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马贵俊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10-111,共2页
目前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艺术技能技巧较差,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职业适应难、适应期长等问题。为满足社会需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了调整。新升格师范学院要顺应学前教育发展... 目前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艺术技能技巧较差,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职业适应难、适应期长等问题。为满足社会需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了调整。新升格师范学院要顺应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升格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升格师范学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马贵俊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31-132,共2页
西部升格师范学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功能定位不够明确,课程结构不尽合理,严重阻碍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应及时调整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设置师范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构建出符合教师专业化标准的课程体系,为西... 西部升格师范学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功能定位不够明确,课程结构不尽合理,严重阻碍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应及时调整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设置师范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构建出符合教师专业化标准的课程体系,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教育 课程结构 师范综合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型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芳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26-128,共3页
在我国师范教育转型的时期,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调整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建构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 在我国师范教育转型的时期,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调整地方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建构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幼教师资,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型师范院校 学前教育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月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Z期74-76,共3页
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要,既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能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但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要,既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能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但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教育却并不尽如人意。为此,本文对当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路径 传统文化教育 综合文化素质 文化软实力 教学实践 教育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薛正斌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89,共7页
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对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依据指标体系理论基础,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文件,通过咨询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构建了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评... 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对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依据指标体系理论基础,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文件,通过咨询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构建了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教师数量、教师质量、师资结构和师资稳定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义务教育 教师资源均衡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会庆 柳立言 张王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9-44,共6页
后扶贫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多重时空场域的乡村教师教育的有机衔接与有效统整,是目标、组织、时序与空间多维度一体化的综合体。当下乡村教师... 后扶贫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多重时空场域的乡村教师教育的有机衔接与有效统整,是目标、组织、时序与空间多维度一体化的综合体。当下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成果匮乏、组织松散、对象缺位与实践弱化的四重困厄。结合后扶贫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多重角色与身份,积极推进理念革新、系统设计、机制创新、实践运作“四维一体”建设,是实现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多元融合、系统优化的关键路径,能够为促进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供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教育一体化 后扶贫时代 理念革新 系统设计 机制创新 实践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IL模型的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审思 被引量:1
7
作者 邱芳婷 傅敏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48,共3页
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AGIL模型为理论分析工具,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存在适应功能弱化、目标实现功能紊乱错位、整合功能缺失、模式维持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应回归基础,协调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 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AGIL模型为理论分析工具,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存在适应功能弱化、目标实现功能紊乱错位、整合功能缺失、模式维持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应回归基础,协调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升自身的适应性;专注合格公民培养,力求达成应有目标;合理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加强整合能力;创新课程观念和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森斯 AGIL模型 基础教育课程文化 适应功能 整合功能 模式维持功能 课程观念 课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马贵俊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48,共2页
文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特点,总结了目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发达国家 职前教师教育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双减”课后服务的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柳立言 龙安然 安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84,共7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减负增效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实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课后服务正面临服务资源匮乏且服务形式单一、区域推进差异化严重,城乡水平差距较大、评价机制和体系都有待完善...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减负增效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实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课后服务正面临服务资源匮乏且服务形式单一、区域推进差异化严重,城乡水平差距较大、评价机制和体系都有待完善等问题。该研究在分析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现实难题的基础上探索了在线教育平台赋能课后服务的实然可能,利用案例法探究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课后服务质量提升与转型发展的可为路径,提出高效利用平台资源开发多样化课后服务活动,构建基于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课后服务样态和形成在线平台支持下的智能化课后服务评价机制等对策,以期为“双减”政策中课后服务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课后服务 智慧教育平台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的实施成效与完善之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薛正斌 李昊敏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地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该政策实施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促进...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地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该政策实施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促进了城乡教师交流,提升了乡村教师培训效果,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有效提升了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管《支持计划》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政策文本缺乏科学合理性、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政策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持计划》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督查机制等,以确保《支持计划》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实施的成效 进一步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的实践困境与变革理路
11
作者 吴丽翠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期22-25,共4页
教师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自1999年至今,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经历了三大阶段:尝试阶段、发展阶段、制度化阶段。虽然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政策制定中,实施对象缺位;政策宣传时,目标群体被忽视;政策执... 教师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自1999年至今,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经历了三大阶段:尝试阶段、发展阶段、制度化阶段。虽然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政策制定中,实施对象缺位;政策宣传时,目标群体被忽视;政策执行时,秉承二元对立思维;政策结果上,政策初衷与效果偏离;政策内容上,与已有规定相冲突。为此,需要做好顶层规划,增强政策完备性;加强政策宣传,提升民众认同感;明确政策目标,保持政策初衷;协调多方利益,避免无谓冲突;提高政策“合法性”,规避内部打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交流政策 实施对象 政策宣传 政策执行 政策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专业发展及其培养途径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邱芳婷 殷世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4,共8页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应具有"专业理念与师德+全面知识+综合能力"的素养结构,而此种素养结构的形成,关键在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适切性,既体现"全科"性,又凸显"农村"性。通过...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应具有"专业理念与师德+全面知识+综合能力"的素养结构,而此种素养结构的形成,关键在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适切性,既体现"全科"性,又凸显"农村"性。通过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的"全科化"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课程生活化设计,理论课程实践性渗透设计,技能课程理论性透视设计,"农村"特色课程乡土化设计,教育实践课程体验式设计,从而培育出"两专多能"具有乡村情怀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职前专业发展 专业素养 课程设计 乡村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行为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芳霞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校园欺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使受欺凌学生身心受到伤害,欺凌者未来可能成为社会暴力的制造者,校园欺凌也会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诱因。对宁夏固原市310...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校园欺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使受欺凌学生身心受到伤害,欺凌者未来可能成为社会暴力的制造者,校园欺凌也会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诱因。对宁夏固原市310名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校园欺凌社会生态系统干预策略,以期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调查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考核制度中的“教师参与”缺失与建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振彪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40-43,共4页
当前的教师考核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主体参与缺失、个性参与缺失以及主动参与缺失的现象。建构教师考核制度中的"教师参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构主体参与,体现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建构个性参与,关注教师的个性特点;建... 当前的教师考核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主体参与缺失、个性参与缺失以及主动参与缺失的现象。建构教师考核制度中的"教师参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构主体参与,体现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建构个性参与,关注教师的个性特点;建构主动参与,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教师考核制度中的"教师参与"必然会促成教师的幸福体验和快乐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参与 教师考核制度 主体参与 个性参与 主动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师生关系的“审美镜像”变迁及重建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桂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39-42,共4页
互联网时代师生关系的"审美镜像"变迁表现为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和去理性化,它们共同促进了知识服务的全民参与和权级平等,为师生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审美空间,并通过消除师生关系中箱格化的、效率化的审美功利法则,扭转了"... 互联网时代师生关系的"审美镜像"变迁表现为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和去理性化,它们共同促进了知识服务的全民参与和权级平等,为师生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审美空间,并通过消除师生关系中箱格化的、效率化的审美功利法则,扭转了"有角色无认同"的传统师生审美镜像,提供了师生关系的移情性体验,让教育活动不再只是奔向目的和手段,推动了当代师生关系从中心到多元、从独白到对话、从遮蔽到开放的审美镜像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师生关系 审美镜像 效率法则 移情性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长课程领导实然样态反思与应然角色回归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振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39,共4页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建构主义课程观的风靡,使得校长课程领导力成为现实的发展诉求。为了真正发挥课程领导作用,校长应当成为课程领导团队领导者、课程规划引领者、课程开发先驱、课程实施督导者、课程评价...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建构主义课程观的风靡,使得校长课程领导力成为现实的发展诉求。为了真正发挥课程领导作用,校长应当成为课程领导团队领导者、课程规划引领者、课程开发先驱、课程实施督导者、课程评价组织者。但现实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呈现出领导意识淡薄、专业知识缺乏、领导技能不足、缺少课程领导能力等样态。为了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更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意识、提升课程领导的理论素养、提高课程领导的实践技能、建设课程领导的和谐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 领导力 课程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教师口语能力培养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南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X期19-20,共2页
现代汉语语音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和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更是学习现代汉语理论的基础实践课程,它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了提高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教师的口语能力,本文分析了现代汉语语音的教学实践和... 现代汉语语音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和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更是学习现代汉语理论的基础实践课程,它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了提高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教师的口语能力,本文分析了现代汉语语音的教学实践和影响教师口语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教师口语能力的相应策略。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音 汉语教师 汉语语音教学 口语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资格证获得的模块化建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许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85-87,共3页
目前教师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没有师资质量就没有教育质量。因此,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就必须从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的源头抓起,而模块化建构就是把好师资质量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师素质 教师资格证的获得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南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Z期27-28,共2页
对现代汉语反问句主要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它的句法语法来进行研究,方法多样而不单一,相比于这个,传统的语法研究就很单一。然而,殷树林老师的一本书分析得很是到位,就是《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一书,他结合了多方面多视角,从语法、语... 对现代汉语反问句主要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它的句法语法来进行研究,方法多样而不单一,相比于这个,传统的语法研究就很单一。然而,殷树林老师的一本书分析得很是到位,就是《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一书,他结合了多方面多视角,从语法、语用平面切入等角度,结合运用了变换分析、语义分析、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等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反问语句做了很详细的解析。这就说明,反问句研究已经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达到了更深刻的研究探讨层次。因此反问句的研究应该从语义、功能特点做更进一步的探讨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反问句 研究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方言的反复问句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顺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Z期65-67,共3页
固原方言的反复问句多以"VP呢吗不VP"、"VP咧吗没有"等较为特殊的形式存在。本文对固原方言的反复问句作了较为细致的描写与分析,重点对有"吗、呢、咧"等词的反复问句的性质和用法进行探讨,认为固原方言... 固原方言的反复问句多以"VP呢吗不VP"、"VP咧吗没有"等较为特殊的形式存在。本文对固原方言的反复问句作了较为细致的描写与分析,重点对有"吗、呢、咧"等词的反复问句的性质和用法进行探讨,认为固原方言的反复问句由是非问派生而来,可称之为"是非反复问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方言 反复问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