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既有建筑隔震改造后结构体系地震易损性分析
1
作者
包超
吴巧智
+4 位作者
杜姣燕
马肖彤
杜永峰
谭伏波
冯琥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既有建筑隔震改造是提升老旧建筑抗震性能和实现城市更新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既有建筑隔震改造过程中下部结构尺寸对隔震改造后串联体系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从整体结构的串联特征入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下支柱截面面积未...
既有建筑隔震改造是提升老旧建筑抗震性能和实现城市更新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既有建筑隔震改造过程中下部结构尺寸对隔震改造后串联体系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从整体结构的串联特征入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下支柱截面面积未改变及增大不同尺寸后各部分子结构与整体串联隔震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及结构超越概率,并确定了结构倒塌裕度比。研究结果表明:下支柱截面面积大小会对串联隔震体系结构地震易损性造成一定影响。随着下支柱截面尺寸增加,串联隔震体系倒塌裕度比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最高倒塌裕度比未必出现于下支柱截面尺寸最大的工况,最优下支柱截面尺寸需通过计算确定。既有建筑隔震改造时,通过串联隔震体系地震响应与易损性分析确定下支柱最优截面尺寸,可以有效提高结构体系安全冗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串联隔震体系
增量动力法
地震易损性
下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既有建筑隔震改造后结构体系地震易损性分析
1
作者
包超
吴巧智
杜姣燕
马肖彤
杜永峰
谭伏波
冯琥
机构
宁夏
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
宁夏
建筑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夏建筑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基金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2023AAC05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68044,52368011)
+1 种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EG03022)
宁夏建设科技计划项目(JSKJ2021-16)。
文摘
既有建筑隔震改造是提升老旧建筑抗震性能和实现城市更新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既有建筑隔震改造过程中下部结构尺寸对隔震改造后串联体系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从整体结构的串联特征入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下支柱截面面积未改变及增大不同尺寸后各部分子结构与整体串联隔震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及结构超越概率,并确定了结构倒塌裕度比。研究结果表明:下支柱截面面积大小会对串联隔震体系结构地震易损性造成一定影响。随着下支柱截面尺寸增加,串联隔震体系倒塌裕度比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最高倒塌裕度比未必出现于下支柱截面尺寸最大的工况,最优下支柱截面尺寸需通过计算确定。既有建筑隔震改造时,通过串联隔震体系地震响应与易损性分析确定下支柱最优截面尺寸,可以有效提高结构体系安全冗余度。
关键词
既有建筑
串联隔震体系
增量动力法
地震易损性
下支柱
Keywords
existing buildings
series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
incremental dynamics approach
seismic vulnerability
lower pillar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既有建筑隔震改造后结构体系地震易损性分析
包超
吴巧智
杜姣燕
马肖彤
杜永峰
谭伏波
冯琥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