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康乐 张萍 +2 位作者 石彦鹏 丁亚莲 高宏伟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 采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V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鱼粉10.64 g/L、黄豆饼粉14.69 g/L、油58 g/L的最优培养基下,泰乐菌素的产量可达14915 U/mL,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有效的,比优化前提高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优化 泰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壳自然发酵物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巧亮 张萍 牛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4期1-3,19,共4页
[目的]获得促进竹笋壳乳酸发酵的微生物。[方法]以竹笋壳自然发酵物为菌种来源,用MRS-S培养基,通过连续定向继代培养,筛选出pH下降迅速、乳酸含量高的菌种,并对复合菌株和4株单菌的部分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 [目的]获得促进竹笋壳乳酸发酵的微生物。[方法]以竹笋壳自然发酵物为菌种来源,用MRS-S培养基,通过连续定向继代培养,筛选出pH下降迅速、乳酸含量高的菌种,并对复合菌株和4株单菌的部分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获得了4个克隆,分别为植物乳杆菌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复合菌种培养24 h后,pH下降至3.16,乳酸含量达11.41 mg/m L。[结论]该复合菌株能在温度10~45℃和pH 3~9的环境中较好地生长,适于不同地区和环境的竹笋壳青贮时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壳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