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饲对放牧滩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倩 郭帅 +2 位作者 张亮亮 王占军 辛国省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8,共1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水平对放牧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抗氧化及血液代谢组的影响。选取体况一致、体重相近[(23.38±0.70)kg]的3月龄去势公滩羊24只,随机分为4组。NC组(对照组)只放牧,LE(低能量组)、ME(中能量组)、HE(高能量组)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水平对放牧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抗氧化及血液代谢组的影响。选取体况一致、体重相近[(23.38±0.70)kg]的3月龄去势公滩羊24只,随机分为4组。NC组(对照组)只放牧,LE(低能量组)、ME(中能量组)、HE(高能量组)组(试验组)先补饲精料再放牧,各组补饲精料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5.91(LE)、17.63(ME)和18.17(HE)MJ·kg^(-1)。预试期12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1)与NC和LE组相比,HE、ME组滩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2)ME组的经济效益高于其他组。3)滩羊血液中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含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上升呈增加趋势,其中HE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能量水平可显著影响抗氧化能力,HE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NC和LE组(P<0.05),ME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NC组(P<0.05),NC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LE和ME组(P<0.05)。5)血浆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17种代谢物差异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有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胆固醇代谢、酪氨酸代谢等。综上所述,提高能量水平可有效提升放牧滩羊的生长性能,这种改善可能是通过调节嘌呤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途径及其中间代谢产物来调控机体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精料补饲水平为0.45 kg·d^(-1)时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人工草地 宁夏滩羊 放牧 抗氧化 血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菌复合制剂对犬营养消化特性及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2
作者 李瑞国 石柏灌 +2 位作者 李荣林 芮道文 辛国省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83-188,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犬营养消化及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将12只身体健康、体重相近[(5.33±1.40)kg]的成年雌性泰迪犬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和酶菌复合制剂组。采用单笼饲养,全价日粮按代谢体重饲喂,整个试验期... 试验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犬营养消化及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将12只身体健康、体重相近[(5.33±1.40)kg]的成年雌性泰迪犬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和酶菌复合制剂组。采用单笼饲养,全价日粮按代谢体重饲喂,整个试验期为35 d(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酶菌复合制剂组的犬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粪便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酶菌复合制剂组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PD whole tree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属的水平上,添加酶菌复合制剂会显著减少Peptoclostridium、Blautia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在犬的日粮中添加以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壳寡糖、屎肠球菌、α-淀粉酶、蛋白酶组成的酶菌复合制剂能提高犬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在一定程度促进犬的营养消化,改变肠道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菌复合制剂 泰迪犬 营养物质消化 粪便评分 粪便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荒漠化草场代表性牧草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帆 李昊 +4 位作者 杨洁 王京 高巧仙 张建勇 辛国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根据宁夏盐池县草地植被类型和滩羊采食习性,采集该地区20种代表性牧草,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脂肪酸含量.宁夏荒漠化草场代表性牧草总脂肪酸含量为8.61~31.32 g·kg^(-1),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占总脂肪酸含... 根据宁夏盐池县草地植被类型和滩羊采食习性,采集该地区20种代表性牧草,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脂肪酸含量.宁夏荒漠化草场代表性牧草总脂肪酸含量为8.61~31.32 g·kg^(-1),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1.44%~89.09%;饱和脂肪酸总量为3.25~8.96 g·kg^(-1),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4.06~23.34 g·kg^(-1).影响羊肉风味的脂肪酸主要有亚麻酸、油酸和硬脂酸.白刺花、拐轴鸦葱和马齿苋中亚麻酸含量较高,均大于10 g·kg^(-1),而苦豆子、藜、草木樨状黄耆中的亚麻酸含量较低,均低于0.1 g·kg^(-1);柠条锦鸡儿和马齿苋中油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3.97和2.48 g·kg^(-1),其他多数牧草中油酸含量均低于1 g·kg^(-1);白刺花、披针叶野决明、苦豆子和马齿苋中硬脂酸含量相对较高,均大于1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脂肪酸 滩羊 营养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及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荣 景海飞 +2 位作者 杨仪 辛国省 杨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213,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纳米硒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抗氧化及代谢组的影响。选取3月龄健康育肥公滩羊60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CON组(含硒0.02 mg·kg^(-1) DM,对照组)饲喂...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纳米硒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抗氧化及代谢组的影响。选取3月龄健康育肥公滩羊60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CON组(含硒0.02 mg·kg^(-1) DM,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和Ⅲ组(试验组)滩羊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1、0.3和0.5 mg·kg^(-1)纳米硒。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滩羊生长性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Ⅰ组滩羊的经济效益(190.52元)高于其他组(187.85、174.92、131.01元)。3)试验组滩羊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尿素含量分别为13.75、13.25 U·L^(-1);8.26、8.11、7.52 mmol·L^(-1);显著低于CON组(23.00 U·L^(-1)、10.19 mmol·L^(-1);P<0.05)。4)Ⅲ组滩羊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494.75 U·L^(-1))显著高于其他组(262.75、228.00、250.50 U·L^(-1);P<0.05)。5)Ⅱ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42.48 g·L^(-1)、9.91 U·m^(-1)、183.93 U·m^(-1))显著高于对照组(34.13 g·L^(-1)、4.93 U·m^(-1)、89.53 U·m^(-1);P<0.05)。6)通过血液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出21种差异显著代谢产物,主要富集的代谢通路有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维生素消化和吸收等。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纳米硒可改善滩羊的机体健康状况,提高抗氧化能力,这可能与代谢通路调控有关;本试验中,滩羊饲料纳米硒最适添加量为0.3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滩羊 血清 抗氧化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静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杰 郭荣 +3 位作者 张娟 张亮亮 杨万升 辛国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4-677,共14页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静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液生化及代谢组的影响,为确定育成期静原鸡适宜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周龄静原鸡公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采...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静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液生化及代谢组的影响,为确定育成期静原鸡适宜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周龄静原鸡公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采用2因子×3水平试验设计,因子1为日粮能量水平,设有低、中、高能量组,分别为11.28、11.70、12.12 MJ/kg,因子2为日粮蛋白质水平,设有低、中、高蛋白质组,分别为14.00%、15.50%、17.00%,试验期77 d。【结果】①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及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下同),中能量-中蛋白质组(ME-MP组)末重、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低能量-高蛋白质组(LE-HP组)平均日采食量最低。②日粮能量水平显著影响胸肌率、腿肌率,中能量组胸肌率、腿肌率最高。日粮能量、蛋白质交互作用对屠体率、半净膛率有显著影响,中能量-中蛋白质组(ME-MP组)屠体率、胸肌率、腿肌率最高。③日粮能量水平显著影响尿素含量,中能量组尿素含量最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血糖,高蛋白质组血糖含量最高。日粮能量、蛋白质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游离脂肪酸,中能量-中蛋白质组(ME-MP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高能量-高蛋白质组(HE-HP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最高、中能量-高蛋白质组(ME-HP组)游离脂肪酸含量最高。④通过血液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出1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β-丙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新陈代谢通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降解等通路。【结论】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可显著影响育成期静原鸡公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这可能与其通过影响血清生化指标及代谢通路调控有关,能量、蛋白质需要量综合表明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适宜于育成期静原鸡公鸡营养需要,其推荐水平分别为11.70 MJ/kg,蛋白质水平为1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蛋白质 静原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油菜不同添加比例对滩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帆 李昊 +6 位作者 杨洁 高巧仙 杨仪 张娟 王京 张建勇 辛国省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343-235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和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对滩羊体外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以水分含量较高的饲料油菜作为混贮水分调节因子,调制试验组混贮的水分含量为50%、55%、60%、65%和70%,同时调...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和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对滩羊体外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以水分含量较高的饲料油菜作为混贮水分调节因子,调制试验组混贮的水分含量为50%、55%、60%、65%和70%,同时调制玉米秸秆黄贮作为对照组。密封发酵60 d后取样,作为滩羊瘤胃体外发酵底物,每组3个重复,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体外发酵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干物质降解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随着饲料油菜添加比例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其中对照组DMD最低,为48.01%,70%水分组DMD最高,为66.81%;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NDFD)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组滩羊体外发酵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5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滩羊体外发酵液中pH值、氨态氮(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浓度、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70%水分组饲料油菜混贮的体外发酵效果较好,即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贮比例为79.45∶20.55。然而,在实际滩羊养殖中,饲料油菜混贮的比例还需进一步通过饲养试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滩羊 体外发酵 降解率 体外产气 氨态氮 挥发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麦麸对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洁 杨仪 +3 位作者 丁园 刘辉 王京 辛国省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2594-2602,共9页
碳源是影响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调制好的水分含量为60%的麦麸作为碳源,探究其添加水平对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品质的影响,将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按照2∶1均匀混合,麦麸添加水平设置为0、2%... 碳源是影响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调制好的水分含量为60%的麦麸作为碳源,探究其添加水平对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品质的影响,将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按照2∶1均匀混合,麦麸添加水平设置为0、2%、4%、6%、8%、10%。分别在第3、7、15、23、30、45、60天取样测定pH,并在第60天进行感官评定、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和发酵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发酵60 d后,麦麸添加组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贮品质显著提升,其感官评分均高于13分;整个发酵过程以7 d前下降速度最快,组间差异明显,试验结束时各组pH均可降至4.25以下。营养物质分析发现,10%麦麸添加组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发酵参数组间分析发现,10%麦麸添加组的氨态氮含量、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最高,达6.09%;乳酸含量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性(P<0.05),以10%添加组乳酸含量最高,达89.83 g·kg^−1。挥发性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乙酸含量最高,丁酸均未检测出;乙酸、丙酸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性(P<0.05),对照组乙酸含量最高,达19.02 g·kg^−1,10%添加组的丙酸含量最高,达0.87 g·kg^−1。综上所述,麦麸的添加水平显著影响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品质,其中麦麸添加量为10%时,可获得品质较高的混贮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混贮 感官评定 营养品质 发酵品质 氨态氮 挥发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与舍饲模式对滩羊肉品质、瘤胃环境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郭帅 杨慧超 +4 位作者 李瑞国 高巧仙 张亮亮 王占军 辛国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8-1807,共10页
【目的】旨在研究放牧与舍饲2种饲养模式对滩羊肉品质、瘤胃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健康、体况接近[(20.20±2.10)kg]的盐池滩羊公羔32只,随机分为舍饲组(C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和放牧组(G组,采食放牧草地),每组16只。饲喂87 d... 【目的】旨在研究放牧与舍饲2种饲养模式对滩羊肉品质、瘤胃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健康、体况接近[(20.20±2.10)kg]的盐池滩羊公羔32只,随机分为舍饲组(C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和放牧组(G组,采食放牧草地),每组16只。饲喂87 d后屠宰,测定其背最长肌肉品质,同时采集新鲜瘤胃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放牧与舍饲对滩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80 d。【结果】舍饲滩羊肌内脂肪、熟肉率、pH(45 min)、背最长肌肉色L与肉色b显著高于放牧滩羊(P<0.05),而放牧羊肉pH(24 h)和肉色a显著高于舍饲羊肉(P<0.05)。瘤胃发酵参数分析发现,放牧滩羊瘤胃pH、异丁酸、异戊酸、乙酸/丙酸显著高于舍饲滩羊(P<0.05),而2组的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无显著差异(P>0.05)。2组检测到OTU总数为2106个,其中放牧组和舍饲组分别为1869和1445个,特有OTU数分别为661和237个,分别占OTU总数的31.38%和11.25%。放牧组瘤胃菌群中观测到的物种数、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而2组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2组滩羊瘤胃中优势菌门主要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在舍饲滩羊样本中的相对丰度为81.38%,高于放牧组的52.96%(P<0.05),而厚壁菌门在舍饲组中相对丰度为15.88%,低于放牧组的37.42%(P<0.05);舍饲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为1.14%,低于放牧组的5.56%(P<0.05)。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主要为未鉴定的普雷沃氏菌科(unidentified_Prevotellaceae)、未鉴定的拟杆菌科目(unidentified_Bacteroidales)、未鉴定的瘤胃菌科(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e),其中未鉴定的普雷沃氏菌科占比最高,放牧组相对丰度为14.74%,高于舍饲组的4.35%(P<0.05)。放牧组中未鉴定的拟杆菌科目相对丰度为3.63%,稍高于舍饲组的3.32%(P>0.05)。放牧组中未鉴定的瘤胃菌科相对丰度为6.49%,高于舍饲组的2.11%(P<0.05)。【结论】饲养方式可影响滩羊肉品质及瘤胃内环境,其中舍饲有利于脂肪沉积,改善羊肉嫩度,而放牧可提高瘤胃菌群多样性,有利于瘤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宁夏滩羊 肌内脂肪 瘤胃pH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壳寡糖对犬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晓斌 李瑞国 +5 位作者 妥强 石柏灌 杨慧超 高巧仙 李荣林 辛国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1-62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壳寡糖(COS)对犬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2岁、体重[(5.64±0.26)kg]相近的成年雄性泰迪犬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各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壳寡糖(COS)对犬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2岁、体重[(5.64±0.26)kg]相近的成年雄性泰迪犬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各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COS1组)、5 g/kg(COS5组)的壳寡糖。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 g/kg的COS对犬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 g/kg的COS显著增加了犬对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对其他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犬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且COS5组显著高于COS1组(P<0.05),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g/kg的COS对犬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5 g/kg的COS显著增加了犬血清总蛋白的含量(P<0.05),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COS对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OS均显著降低了犬肠道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且COS5组显著低于COS1组(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 g/kg的COS显著提高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OS均显著降低了犬肠道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柯林斯氏菌属(Collinsella)的相对丰度(P<0.05)且COS5组柯林斯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OS1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COS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犬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犬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对肠道菌群的组成也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抗氧化能力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饲料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瑞国 杨慧超 +4 位作者 妥强 杨晓斌 高巧仙 石柏灌 辛国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77-318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分别添加10%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茎叶、枸杞(Lycium barbarum)枝条及葡萄(Vitis vinifera)藤条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分别添加10%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茎叶、枸杞(Lycium barbarum)枝条及葡萄(Vitis vinifera)藤条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况相近的雄性滩羊60只,随机分为6组,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预饲期11d,正试期59 d。结果表明:1)在生产性能方面,枸杞枝条组平均日采食量最低,为1.30 kg,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对照组与湖南稷子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为290.00和272.88 g,枸杞枝条组平均日增重最低,为227.33 g,对照组与湖南稷子相较于枸杞枝条差异显著(P<0.05)。2)在肉品质方面,柠条组肌肉胆固醇最低,为0.44 mg·g^(-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湖南稷子组的肌肉肌苷酸含量最高,为4.12 mg·g^(-1),枸杞枝条组次之,为3.89 mg·g^(-1),显著高于柠条组(P<0.05)。3)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湖南稷子组血清甘油三酯最高,为0.44mmol·L^(−1),显著高于甘草茎叶组及葡萄藤条组(P<0.05),但与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不同粗饲料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中糖脂代谢具有一定影响,且柠条、湖南稷子、甘草茎叶、枸杞枝条及葡萄藤条可以缓解粗饲料来源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应该考虑部分粗饲料的添加在滩羊生产性能所表现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饲草资源 滩羊 草畜矛盾 生产性能 肉品质 血清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食品中草药添加对宠物犬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瑞国 杨洁 +4 位作者 石柏灌 李荣林 王建国 蔡翠芳 辛国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为研究咀嚼食品中草药添加对犬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年龄相当的雌性贵宾犬15条[体重(5.02±1.46)kg],随机分为3组,每组5条,每条为1个重复;试验设对照组、中草药低剂量组和中草药高剂量组... 为研究咀嚼食品中草药添加对犬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年龄相当的雌性贵宾犬15条[体重(5.02±1.46)kg],随机分为3组,每组5条,每条为1个重复;试验设对照组、中草药低剂量组和中草药高剂量组,采用单笼饲养,全价日粮按代谢体重饲喂,每日饲喂2次,主粮采食后饲喂咀嚼食品,限时5 min,整个试验期为21 d(预饲期5 d,正饲期16 d)。试验正饲期记录犬咀嚼食品采食量,并于试验最后一天采集血样、粪样,分别用于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高剂量中草药可降低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降低18.18%(P>0.05),较中草药低剂量组降低25.00%(P<0.05);高剂量中草药可显著降低白蛋白含量(P<0.05),较中草药低剂量组降低18.56%,较对照组降低12.27%;低剂量中草药可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含量(P<0.05),较对照组降低32.25%。通过对犬粪便微生物种群群落研究发现,在门水平,各组优势菌门为Firmicutes、Actinobacteria、Fusobacteria、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包括Collinsella、Blautia、Clostridium、[Ruminococcus]等。综上所述,薄荷、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板蓝根等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在咀嚼食品中的添加对犬适口性无不良影响,对免疫球蛋白、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无显著性影响,但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犬甘油三酯、白蛋白及过氧化氢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食品 中草药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