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形势下以水灭火技战术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明振
张明蕊
-
机构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7期21-25,共5页
-
文摘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森林火灾风险不断加剧,面对当前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不断强化专业力量建设,大力发展以水灭火技战术应用,提升森林航空消防力量,制定适应性的以水灭火装备配备标准,强化培训和实战演练,加强地空配合的以水灭火协同作战,全面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突能力。
-
关键词
以水灭火
森林火灾
地空配合
装备配备
-
Keywords
water-based firefighting
forest Fires
ground-air coordination
equipment provision
-
分类号
S762.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基于前视声呐目标识别的UUV水下水利设施裂痕检测
- 2
-
-
作者
马玉香
王雅玲
任启欣
于政文
-
机构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123,共5页
-
基金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AC03382)。
-
文摘
为准确检测水下水利设施的裂痕,提出一种多注意力机制融合YOLOX的裂痕检测算法。首先,分析水下无人潜航器(UUV)携带的前视声呐成像原理,了解声呐采集水利设施图像的特点。然后,将注意力机制引入YOLOX算法,在Focus网络中添加CA注意力机制,在SPP模块中引入SE注意力机制,改进YOLOX算法裂痕检测性能。最后,基于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UUV对水下水利设施的全覆盖观测。试验结果表明,UUV基于多注意力机制融合的YOLOX算法和双闭环控制策略能对水下水利设施进行全覆盖检测,且能够提高水下设施裂痕的检测精度。
-
关键词
裂痕检测
前视声呐
水下无人潜航器
多注意力机制
YOLOX算法
双闭环控制
-
Keywords
crack detection
forward-looking sonar
UUV
multi-attention mechanism
YOLOX algorithm
double closed-loop control
-
分类号
TV69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刘文艳
-
机构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
文摘
房屋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场所,其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功能多元、氛围舒适的空间环境,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安全保障。但是,房屋建筑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其结构稳固性会逐渐降低,甚至可能出现坍塌等情况,进而对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因此,不论是房屋建筑拥有者还是建设者,都尤为关注其结构的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
-
关键词
房屋建筑
个人日常生活
稳固性
建筑结构加固
安全保障
加固设计与施工
设计及施工技术
居住者
-
分类号
TU746.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用于萃取分离Re(Ⅲ)新型乳状液膜的构筑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雷红霞
李勇
-
机构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
出处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082)。
-
文摘
针对高纯单一稀土元素或化合物萃取分离较为困难的问题,研究构筑了一种新型乳状液膜并用于萃取分离Re(Ⅲ)(La^(3+)、Ce^(3+)、Pr^(3+)、Nd^(3+))。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液膜体系中流动载体的种类和浓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内水相浓度和相比(R oi)。结果表明,构筑的乳状液膜体系最佳组成为:流动载体为6%D2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表面活性剂为5%T154(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内水相HCl溶液浓度为3 mol/L,相比R oi=1.5。在该体系下所构筑乳状液膜相稳定,萃取效果优良,能实现Re(Ⅲ)的高效分离。
-
关键词
萃取
分离
铼
乳状液膜
流动载体
表面活性剂
相比
-
Keywords
extraction
separation
rhenium
emulsion film
mobile carriers
surfactant
phase ratio
-
分类号
TF803.2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804.2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841.8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
-
题名新型乳状液膜萃取RE(Ⅲ)动力学条件研究
- 5
-
-
作者
雷红霞
李勇
-
机构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
出处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36,共6页
-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资助(NYG20242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082)。
-
文摘
稀土元素间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相似,导致其难以分离,因此,稀土元素萃取分离一直是稀土冶金的研究热点问题。研究了以6%D2EHPA为流动载体、5%T154为表面活性剂、3.0mol/LHCl溶液为内水相、磺化煤油为膜溶剂,控制相比(Roi)为1.5制备一种新型乳状液萃取剂。通过用该乳状液萃取剂在硫酸体系下分别萃取La^(3+)、Ce^(3+)、Sm^(3+)、Eu^(3+)、Ho^(3+)和Er^(3+)6种稀土离子,确定了乳状液膜法(ELM)萃取RE(Ⅲ)的最优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动力学条件为乳化时间5min,萃取时间6min,乳水比(Rew)0.5,萃取温度25℃,外水相为稀土元素水溶液;该条件下,La^(3+)最高萃取率为99.92%,最大富集比为3.33,传质速率k=9.35×10^(-10)m/s,ELM对低浓度La^(3+)溶液表现出优异的萃取性能和富集效果。
-
关键词
稀土
乳状液膜
萃取
分离
富集
动力学
-
Keywords
rare earth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extraction
separation
enrichment
kinetics
-
分类号
TF841.8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803.2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
-
题名岩浆岩床下伏煤层采空区煤自燃致灾机制与防治
被引量:11
- 6
-
-
作者
王亮
杨良伟
王瑞雪
高杰
孙毅民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674252)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6]15号)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GDZB-027)
-
文摘
针对淮北矿区杨柳煤矿岩浆岩床下伏高瓦斯煤层易自燃的现状,通过试验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其采空区煤自燃致灾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侵入的热变质作用使煤层的变质程度增加,使煤层吸收氧气的能力下降1.09%,自燃倾向性降低;开采期间,岩床起到了关键层作用,导致岩床下伏煤岩体离层裂隙发育,采空区压实程度降低,孔隙率的最大值约为无岩床覆盖时的1.55倍,渗透率最大值约为6.88倍;较大的孔隙率和渗透率使采空区漏风增大,氧化带范围扩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地质条件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方案,有效防治了杨柳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
-
关键词
岩浆岩床
煤层自燃
采空区流场
裂隙发育
-
Keywords
magmatic rock bed
coal seam spontaneous combustion
flow field in goaf
fissur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TD714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岩浆岩圈闭区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张锐
王亮
高杰
王小蕾
陈大鹏
高尚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7-425,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1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4252)
+1 种基金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苏教师[2016]15号)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苏教办师[2015]7号)
-
文摘
为研究岩浆热演化区域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敏感性,建立杨柳煤矿10煤层岩浆岩圈闭区煤层敏感指标体系,论文采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岩浆岩圈闭的104,106采区突出预测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_2)的敏感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岩浆岩圈闭区域10煤层瓦斯初始解吸量大,初始解吸速度快,第1 min及第3~5 min瓦斯解吸量随瓦斯压力的变化符合幂指数关系;依据Δh_2指标计算所得的第3~5 min瓦斯解吸量与实测的瓦斯解吸量平均误差为23.30%,而依据K1指标计算的第1 min瓦斯解吸量与实测的瓦斯解吸量平均误差56.22%;依据Δh_2指标计算所得的第3~5 min瓦斯解吸量与实测的瓦斯解吸量平均误差更小,即表明Δh_2指标更敏感。同时,现场实测的78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结果也表明Δh_2指标迫近度方差和标准差较大、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地应力及突出危险程度变化反映能力更强,即Δh_2指标更加敏感。因此,结合现场考察和实验室测定结果,将Δh_2作为10煤层岩浆岩圈闭区主要敏感指标,K1指标作为辅助指标。
-
关键词
安全科学与工程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岩浆岩
敏感性
迫近度
-
Keywords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sorption index of drilling cuttings;igneous rock;sensitivity;proximity
-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基于分形理论的不同变质程度硬煤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 8
-
-
作者
高尚
王亮
高杰
张锐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10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67425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801406)
+1 种基金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6]15号)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项目(苏教办师[2015]7号)
-
文摘
煤储层中孔隙的发育特征控制着煤中瓦斯的吸附解吸与扩散性能,为了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硬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差异,采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相结合的手段,对园子沟矿3煤、窑街三矿2煤和卧龙湖矿8煤三种,煤样进行了全孔径孔隙结构分布测定,利用分形理论对比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硬煤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园子沟、窑街和卧龙湖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硬煤均含有丰富的开放孔隙特征,随着变质程度增大,煤的孔隙度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园子沟和卧龙湖煤样孔形多以墨水瓶、锥形孔等孔形为主,窑街煤样孔形多以圆筒形孔为主;而对比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可知,园子沟煤样孔隙分形维数最大,卧龙湖煤样次之,窑街煤样孔隙结构相对简单,也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硬煤
变质程度
孔隙特征
分形维数
-
Keywords
hard coal
metamorphic grade
pore features
fractal dimension
-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 9
-
-
作者
林海飞
刘宝莉
严敏
白杨
-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12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51734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674192,51604220)
-
文摘
为改善煤层注水效果,有效防治矿井瓦斯灾害,研究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煤体的润湿影响。选择JCY接触角测试仪和BZY表面张力测试仪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0)等4种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并由此计算溶液的铺展系数、临界表面张力、黏附张力、黏附功和表面自由能等润湿性参数,分析4种表面活性剂对煤体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与其溶液质量浓度成一阶指数衰减函数关系;铺展系数与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浓度成幂函数关系;黏附功和黏附张力与其溶液质量浓度均成负幂函数关系;表面自由能与其溶液质量浓度成负线性关系;SDBS和SDS溶液的临界表面张力、黏附张力、黏附功及表面自由能均小于AEO和TX-100,但铺展系数大于AEO和TX-100,说明SDBS和SDS对煤体的润湿性能优于AEO和TX-100,对煤层注水效果明显,进而抑制瓦斯浓度超限等灾害。
-
关键词
非阳离子
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
表面张力
接触角
-
Keywords
non-cation
surfactant
wettability
surface tension
contact angle
-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