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浆岩床下伏煤层采空区煤自燃致灾机制与防治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亮 杨良伟 +2 位作者 王瑞雪 高杰 孙毅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针对淮北矿区杨柳煤矿岩浆岩床下伏高瓦斯煤层易自燃的现状,通过试验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其采空区煤自燃致灾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侵入的热变质作用使煤层的变质程度增加,使煤层吸收氧气的能力下降1.09%,自燃倾向性降低;开采... 针对淮北矿区杨柳煤矿岩浆岩床下伏高瓦斯煤层易自燃的现状,通过试验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其采空区煤自燃致灾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侵入的热变质作用使煤层的变质程度增加,使煤层吸收氧气的能力下降1.09%,自燃倾向性降低;开采期间,岩床起到了关键层作用,导致岩床下伏煤岩体离层裂隙发育,采空区压实程度降低,孔隙率的最大值约为无岩床覆盖时的1.55倍,渗透率最大值约为6.88倍;较大的孔隙率和渗透率使采空区漏风增大,氧化带范围扩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地质条件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方案,有效防治了杨柳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床 煤层自燃 采空区流场 裂隙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岩圈闭区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锐 王亮 +3 位作者 高杰 王小蕾 陈大鹏 高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7-425,共9页
为研究岩浆热演化区域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敏感性,建立杨柳煤矿10煤层岩浆岩圈闭区煤层敏感指标体系,论文采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岩浆岩圈闭的104,106采区突出预测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_2)的敏感性进行... 为研究岩浆热演化区域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敏感性,建立杨柳煤矿10煤层岩浆岩圈闭区煤层敏感指标体系,论文采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岩浆岩圈闭的104,106采区突出预测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_2)的敏感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岩浆岩圈闭区域10煤层瓦斯初始解吸量大,初始解吸速度快,第1 min及第3~5 min瓦斯解吸量随瓦斯压力的变化符合幂指数关系;依据Δh_2指标计算所得的第3~5 min瓦斯解吸量与实测的瓦斯解吸量平均误差为23.30%,而依据K1指标计算的第1 min瓦斯解吸量与实测的瓦斯解吸量平均误差56.22%;依据Δh_2指标计算所得的第3~5 min瓦斯解吸量与实测的瓦斯解吸量平均误差更小,即表明Δh_2指标更敏感。同时,现场实测的78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结果也表明Δh_2指标迫近度方差和标准差较大、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地应力及突出危险程度变化反映能力更强,即Δh_2指标更加敏感。因此,结合现场考察和实验室测定结果,将Δh_2作为10煤层岩浆岩圈闭区主要敏感指标,K1指标作为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与工程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岩浆岩 敏感性 迫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不同变质程度硬煤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尚 王亮 +1 位作者 高杰 张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100,共8页
煤储层中孔隙的发育特征控制着煤中瓦斯的吸附解吸与扩散性能,为了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硬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差异,采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相结合的手段,对园子沟矿3煤、窑街三矿2煤和卧龙湖矿8煤三种,煤样进行了全孔径孔隙结构分布测定,利用... 煤储层中孔隙的发育特征控制着煤中瓦斯的吸附解吸与扩散性能,为了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硬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差异,采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相结合的手段,对园子沟矿3煤、窑街三矿2煤和卧龙湖矿8煤三种,煤样进行了全孔径孔隙结构分布测定,利用分形理论对比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硬煤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园子沟、窑街和卧龙湖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硬煤均含有丰富的开放孔隙特征,随着变质程度增大,煤的孔隙度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园子沟和卧龙湖煤样孔形多以墨水瓶、锥形孔等孔形为主,窑街煤样孔形多以圆筒形孔为主;而对比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可知,园子沟煤样孔隙分形维数最大,卧龙湖煤样次之,窑街煤样孔隙结构相对简单,也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煤 变质程度 孔隙特征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