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郭飞 沙伟燕 苏海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9-132,160,共5页
针对宁夏电网及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宁夏电网实际情况,提出了宁夏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架构,成功实现了系统的上线运行。最后指出了系统建设运行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状态监测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在线监测 输变电设备 状态监测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渗透率风电的电力系统备用影响及配置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高峰 马烁 +2 位作者 张爽 许晓艳 顾雨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78,共7页
系统备用的确定是目前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及常规机组发电计划制定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备用配置原则未考虑新能源发电的影响,无法满足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而当下较为保守的配置方法又过于粗略,挤压了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空间。通过分析大... 系统备用的确定是目前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及常规机组发电计划制定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备用配置原则未考虑新能源发电的影响,无法满足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而当下较为保守的配置方法又过于粗略,挤压了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空间。通过分析大规模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备用的影响,同时兼顾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新能源发电优先调度、充分消纳的双重要求,提出一种考虑风电功率预测及中国电网调度运行实际的系统调节备用、旋转备用影响分析及确定方法,并通过某省级电网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调节备用 旋转备用 风功率预测 新能源优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补接入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林 孙元章 +4 位作者 杨琨 张爽 高峰 宋云亭 曾平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1-756,共6页
建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之上的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不能准确反映重载条件下可控串补的接入对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合静态电压稳定中的P-V特性曲线、过负荷保护的动作阀值及停运概率随线路潮流变化的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从运... 建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之上的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不能准确反映重载条件下可控串补的接入对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合静态电压稳定中的P-V特性曲线、过负荷保护的动作阀值及停运概率随线路潮流变化的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从运行可靠性的角度提出了含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分析了串联补偿对输电线路停运概率随潮流变化曲线的影响。算例通过分析不同补偿度条件下的系统供电可用率,表明若线路长期处于重载运行,增加串联补偿环节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补 静态电压稳定 P-V特性曲线 运行可靠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生产模拟仿真的宁夏电网风光优化配比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军 许晓艳 +2 位作者 黄永宁 曹阳 顾雨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1-86,共6页
宁夏风和光资源丰富,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并驾齐驱。建立了含新能源发电的电网年度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模型,以电网节能减排效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了风光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不同种类供热机组热电耦合特性等因素。在建立... 宁夏风和光资源丰富,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并驾齐驱。建立了含新能源发电的电网年度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模型,以电网节能减排效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了风光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不同种类供热机组热电耦合特性等因素。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仿真研究了2015年宁夏电网新能源发电接纳能力,得到了综合考虑新能源限电率和电网节能减排效益的风光优化配比。该结果可为地区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电力系统调度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生产模拟 接纳能力 风光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超平 姚锐 +2 位作者 张爽 顾雨嘉 沈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78,共8页
连锁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巨大,因此有必要在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对连锁故障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结果的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险展开式进行近似线性化,求得连锁故障风险的梯... 连锁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巨大,因此有必要在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对连锁故障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锁故障模拟和风险评估结果的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险展开式进行近似线性化,求得连锁故障风险的梯度;然后利用风险梯度建立了协调控制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得到全系统发电出力调整和切负荷策略,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前提下最小化控制成本,实现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协调。为了克服线性化带来的较大误差,进一步提出了风险协调控制优化多步迭代方法。4节点测试系统和宁夏电网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效率。本文所提方法能够用于离线预想故障分析,并具有在线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风险 经济性 安全性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大电力系统可靠性风险评估体系及启示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文霞 单晓东 +2 位作者 江伟民 王志强 夏宝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11-3817,共7页
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我国电力系统可靠性,需建立新形势下的可靠性风险评估体系。文章首先介绍了北美基于运行数据的大电力系统可靠性风险评估体系的管理体系、数据库结构、指标设立原则和分类方法。然后重点分析了北美正在试用的状态... 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我国电力系统可靠性,需建立新形势下的可靠性风险评估体系。文章首先介绍了北美基于运行数据的大电力系统可靠性风险评估体系的管理体系、数据库结构、指标设立原则和分类方法。然后重点分析了北美正在试用的状态驱动指标(condition driving index,CDI)和事件驱动指标(event driving index,EDI)的设立宗旨、对可靠性特征的分类、基于分类特征的指标开发方法,以及指标和风险后果的定量计算模型,并结合案例说明了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最后结合我国可靠性管理现状,指出我国在可靠性管理模式和数据集成方面亟待改进,同时建议率先引进CDI指标评估体系,实现安全事件信息的深入挖掘,为电网运行、规划提供靶向指导,并为相关标准的改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风险评估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小连通支配集的电力线载波路由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挺 王林林 +3 位作者 黄志勇 盆海波 张卫欣 薛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35-1240,共6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环境复杂,为提高载波通信系统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载波路由算法.算法以误码率作为可靠性测度指标,首先分析了线路环境以及设备信噪比对低压载波通信误码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以设备信噪比...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环境复杂,为提高载波通信系统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载波路由算法.算法以误码率作为可靠性测度指标,首先分析了线路环境以及设备信噪比对低压载波通信误码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以设备信噪比为权重的赋权网络可靠性分析模型.为减少冗余转发节点、节省网络资源,本文结合图论中极小连通支配集概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路由的极小连通支配集路由算法.选取50节点的载波台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分簇路由算法相比,在BPSK调制模式下,本文算法实现了误码率降低14.9%,以上,并实现不同规模台区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可靠组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载波路由 极小连通支配集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集理论的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侯赞 刘宝柱 张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57-3763,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故障特征和运行信息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随机集理论的不确定信息的表示与建模方法。该方法考虑元件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负荷波动的随机性,将描述电网元件参数和节点负荷信息的变量转换为其随机集形式。基于随机集扩展... 针对电力系统中故障特征和运行信息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随机集理论的不确定信息的表示与建模方法。该方法考虑元件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负荷波动的随机性,将描述电网元件参数和节点负荷信息的变量转换为其随机集形式。基于随机集扩展准则,通过区间潮流计算将参数的不确定性映射到风险指标的不确定性,并利用随机集的信任测度和似真测度构造风险指标的上下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基于证据理论的随机集描述,利用Dempster-Shafer证据组合规则对所有系统状态下获得的基本概率分配(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进行融合,获得系统风险水平的一致性描述。IEEE 39算例系统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不确定性信息 随机集 概率分布 风险评估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快速开关型消除弧光接地故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艾绍贵 李秀广 +3 位作者 黎炜 周姣 陈小月 文习山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8-184,共7页
随着配电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固体绝缘的电缆线路,传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灭弧措施暴露出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快速开关型消除弧光接地故障(简称消弧)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相对于传统消弧线圈的优... 随着配电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固体绝缘的电缆线路,传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灭弧措施暴露出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快速开关型消除弧光接地故障(简称消弧)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相对于传统消弧线圈的优点,对其消弧原理以及相应的故障判别、故障选相、故障选线等环节进行研究,提出了快速开关型消弧装置的动作流程,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快速开关型消弧技术原理的可行性和动作流程的合理性。结果说明快速开关型消弧技术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快速消除电弧接地故障的目的,有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快速开关 消弧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判别 故障选相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GIS触头接触异常研究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秀广 吴旭涛 +5 位作者 朱洪波 郭飞 丁培 刘世涛 马云龙 郝金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5-169,175,共6页
为研究GIS在开关接触不良状况时振动机械特性,笔者在实验室搭建GIS振动信号测试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诊断测试系统对振动机械特性进行了研究,检测结果发现,当GIS设备振动频率基频为100 Hz,接触不良故障严重时,会出现明显的300 Hz和600 H... 为研究GIS在开关接触不良状况时振动机械特性,笔者在实验室搭建GIS振动信号测试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诊断测试系统对振动机械特性进行了研究,检测结果发现,当GIS设备振动频率基频为100 Hz,接触不良故障严重时,会出现明显的300 Hz和600 Hz信号。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开关触头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成像技术在电晕放电检测中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宁 吴旭涛 +3 位作者 毕建刚 袁帅 弓艳朋 杨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64,共6页
介绍了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中紫外成像技术的检测原理,针对紫外成像检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1 000 kV变电站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测试过程中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得到了测试距离、检测仪器增益与光子计... 介绍了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中紫外成像技术的检测原理,针对紫外成像检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1 000 kV变电站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测试过程中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得到了测试距离、检测仪器增益与光子计数率间的关系曲线,对比了不同环境湿度下的紫外成像检测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对规范紫外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电晕放电检测中的应用积累了实测经验,并对紫外成像检测结果的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成像 电晕放电 影响因素 试验研究 光子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真空快速开关的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艾绍贵 李秀广 +4 位作者 杜玮 张礼才 孙丽琼 王博 王银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60,67,共8页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真空快速开关因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可靠性高、容易实现电子控制和开关智能化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斥力机构的运动速度,为真空快速开关提供技术支持,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影响... 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真空快速开关因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可靠性高、容易实现电子控制和开关智能化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斥力机构的运动速度,为真空快速开关提供技术支持,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影响永磁斥力机构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用Maxwell建立永磁斥力机构的简化模型后,计算了基于永磁斥力机构的真空快速开关的动作特性,并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了包括运动部分质量、金属盘尺寸及直流、外接电路参数对机构运动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制作了12 kV样机。仿真结果表明,减少运动部分质量、提高充电电容的电压等方式能有限提高机构的运动速度。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快速开关能在5 ms之内可靠分闸,动作分散度小于±0.2 ms,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真空快速开关的分闸速度,提出来在不影响电磁斥力和满足机械强度的情况下,通过沿金属盘径向方向打孔的方式以降低金属盘质量的方案,并得到实验结果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斥力机构 真空开关 快速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系统的高频切机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赟 陈得治 +4 位作者 马世英 王毅 宋云亭 高峰 吕思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基于宁夏电网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典型输电模式,针对直流闭锁、省级电网与主网解列连锁故障发生后引起的省级电网高频问题,制定了适应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方案。首先从机组响应扰动的整步、惯量及调速3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风光... 基于宁夏电网风光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典型输电模式,针对直流闭锁、省级电网与主网解列连锁故障发生后引起的省级电网高频问题,制定了适应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方案。首先从机组响应扰动的整步、惯量及调速3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风光接入对系统动态频率特性的影响;其次,在风光零发方式下,基于"最小欠切原则",制定了适应不同故障类型的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一步,在风光大发方式下,按"优先切风光"原则对初始高频切机方案进行轮次替代,制定了3种计及风光波动的风光火联合高频切机改进方案,并结合宁夏电网对所提改进方案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最后,采用风光出力腰发方式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 直流闭锁 高频切机 轮次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沿面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旭涛 李秀广 +1 位作者 李军浩 李彦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8-131,138,共5页
换流变压器结构复杂,在其中的某些油、纸板和电极的三结合点处极易发生沿面局部放电,运行过程中沿面局部放电导致的沿面闪络是导致换流变压器事故的主要原因。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承受的是交直流等多种电压的复合电压,研究复合电压作用... 换流变压器结构复杂,在其中的某些油、纸板和电极的三结合点处极易发生沿面局部放电,运行过程中沿面局部放电导致的沿面闪络是导致换流变压器事故的主要原因。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承受的是交直流等多种电压的复合电压,研究复合电压作用下沿面放电的放电特性,对于换流变压器的绝缘试验、击穿机理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构建了油纸绝缘典型的沿面放电模型,研究了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沿面局部放电特性,通过调节不同的直流电压分量幅值,研究了复合电压中直流电压分量对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复合电压 局部放电 沿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40.5kV真空断路器电磁斥力机构储能电容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峰 任力 +3 位作者 张博健 刘志远 闫振华 张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29,共7页
电磁斥力机构应用于40.5 kV真空断路器可以提高其开断速度,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文中选取励磁线圈匝数、储能电容量和充电电压这3个主要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研究,旨在确定40.5 kV真空断路器中电磁斥力机构储能电容能量最小的参数设计... 电磁斥力机构应用于40.5 kV真空断路器可以提高其开断速度,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文中选取励磁线圈匝数、储能电容量和充电电压这3个主要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研究,旨在确定40.5 kV真空断路器中电磁斥力机构储能电容能量最小的参数设计方案。对3个试验因素设立3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安排9次试验,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斥力盘的运动特性,充电电压影响最显著,储能电容量次之,励磁线圈匝数最弱。斥力盘运动平均速度与3个设计参数间的回归方程为v=-10.583+0.071N+0.018U+0.169C。最后,确定了参数设计方案,在充电电压600 V,储能电容20 m F,线圈20匝时,储能电容能量最小为3.6 k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断路器 电磁斥力机构 正交试验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0060-3标准的变压器感应式操作冲击电压产生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梁建锋 李军浩 +3 位作者 侯欣宇 吴旭涛 王国利 李彦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0,共6页
以IEC60060-3标准为基础,针对变压器感应式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方法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用变压器产生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方法,列出了回路中元件参数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计算的波头时间、波尾时间和频率值得到元件参数... 以IEC60060-3标准为基础,针对变压器感应式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方法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用变压器产生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方法,列出了回路中元件参数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计算的波头时间、波尾时间和频率值得到元件参数,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产生的波形符合IEC60060-3标准的规定,且计算公式能够准确地反映回路元件参数值与波形参数之间的关系。在仿真的基础上,在实验室采用哈弗莱RSG481冲击电压发生器对一台单相双绕组110kV变压器低压侧进行输入,在其高压侧产生感应式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方便迅速、高效地在被试变压器高压侧产生符合IEC60060-3标准的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0060-3 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电容串联模型的TEV传感器在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检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科 周凯 +2 位作者 李旭涛 万利 赵庆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研究不同暂态对地电压(TEV)传感器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PD)检测结果的影响,对基于不同模型的两种TEV传感器下的终端PD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终端PD检测的新方法。通过电缆终端电热老化平台模拟终端实际运行条件,利... 为研究不同暂态对地电压(TEV)传感器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PD)检测结果的影响,对基于不同模型的两种TEV传感器下的终端PD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终端PD检测的新方法。通过电缆终端电热老化平台模拟终端实际运行条件,利用传感器提取PD数据,对比分析了终端局部放电特征以及传感器信噪比(SNR)。结果表明:不同传感器下电缆终端的局部放电特征及传感器SNR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单电容模型的TEV传感器在单次放电波形上升时间、持续时间及SNR低于双电容串联模型的TEV传感器;尽管PD信号的幅值差异较小,但基于双电容串联模型的TEV传感器在检测终端PD信号及抑制干扰上更具优势。此外,基于新方法提取的终端PD信号分布于触发信号的二、四象限,这些特征可为终端PD检测时放电信号的相位判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V传感器 电缆终端 局部放电 信噪比 触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检测法针板缺陷下的SF6分解情况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奎 王圆圆 +2 位作者 梁笑尘 周文武 汲胜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4,共5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GIS缺陷模拟装置研究针板缺陷下的SF6分解情况,脉冲电流法配合PDcheck绝缘状态在线诊断系统监测局部放电电流。对样气进行红外检测,提取典型分解产物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充装气压、施加电压下的SF6分解情况。典型分解产物... 利用自行设计的GIS缺陷模拟装置研究针板缺陷下的SF6分解情况,脉冲电流法配合PDcheck绝缘状态在线诊断系统监测局部放电电流。对样气进行红外检测,提取典型分解产物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充装气压、施加电压下的SF6分解情况。典型分解产物为SOF4、SO2F2、CO2,其体积分数均随加压时间延长呈增大趋势。其中SOF4饱和时间较短,SO2F2体积分数一直呈近线形增长,而CO2在加压一段时间后呈近线形增长。不同气压下的分解情况有其共通性,不同处在于,低气压相同加压时间下SOF4和SO2F2的体积分数较高气压下高,但CO2体积分数较低,可能与绝缘材料参与反应速率较慢有关。SO2F2反应气体分解灵敏度较其他两种产物高。对比不同试验条件下PRPD(局部放电相位分布)谱图,发现其图形特征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检测 针板缺陷 SF6分解产物 PRPD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典型环境绝缘子污秽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飞 刘世涛 +7 位作者 李秀广 吴波 常彬 王博 张新 贾志东 叶蔚安 骆文忠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共6页
将宁夏地区典型环境划分为工业环境、农业环境、城市居民区环境和荒漠环境,对每个环境下的绝缘子污秽和地面沙土进行取样,测量不同环境下绝缘子污秽的粒径分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生光谱(ICP)和离子色谱(IC)分析绝缘子污秽可溶盐中的... 将宁夏地区典型环境划分为工业环境、农业环境、城市居民区环境和荒漠环境,对每个环境下的绝缘子污秽和地面沙土进行取样,测量不同环境下绝缘子污秽的粒径分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生光谱(ICP)和离子色谱(IC)分析绝缘子污秽可溶盐中的阴阳离子成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能谱(EDS)分析绝缘子污秽和地面沙土不溶成分中的晶体成分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绝缘子污秽粒径主要分布在0.2~100μm,污秽中的可溶成分主要是以Ca SO4为代表的二价盐,污秽中的不溶成分形貌为不规则的颗粒,其成分与运行环境有关。工业环境中的污秽与其排放物相关,其他环境中污秽的不溶成分主要是Si 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环境 绝缘子污秽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的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奎 王博 +4 位作者 魏宁 周文武 王圆圆 丁卫东 汲胜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7,23,共6页
基于碳纳米管(CNTs)气体传感器的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技术,是诊断GIS绝缘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的有效手段。开展传感器对SF6分解气体响应特性的研究,对于将该技术应用于GIS局部放电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测量了CNTs气体传感器对4种标... 基于碳纳米管(CNTs)气体传感器的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技术,是诊断GIS绝缘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的有效手段。开展传感器对SF6分解气体响应特性的研究,对于将该技术应用于GIS局部放电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测量了CNTs气体传感器对4种标准气体(HF、SO2F2、SOF2/S2OF10、SO2)的响应,并建立了由GIS模拟罐体、基于脉冲电流法的局放仪和CNTs气体传感器构成的实验系统,测量了CNTs气体传感器对局部放电形成的SF6分解气体的响应,研究了传感器在多次测量中的重复性以及其响应随局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SO2F2和SOF2/S2OF10气体环境中传感器响应特性明显,且对SO2F2更加灵敏;SO2和HF则基本不引起传感器的电导变化。传感器能够成功检测到针板电极模型引起的局部放电,传感器的电导值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响应也随着局部放电能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的趋势,最终传感器响应出现饱和趋势。传感器的测量具有重复性,两次测量相差低于0.5%。SF6气体分解产物的气相色谱及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上述结果的合理性。文中使用的标准气体浓度较低,因此关于SO2和HF无法引起传感器响应的结果仍需要利用高浓度标准气体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SF6分解 气体传感器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