以IEC60060-3标准为基础,针对变压器感应式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方法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用变压器产生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方法,列出了回路中元件参数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计算的波头时间、波尾时间和频率值得到元件参数... 以IEC60060-3标准为基础,针对变压器感应式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方法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用变压器产生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方法,列出了回路中元件参数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计算的波头时间、波尾时间和频率值得到元件参数,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产生的波形符合IEC60060-3标准的规定,且计算公式能够准确地反映回路元件参数值与波形参数之间的关系。在仿真的基础上,在实验室采用哈弗莱RSG481冲击电压发生器对一台单相双绕组110kV变压器低压侧进行输入,在其高压侧产生感应式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方便迅速、高效地在被试变压器高压侧产生符合IEC60060-3标准的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0060-3 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退火算法的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频繁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谭磊 赵留学 +1 位作者 周恺 何宁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现有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较为复杂且计算冗余度较高,在高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频繁发生故障时难以高效地检测故障。为此,提出基于迭代退火算法的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频繁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小波包分解方法提取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的电压信... 现有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较为复杂且计算冗余度较高,在高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频繁发生故障时难以高效地检测故障。为此,提出基于迭代退火算法的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频繁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小波包分解方法提取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的电压信号特征熵,将该特征熵输入到支持向量机模型。使用迭代退火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训练参数,并输出诊断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高压变频器单元故障的平均冗余度最低至3.2%,平均诊断时间为15.1 ms,可实现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频繁故障的高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退火算法 高压变频器 功率单元 频繁故障诊断 小波包分解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V涂料复涂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博 田禄 +3 位作者 闫振华 杨朝翔 贾志东 陆海 《陕西电力》 2015年第8期17-21,共5页
RTV防污闪涂料能够有效提高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但是其长期运行后老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RTV复涂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修复手段,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RTV涂料复涂技术,从溶胀特性、新旧涂层的粘结性能、复涂绝缘子的防污能力等方面对其... RTV防污闪涂料能够有效提高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但是其长期运行后老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RTV复涂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修复手段,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RTV涂料复涂技术,从溶胀特性、新旧涂层的粘结性能、复涂绝缘子的防污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附着力良好的旧涂层受溶胀影响很小,复涂时采用喷涂方式更有利于溶胀和粘结性能;RTV夹层污秽对界面形态和耐电蚀损特性均有不利影响,而对绝缘子整体防污性能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V 复涂技术 老化 溶胀应用 粘结性能 防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现场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旭涛 李军浩 +1 位作者 张哲铭 李彦明 《陕西电力》 2015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振荡型冲击电压进行电气设备的现场冲击试验具有电压产生效率高、易于现场实施的特点,利用变压器的感应式原理进行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则可进一步减小试验设备的体积。基于感应式原理,研究了变压器现场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技术。... 采用振荡型冲击电压进行电气设备的现场冲击试验具有电压产生效率高、易于现场实施的特点,利用变压器的感应式原理进行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则可进一步减小试验设备的体积。基于感应式原理,研究了变压器现场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技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1台110 kV变压器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利用铭牌参数进行了仿真研究。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研究的方法,可以在现场产生符合标准要求的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实现变压器的现场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振荡型冲击电压 现场试验 IEC6006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赟 陈得治 +4 位作者 马世英 王毅 宋云亭 高峰 杨定乾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
针对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的高频问题,分析了既有高频切机方案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首先,理论分析了不同类型电源的动态频率特性;其次,基于我国西部某省级电网,提出了用于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分析的多种典型方式,并... 针对风光火打捆高压直流外送下送端电网的高频问题,分析了既有高频切机方案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首先,理论分析了不同类型电源的动态频率特性;其次,基于我国西部某省级电网,提出了用于高频切机方案适应性分析的多种典型方式,并仿真对比了不同运行方式下,含风光火的省级送端电网与西北主网解列后的频率特性变化;最后,分析了既有的高频切机方案不适应大规模风光接入的问题所在,对原始高频切机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首轮切风光后续轮切火电"的高频切机方案,结合多种典型运行方式进行了仿真校核,验证所提改进方案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 送端电网 直流闭锁 频率特性 高频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冲击电压下变压器油击穿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秀广 李军浩 +1 位作者 吴旭涛 靳宇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87,94,共7页
为了研究大型电力变压器绝缘油在振荡型冲击电压下极不均匀电场击穿特性,依据IEC60060-3标准搭建了能产生不同类型冲击电压波形的试验及其测量系统,在实验室利用该系统开展了振荡型冲击电压下油中极不均匀场的时域击穿和伏秒特性研究,... 为了研究大型电力变压器绝缘油在振荡型冲击电压下极不均匀电场击穿特性,依据IEC60060-3标准搭建了能产生不同类型冲击电压波形的试验及其测量系统,在实验室利用该系统开展了振荡型冲击电压下油中极不均匀场的时域击穿和伏秒特性研究,并对实验模型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利用13.7 k Hz振荡操作波、标准雷电波、3种不同频率的振荡雷电波,研究了变压器油在各个波形下的时域击穿图形及伏秒特性,对实验波形的计算结果表明:振荡型雷电波下的击穿点分布较广,振荡波的击穿电压整体高于标准雷电,但是它们的最高耐受电压与标准雷电下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型冲击 绝缘油 极不均匀 电场 仿真 击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矿物绝缘油配电变压器直接更换天然酯绝缘油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涛 王吉 +5 位作者 王震宇 马伦 韩利 潘好伟 冯帆 刘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43,共5页
将一台传统矿物绝缘油配电变压器依次注入天然酯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并进行多项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天然酯绝缘油后的配电变压器外施耐压、感应耐压及绝缘油试验均能满足标准要求,且声级低于矿物绝缘油变压器1.5 dB。由于天然酯... 将一台传统矿物绝缘油配电变压器依次注入天然酯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并进行多项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天然酯绝缘油后的配电变压器外施耐压、感应耐压及绝缘油试验均能满足标准要求,且声级低于矿物绝缘油变压器1.5 dB。由于天然酯绝缘油运动黏度较大,注入天然酯绝缘油后配电变压器温升比矿物绝缘油变压器略高,但仍在允许范围内。可见将传统矿物绝缘油配电变压器绝缘介质直接更换成天然酯绝缘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天然酯绝缘油 外施耐压 感应耐压 声级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消弧装置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飞越 倪辉 +3 位作者 艾绍贵 王博 丁培 牛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99,共6页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在电网中规模越来越大,当系统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故障时,由于电容电流过大而无法自行熄弧,因此会危及到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针对宁夏电网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消弧装置,对其运行状况、系统的电容电流、消弧装置的补...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在电网中规模越来越大,当系统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故障时,由于电容电流过大而无法自行熄弧,因此会危及到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针对宁夏电网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消弧装置,对其运行状况、系统的电容电流、消弧装置的补偿电流以及残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电网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由于存在本体电容电流测量不准、阻性分量、谐波分量等因素造成接地点的电流较大无法熄弧,而配置快速开关型消弧柜变电站则可以在20 ms内将故障点电流全部转移至变电站内的消弧柜,从而实现故障点彻底消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 消弧装置 电容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铝设备线夹断裂事故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徐贤 吴国忠 +2 位作者 包艳蓉 常伟 刘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1-192,195,共3页
通过断口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对某330KV变电站铝设备线夹断裂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线夹存在质量问题,强度不足,加之服役过程中线夹自身的电动力效应,是线夹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变电站 铝设备线夹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反平衡热效率不确定度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卓迅佳 刘京燕 +1 位作者 王江伟 巨林仓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6,共5页
根据不确定度评定的原理及方法,构建了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测试的不确定度分析模型,以确定各项热损失与相关参数的关系。介绍了计算灵敏系数的求偏导方法和数值扰动法2种算法,并根据模型及不确定度原理对某600MW机组锅炉热效率测试的不确... 根据不确定度评定的原理及方法,构建了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测试的不确定度分析模型,以确定各项热损失与相关参数的关系。介绍了计算灵敏系数的求偏导方法和数值扰动法2种算法,并根据模型及不确定度原理对某600MW机组锅炉热效率测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影响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烟气含氧量,据此探讨了降低反平衡测试不确定度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反平衡热效率 不确定度评定 排烟温度 飞灰含碳量 烟气含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外送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改进自抗扰直流附加阻尼控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毕悦 刘天琪 +2 位作者 赵磊 李兴源 顾雨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4-180,共7页
针对送端电网大规模风电接入可能加剧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抗扰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算法对系统进行次同步振荡特性辨识,根据主模比指... 针对送端电网大规模风电接入可能加剧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抗扰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算法对系统进行次同步振荡特性辨识,根据主模比指标选择合适的控制反馈信号,得到系统在次同步频段内各振荡模式对应的低阶传递函数;结合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ITAE)指标与极大极小值原理确定被控系统控制目标,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寻优确定多通道自抗扰控制器参数。在PSCAD上搭建含大规模风电的测试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在送端电网多种运行方式和不同故障情况下都能有效抑制汽轮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鲁棒性较强,同时低阶自抗扰控制器也具有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次同步振荡 自抗扰控制 改进遗传算法 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电压相互作用因子的解析表达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媛媛 刘天琪 +3 位作者 高峰 李保宏 李旭涛 田蓓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0-17,共8页
为了定量考虑多直流系统中各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更切合实际的基于潮流雅克比矩阵的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解析表达式。目前相互作用因子主要通过仿真方法进行求解,其物理意义不明确。为此,... 为了定量考虑多直流系统中各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更切合实际的基于潮流雅克比矩阵的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解析表达式。目前相互作用因子主要通过仿真方法进行求解,其物理意义不明确。为此,从系统潮流出发,考虑交直流系统的共同影响,提出一种新的MIIF解析表达式,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比较分析了现有的三种基于电路原理的MIIF解析表达式和文中所提的解析表达式,从工程实用的角度给出了更具可行性的MIIF的计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系统 换流母线电压 多直流交互影响 雅克比矩阵 交互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场无功特性对其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峰 张元栋 +3 位作者 张梅 李庆 张爽 梁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39,共7页
建立了两种典型风电机组的机电暂态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比对校验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校验的风机模型,建立100 MW并网风电场详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比较风电机组无功特性对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研究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特性与风... 建立了两种典型风电机组的机电暂态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比对校验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校验的风机模型,建立100 MW并网风电场详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比较风电机组无功特性对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研究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特性与风电场过电压的关系,为大型风电场的仿真分析及稳定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低电压穿越 模型验证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火联运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峰 黄鸣宇 乔颖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7,70,共9页
对风火联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机理研究。根据低电压穿越试验的实测波形总结DFIG风机的功率调制行为特征,并采用DFIG的受控功率源模型,在原型系统中研究风场在系统大扰动过程中的作用。风电出力整体水平低时,主导失稳模式为功角失稳,... 对风火联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机理研究。根据低电压穿越试验的实测波形总结DFIG风机的功率调制行为特征,并采用DFIG的受控功率源模型,在原型系统中研究风场在系统大扰动过程中的作用。风电出力整体水平低时,主导失稳模式为功角失稳,风电出力的瞬时调制能够改变同等功角摇摆程度下的火电电磁功率,进而影响相邻同步机的功角暂态稳定。风电比例足够高时,主导失稳模式转化为功角、电压的混合失稳。若故障期间风场未进入低穿模式,风机的功率源特性使得网络约束呈现非线性,并导致同步机在功角摇摆过程中可能触碰奇异面而发生系统的暂态电压崩溃。当风场进入低穿模式而进行功率调制时,其在故障期间主动降低输出有功,可改变相邻同步机的加、减速特性以及系统距离奇异的程度。风场的无功调制可以支撑系统电压而提高临界功角值。低穿后的有功恢复行为会显著影响系统回到稳定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稳定 电力系统暂态奇异 电压崩溃 低电压穿越 风电场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死区投影分段线性化方法建模的汽轮机调门流量特性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彦波 胡婷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0,101,共5页
针对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因高调门实际流量特性与DEH设定的理论流量特性函数差异过大,而导致的机组负荷跳变、调门抖动、AGC负荷控制精度和一次调频能力不佳的问题,依据调门实际流量特性,基于带死区投影算法分段建立汽机调门开度-流量指... 针对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因高调门实际流量特性与DEH设定的理论流量特性函数差异过大,而导致的机组负荷跳变、调门抖动、AGC负荷控制精度和一次调频能力不佳的问题,依据调门实际流量特性,基于带死区投影算法分段建立汽机调门开度-流量指令的线性化模型,结合汽机调门进汽量和阀切换的离散化机理公式,计算单阀和顺序阀方式下的调门流量特性函数。最后,通过在某200 MW机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汽轮机 调节门 流量特性 建模 阀切换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