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枸杞果实品质及微域气候对行间生草种类的响应
1
作者 赵燕 葛玉萍 李磊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8-708,共11页
为探究行间生草种类对园区微域气候及枸杞(Lyciumbarbarum)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清耕为对照,开展枸杞行间自然生草、人工种植黑麦草(Loliumperenne)及人工种植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3种不同生草种类田间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土... 为探究行间生草种类对园区微域气候及枸杞(Lyciumbarbarum)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清耕为对照,开展枸杞行间自然生草、人工种植黑麦草(Loliumperenne)及人工种植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3种不同生草种类田间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水、热、气环境因子及枸杞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人工种植黑麦草处理可增加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同时,该处理相比自然生草处理可提高枸杞花期0-20 cm土层含水量12.75%。另外,人工种植黑麦草处理下0-10cm土层内日均温度相比清耕处理降幅最大,为0.86℃;CO_(2)平均排放速率在人工种植黑麦草及人工种植红三叶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分别比清耕处理降低了19.61%、19.12%。枸杞品质分析得出,相比清耕处理,人工种植黑麦草可增加夏果多糖31.31%,而人工种植红三叶可分别增加夏、秋果实总糖6.91%、9.26%。此外,人工种植黑麦草与人工种植红三叶处理均能增加夏、秋果实维生素C含量,且显著提高秋果实甜菜碱含量。冗余分析认为,冠层相对湿度是影响夏果、秋果枸杞品质形成的最大环境因子,其次为CO_(2)排放速率。因此,行间种植牧草可作为宁夏枸杞园管理模式之一,且以人工种植黑麦草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自然生草 黑麦草 红三叶 冠层相对湿度 CO_(2)排放速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隆德县肉牛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2
作者 贺林芝 尹森楠 +2 位作者 杨刚 马震 杨文琳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4期63-67,共5页
为了解宁夏隆德县肉牛口蹄疫的免疫效果并分析疫情潜在风险,2023年春秋两季防疫工作结束后,采集了隆德县10个乡镇免疫21 d以上的肉牛血清样本共计850份。采用酶联免疫液相阻断法对血清中的O型和A型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春季... 为了解宁夏隆德县肉牛口蹄疫的免疫效果并分析疫情潜在风险,2023年春秋两季防疫工作结束后,采集了隆德县10个乡镇免疫21 d以上的肉牛血清样本共计850份。采用酶联免疫液相阻断法对血清中的O型和A型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春季防疫后,肉牛血清中O型和A型抗体的合格率分别为97.86%和95.48%;秋季防疫后,O型和A型抗体的合格率分别为94.42%和95.81%。这一结果说明,隆德县各乡镇在春秋两季的防疫工作中执行到位,肉牛口蹄疫的免疫效果显著,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70%),表明肉牛群体已具备良好的免疫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口蹄疫 免疫抗体 监测 分析 隆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生态视角下宁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耦合路径研究
3
作者 马青 杜慧彬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1期89-92,共4页
宁夏作为生态脆弱区和民族聚居地,其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了探讨宁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耦合生态价值,分析两者在教育生态理论框架下的协同发展机制,文章基于教育生态理念构建了宁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 宁夏作为生态脆弱区和民族聚居地,其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了探讨宁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耦合生态价值,分析两者在教育生态理论框架下的协同发展机制,文章基于教育生态理念构建了宁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的生态系统,明确了核心主体、外部场域、动态适配及价值共识等要素,分析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剖析了耦合发展机理,强调政策引导、教育资源与生产要素融合以及社会文化与人才培育互动是推动两者耦合发展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宁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发展中还存在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建议加强政策协同与制度创新,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而促进两者的深度耦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教育生态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硫量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4
作者 张树杰 陈灿 +2 位作者 罗爱华 王培 赵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775,共8页
为科学利用绿肥油菜对土壤的生物熏蒸作用,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不同含硫量绿肥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土壤线虫的数量和种类。处理包括行间种植高硫油菜(Hg)、低硫油菜(Lg)与常规清耕管理对照(CK)。结果显示:与CK相比,5月15... 为科学利用绿肥油菜对土壤的生物熏蒸作用,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不同含硫量绿肥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土壤线虫的数量和种类。处理包括行间种植高硫油菜(Hg)、低硫油菜(Lg)与常规清耕管理对照(CK)。结果显示:与CK相比,5月15日种植油菜一个半月,Hg和Lg处理分别使枸杞地土壤线虫数量显著升高103.45%和53.64%;6月30日种植油菜三个月,Hg和Lg处理分别使土壤线虫数量显著升高72.90%和51.34%;但在8月15日翻压油菜一个半月,Hg和Lg处理分别使土壤线虫数量显著降低58.35%和54.20%;9月30日翻压油菜三个月,Hg和Lg处理分别使土壤线虫数量升高5.10%和0.14%,但未达显著差异。同时,在线虫种类上,Hg和Lg处理使食细菌线虫个体和属的数量较CK显著升高,而使植食性线虫个体和属的数量较CK显著降低,特别是植食性线虫胞囊属。与CK相比,Hg和Lg处理线虫通路指数(NCR)在前3次采样时显著升高,而在第4次采样时显著降低;Hg和Lg处理使线虫丰富度指数(Rs)、瓦斯乐斯卡指数(WI)、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显著升高,而使植食性线虫成熟度指数(PPI)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绿肥油菜有利于枸杞地土壤线虫数量的增长,同时能够增加食细菌线虫属的数量和相对丰度、降低植食性线虫属的数量和相对丰度,特别是高硫绿肥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含硫量 绿肥 生物熏蒸 土壤线虫 食细菌线虫 植食性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5
作者 张树杰 陈灿 +2 位作者 罗爱华 王培 赵燕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8期76-83,91,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绿肥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试验包括种植和翻压白菜型绿肥油菜(Bc)、甘蓝型绿肥油菜(Bn)与常规清耕管理对照(CK)3个处理。结果显示:种植绿肥油菜一个半月和三个月,Bc处理土壤线虫数量分别较CK显著...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绿肥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试验包括种植和翻压白菜型绿肥油菜(Bc)、甘蓝型绿肥油菜(Bn)与常规清耕管理对照(CK)3个处理。结果显示:种植绿肥油菜一个半月和三个月,Bc处理土壤线虫数量分别较CK显著升高66.73%和58.46%,Bn处理土壤线虫数量分别较CK显著升高103.45%和72.90%;翻压绿肥油菜一个半月,Bc和Bn处理土壤线虫数量分别较CK显著降低62.30%和58.35%;翻压绿肥油菜90 d,Bc和Bn处理土壤线虫数量分别较对照CK降低5.10%和增加5.10%。同时,Bc和Bn处理食细菌线虫数量较CK均显著升高,而植食性线虫数量较CK均显著降低,特别是胞囊属线虫。与CK相比,Bc和Bn处理在前三次采样时线虫通路指数(NCR)均显著升高,而在第四次采样时均显著降低;多样性指数(H')前两次采样时轻微升高、第三次采样时显著降低,而在第四次采样时显著升高;瓦斯乐斯卡指数(WI)在后三次采样时显著升高;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显著升高;植食性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在后三次采样时均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种植绿肥油菜有利于增加枸杞地土壤线虫数量,能够增加食细菌线虫相对丰度和属的数量、降低植食性线虫相对丰度和属的数量,而且甘蓝型油菜效果要优于白菜型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绿肥 油菜 群落结构 生物熏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研究——基于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政策工具的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晓延 贺思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0-176,共7页
“双师型”教师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公共政策密切关注并积极解决的重要议题。以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政策工具为依据,分析我国教育公共政策中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可以看出,多年来,... “双师型”教师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公共政策密切关注并积极解决的重要议题。以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政策工具为依据,分析我国教育公共政策中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可以看出,多年来,政策主体综合运用指令命令、报酬荣誉、职能拓展、权威重组等工具来推动预期目标的实现。深入认识并正确把握职业教育公共政策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对政策工具的具体运用,可深化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有利于确立这些政策在落地落实时的现实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政策文本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灌埋深下水氮模式对旱区马铃薯水氮分布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贾帅 焦炳忠 高洪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46,共6页
为了探索干旱地区马铃薯地下渗灌埋深对土壤水氮分布规律及最优利用效率模式,田间试验设3种地下渗灌埋深(5、10、15 cm)、3种灌水量(1050、1500、1950 m^(3)/hm^(2))和3种施氮肥量(120、180、240 kg/hm^(2))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 为了探索干旱地区马铃薯地下渗灌埋深对土壤水氮分布规律及最优利用效率模式,田间试验设3种地下渗灌埋深(5、10、15 cm)、3种灌水量(1050、1500、1950 m^(3)/hm^(2))和3种施氮肥量(120、180、240 kg/hm^(2))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下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的增量在苗期和块茎形成期最大,T6处理(渗灌管埋深15 cm、灌水量1950 m^(3)/hm^(2)、施氮量120 kg/hm^(3))在马铃薯3个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多、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大,均与其他处理总累积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渗灌管埋深的增加,土壤中含水率逐渐向下移动,相同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越高;马铃薯商品薯率T6处理最大为69.23%,与其他处理商品薯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9处理产量最高为28.60 t/hm^(2),与T6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但T6处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0.91 kg/m^(2),氮肥偏生产力最大为237.08 kg/kg,并且均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见,在宁夏干旱地区,选择地下渗灌埋深为15 cm、灌溉定额为1950 m^(2)/hm^(2)、施氮量为120 kg/hm^(3)组合,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可实现马铃薯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灌 埋深 水肥耦合 马铃薯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分银行数据聚集:愿景、模型及其技术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晓燕 吴南中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5-101,共7页
通过学分银行聚集学习者学习成果信息,进而构筑一个服务个体、组织和政府决策的学分银行数据体系,是大数据时代教育类型数据来源拓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分银行发挥其社会期待功能的重要方式。学分银行的数据具有数据标准化、存储过程化... 通过学分银行聚集学习者学习成果信息,进而构筑一个服务个体、组织和政府决策的学分银行数据体系,是大数据时代教育类型数据来源拓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分银行发挥其社会期待功能的重要方式。学分银行的数据具有数据标准化、存储过程化、采集全方位化等特征,能准确把握教育的发展状态和趋势,是支持教育治理的关键证据,也可为学习者提升自我导向学习的精准度。学分银行数据聚集的来源包括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学分银行对接平台和学习者自身补充的相关数据,形成了多元和多层次拓展数据,并以此构建了学分银行数据聚集模型。要从技术上落实学分银行数据聚集并使之产生效用,需要通过设计数据标准,夯实学分银行自身的数据采集能力和存储能力;打造学分银行数据中台,形成连接的数据前后台的数据组织系统;开展前端应用开发,拓展学分银行应用范畴;开展数据治理,保证学分银行运行的整体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银行 数据聚集 愿景 模型 技术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的渗灌灌溉方式提高灌区水分利用效率及黄花菜产量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洪香 焦炳忠 贾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37,共6页
为探索宁夏红寺堡灌区地下渗灌灌溉方式影响水资源高效利用、黄花菜经济效益,采用不同灌溉方式(常规灌溉CK、单管单行D1、双管单行D2、地表渗灌S1、地下渗灌S2)对多年生黄花菜生长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为探索宁夏红寺堡灌区地下渗灌灌溉方式影响水资源高效利用、黄花菜经济效益,采用不同灌溉方式(常规灌溉CK、单管单行D1、双管单行D2、地表渗灌S1、地下渗灌S2)对多年生黄花菜生长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黄花菜土壤垂直方向水分变化主要在0~60 cm内幅度较大,各处理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水平方向各处理在20~40 cm处土壤含水率最大;各处理随着黄花菜生育时期的变化,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逐渐增加,CK与其他处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S2处理在各生育时期株高最高,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D2处理花薹最粗为4.59 mm,与CK、D2、S1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CK处理属常规灌溉方式,耗水量最大402.01 mm,S2处理花蕾最长、单个花蕾重最重、产量最大分别为11.86 cm、4.38 g和15446 kg/hm^(2),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S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4.66 kg/m^(3),与S2和D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见,在宁夏干旱地区,选择地下渗灌管埋深为10 cm、灌溉定额为2475 m^(3)/hm^(2),黄花菜单个花蕾重为4.38 g,黄花菜产量较高为15446 kg/hm^(2),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为4.45 kg/m^(3),有助于提高黄花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实现黄花菜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灌 滴灌 灌溉方式 生长 水分利用效率 黄花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插花艺术”实操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彤斐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4期173-175,共3页
为改善园林技术专业实操课的教学效果,结合"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特点,以插花实操项目"胸花的设计及制作"为例,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实操教学,并对教学中的信息化设计及教学实践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信息化实操教学 插花艺术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