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家身份维度透视伊朗妇女政策
1
作者 郝诗羽 马洋洋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30,159,160,共26页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国后,在霍梅尼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指导下,伊朗的国家身份被赋予了“宗教与世俗”的二元属性,伊朗政府的妇女政策随之发生了转向。霍梅尼时期,在“全盘伊斯兰化”的意识形态下,妇女政策被确定了以宗教思想为统领...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国后,在霍梅尼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指导下,伊朗的国家身份被赋予了“宗教与世俗”的二元属性,伊朗政府的妇女政策随之发生了转向。霍梅尼时期,在“全盘伊斯兰化”的意识形态下,妇女政策被确定了以宗教思想为统领的基调。后霍梅尼时期,伊朗政坛单极格局消失,伊朗各方政治力量都尝试重塑宗教与世俗的关系来调整国家身份,妇女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基于此,从伊朗国家身份维度解读妇女政策,可为理解伊朗妇女问题提供参考。首先,伊朗国家身份的宗教内核确定了妇女政策的起点,也框定了妇女政策改革的空间。其次,伊朗国家身份调整引发的政治斗争打断了妇女政策的连贯改革,使妇女政策缺乏长效性。最后,伊朗国家身份的二元格局,凸显了妇女发展世俗导向与妇女政策宗教底色间的张力,导致伊朗妇女问题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国家身份 妇女政策 妇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构建中国自主的中东研究知识体系
2
作者 周烈 昝涛 +2 位作者 金忠杰 田文林 殷之光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9,158,共28页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指示后,中东研究学者更加重视“构建自主的中东区域国别研究知识体系”这一现实问题。学者们既需要转变认知范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在实践...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指示后,中东研究学者更加重视“构建自主的中东区域国别研究知识体系”这一现实问题。学者们既需要转变认知范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构建路径,又需要结合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以中国为方法的方法论自觉。面对新的时代任务,中国中东研究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定位与科教兴国战略、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及中央人才工作战略等三个重要基础,积极培养自主知识型的中东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在建构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区域国别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既要避免陷入“中国中心论”的误区,又要批判吸收西方区域国别研究成果中的有益成分。也就是说,对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的思考,其原点是对霸权关系的反思,及在此基础上围绕平等关怀展开的对战争、和平与发展的理论与制度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中东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水资源综合管理:动因、实践与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晨 冯璐璐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108,159,共32页
水资源问题长期困扰着埃及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人口快速增长、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持续干旱,以及因修建复兴大坝而加剧的地区冲突等问题,埃及采取了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以应对上述挑战。埃及政府... 水资源问题长期困扰着埃及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人口快速增长、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持续干旱,以及因修建复兴大坝而加剧的地区冲突等问题,埃及采取了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以应对上述挑战。埃及政府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和域外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广灌溉改善项目与设立综合水管理区,出台法律(令)以适配改革。埃及还将水资源与灌溉部门确立为改革主导部门,协同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水资源管理改革。然而,该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囿于外部援助的控制与埃及传统政治“惯性”导致政府与农户之间的信任缺失;水资源管理法律与农业灌溉法律存在高度重叠,缺乏专门且有针对性的法规;复兴大坝引发的水资源争端进一步削弱了地区政治互信,并阻碍了流域整体化管理进程;不同级别的用水者协会成员参与管理的程度不一,而农户的节水意识亟待提高。从长远来看,虽风险与机遇并存,但受制于多重因素制约,埃及水资源综合管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综合管理 国际援助 埃及 用水者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