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多酚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组成、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讹凤霞 刘宗儒 +2 位作者 田晓菊 王应强 周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78-3083,共6页
目的优化枸杞多酚纯化工艺,并考察其成分组成、抗氧化活性。方法考察HPD-100、D101、AB-8、NKA-9型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纯化工艺。UPLC-LTQ-Orbitrap-MS法考察成分组成,测定DPPH、ABTS自由基清除... 目的优化枸杞多酚纯化工艺,并考察其成分组成、抗氧化活性。方法考察HPD-100、D101、AB-8、NKA-9型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纯化工艺。UPLC-LTQ-Orbitrap-MS法考察成分组成,测定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AB-8型大孔树脂,上样体积30 mL,上样体积流量1.53 mL/min,上样质量浓度1.38 mg/mL,洗脱体积2.27 BV,多酚回收率51.47%,纯度19.78%。共鉴定出14个多酚类化合物,包括酚酸类、糖苷类。在质量浓度为350μg/mL时,纯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维生素C的80.4%,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维生素C的94.3%。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在最优条件下纯化的枸杞多酚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酚 纯化工艺 成分组成 抗氧化活性 Box-Behnken响应面法 UPLC-LTQ-Orbitra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枸杞酒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喜琴琴 田晓菊 +3 位作者 周婷 刘思媛 李强 王紫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1-149,共9页
为探究枸杞酒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组成及变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酿酒过程中3个阶段(预处理、主发酵、陈酿)的代谢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枸杞酒的酿造过程中共鉴定出1... 为探究枸杞酒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组成及变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酿酒过程中3个阶段(预处理、主发酵、陈酿)的代谢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枸杞酒的酿造过程中共鉴定出1092种代谢物,包括195种黄酮类、193种酚酸类、174种生物碱、121种脂质、85种有机酸、80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48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45种木脂素和香豆素、35种萜类、10种甾体以及106种其他类物质;通过火山图筛选发现,预处理、主发酵和陈酿阶段分别鉴定出260、619种和130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以脂质、酚酸类、黄酮类和生物碱为主;经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赖氨酸降解途径,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类黄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枸杞酒酿造过程中的显著富集通路。本研究可为了解枸杞酒在酿造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撑,为优化酿酒工艺和开发功能性枸杞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酒 代谢组学 非挥发性成分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