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法降解药渣中残留四环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志强 马玉龙 +2 位作者 谢丽 张作义 王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62,共5页
发酵法生产四环素过程中会产出大量废弃药渣,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同时也残留一定量未提取完的四环素,从而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研究筛选到一株对药渣中残留四环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优势菌株,经16S rDNA鉴定为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Citr... 发酵法生产四环素过程中会产出大量废弃药渣,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同时也残留一定量未提取完的四环素,从而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研究筛选到一株对药渣中残留四环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优势菌株,经16S rDNA鉴定为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amalonaticus)。该菌株在35℃、初始pH 5.5、装液量为50 mL、接种量为5%、转速为150 r/min条件下,处理四环素药渣72 h,药渣中残留四环素的降解率为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残留 菌渣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瑞珠 马玉龙 +4 位作者 张娟 张作义 王艳 王敏 马志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2-727,共6页
从长期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土壤中驯化分离到1株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株TS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形态呈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不透明,边缘整齐.用菌株TS1处理初始浓度为100mg/L的泰乐菌素药渣5d,降解率可达100%.泰乐菌素降解符合一级... 从长期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土壤中驯化分离到1株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株TS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形态呈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不透明,边缘整齐.用菌株TS1处理初始浓度为100mg/L的泰乐菌素药渣5d,降解率可达100%.泰乐菌素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对初始浓度为50,100,200,300,400,500mg/L泰乐菌素的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lnc=﹣0.4078t+4.043,lnc=﹣0.4496t+4.8416,lnc=-0.4069t+5.4932,lnc=﹣0.4174t+5.9766,lnc=﹣0.4233t+6.2483,lnc=-0.342t+6.4618;半衰期(t1/2)分别为1.69,1.54,1.70,1.66,1.64,2.03d.以蛋白胨或氨氮作为泰乐菌素共代谢基质时,菌株TS1在7d内对初始浓度为300mg/L泰乐菌素的降解率可达99%以上,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lnc=-0.4174t+5.9766,lnc=-0.3719t+6.0133;t1/2分别为:1.66,1.86d.而用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基质时,泰乐菌素在10d内的降解率仅为66.7%,并且t1/2延长至6.44d,说明葡萄糖的加入不利于了菌株TS1对泰乐菌素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菌素 生物降解 降解动力学 共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泰乐菌素菌渣生产复合酶制剂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玉龙 刘宁普 +2 位作者 张作义 谢丽 张怀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发酵法生产抗生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菌渣,这些菌渣因有机质含量高,堆放极易发生霉变,给当地环境造成危害。文章采用固体发酵法,以微生物降解处理后的泰乐菌素菌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复合酶制剂,并对其在肉鸡上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发酵法生产抗生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菌渣,这些菌渣因有机质含量高,堆放极易发生霉变,给当地环境造成危害。文章采用固体发酵法,以微生物降解处理后的泰乐菌素菌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复合酶制剂,并对其在肉鸡上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含量50%~60%、干物质中麸皮含量不低于40%的泰乐菌素菌渣培养基中,接入5%~10%黑曲霉,在温度30℃、湿度60%~65%、培养基厚度10~14 cm条件下,好氧发酵60~72 h,可得到富含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和酸性蛋白酶的复合酶制剂。经动物饲喂试验,该酶制剂能显著(P〈0.05)提高肉鸡体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同时,肉鸡肌肉、肝脏和肾脏等组织中未检测到残留的泰乐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菌素 菌渣 酶制剂 饲喂效果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曾文俊 吕彩梦 +4 位作者 丁建宝 李艳萍 马建龙 杨锐 杨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13-19,共7页
活性氧等自由基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即抗氧化研究尤为重要。体外抗氧化实验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手段,对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反应机理对各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 活性氧等自由基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即抗氧化研究尤为重要。体外抗氧化实验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手段,对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反应机理对各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常用的评价方法(化学分析法、细胞抗氧化活性法)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多种评价方法的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评价方法 化学分析法 细胞抗氧化活性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适宜碳源及营养方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牛海亚 马玉龙 +1 位作者 石勋祥 马丽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030-6033,共4页
筛选小球藻(Chlorella sp.)的适宜碳源,比较研究小球藻在不同营养方式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葡萄糖能显著促进小球藻生长,且小球藻可利用葡萄糖在化能异养、光激活异养、光异养及兼养条件下均可生长,其比生长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兼养... 筛选小球藻(Chlorella sp.)的适宜碳源,比较研究小球藻在不同营养方式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葡萄糖能显著促进小球藻生长,且小球藻可利用葡萄糖在化能异养、光激活异养、光异养及兼养条件下均可生长,其比生长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兼养、光异养、光激活异养、化能异养及光合自养。兼养培养比生长速率接近于光合自养和光异养培养下的比生长速率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Chlorella SP ) 微藻 适宜碳源 异养 兼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柴胡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红 彭励 +4 位作者 宋乐 冯璐 李振凯 李彦青 高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1,共7页
目的:为了提高银柴胡多糖得率,对银柴胡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银柴胡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Sevag法除... 目的:为了提高银柴胡多糖得率,对银柴胡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银柴胡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Sevag法除蛋白得银柴胡粗多糖,进一步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优化后银柴胡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50℃、时间3.20 h、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为28.24%±0.10%,多糖含量为59.13%;体外抗氧化测定结果显示,银柴胡粗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是5.47、2.40和1.44 mg/mL,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结论:本研究经优化得到的银柴胡多糖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为银柴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柴胡 多糖 提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子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提取工艺的比较和产物分析
7
作者 王妍 曾文俊 +5 位作者 张玉婷 布尔汉·洁吾海尔阿依 李艳萍 丁建宝 李娆娆 杨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43,共12页
为了全面评估枸杞子中的酚类成分,本研究分别利用碱水解和酸水解法制备了其中的结合多酚(non-extractable phenolic compounds, NEPC)。选取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了酸或碱的浓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等与NEPC得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优... 为了全面评估枸杞子中的酚类成分,本研究分别利用碱水解和酸水解法制备了其中的结合多酚(non-extractable phenolic compounds, NEPC)。选取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了酸或碱的浓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等与NEPC得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优化了水解工艺参数。碱水解过程中的时间对NEPC得率影响显著,而料液比对酸水解的结果影响较大;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水解和酸水解获得的NEPC分别为0.65±0.05 mg/100 g和0.52±0.03 mg/100 g。利用UPLC-Q-TOF-MS,从水解产物中解析了11种化合物,主要是苯丙素衍生物。11种化合物都可在酸水解产物中被检出,而碱水解产物中仅鉴定出4种物质。研究结果表明,碱水解能得到更多的NEPC,酸水解产物则表现出良好的化合物多样性,因此制备NEPC时,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水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结合多酚 碱水解 酸水解 工艺优化 产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柴胡本草考证
8
作者 李振凯 王英华 +7 位作者 彭励 王红 冯璐 李海姗 牛丕莲 唐静荣 武瑞瑞 马素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53-3058,共6页
银柴胡与柴胡有着紧密且极易混淆的历史渊源。本文以银柴胡为考证主体,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和时间线索为依据,结合植物学、中药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对银柴胡的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等进行系统考证。... 银柴胡与柴胡有着紧密且极易混淆的历史渊源。本文以银柴胡为考证主体,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和时间线索为依据,结合植物学、中药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对银柴胡的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等进行系统考证。经考证,银柴胡的发展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分别为唐代至元代、明清、民国至近现代,对应银柴胡与柴胡混用期、逐渐区分期、独立成熟期。随历史发展“银柴胡”一名逐渐由“银州产柴胡”发展为独立的药材名,银柴胡药材、功效和基原植物也与柴胡逐渐区分。此外,结合地方志和现代资源调查,对银柴胡在宁夏的道地产区分布进行考证,进一步明确了银柴胡的历史道地产区为陕西-内蒙古-宁夏毗邻区域,以及宁夏中部风沙干旱带及以北地区。为银柴胡正本清源、澄清混乱、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了有效依据,对宁夏银柴胡产业发展和道地产区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柴胡 名称 功效 药用历史 基原 道地产区 品质评价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筛选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玉龙 张作义 +2 位作者 刘宁普 谢丽 黄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6-1080,共5页
发酵法生产抗生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药渣.由于残留抗生素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药渣的资源化利用.以泰乐菌素药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法探讨降解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的方法.结果表明:从长期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土壤中筛选到可降解药... 发酵法生产抗生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药渣.由于残留抗生素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药渣的资源化利用.以泰乐菌素药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法探讨降解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的方法.结果表明:从长期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土壤中筛选到可降解药渣残留泰乐菌素的菌株,将该菌株以10%的接种量,在30~35℃,pH为7的条件下,发酵处理泰乐菌素药渣120h后,微生物法未检出残留泰乐菌素的存在.提示利用微生物法可以消除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从而为泰乐菌素药渣有效处理提供可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菌素 药渣 降解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乐菌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酶促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娟 马玉龙 +2 位作者 孙瑞珠 王艳 马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19,共7页
从长期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株TSl,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rniensis)。以菌株TSl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硫酸铵盐析... 从长期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株TSl,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rniensis)。以菌株TSl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和冰浴超声波破碎法提取胞外和胞内粗酶液,考察了该粗酶液降解泰乐菌素的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S1降解泰乐菌素的酶为胞内组成酶,粗酶液降解泰乐菌素的适宜温度为35℃,适宜pH为7.5,在温度为20~50℃,pH5.0~8.0的条件下,粗酶液对泰乐菌素都能保持较高的降解活性,表明降解粗酶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pH适应范围,其米氏常数K∞和最大降解速率Vmax分别为0.33mmol/L和1.89nmol/(m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菌素 降解菌 筛选 降解酶 酶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青蒿砜-哌嗪-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建 魏梦雪 +1 位作者 李国明 李学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926,共8页
以双氢青蒿素为起始原料,经胺化、氧化、烷基化、胺化和酰化反应,快速、高效地合成了青蒿砜及其衍生物,并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定.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细胞毒活性,初步研究... 以双氢青蒿素为起始原料,经胺化、氧化、烷基化、胺化和酰化反应,快速、高效地合成了青蒿砜及其衍生物,并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定.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细胞毒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细胞活性,给药72h,半抑制浓度IC50最优值为0.09μmol/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砜 哌嗪 磺酰胺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溴甲基化及反应条件优化
12
作者 岳方 孙涛 +2 位作者 刘春晖 马晓莉 杨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根据Blanc反应原理,以氢溴酸为溴甲基化试剂,对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溴甲基化反应研究。在氢溴酸过量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浓硫酸用量对溴甲基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溴含量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实验... 根据Blanc反应原理,以氢溴酸为溴甲基化试剂,对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溴甲基化反应研究。在氢溴酸过量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浓硫酸用量对溴甲基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溴含量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实验。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9h,反应温度93℃,浓硫酸用量39.5mL。在该条件下可制备溴含量为4.522mmol/g的大孔吸附树脂,为树脂的进一步改性、功能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nc反应原理 溴甲基化反应 大孔吸附树脂 溴含量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