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霉素高产菌株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春玲 牛莎莎 +2 位作者 牛春 石彦鹏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选育出红霉素(Erythromycin)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并建立其高效发酵条件,以产红霉素的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SE-2207菌株作为原始菌株,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UV(紫外诱变)和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诱变的方... 为选育出红霉素(Erythromycin)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并建立其高效发酵条件,以产红霉素的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SE-2207菌株作为原始菌株,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UV(紫外诱变)和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诱变的方法开展优良菌种选育,比较了三种方法的诱变效果,选育出1株遗传稳定、且对红霉素碱耐受性强的菌株SEM-7,其红霉素发酵效价达到8368m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5.5%。而且,SEM-7菌株细胞酰基辅酶A合成酶活力显著高于原始菌株。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正丙醇、豆油的浓度进行优化筛选,使SEM-7菌株500L中试发酵效价达到9155mg/L。研究结果对提升红霉素工业化发酵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高产菌株 诱变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谷胱甘肽工程菌的生长周期及其遗传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张萍 顾晶 +1 位作者 石彦鹏 牛春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4期192-196,共5页
为提高一株产谷胱甘肽工程菌的发酵产量,增强菌种适应性,对酿酒酵母工程菌GSH21-1097的生长周期进行优化,并考察其菌种性能。考察菌株在不同时间段的单菌落、斜面和摇瓶生长情况,以及菌种外观,摇瓶检测谷胱甘肽质量浓度,确定该菌株的最... 为提高一株产谷胱甘肽工程菌的发酵产量,增强菌种适应性,对酿酒酵母工程菌GSH21-1097的生长周期进行优化,并考察其菌种性能。考察菌株在不同时间段的单菌落、斜面和摇瓶生长情况,以及菌种外观,摇瓶检测谷胱甘肽质量浓度,确定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单菌落培养约56 h时菌株大小合适、谷胱甘肽产量高,比GSH21-1097工程菌株初筛效价高24.1%;在160 r/min,28℃条件下摇瓶培养24 h,发现培养96 h的斜面的谷胱甘肽产量可达0.55 g/L;接入发酵瓶的种子培养18~20 h为最佳;发酵摇瓶培养33~35 h时谷胱甘肽质量浓度达到峰值。以优化后的菌种生长条件考察菌株遗传稳定性,发现10代以内菌株的遗传性能稳定,摇瓶效价下降幅度小,能长期保存。通过优化酿酒酵母工程菌GSH21-1097的最适生长条件,使该菌株产谷胱甘肽的能力得到提高,菌种遗传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酿酒酵母 种龄 发酵代谢曲线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匹罗星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株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丁亚莲 石彦鹏 牛春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3期150-155,共6页
为了显著提高莫匹罗星的产量以满足生产需求,针对莫匹罗星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株MF21-25的菌落特性、发酵工艺和发酵原材料等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最适的菌落培养条件和关键的发酵摇瓶培养影响因素。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莫匹... 为了显著提高莫匹罗星的产量以满足生产需求,针对莫匹罗星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株MF21-25的菌落特性、发酵工艺和发酵原材料等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最适的菌落培养条件和关键的发酵摇瓶培养影响因素。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莫匹罗星摇瓶效价达到6693μg/mL,比优化前的摇瓶效价4398μg/mL提高了52.2%。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中试放大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 荧光假单胞菌 葡萄糖 发酵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中磷酸替米考星的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冷晓红 李小萍 张彤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7期34-36,共3页
建立了 HP LC 法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中磷酸替米考星的含量。色谱条件:WondaSil C18-WR色谱柱(4.6 mm&#215;250 mm,5μm);以水-乙腈-磷酸二丁胺缓冲液-四氢呋喃(805∶115∶25∶55)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1.0 mL;检测波长2... 建立了 HP LC 法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中磷酸替米考星的含量。色谱条件:WondaSil C18-WR色谱柱(4.6 mm&#215;250 mm,5μm);以水-乙腈-磷酸二丁胺缓冲液-四氢呋喃(805∶115∶25∶55)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1.0 mL;检测波长280 nm。替米考星在0.0516~1.03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2.0%。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土霉素高产菌株S189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25-27,共3页
[目的]提高龟裂链霉菌S189土霉素发酵效率,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PB试验,对培养基中影响发酵效率的各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显著因素,进一步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较优浓度,最后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 [目的]提高龟裂链霉菌S189土霉素发酵效率,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PB试验,对培养基中影响发酵效率的各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显著因素,进一步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较优浓度,最后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3个因子的最佳浓度。[结果]PB试验结果表明,黄豆饼粉、玉米浆和碳酸钙对发酵效率有较大影响。响应面试验优化后这3个因素的最佳含量为:黄豆饼粉41.0 g/L,玉米浆16.4 g/L,碳酸钙12.8 g/L。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发酵单位可达29.8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4.3%。[结论]响应面方法可用于土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该研究有利于提高土霉素发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响应面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结合紫外诱变筛选红霉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12
6
作者 沈小静 张萍 石彦鹏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3,共5页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诱变(ARTP)和紫外照射对红霉素产生菌进行复合诱变,得到4株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4株菌的平均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25.2%;其中一株(12#菌株)经发酵摇瓶验证,红霉素发酵单位可达10029单位/mL,比出发菌株提高...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诱变(ARTP)和紫外照射对红霉素产生菌进行复合诱变,得到4株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4株菌的平均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25.2%;其中一株(12#菌株)经发酵摇瓶验证,红霉素发酵单位可达10029单位/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8.6%,且遗传稳定性良好。实验证明ARTP-UV复合诱变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紫外 复合诱变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有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包洁华 张金霞 +1 位作者 郭强功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9,共5页
依据欧洲药典讨论稿中酒石酸泰乐菌素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在280 nm波长处,以pH 5.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水(10∶27.5∶62.5,V/V)为A流动相,以pH 5.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水-乙腈(10∶40∶50,V/V)为B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并对专属性、准确... 依据欧洲药典讨论稿中酒石酸泰乐菌素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在280 nm波长处,以pH 5.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水(10∶27.5∶62.5,V/V)为A流动相,以pH 5.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水-乙腈(10∶40∶50,V/V)为B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并对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限、线性和范围、耐用性、及溶液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杂质A、N、O、R、S峰峰面积与其对应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各项考察指标均符合要求。结果证明该分析方法能科学、合理的分析、控制酒石酸泰乐菌素有关物质,可以持续、准确地反映酒石酸泰乐菌素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酒石酸泰乐菌素 梯度洗脱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植物油及黄豆饼粉对那西肽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巧亮 张萍 牛春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有机氮源和碳源质量的波动是引起那西肽发酵单位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选用最有效的有机氮源和碳源生产那西肽并保持稳定的发酵水平,试验以发酵摇瓶平均化学效价为指标,比较及评价了6种不同种类植物油及4种不同加工温度生产的黄豆饼粉... 有机氮源和碳源质量的波动是引起那西肽发酵单位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选用最有效的有机氮源和碳源生产那西肽并保持稳定的发酵水平,试验以发酵摇瓶平均化学效价为指标,比较及评价了6种不同种类植物油及4种不同加工温度生产的黄豆饼粉对那西肽发酵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黄豆饼粉-菜籽油为最佳组合,其摇瓶平均化学效价比对照高出44.11%。即不同种类植物油由于所含脂肪酸种类和比例不同,不同加工温度的黄豆饼粉由于营养物质含量不同,均会很大程度影响那西肽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西肽 植物油 黄豆饼粉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康乐 张萍 +2 位作者 石彦鹏 丁亚莲 高宏伟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 采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V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鱼粉10.64 g/L、黄豆饼粉14.69 g/L、油58 g/L的最优培养基下,泰乐菌素的产量可达14915 U/mL,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有效的,比优化前提高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优化 泰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变方法对TL-15028菌株产泰乐菌素相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春玲 丁亚莲 +2 位作者 谢文静 牛春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33,共5页
为了选育出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TL-1502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不同诱变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泰乐菌... 为了选育出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TL-1502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不同诱变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泰乐菌素和豆油抗性的菌株TLEU-15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6.5%,达到14124μg/m L,对泰乐菌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菌素 高产菌株 复合诱变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伯龙 冶建军 +1 位作者 张萍 李晓楠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5-50,共6页
使用乙酸酐对截短侧耳素11'-羟基进行保护,水解掉2-羟基乙酸,与2-巯基乙酸酯化,再与2-二乙氨基乙醇氨化,得到泰妙菌素。工艺中以2-二乙氨基乙醇代替2-二乙胺基乙硫醇作为侧链底物合成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降低了有毒有害反应物对工业合成... 使用乙酸酐对截短侧耳素11'-羟基进行保护,水解掉2-羟基乙酸,与2-巯基乙酸酯化,再与2-二乙氨基乙醇氨化,得到泰妙菌素。工艺中以2-二乙氨基乙醇代替2-二乙胺基乙硫醇作为侧链底物合成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降低了有毒有害反应物对工业合成路线带来的额外成本。最终质量分数可达到920-96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侧耳素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 2-二乙胺基乙醇 2-巯基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选育泰妙菌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宏伟 张萍 +1 位作者 石彦鹏 马继花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3期18-19,30,共3页
对泰妙菌素生产菌TMⅡ09-003经紫外线(UV)照射180 s后,将菌悬液均匀地涂布于加有0.8%的氯化锂平板上,在避光条件下于温度26℃~27℃、相对湿度60%~65%的环境下培养13~14 d后,挑取单菌落,进行初筛、复筛,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U... 对泰妙菌素生产菌TMⅡ09-003经紫外线(UV)照射180 s后,将菌悬液均匀地涂布于加有0.8%的氯化锂平板上,在避光条件下于温度26℃~27℃、相对湿度60%~65%的环境下培养13~14 d后,挑取单菌落,进行初筛、复筛,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UV照射180 s后,氯化锂加量为0.8%剂量对菌株的致死率为88.6%。对该剂量处理获得的诱变菌株进行了筛选,最终获得4支高产菌株,分别为TMⅡ09-236、TMⅡ09-253、TMⅡ09-441和TMⅡ09-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 筛选 高产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复合诱变选育林可霉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2
13
作者 毕国东 牛春 +1 位作者 黄文福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6,共5页
以提高林可霉素的生产水平为目的,将林可霉素产生菌LK15-012先用0.6%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3 h,然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200W)照射90 s、最后紫外线(UV)照射50 s。结果表明:致死率为98.5%,正突变率为71.8%。最终获得2株高产突变株LK1... 以提高林可霉素的生产水平为目的,将林可霉素产生菌LK15-012先用0.6%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3 h,然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200W)照射90 s、最后紫外线(UV)照射50 s。结果表明:致死率为98.5%,正突变率为71.8%。最终获得2株高产突变株LK16-032和LK16-049,摇瓶效价比出发菌株LK15-012提高了42.50%和35.25%。将两株突变株分别通过100 L小试、10 t中试和60 t大生产进行发酵验证,发酵效价明显高于生产菌株。采用EMS-ARTP-UV三重复合诱变明显提高了林可霉素的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 EMS-ARTP-UV三重复合诱变 高产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林可链霉菌种子液代谢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茹玉 石彥鹏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3期53-59,共7页
为探究林可链霉菌摇瓶种子液最佳培养条件,分别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种子瓶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以种子液pH值、菌浓、镜检菌丝、还原糖、氨基氮为检测指标,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林可链霉菌种子液代谢影响,... 为探究林可链霉菌摇瓶种子液最佳培养条件,分别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种子瓶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以种子液pH值、菌浓、镜检菌丝、还原糖、氨基氮为检测指标,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林可链霉菌种子液代谢影响,确定林可霉素摇瓶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当种子液培养温度为30℃时,菌浓最高,菌丝活力较高,总糖和氨基氮的利用率高;当摇床转速为220 r/min时,菌浓最高,菌丝生长状态优良;当培养时间45~48 h时,总糖和氨基氮的利用率高,菌丝生长状态优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分别验证,确定林可链霉菌摇瓶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20 r/min,培养时间45~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 培养温度 摇床转速 培养时间 正交实验 单因素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春玲 丁亚莲 +2 位作者 谢文静 牛春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3期31-37,共7页
以螺旋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SPM-1407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紫外线(UV)诱变和亚硝基胍(NTG)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3种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 以螺旋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SPM-1407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紫外线(UV)诱变和亚硝基胍(NTG)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3种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Co^(2+)和豆油耐受性、噬菌体抗性的菌株SPMAR-16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94.9%,此结果对螺旋霉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霉素 高产菌株 诱变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壳自然发酵物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巧亮 张萍 牛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4期1-3,19,共4页
[目的]获得促进竹笋壳乳酸发酵的微生物。[方法]以竹笋壳自然发酵物为菌种来源,用MRS-S培养基,通过连续定向继代培养,筛选出pH下降迅速、乳酸含量高的菌种,并对复合菌株和4株单菌的部分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 [目的]获得促进竹笋壳乳酸发酵的微生物。[方法]以竹笋壳自然发酵物为菌种来源,用MRS-S培养基,通过连续定向继代培养,筛选出pH下降迅速、乳酸含量高的菌种,并对复合菌株和4株单菌的部分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获得了4个克隆,分别为植物乳杆菌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复合菌种培养24 h后,pH下降至3.16,乳酸含量达11.41 mg/m L。[结论]该复合菌株能在温度10~45℃和pH 3~9的环境中较好地生长,适于不同地区和环境的竹笋壳青贮时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壳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阿奇霉素羟基选择性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伯龙 张萍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6-51,共6页
为解决去甲基阿奇霉素活性羟基的反应选择性问题,采用丙酮与邻苯二甲酸酐对去甲基阿奇霉素进行两次邻位保护的方法,得到4"-羟基具有反应活性的保护去甲基阿奇霉素,反应摩尔收率87.9%。本研究产物可直接用于泰拉霉素的合成,实现了... 为解决去甲基阿奇霉素活性羟基的反应选择性问题,采用丙酮与邻苯二甲酸酐对去甲基阿奇霉素进行两次邻位保护的方法,得到4"-羟基具有反应活性的保护去甲基阿奇霉素,反应摩尔收率87.9%。本研究产物可直接用于泰拉霉素的合成,实现了对去甲基阿奇霉素的选择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阿奇霉素 丙酮 邻苯二甲酸酐 泰拉霉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发酵产柚苷酶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桃桃 张萍 +1 位作者 石彦鹏 牛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70-173,176,共5页
[目的]筛选出黑曲霉菌发酵产柚苷酶的最优培养基。[方法]以沙氏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察氏琼脂培养基作比较;选出最适黑曲霉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对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固体培养基;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不同碳源种类... [目的]筛选出黑曲霉菌发酵产柚苷酶的最优培养基。[方法]以沙氏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察氏琼脂培养基作比较;选出最适黑曲霉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对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固体培养基;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不同碳源种类、氮源种类和无机盐的筛选和优化,确定黑曲霉生长和发酵的最适培养基,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柚苷酶最优培养基。[结果]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柚苷酶最优培养基组成为0.1%磷酸二氢钾,4%鼠李糖,1%葡萄糖,0.2%无水CaCl 2,0.2%七水硫酸镁,0.1%硫酸铵,0.2%柚皮苷,2%豆粉。优化后的培养基(618 U/g)比优化前的基础培养基(401 U/g)的酶活提高了54.1%。[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进行菌种遗传改造与分子育种提供了原材料,并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发酵培养基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色法测定泰乐菌素发酵液油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宏伟 兰秀娟 牛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4期6-7,9,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泰乐菌素发酵液油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泰乐菌素发酵液中的油含量。[结果]该法在油含量为0.6~6.6 g/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1.02%。[结论]该法精密度好、准... [目的]探讨一种泰乐菌素发酵液油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泰乐菌素发酵液中的油含量。[结果]该法在油含量为0.6~6.6 g/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1.02%。[结论]该法精密度好、准确性高,可用于泰乐菌素发酵液油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菌素 比色法 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浆及黄豆饼粉对土霉素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小静 张萍 石彦鹏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24-27,共4页
为选用最佳的培养基氮源生产土霉素,试验比较及评价了目前市场上5种不同厂家的玉米浆以及3种不同加工温度生产的黄豆饼粉对土霉素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X厂生产的玉米浆和中温黄豆饼粉为最佳培养基氮源,其摇瓶平均化学效价比对照高出13... 为选用最佳的培养基氮源生产土霉素,试验比较及评价了目前市场上5种不同厂家的玉米浆以及3种不同加工温度生产的黄豆饼粉对土霉素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X厂生产的玉米浆和中温黄豆饼粉为最佳培养基氮源,其摇瓶平均化学效价比对照高出13.56%。结果提示,玉米浆及黄豆饼粉质量的波动是引起土霉素发酵单位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发酵单位和保持稳定的发酵水平就必须要对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生产的原材料多进行摇瓶试验比较,以确定最适的玉米浆和黄豆饼粉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玉米浆 黄豆饼粉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