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滑动模态的液压支架推移系统高精度位置控制
1
作者 高钰豪 孙星 +2 位作者 李洋 刘伟 李婧妍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液压支架推移系统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综采工作面直线度。目前液压支架推移系统位置控制算法普遍存在状态感知维度单一、动态扰动耦合复杂等问题,导致控制算法的实际效果受限,特别是移架过程中的非线性摩擦效应与未建模动态特性,进一步... 液压支架推移系统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综采工作面直线度。目前液压支架推移系统位置控制算法普遍存在状态感知维度单一、动态扰动耦合复杂等问题,导致控制算法的实际效果受限,特别是移架过程中的非线性摩擦效应与未建模动态特性,进一步加剧了系统控制偏差的累积效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准滑动模态的液压支架推移系统高精度位置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融合液压缸动力学、流量特性及扰动耦合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了“双幂次趋近律−新型饱和函数”协同框架,解决传统滑模控制(SMC)中快速收敛与抖振抑制的矛盾。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准滑动模态控制器(QSMC),该控制器引入ESO估计液压支架推移系统未建模动态和外部扰动,采用非线性反馈饱和函数加快系统状态收敛,有效抑制SMC固有的抖振现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SMC,所提方法在阶跃响应中稳态时间缩短至1.1 s,降幅为47.6%,稳态误差趋近于零;在正弦响应中,0.2 s即可实现稳定跟踪,峰值误差为0.001 m,减小了94.7%,且具备更宽的频带特性;在方波输入下所提方法实现了平滑切换,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推移系统 工作面直线度控制 位置控制 滑模控制 准滑动模态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角度光散射湿度修正的粉尘质量浓度检测技术
2
作者 赵政 林桂玲 颜鸽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
为减小检测误差,提出一种实时湿度修正的粉尘质量浓度检测技术。基于Mie光散射原理,研究多角度光散射理论,建立实时湿度修正粉尘质量浓度检测的数学理论模型,研制多角度光散射的粉尘质量浓度检测单元;剖析煤炭粉尘颗粒吸湿生长的特性,... 为减小检测误差,提出一种实时湿度修正的粉尘质量浓度检测技术。基于Mie光散射原理,研究多角度光散射理论,建立实时湿度修正粉尘质量浓度检测的数学理论模型,研制多角度光散射的粉尘质量浓度检测单元;剖析煤炭粉尘颗粒吸湿生长的特性,试验研究环境湿度、粉尘粒径与散射光通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湿度修正优化算法,提出多角度光散射湿度修正的粉尘质量浓度检测技术;将湿度修正因子算法写入多角度光散射粉尘质量浓度检测单元中。试验发现:带湿度修正的多角度光散射粉尘质量浓度检测单元的检测误差ξ≤10.6%,比不带湿度修正的误差小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质量浓度 MIE理论 多角度光散射 湿度修正 散射光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分离器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初步研究
3
作者 赵政 刘国庆 林桂玲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69,共7页
为解决分离器长时间运行带来的分离效能偏差、人工维护频繁等问题,亟须一种无分离器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方法。根据光散射理论,数值模拟研究粉尘颗粒粒径与光散射特性的关系;研制高分辨率光散射样机,构建亚利桑那A1标准粉尘的试验系统... 为解决分离器长时间运行带来的分离效能偏差、人工维护频繁等问题,亟须一种无分离器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方法。根据光散射理论,数值模拟研究粉尘颗粒粒径与光散射特性的关系;研制高分辨率光散射样机,构建亚利桑那A1标准粉尘的试验系统,研究不同粒径呼吸性粉尘的光散射特性;基于BMRC(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离曲线,建立粉尘颗粒粒径与光散射特性相关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模型,初步形成无分离器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技术。试验验证发现:无分离器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技术能较准确检测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限值为55.2 mg/m^(3),检测误差为29.1%;该技术目前仅适用于低浓度下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分离器 呼吸性粉尘 浓度检测 MIE散射 光散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柔性悬挂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异常工况表征及自主调控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强 张吉雄 +5 位作者 宗庭成 金子山 韩雨 杨康 张斌 傅瑞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41-2151,共11页
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是固体充填开采技术的关键装备,其高效智能化的程度制约着固体智能充填开采技术的进步,暂难突破超大采长、大功率、高可靠性的瓶颈,运行状态受地质条件、充填工艺等主控因素影响显著,异常工况自主调控问题亟待解决。... 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是固体充填开采技术的关键装备,其高效智能化的程度制约着固体智能充填开采技术的进步,暂难突破超大采长、大功率、高可靠性的瓶颈,运行状态受地质条件、充填工艺等主控因素影响显著,异常工况自主调控问题亟待解决。总结了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特征;构建了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位姿形态与运输状态表征方法;通过分析异常工况的形成机理,选取异常工况判别指标,结合位姿与运输状态表征方法,给出了其空间位姿、牵引状态等异常工况判别准则与典型异常工况的调控路径,揭示了多工况状态下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运载调控机制,提出了实时调控充填材料运输量、直线及水平程度组合的异常工况自主调控方法。全国首个260 m工作面长固体充填工程案例表明:通过异常工况自主调控,平均最大水平偏移距每减少100 mm,刮板链牵引力可减少85 kN,输送功率损耗可减少55 kW;平均最大垂直偏移距每减小100 mm时,输送功率损耗可减少7.2 kW;单位长度货载运量每减少100 kN/m,刮板链牵引力可减少31.9 kN,输送功率损耗可减少38.2 kW。所提出的异常工况自主调控方法可显著提升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的输送效能,可助力实现固体智能充填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 工况表征 自主调控 工况判别 路径解调 充填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有限元分析的矿用输送机链轮制造优化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亮霞 马维 《南方农机》 2018年第4期49-49,共1页
近几年,综采技术不断优化,为了全面顺应发展要求,大功率以及大运量的刮板输送机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需要注意的是链轮结构作为刮板输送机的核心元素,只有践行系统化优化设计机制,才能为研究项目的全面升级提供保障。文章对刮板输... 近几年,综采技术不断优化,为了全面顺应发展要求,大功率以及大运量的刮板输送机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需要注意的是链轮结构作为刮板输送机的核心元素,只有践行系统化优化设计机制,才能为研究项目的全面升级提供保障。文章对刮板输送机链轮结构和有限元模型予以分析,并集中讨论了优化设计过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链轮结构 有限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技术发展历程(一)——国外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葛世荣 王俊涛 宋智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刮板输送机是井下采煤工作面的“脊梁”装备,它经历了6次技术变革,持续推动采煤工艺变革及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刮板输送机第1次技术变革发生于1900-1940年,诞生了可拆卸刮板输送机,煤矿开启半机械化开采时代;第2次技术变革产生于1940-195... 刮板输送机是井下采煤工作面的“脊梁”装备,它经历了6次技术变革,持续推动采煤工艺变革及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刮板输送机第1次技术变革发生于1900-1940年,诞生了可拆卸刮板输送机,煤矿开启半机械化开采时代;第2次技术变革产生于1940-1950年,创制了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煤矿进入机械化开采时代;第3次技术变革形成于1950-1985年,创设了可自移刮板输送机,煤矿跨入综合机械化开采时代;第4次技术变革出现在1985-2000年,已发展成为重型化刮板输送机,煤矿走向高产高效综采时代;第5次技术变革形成于2000-2010年,研发出自动化刮板输送机,煤矿迈向数字化综采时代;第6次技术变革始于2010年,创新推出智能化刮板输送机,煤矿开启少人化智采时代。英国和德国为刮板输送机初创做出巨大贡献,研制出多种早期的刮板输送机机型。苏联对刮板输送机的系列化,以及对机械化采煤机的配套起到重要的创新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1954年,英国把安德顿滚筒采煤机与垛式支架、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组合为综合机械化采煤机组,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综采工作面。21世纪以来,世界煤炭开采的重心逐步转向我国,国外刮板输送机研发与制造影响力逐年衰减,我国逐渐成为刮板输送机的制造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采煤工作面 机械化采煤 煤矿智能化 技术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激光甲烷检测系统及温度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鹏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18,共7页
瓦斯浓度检测精度不高、传感器后期检修工作量大,是当前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光纤传输的分布式激光甲烷检测系统,并研究了其配套的温度补偿方案。阐述了采用可调谐激光光谱吸收技术和光复用技术... 瓦斯浓度检测精度不高、传感器后期检修工作量大,是当前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光纤传输的分布式激光甲烷检测系统,并研究了其配套的温度补偿方案。阐述了采用可调谐激光光谱吸收技术和光复用技术进行多通道系统设计的方法,进而分析环境温度变化与甲烷吸收光谱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验测试数据的多变量自适应温度补偿算法,实现了瓦斯浓度在大空间复杂温度场条件下的准确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64个测点在10 km范围内的准确检测;进行温度补偿后,在0~40.0℃温度变化范围内,甲烷体积分数测量范围为0~100.00%,测量误差小于±2.00%。该系统适用于煤矿通风巷道、采煤工作面等危险场所,具有测量精度高、信息覆盖面广、气室无源、本质安全、成本低等特点,可为煤矿瓦斯突出预警和瓦斯抽采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检测 光纤传感 激光光谱 多通道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技术发展历程(二)——国内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葛世荣 王俊涛 +1 位作者 宋智丽 李国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我国生产刮板输送机始于1950年,以仿制苏联刮板输送机为主。1954年开始定型生产SGD-11型、SGB-11、SGB-15型刮板输送机;1958年试制出可弯曲链板输送机。1970年,国产SGW-150型刮板输送机与MLQ1-80型采煤机、TZ140型液压支架组成中国第一... 我国生产刮板输送机始于1950年,以仿制苏联刮板输送机为主。1954年开始定型生产SGD-11型、SGB-11、SGB-15型刮板输送机;1958年试制出可弯曲链板输送机。1970年,国产SGW-150型刮板输送机与MLQ1-80型采煤机、TZ140型液压支架组成中国第一个采用自主装备的综采工作面。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生产煤矿刮板输送机19.43万台,其中张家口煤矿机械公司生产60 360台,宁夏天地奔牛公司生产24 840台。自2010年起,智能化刮板输送机开始起步,2011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初级智能化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2012年研制成功变频一体电机驱动的中双链刮板输送机,2014年研制成功世界首台具有装载量监测和自适应调速的智能控制刮板输送机。2022年研发出500 m长运距智能刮板输送成套装备,输送能力达3 000t/h;2023年研制出世界首套10m超大采高智能刮板输送机成套装备,输送能力为8 000t/h。我国刮板输送机单机平均吨位呈现指数型增长,20世纪50年代的单机平均吨位仅为5.3t,之后40年的刮板输送机处于小型化阶段;2000年单机平均吨位达到45t,进入重型化时期,2010年达到75t;之后进入超重型机型阶段,2020年单机平均吨位达16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中国制造 采煤工作面 技术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复杂环境下细纱落纱机的纱锭和管纱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小鹏 杨雅宁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2,共11页
为了解决传统自动细纱落纱机在拔管和插管操作中存在的漏拔、漏插问题,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自动细纱落纱机中,提出了一种两次识别分割的方法,以准确识别管纱和纱锭,降低漏拔和漏插发生的概率。针对复杂环境对原始图像造成的严重干扰,首... 为了解决传统自动细纱落纱机在拔管和插管操作中存在的漏拔、漏插问题,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自动细纱落纱机中,提出了一种两次识别分割的方法,以准确识别管纱和纱锭,降低漏拔和漏插发生的概率。针对复杂环境对原始图像造成的严重干扰,首先在图像预处理时调整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突出纱锭和管纱的图像特征;然后在目标识别过程中进行初始识别和二次识别。为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分别在图像预处理和目标识别阶段进行改进,在预处理中通过图像乘法融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对比度,在目标筛选决策中引入目标数量特征以提高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场景下的纱锭和管纱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8.40%,实现了在复杂背景下纱锭和管纱的精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落纱机 纱锭识别 管纱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矿用减速器油液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学文 陈兵奎 +1 位作者 王伟刚 武通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86,102,共4页
集成图像可视在线铁谱传感器和在线黏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大功率矿用减速器磨损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多级监测技术实现了井下减速器的远程监测。将该系统用于超重型刮板输送机动力部的油液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润滑油的远程监... 集成图像可视在线铁谱传感器和在线黏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大功率矿用减速器磨损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多级监测技术实现了井下减速器的远程监测。将该系统用于超重型刮板输送机动力部的油液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润滑油的远程监测;通过监测发现经过跑和后的减速器油液里磨粒尺寸大多在50μm以上,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器 磨损 铁谱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现状及待突破关键技术 被引量:208
11
作者 葛世荣 郝尚清 +7 位作者 张世洪 张幸福 张林 王世博 王忠宾 鲍久圣 杨小林 杨健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46,共19页
自实现机械化采矿后,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以解放矿工就成为世界采矿界的科研目标。在回顾智能化采煤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待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展望。首先,介绍了智能化采矿... 自实现机械化采矿后,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以解放矿工就成为世界采矿界的科研目标。在回顾智能化采煤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待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展望。首先,介绍了智能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动力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发展阶段对采煤工作面的要求,进而提出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基本要求;其次,从科研计划研究、国内学术论文发表、相关专利授权以及国内煤矿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的创新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从"十一五"起就开始重视智能化采煤技术的研究,通过10余年的大力发展,批准了近10个与采煤智能化技术有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同时产生一大批学术论文和授权专利,这些创新成果形成了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与超大采高、特厚煤层等4种智能化采煤基本模式,并建成了近200处不同层次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再次,从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巷道集中监控技术等5个方面,归纳了在初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上已成熟应用的35项智能控制技术;最后,针对复杂条件下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技术难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突破的精准定位、煤岩识别、智能支护、自主纠偏和智能煤流感控等5项智能化采煤关键技术,并给出相应的技术突破思路。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智能化采煤装备技术总体已达到自主化、成套化、实用化的国际先进水平,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智采工作面的自主能力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智能矿山 智能装备 智能采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拖拉机动力电池压载构型设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武仲斌 刘宇 +3 位作者 张君 周锋涛 何景强 谢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25-433,共9页
为改善电动拖拉机动力电池压载效果以提升整机牵引性能,提出了一种位置可调的电池压载框架结构;基于牵引性能预测基本方程,以驱动效率、滑转率和前轴安全压载综合最优为目标建立电池压载参数优化模型,该模型可根据作业条件给出最优电池... 为改善电动拖拉机动力电池压载效果以提升整机牵引性能,提出了一种位置可调的电池压载框架结构;基于牵引性能预测基本方程,以驱动效率、滑转率和前轴安全压载综合最优为目标建立电池压载参数优化模型,该模型可根据作业条件给出最优电池压载参数;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电动拖拉机牵引作业仿真模型,针对负载1~5 kN范围内的水平牵引工况,对电池压载参数优化前后的牵引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基于所提出的位置可调电池压载框架结构,搭建了电动拖拉机实验样机,并在室内土槽环境下对压载参数优化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前桥安全压载的前提下,所提出的电池压载构型使牵引车速和能量利用率分别提升4.16%和5.66%,有效提升了电动拖拉机的牵引作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布局优化 电池压载 牵引 滑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减速器制造质量多特征决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铁锋 童一飞 +1 位作者 魏进强 李杨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111,共10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的研究需求在不停增加,本文针对农机减速器的制造环境特点及系统需求分析进行农机减速器智能制造系统的搭建和方案的设计。并围绕农机减速器制造过程中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建立农机减速器制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的研究需求在不停增加,本文针对农机减速器的制造环境特点及系统需求分析进行农机减速器智能制造系统的搭建和方案的设计。并围绕农机减速器制造过程中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建立农机减速器制造质量多特征决策,揭示数据的关联关系以及对智能农业装备制造的影响规律,通过LLE降维算法、SVM、随机森林和DS证据理论等多种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降维融合和质量预测,经融合后的多分类器预测质量正确率达到93.75%,预测的正确性比单个分类器预测有所提高,解决了不同分类器决策结果的冲突问题和多特征信息造成的不确定性问题,助力中国农业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器 智能制造 多特征决策 智能农业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FOPID算法的钻锚机器人机械臂运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2-302,共11页
钻锚机器人是实现煤矿综掘智能化的重要装备,其机械臂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钻锚机器人支护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钻锚机械臂的控制通常采用PID控制器,但在环境恶劣、煤层复杂的工况下,PID控制器的参数选择对控制效果影响较大,且由于受整... 钻锚机器人是实现煤矿综掘智能化的重要装备,其机械臂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钻锚机器人支护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钻锚机械臂的控制通常采用PID控制器,但在环境恶劣、煤层复杂的工况下,PID控制器的参数选择对控制效果影响较大,且由于受整数阶PID控制算法和传统经验调参的限制,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控制效果最好的一组参数,导致机械臂末端不能及时准确定位。基于机器人技术、分数阶控制技术和智能优化算法,采用数值建模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鲸鱼算法(WOA)对分数阶FOPID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并应用于机械臂的运动控制。基于旋量理论利用D-H法建立机械臂关节坐标系及坐标变换矩阵表达式,采用蒙特卡洛算法求解机械臂工作空间点云图;基于独立关节控制理论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并结合分数阶FOPID控制技术,搭建机械臂关节处液压马达/油缸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基于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鲸鱼算法(WOA),搜索算法(GPS)4种智能优化算法,从标准方差、超调量、稳定时间3个动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液压马达/油缸的不同控制组合策略下阶跃影响的效果。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鲸鱼算法(WOA)对整定FOPID参数的有效性。研究工作为无人钻锚机械臂精准定位和自动支护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相关运动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锚机器人 机械臂 分数阶FOPID 鲸鱼算法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力排渣的大直径井筒钻掘技术与工艺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志强 宋朝阳 +4 位作者 程守业 荆国业 赵钧羡 陈云 赵立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2-282,共11页
井筒是井工法矿物开采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工程,对于拟建井筒下部具备生产系统的有利条件,采用重力排渣的大直径井筒钻掘技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吊桶式上排渣技术存在的排渣不连续、掘进效率低,且难以与破岩工序协同作业... 井筒是井工法矿物开采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工程,对于拟建井筒下部具备生产系统的有利条件,采用重力排渣的大直径井筒钻掘技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吊桶式上排渣技术存在的排渣不连续、掘进效率低,且难以与破岩工序协同作业等难题,探索改变凿井工作面的排渣方式,采用重力排渣工艺可提高凿井效率,即通过预先建立连接拟建井筒上下水平的小直径导井,或上水平施工条件不具备时在井筒下水平直接上向钻进导井,破碎岩渣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掉落至下水平,再利用装载和运输设备进行装运排渣。首先论述了机械破岩钻井流体正循环和反循环上排渣技术工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提出了基于依靠岩渣自重进行重力排渣的工艺,分析了大直径井筒反井钻井、直接上向反井钻井、导井式竖井掘进机等机械破岩重力排渣技术的发展现状,凝练了基于重力排渣的机械破岩钻井技术现阶段面临的硬岩破碎、钻具稳定可靠、钻井偏斜控制、智能钻进等难题,系统梳理了导孔钻进、导井钻进、钻爆扩大、反井正钻扩大、反井钻机一次扩大和导井式井筒掘进机扩大等技术工艺及装备,构建了不同工序组合的综合成井工艺体系。基于重力排渣的机械破岩凿井技术,将继续在煤矿、金属矿山、水电、交通等领域大直径井筒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无人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井筒建设技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机械破岩 重力排渣 反井钻机 井筒掘进机 大直径井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链轮轴组油封漏油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秀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9-120,124,共3页
刮板输送机工作环境恶劣,其链轮轴组的浮动油封经常失效导致漏油,轻则造成润滑油浪费、工作环境被污染,重则导致链轮轴组内轴承损坏。从链轮轴组浮动油封自身质量、组件安装、用户使用等各环节对造成密封失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 刮板输送机工作环境恶劣,其链轮轴组的浮动油封经常失效导致漏油,轻则造成润滑油浪费、工作环境被污染,重则导致链轮轴组内轴承损坏。从链轮轴组浮动油封自身质量、组件安装、用户使用等各环节对造成密封失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链轮轴组密封可靠性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链轮轴组 浮动油封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工作面运输装备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庆华 张林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5-70,共6页
阐述了我国综采工作面运输装备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外煤机装备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取得的突破,分析了我国综采输送装备与国外产品存在的差距,并从提高国产装备自动化水平和关键元部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井工煤矿 综采工作面 运输装备 刮板输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电退刀技术在数控花键轴铣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家平 李昀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0-171,共2页
介绍了FANUC series 0i-MD系统在数控花键轴铣床增加断电退刀功能的控制原理及实际应用。通过对数控花键轴铣床工作原理、机床配置、技术性能、电气元件等的分析,采用FANUC公司电源故障后备模块控制进给伺服电机,用电容模块进行能量消... 介绍了FANUC series 0i-MD系统在数控花键轴铣床增加断电退刀功能的控制原理及实际应用。通过对数控花键轴铣床工作原理、机床配置、技术性能、电气元件等的分析,采用FANUC公司电源故障后备模块控制进给伺服电机,用电容模块进行能量消耗供电,实现数控机床断电自动退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花键轴铣床 FANUC系统 断电退刀 电源故障后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MnMo模具钢的离子氮化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增谋 黄建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2-153,共2页
离子氮化以其优异的组织性能、节约能源、无污染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5CrMnMo模具钢进行离子氮化处理,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效果显著。
关键词 模具 离子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针对我国薄煤层的赋存现状,从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和薄煤层开采技术与装备方面阐述了我国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输送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薄煤层刮板输送机在薄煤层开采关键技术上取得的突破,并提出了薄煤层刮板输送机的发展... 针对我国薄煤层的赋存现状,从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和薄煤层开采技术与装备方面阐述了我国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输送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薄煤层刮板输送机在薄煤层开采关键技术上取得的突破,并提出了薄煤层刮板输送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开采 刨煤机 刮板输送机 采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