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绒针织保暖内衣的生产实践
1
作者 陈前维 白亚斌 +1 位作者 李国萍 李发洲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1,共3页
针对山羊绒针织保暖内衣厚重、外观稳定性差等缺陷,开发38.46 tex×2粗纺山羊绒针织保暖内衣。研究表明:粗纺山羊绒针织保暖内衣开发应从原料选配、纺纱工艺、针织工艺等方面控制。保暖针织纱的单纱极限最低捻度为380~400捻/m,纱线... 针对山羊绒针织保暖内衣厚重、外观稳定性差等缺陷,开发38.46 tex×2粗纺山羊绒针织保暖内衣。研究表明:粗纺山羊绒针织保暖内衣开发应从原料选配、纺纱工艺、针织工艺等方面控制。保暖针织纱的单纱极限最低捻度为380~400捻/m,纱线强力需保证后道针织加工顺利进行。单面保暖山羊绒针织物的水洗尺寸变化率明显变小,抗起毛起球性提高0.5级,保温率提高20.71%,透气率提高3.16%,手感更加柔软蓬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针织内衣 保暖性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绒微悬浮体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前维 徐成书 +1 位作者 白亚斌 王海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5-78,共4页
针对山羊绒传统染色技术的缺陷,研发一种新型的微悬浮体染色工艺。研究表明,微悬浮体染色技术比传统染色技术的染色时间缩短了30%~40%,后处理时间缩短了25%以上,染色时纤维损伤降低了2.0~3.0 mm,纺纱制成率提高了2.12%;新技术具有染色... 针对山羊绒传统染色技术的缺陷,研发一种新型的微悬浮体染色工艺。研究表明,微悬浮体染色技术比传统染色技术的染色时间缩短了30%~40%,后处理时间缩短了25%以上,染色时纤维损伤降低了2.0~3.0 mm,纺纱制成率提高了2.12%;新技术具有染色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染色温度低、染色能耗小、纤维损伤小、纺纱性能好的优势,且大大提高了山羊绒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微悬浮体 染色 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绒制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的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前维 白亚斌 +1 位作者 王海霞 徐成书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5,共4页
对山羊绒制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来源、危害和行业监测进行研究,提出源头堵截、产品替代、洗涤和原料搭配4种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加快性能优良的新助剂替代品开发是比较彻底的控制方法;建议杜绝山羊绒纺织加工过程中使用烷基酚聚氧乙... 对山羊绒制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来源、危害和行业监测进行研究,提出源头堵截、产品替代、洗涤和原料搭配4种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加快性能优良的新助剂替代品开发是比较彻底的控制方法;建议杜绝山羊绒纺织加工过程中使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对含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山羊绒半成品原料进行染色前洗涤,或对原料进行搭配混合,可以有效控制山羊绒制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总量在100mg/kg以下,这是当前山羊绒纺织企业切实可行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危害 环保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梳山羊绒的吸湿滞后性及其对手排长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乐 王海霞 唐芬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28,共5页
针对原始回潮率影响山羊绒长度测试的问题,将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白、青、紫色分梳山羊绒(自然回潮率不同)放入标准环境下调湿后,测试其回潮率(标准回潮率)、纤维长度、短绒率等指标,对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山羊绒的标准回潮率与... 针对原始回潮率影响山羊绒长度测试的问题,将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白、青、紫色分梳山羊绒(自然回潮率不同)放入标准环境下调湿后,测试其回潮率(标准回潮率)、纤维长度、短绒率等指标,对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山羊绒的标准回潮率与山羊绒本色无关,主要受标准条件下调湿前的自然回潮率影响,且当自然回潮率高于公定回潮率时,测得分梳山羊绒纤维的长度比较长,短绒率比较低;当自然回潮率低于公定回潮率时,测得分梳山羊绒纤维的长度偏短,短绒率偏高。建议通过人为干预,先将样品自然回潮率调整至高于公定回潮率后再置于标准条件下进行调湿,经过该调试后,分梳山羊绒测试结果的可对比性更强,对羊绒生产、贸易的可参考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梳山羊绒 自然回潮率 标准回潮率 吸湿滞后性 手排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绒精梳纺纱落纤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和 王海霞 李发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55,共10页
针对山羊绒精梳纺纱制成率偏低的问题,通过生产对比验证,研究分析山羊绒原料来源、短绒含量对精梳落纤率的影响。实验发现:染色对山羊绒纤维的长度损伤,和绒工序过度开松引起纤维纠缠使毛粒增多,增加了后道工序中的纤维损伤,精纺梳毛机... 针对山羊绒精梳纺纱制成率偏低的问题,通过生产对比验证,研究分析山羊绒原料来源、短绒含量对精梳落纤率的影响。实验发现:染色对山羊绒纤维的长度损伤,和绒工序过度开松引起纤维纠缠使毛粒增多,增加了后道工序中的纤维损伤,精纺梳毛机的梳理作用对纤维的长度损伤,可使山羊绒的短绒率大幅增高。得出山羊绒精梳纺纱制成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山羊绒精梳纺纱落纤率过高,应采取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关,改进染色、和绒、梳毛工艺,以降低纤维长度损伤,降低精梳落纤率,提高产品制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精梳纺纱 精梳落纤率 损伤 纺纱制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精纺纺纱过程中纤维长度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王海霞 高巧燕 白旭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32,共3页
为了了解羊绒精纺生产加工过程中,前纺加工工序对羊绒纤维长度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比羊绒纤维在梳毛、针梳、精梳、复精梳工序下机的手排长度,分析了各工序对羊绒纤维长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梳毛工序使纤维束分离成单纤维状态,使纤维... 为了了解羊绒精纺生产加工过程中,前纺加工工序对羊绒纤维长度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比羊绒纤维在梳毛、针梳、精梳、复精梳工序下机的手排长度,分析了各工序对羊绒纤维长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梳毛工序使纤维束分离成单纤维状态,使纤维之间均匀混合,对纤维长度损伤影响较小;针梳工序是对纤维条进行并合,对纤维起到拉伸梳理作用,使纤维顺直平行,对纤维长度的损伤影响较小;精梳工序排除较短纤维,清除纤维中的扭结粒,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纤维短绒去除较多,有效提高了纤维整齐度;纤维颜色越深,精梳下机的短绒率越高,增加复精梳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 精纺 纤维长度 短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纤维与肤皮点的活性染料同色性染色
7
作者 阴晓冬 王化东 +4 位作者 达来 席世海 张淼 徐成书 欧阳磊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34,38,共5页
针对山羊绒染制浅色时存在纤维颜色浅、肤皮点颜色深的同色性差问题,对团队前期研发的助剂XTR-2进行性能改进。采用与染料亲和力较高的特种助剂组分SN与XTR-2复配制备了助剂XTR-3,并将其用于山羊绒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优化了山羊绒纤维... 针对山羊绒染制浅色时存在纤维颜色浅、肤皮点颜色深的同色性差问题,对团队前期研发的助剂XTR-2进行性能改进。采用与染料亲和力较高的特种助剂组分SN与XTR-2复配制备了助剂XTR-3,并将其用于山羊绒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优化了山羊绒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同色性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助剂XTR-3对山羊绒进行活性染料染色,可避免染色起始阶段酸的应用,弱化纤维与肤皮点因吸酸量的差异而造成对染料吸附量的差异,明显改善染色同色性及匀染性,同色性比传统工艺提高2~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纤维 肤皮点 同色性 毛用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梳绒测长系统2.0版的精确度与重现性考核 被引量:1
8
作者 涂彩云 王府梅 +4 位作者 马爱琴 温润 庞瑞冬 王海霞 张雪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88,共7页
为使分梳绒类纤维长度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测量,研制出一套分梳绒长度测试仪器2.0版。该仪器由取样和制样装置、光电检测装置和控制计算电脑3部分组成。以GB 18267—2013《山羊绒》规定的手排法测试结果为基准,对比测试37种分梳绒纤维... 为使分梳绒类纤维长度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测量,研制出一套分梳绒长度测试仪器2.0版。该仪器由取样和制样装置、光电检测装置和控制计算电脑3部分组成。以GB 18267—2013《山羊绒》规定的手排法测试结果为基准,对比测试37种分梳绒纤维,证明新仪器的测试结果与手排法的一致性高,准确度高。通过重复测试17种试样,证明该仪器的重现性好,结果稳定;与手排长度测试法的重现性对比证明该仪器的随机误差小、可信度高。分梳绒测长系统2.0版适用于山羊绒、兔绒、骆驼绒、牦牛绒等常见分梳绒纤维的长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梳绒 手排法 平均长度 精确度 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原绒分选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霞 王和 李发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37,共4页
针对目前山羊原绒分选还没有完善的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的现状,以国产白原绒及紫原绒的分选为例,研究分析山羊原绒分选工艺、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山羊原绒分选分为原绒分选和洗净绒复选2个工艺过程,探讨分选过程的取、抖、辨... 针对目前山羊原绒分选还没有完善的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的现状,以国产白原绒及紫原绒的分选为例,研究分析山羊原绒分选工艺、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山羊原绒分选分为原绒分选和洗净绒复选2个工艺过程,探讨分选过程的取、抖、辨、除、撕、装、验、复验6个关键步骤的工艺要求,分选后山羊原绒需达到外观松散、无长束粗毛、无大杂质等,含杂率低于0.02%,以聚乙烯、聚丙烯为原料的非动物性纤维和其他动物纤维含量为零。根据最终产品的用途,按照异色纤维含量、纤维细度、含绒量的不同,对分选后的原绒进行水洗及分梳加工,可以提高山羊绒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山羊原绒分选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对于提高分梳山羊绒的产品质量,做到优质优用、物尽其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原绒 洗净山羊绒 分选和质量控制 分梳山羊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增强海藻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宋柏青 毛莉莉 +1 位作者 白亚斌 马建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4,共6页
通过湿法纺丝制备具有二级增强结构的钙离子交联海藻酸钠(Alg)、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纤维。研究过程中通过SEM、FTIR、XRD,表征GO-Alg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以及结晶特性。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得益于GO在Alg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钙离... 通过湿法纺丝制备具有二级增强结构的钙离子交联海藻酸钠(Alg)、氧化石墨烯(GO)复合纤维。研究过程中通过SEM、FTIR、XRD,表征GO-Alg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以及结晶特性。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得益于GO在Alg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钙离子与GO-Alg的双交联网络作用,复合纤维获得显著增强增韧效果。随着GO的添加量达到15%,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能较未添加GO的纤维分别提高(184±16)%和(252±28)%。同时,GO-Alg复合纤维在吸湿和阻燃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提升,其吸水率和极限氧指数分别由纯海藻酸钠纤维的94%和33提高到160%和37。本研究以期为GO-Alg复合纤维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氧化石墨烯 湿法纺丝 纤维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