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天牛的检疫、监测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3
1
作者 白杨 张文辅 《宁夏农林科技》 2009年第1期73-73,55,共2页
天牛是一类蛀蚀树木地上部分造成树木半株枯死、枝端枯死乃至整株枯死的毁灭性害虫,宁夏地区主要以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为主。光肩星天牛世代周期为1年。越冬幼虫一般4月上、中旬气温上升至10℃~12℃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 天牛是一类蛀蚀树木地上部分造成树木半株枯死、枝端枯死乃至整株枯死的毁灭性害虫,宁夏地区主要以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为主。光肩星天牛世代周期为1年。越冬幼虫一般4月上、中旬气温上升至10℃~12℃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产卵期为6月中旬~8月上句。天牛繁殖力虽然较低,但寿命与世代交替周期较长,幼虫防御天敌能力较强,后代成活率很高。因其体格较大,活动扩散性不强,危害呈逐年累加从而形成一定区域内的爆发性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天牛 综合防治 光肩星天牛 检疫 监测 越冬幼虫 世代交替 毁灭性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岩羊冬季上毛结构与功能相关关系研究
2
作者 余梦琦 李岳诚 +2 位作者 何鑫 马瑞 马安凯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9期63-66,共4页
采集冬季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雌雄个体颈部、肩部、背部、体侧、腹部、臀部、前肢、后肢、蹄部共9个部位的上毛,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测量比较上毛的长度、细度、髓质细度、髓质指数、毛根无髓段长度。采用Pearson方法对上毛... 采集冬季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雌雄个体颈部、肩部、背部、体侧、腹部、臀部、前肢、后肢、蹄部共9个部位的上毛,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测量比较上毛的长度、细度、髓质细度、髓质指数、毛根无髓段长度。采用Pearson方法对上毛各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岩羊的行为特点和雌雄岩羊的性别分离机制对上毛各个性状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结论:①贺兰山岩羊冬季上毛髓质指数较高,颈部、肩部、背部、体侧、腹部、臀部(躯干部)上毛髓质指数都在90%以上;②岩羊上毛形态结构在实施保温和保护功能时因部位的不同进行了分化,躯干部上毛在形态结构上主要倾向于加强保温性能,而四肢末端的上毛在形态结构上倾向于使毛更结实,避免四肢承受过多的磨损;③岩羊的上毛结构存在性别体二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上毛 结构与功能 性别体二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优质羊角椒适应性栽培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颜秀娟 何鑫 +1 位作者 王学梅 高晶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9期36-37,42,共3页
以我国目前主栽的12个主要羊角椒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地区进行区域性栽培试验;对不同品种羊角椒材料株高、始花节位、冠幅、叶色、白粉病发病率、单果质量、果实性状、小区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航椒8号、美特、姣龙3个羊角椒品种... 以我国目前主栽的12个主要羊角椒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地区进行区域性栽培试验;对不同品种羊角椒材料株高、始花节位、冠幅、叶色、白粉病发病率、单果质量、果实性状、小区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航椒8号、美特、姣龙3个羊角椒品种性状典型、抗病性强、果实性状优、连续坐果力强、产量高,适宜在宁夏露地栽培推广。并对12个羊角椒品种进行聚类分析,12个羊角椒品种分为亲缘关系较近的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角椒 适应性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固成 孙普 +3 位作者 刘浩 程晓福 兰菊梅 宝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119,共5页
为了探明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寄生性天敌资源,筛选能有效控制落叶松红腹叶蜂的优势天敌,采用定点调查方法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六盘山翠金小蜂(Tri... 为了探明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寄生性天敌资源,筛选能有效控制落叶松红腹叶蜂的优势天敌,采用定点调查方法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六盘山翠金小蜂(Tritneptis sp.)、毛瘤角姬蜂〔Pleolophus setiferae(Uchida)〕、恩姬蜂(Endasys sp.)、大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macroincubitor(Uchida)〕、短翅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abbreviatus(Fabricius)〕、选择盆地寄蝇(Bessa selecta fugax Rondani)、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Vuillemin)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共8种,其中,六盘山翠金小蜂为该害虫的优势种天敌。2)当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大面积暴发时,天敌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随着害虫种群数量的降低,天敌种群数量也减少。说明,天敌是该害虫发生的主要制约因子,而且其高峰期滞后于害虫。3)对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红腹叶蜂 寄生性天敌 金小蜂 寄蝇 六盘山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固原市甘肃鼢鼠的危害规律和防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郎杏茹 孙普 +1 位作者 潘宏阳 安永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8,共4页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在固原市1 a有2个危害高峰期。在其适生的区域内,对林木的危害阳坡重于阴坡,旱年重于丰雨年。减少整地面积、人工加快林地郁闭、提前栽植饵木树可以减轻鼠害,把鼢鼠的尸体、动物皮毛埋在林木根部,或者在...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在固原市1 a有2个危害高峰期。在其适生的区域内,对林木的危害阳坡重于阴坡,旱年重于丰雨年。减少整地面积、人工加快林地郁闭、提前栽植饵木树可以减轻鼠害,把鼢鼠的尸体、动物皮毛埋在林木根部,或者在林木根部施用土炕肥、灌入烟油水,也可以减轻鼠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鼢鼠 危害规律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梢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田桂芳 马学军 +3 位作者 曹川健 张铁林 刘自祥 何洪学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0,11,共3页
杨梢叶甲是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叶部害虫,在宁夏地区1a发生1代,以幼虫在枯枝落叶或15~35cm深的土层中越冬。文章介绍了该虫在宁夏的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杨梢叶甲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川健 雷银山 李顺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04年第5期41-42,21,共3页
论述了宁夏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和发生成因 ,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和防治建议。
关键词 有害生物 可持续控制策略 发生特点 发生情况 防治建议 林业 成因 宁夏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林区甘肃鼢鼠的危害及综合防治途径 被引量:3
8
作者 白杨 张文辅 《宁夏农林科技》 2009年第1期42-43,76,共3页
近年来,随着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贯彻落实,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也为甘肃鼢鼠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繁殖条件,鼢鼠大量繁殖,危害逐年加重。为此,我们从2001年起在宁夏南部山区85个... 近年来,随着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贯彻落实,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也为甘肃鼢鼠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繁殖条件,鼢鼠大量繁殖,危害逐年加重。为此,我们从2001年起在宁夏南部山区85个林区乡镇、国有林场、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大面积森林内对鼢鼠进行了专项研究,基本探明了鼢鼠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危害程度,并初步总结整理出了一套鼢鼠的综合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方法 甘肃鼢鼠 危害程度 林区 森林自然保护区 宁夏南部山区 生物生态学习性 宁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效仁 《宁夏农林科技》 2007年第3期55-56,共2页
根据宁夏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从4个方面对有害生物发生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6条对策。
关键词 有害生物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斑衣蜡蝉交配产卵习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东 丁学利 +2 位作者 张霞 张波 李德佳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2期25-26,共2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饲养观测,对斑衣蜡蝉在宁夏地区的交配产卵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衣蜡蝉在宁夏地区于8月中下旬开始交配产卵直至10月中旬,成虫多集中在早晨7:00-9:00开始交配,产卵历期3~5d;不同林分条件下,斑衣蜡蝉产卵存在一定的... 通过野外调查和饲养观测,对斑衣蜡蝉在宁夏地区的交配产卵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衣蜡蝉在宁夏地区于8月中下旬开始交配产卵直至10月中旬,成虫多集中在早晨7:00-9:00开始交配,产卵历期3~5d;不同林分条件下,斑衣蜡蝉产卵存在一定的寄主选择性;卵多产于寄主3m高度以下树干的阳面,大多数卵块集中在林缘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衣蜡蝉 宁夏地区 产卵习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十斑吉丁虫作寄主繁殖肿腿蜂防治杨枝天牛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普 王卫东 毛凤华 《宁夏农林科技》 1998年第3期53-53,共1页
用十斑吉丁虫作寄主繁殖肿腿蜂防治杨枝天牛孙普王卫东毛凤华(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银川750001)(宁夏石嘴山市森防站)用十斑吉丁虫作寄主繁殖肿腿蜂防治杨枝天牛,在相同条件下比用杨枝天牛幼虫繁殖肿腿蜂效果好,是一种... 用十斑吉丁虫作寄主繁殖肿腿蜂防治杨枝天牛孙普王卫东毛凤华(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银川750001)(宁夏石嘴山市森防站)用十斑吉丁虫作寄主繁殖肿腿蜂防治杨枝天牛,在相同条件下比用杨枝天牛幼虫繁殖肿腿蜂效果好,是一种寄主广、容易收集、繁殖方法简便、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杨枝天牛 肿腿蜂 十斑吉丁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沟眶象及臭椿沟眶象生物学习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建国 郎杏茹 +3 位作者 孙普 雷银山 张学义 吴韶寰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12期33-34,60,共3页
对宁夏引黄灌区沟眶象及臭椿沟眶象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沟眶象成虫有嗜好生物系资源气味和黄油蒿、东北青蒿气味的习性,有趋向上述气味选择寄主产卵和集中交配、产卵的习性等一系列习性。揭示了沟眶象在宁夏引黄灌区发生、发... 对宁夏引黄灌区沟眶象及臭椿沟眶象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沟眶象成虫有嗜好生物系资源气味和黄油蒿、东北青蒿气味的习性,有趋向上述气味选择寄主产卵和集中交配、产卵的习性等一系列习性。揭示了沟眶象在宁夏引黄灌区发生、发展、分布、危害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沟眶象 臭椿沟眶象 生物学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硅酸盐蜡块饵剂防治鼠害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硕枫 孙甜 +6 位作者 冶红燕 冯怡 马孟启 雷银山 林学芳 尚立艳 曹川健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采用人工投放10%硅酸盐蜡块饵剂对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害鼠进行适口性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投药5 d后,试验区害鼠对10%硅酸盐蜡块饵剂的取食率为44.69%;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62.76%,捕获率减退率为97.93%;投药190 d后,校正有... 采用人工投放10%硅酸盐蜡块饵剂对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害鼠进行适口性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投药5 d后,试验区害鼠对10%硅酸盐蜡块饵剂的取食率为44.69%;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62.76%,捕获率减退率为97.93%;投药190 d后,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81.98%,捕获率减退率为82.44%;未发现非靶标动物中毒死亡。10%硅酸盐蜡块饵剂适口性良好;在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区人工投放10%硅酸盐蜡块椭圆形饵剂防治害鼠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鼠 10%硅酸盐蜡块饵料 适口性 防治效果 灌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14
作者 王锦林 王锦霞 +3 位作者 余殿 曹川健 韩卫东 张彩华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定位技术对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基本掌握该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植物192种,占木本植物总数的77.42%,具有很好的...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定位技术对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基本掌握该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植物192种,占木本植物总数的77.42%,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前景 哈巴湖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饵剂对害鼠的适口性和防治效果
15
作者 李硕枫 孙甜 +3 位作者 冶红燕 张玉洲 曹川健 刘泽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有效控制害鼠对灌木林的危害,选取硅酸盐饵剂对害鼠进行防治。野外施用形状、含蜡量(硬度)、硅酸盐含量不同的硅酸盐饵剂,通过调查取食率、害鼠密度和有效洞口情况研究8种硅酸盐饵剂对害鼠的适口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种硅酸盐饵... 为有效控制害鼠对灌木林的危害,选取硅酸盐饵剂对害鼠进行防治。野外施用形状、含蜡量(硬度)、硅酸盐含量不同的硅酸盐饵剂,通过调查取食率、害鼠密度和有效洞口情况研究8种硅酸盐饵剂对害鼠的适口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种硅酸盐饵剂对于地上鼠均有防治效果,其中含蜡量30%、硅酸盐含量10%的蜡丸饵剂对害鼠的适口性及防治效果最好,取食率达59.9%,投饵210 d后捕获率减退率达95.08%,有效洞口减退率达87.63%;硅酸盐饵剂对鼠害防治区的天敌和非靶标生物无毒杀作用;相较于蜡条饵剂,害鼠更喜食蜡丸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鼠 硅酸盐饵剂 适口性 蜡丸饵剂 蜡条饵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美红 张金桐 +4 位作者 范丽华 刘红霞 骆有庆 宗世祥 曹川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2-530,共9页
为了解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Walker)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性信息素释放系统)位置、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及雄蛾触角感受器(性信息素接收系统)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 为了解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Walker)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性信息素释放系统)位置、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及雄蛾触角感受器(性信息素接收系统)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和雄蛾的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尖末端第8~9节节间膜上的背面中央区域,腺体表面分布着许多饱满的锥状突起,2日龄处女雌蛾腺体细胞间有明显的胞连接,细胞基底膜基褶较多,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皮连接,内表皮上含有多层几丁质,胞质中含有脂质粒、大量空泡、光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雄蛾触角鞭节上有5种感受器,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曲毛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曲毛形感器最少。柄节和梗节被大量鳞片覆盖,未观察到感器。榆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研究为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及成虫生殖交配生物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木蠹蛾 性信息素 通讯系统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宁椒3号的选育 被引量:3
17
作者 颜秀娟 赵云霞 +1 位作者 何鑫 王学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宁椒3号是以自交系9970为母本,以自交系98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螺丝椒一代杂种,生育期186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2 cm左右,始花节位为第8~9节。果实长羊角形,果面皱褶均匀,果长25~29 cm,果肩宽3.2 cm左右,果肉厚0.25 cm左右... 宁椒3号是以自交系9970为母本,以自交系98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螺丝椒一代杂种,生育期186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2 cm左右,始花节位为第8~9节。果实长羊角形,果面皱褶均匀,果长25~29 cm,果肩宽3.2 cm左右,果肉厚0.25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66 g,最大单果质量98 g,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VC含量1792.4 mg·kg^(-1),干物质含量11.6%,总辣椒素含量0.052 g·kg^(-1),味香辣,田间对疫病、病毒病、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椒3号,每667 m^(2)产量4600 kg左右,适宜宁夏及环境条件相近区域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宁椒3号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诱抗素浸种催芽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颜秀娟 何鑫 +1 位作者 王学梅 高晶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277-12278,共2页
[目的]为提高宁夏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育苗的抗逆性和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S-诱抗素(福生壮芽灵)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试验,研究S-诱抗素(福生壮芽灵)对辣椒幼苗株高、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鲜重、主根长和根系活力等指... [目的]为提高宁夏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育苗的抗逆性和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S-诱抗素(福生壮芽灵)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试验,研究S-诱抗素(福生壮芽灵)对辣椒幼苗株高、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鲜重、主根长和根系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经S-诱抗素浸种处理的辣椒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与根系活力都优于蒸馏水浸种的对照,其中,植株高度较对照提高19.8%,主根长增加17.5%,地上部鲜重增加16.6%,地上部干重增加33.3%,地下部鲜重增加30.7%,根系活力提高31.4%。但对种子发芽率与幼苗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S-诱抗素的施用明显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增强辣椒幼苗的根系活力,从而明显提高辣椒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诱抗素 辣椒 浸种催芽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蓟马发生规律与降水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龙 何鑫 +4 位作者 李锋 雷银山 刘晓丽 孙海霞 马建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9期84-85,共2页
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种群发生与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枸杞蓟马田间种群发生情况与降水量呈明显相关性,降水能促使枸杞蓟马种群数量下降。
关键词 枸杞蓟马 规律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弓箭捕杀鼢鼠技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国龙 曹川健 +3 位作者 晁建勇 杨虎 宝山 李德家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1,共2页
采用古代兵器弓箭、弩弓的射杀原理 ,改造自制成高效弓箭 (GXGJ) ,结合鼢鼠的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捕杀鼢鼠 ,简单、易行 ,捕杀准确率在 95 %以上。
关键词 弓箭 鼢鼠 防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