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融资机制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1
作者 贾卓 李艳春 宋乃平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73-177,209,共6页
阐述了当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融资渠道,即政府的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和国际资金。从经济学角度和生态重建的行为主体两个角度分析了宁夏地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所出现的融资困难的原因。最后提... 阐述了当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融资渠道,即政府的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和国际资金。从经济学角度和生态重建的行为主体两个角度分析了宁夏地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所出现的融资困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宁夏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融资困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生态恢复与重建 融资模式 融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退化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坤 李国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以草地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退化草地群落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生物量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禁牧对增加草地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起到了一定作用,而6区轮牧的方式使草地群落优势种恢复得较以草定畜方式好一些;不... 以草地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退化草地群落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生物量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禁牧对增加草地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起到了一定作用,而6区轮牧的方式使草地群落优势种恢复得较以草定畜方式好一些;不同利用方式间相似性指数反映了放牧干扰使得相似性增大,6区轮牧对草地的干扰较以草定畜小些;禁牧对增加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不明显,以草定畜样地的多样性程度较高,但这可能是草地群落恢复性较差的表现,6区轮牧相对于以草定畜的草地群落恢复性较好;禁牧对草地群落有毒植物生物量的减少起到了作用,而6区轮牧对减少有毒植物的生物量,较以草定畜效果好些,这种方式对草地的恢复较为有利。今后应注重对6区轮牧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多样性 利用方式 草地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徐坤 李国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665-10667,共3页
[目的]为寻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合理植被配置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以草定畜、禁牧、六区轮牧3种利用方式下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探讨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提高生物量的利用方式。[结果]3种利... [目的]为寻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合理植被配置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以草定畜、禁牧、六区轮牧3种利用方式下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探讨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提高生物量的利用方式。[结果]3种利用方式中,禁牧草地植物群落的重要值最高,六区轮牧次之,以草定畜最低。不同利用方式草地的总生物量为禁牧草场>六区轮牧>以草定畜,这与四大科草的生物量一致,而平均有毒植物生物量的顺序则相反。草地的群落生物量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但从5到8月平均有毒植物的生物量变化顺序均为以草定畜>六区轮牧>禁牧草场。[结论]禁牧促进豆科、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减少有毒植物的生长,而六区轮牧的效果优于以草定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方式 草地 群落结构 生物量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魏金梅 何彤慧 +1 位作者 程志 郭亮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4期96-100,共5页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前提,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地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相关的概念定义出发,探讨了当前地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根据...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前提,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地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相关的概念定义出发,探讨了当前地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重点梳理了湖泊、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总结了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然后对当前地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今后的几个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生态系统健康 指标体系 生态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ONOS影像的城市景观格局研究——以银川市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林波 白明生 +2 位作者 李国旗 周海刚 刘永高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4-166,共3页
选用2001年和2005年的IKONOS遥感图象,应用GIS软件Arcview提取各景观斑块,并计算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数等景观生态指标,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近几... 选用2001年和2005年的IKONOS遥感图象,应用GIS软件Arcview提取各景观斑块,并计算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数等景观生态指标,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近几年景观格局变化较大,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加,破碎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则呈现减小的趋势。各种景观类型中耕地变化最为明显,斑块面积和斑块数目大幅度减小:居住用地的斑块面积增加较大,道路用地、公共用地和防护林地的面积也有所增加,水域面积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GIS IKONOS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宁夏森林资源的发展变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东清 李国旗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5期98-102,共5页
简要介绍宁夏近30年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详细阐述贺兰山、罗山、宁南六盘山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原因,提出当前人工造林存在的问题.由于宁夏干旱少雨,建议在今后造林时不能仅盲目追求森林覆盖率,还要充分考虑土壤及气候条件,做到... 简要介绍宁夏近30年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详细阐述贺兰山、罗山、宁南六盘山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原因,提出当前人工造林存在的问题.由于宁夏干旱少雨,建议在今后造林时不能仅盲目追求森林覆盖率,还要充分考虑土壤及气候条件,做到适地适树,乡土树种、多树种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发展变化 森林覆盖率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酶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岳思君 李学斌 +1 位作者 李爱华 蒙秋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2,15,共3页
[目的]筛选有良好分解效果的纤维素分解菌。[方法]以含菌秸秆、腐叶和玉米地土壤为材料,经富集培养后,根据水解圈直径进行纤维素分解菌初筛分离培养和复筛培养,制取粗酶液,测定CMC酶活力和滤纸酶活。[结果]从各地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6... [目的]筛选有良好分解效果的纤维素分解菌。[方法]以含菌秸秆、腐叶和玉米地土壤为材料,经富集培养后,根据水解圈直径进行纤维素分解菌初筛分离培养和复筛培养,制取粗酶液,测定CMC酶活力和滤纸酶活。[结果]从各地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6个菌株,各菌株均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上较好生长,其中菌株H-1、H-2、H-6生长最快,而其余菌株则生长缓慢,菌株H-2的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为0.211 4和0.295 0 IU/ml,菌株H-6的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为0.201 6和0.280 2 IU/ml,高于其他4种菌株;菌株H-4的产纤维素酶能力最低,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为0.181 9和0.206 5 IU/ml。[结论]H-2、H-6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CMC酶活 滤纸酶活 水解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宁夏原州区的调查看退耕还林政策的不足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乃平 陶燕格 +2 位作者 王磊 刘艳华 马忠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4,共3页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5年来成效明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放缓退耕还林进度,检讨政策不足十分必要。依据在宁夏原州区各相关部门和73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提出了退耕还林政策4个方面的问题和初步改进建议。即补助标准总体较高,长期大面积补...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5年来成效明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放缓退耕还林进度,检讨政策不足十分必要。依据在宁夏原州区各相关部门和73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提出了退耕还林政策4个方面的问题和初步改进建议。即补助标准总体较高,长期大面积补偿,国力难以支撑,还会扭曲退耕还林还草的目标;退耕补助期限过短,在补助到期之后与退耕地见效之前的过渡期太长,不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粮食补贴政策的变化不利于稳定退耕农户的生计;退耕还林地产权安排仍显僵硬,农民受益没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 粮食补贴 宁夏原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牧前后宁夏盐池县农民主体收益结构对比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艳华 王磊 +1 位作者 王彦庚 宋乃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57,362,共4页
禁牧政策是继2000年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之后,为巩固其成果实施的重要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政策,政策的实施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农户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为此,以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在对69户农户调查问... 禁牧政策是继2000年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之后,为巩固其成果实施的重要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政策,政策的实施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农户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为此,以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在对69户农户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农户主体收益结构——耕地、畜牧业和打工收益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发现禁牧政策实施后农户的整体收益是受损的,实践证明,政策的实施需要与农民生计有效结合起来,生态效益才可以真正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牧 盐池县 耕地收益 畜牧业收益 打工收益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蓟外植体诱导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明生 何丽颖 +1 位作者 陈彦云 李国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230-11231,共2页
[目的]筛选诱导朝鲜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用朝鲜蓟的种子、根、叶柄、第三展开叶、第二展开叶、第一展开叶、心叶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组合的4种培养基对朝鲜蓟愈伤组织的... [目的]筛选诱导朝鲜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用朝鲜蓟的种子、根、叶柄、第三展开叶、第二展开叶、第一展开叶、心叶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组合的4种培养基对朝鲜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结果]按朝鲜蓟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小,4种培养基组合的排序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MS+6-BA 2.0 mg/L+NAA 0.5 mg/L>MS+6-BA 2.0 mg/L+NAA 1.0 mg/L>MS+6-BA 0.5 mg/L+NAA 2.5mg/L;外植体的排序为:第一展开叶>心叶>第二展开叶>叶柄>第三展开叶>根>种子。综合分析表明,诱导朝鲜蓟愈伤组织的最佳条件为:以第一展开叶和心叶为外植体,在MS+6-BA 2.0 mg/L+2,4-D 0.5 mg/L培养基上,诱导率可达90.5%。[结论]该研究为朝鲜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蓟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粮食问题影响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燕格 王磊 +2 位作者 宋乃平 刘艳华 马忠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退耕还林政策与粮食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协调的问题。政策目标是即能顺利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又能使得退耕农户粮食生产有较大的改善、人均粮食拥有量能满足其温饱需求。通过对原州区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粮食的播种面... 退耕还林政策与粮食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协调的问题。政策目标是即能顺利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又能使得退耕农户粮食生产有较大的改善、人均粮食拥有量能满足其温饱需求。通过对原州区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粮食的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粮食生产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退耕户口粮田考虑的不足,退耕农户对于政府补贴的依靠性太强。当政府补贴在5~8年后停止,一半左右的退耕户会选择复耕,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扶持后续产业,使农户的温饱问题不仅依赖于土地,而且依赖于其他非农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粮食问题 原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种金银花与原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的比较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明生 李国旗 +1 位作者 姚澍辉 陈彦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308-12310,共3页
[目的]为宁夏引种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原产地山东省平邑县和引种地宁夏自治区贺兰县不同花期的金银花为试材,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种地金银花大白期绿原酸... [目的]为宁夏引种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原产地山东省平邑县和引种地宁夏自治区贺兰县不同花期的金银花为试材,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种地金银花大白期绿原酸含量最高,为3.792%。原产地金银花银花期绿原酸含量最高,为4.076%。原产地金银花二白期和银花期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引种地。原产地金银花各个花期总黄酮含量均明显高于引种地,原产地以金银花二白期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968%,引种地以金银花金花期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683%。以上差异因山东平邑和宁夏贺兰的最低月均气温、年均降水、海拔等生态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所造成的。[结论]原产地与引种地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引种 绿原酸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以沙湖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燕珠 璩向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74,77,共4页
分别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对沙湖在2009年的16个监测点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对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各方法的评价结果,得出关于沙湖水质比较准确、客观的结论。最后,比较3种方法的... 分别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对沙湖在2009年的16个监测点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对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各方法的评价结果,得出关于沙湖水质比较准确、客观的结论。最后,比较3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将不同方法相结合更能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指数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PRED系统演变的定量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磊 宋乃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4-156,159,共4页
选取16个主要指标,运用数学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PRED系统及其子系统近20年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状况,进而采用相关分析法,对1985-2004年、1985-1994年、1995-2004年三个时间序列的PRED各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 选取16个主要指标,运用数学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PRED系统及其子系统近20年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状况,进而采用相关分析法,对1985-2004年、1985-1994年、1995-2004年三个时间序列的PRED各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总系统和子系统及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终得出宁夏PRED系统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系统 人口系统 资源系统 环境系统 经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不同沙化草地柠条灌丛表层土壤固碳研究
15
作者 赵伟 吴旭东 +2 位作者 潘军 王兴 杨新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57-64,共8页
为系统认识荒漠草原柠条灌丛灌草植被长期影响下土壤有机碳演变规律,以天然草地(T1)、灰钙土草地(T2)、结皮草地(T3)、固定沙丘草地(T4)、半固定沙丘草地(T5)、流动沙丘草地(T6)6个不同沙化梯度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大中小3个冠幅尺度灌... 为系统认识荒漠草原柠条灌丛灌草植被长期影响下土壤有机碳演变规律,以天然草地(T1)、灰钙土草地(T2)、结皮草地(T3)、固定沙丘草地(T4)、半固定沙丘草地(T5)、流动沙丘草地(T6)6个不同沙化梯度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大中小3个冠幅尺度灌丛内外土壤的固碳效应。结果表明:(1)各沙化梯度草地柠条(灌丛内外)比较: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在流动沙丘草地最低(P<0.01),在天然草地最高(P<0.01)。灌丛内活性有机碳(AOC)含量在结皮草地最高(P<0.01),灌丛内结皮的存在对AOC的固定起到了重要作用。(2)各沙化梯度草地大中小柠条灌丛比较:灌丛内部,总体上中等冠幅灌丛TOC、AOC、惰性有机碳(NOC)含量最高(P<0.01),柠条灌丛发育中期是柠条草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一个拐点,也是灌丛内部"肥岛效应"最集中的体现;灌丛外部、结皮草地和流动沙丘草地的小灌丛TOC、NOC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灌丛,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研究认为:随着柠条灌丛的发育,土壤固碳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冠幅尺度下固碳效益最显著。柠条灌丛土壤固碳效应可能是灌木和地表结皮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沙化梯度 柠条灌丛 土壤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原州区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评估
16
作者 刘艳华 宋乃平 +1 位作者 陶燕格 王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0-182,185,共4页
以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西北部、水土流失严重并以贫困著称的宁夏原州区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为例。在进一步实地认识该规划设计的背景基础上,概括出该总体规划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然后,通过对获取的6个典型村的73份有效问卷的分... 以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西北部、水土流失严重并以贫困著称的宁夏原州区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为例。在进一步实地认识该规划设计的背景基础上,概括出该总体规划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然后,通过对获取的6个典型村的7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角度探讨了该区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实施后的效果。发现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实施对于抑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后续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效果明显,但仍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总体规划 原州区 效果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方式对芦苇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永全 何彤慧 夏贵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65-169,共5页
通过定点观测及室内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芦苇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征。结果表明:(1)芦苇各生长指标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生物量、叶面积、株高、株径可以较好地反映芦苇的综合状况,即可以用来评价芦苇生长情况。密度增... 通过定点观测及室内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芦苇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征。结果表明:(1)芦苇各生长指标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生物量、叶面积、株高、株径可以较好地反映芦苇的综合状况,即可以用来评价芦苇生长情况。密度增加是芦苇群落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2)适时适当的火烧处理可以起到积极的生态作用,促使芦苇在形态指标和生物量上都表现出优势,促使芦苇更早进入生长发育,并且较早地进入生殖生长期。(3)收割处理可移除地表枯落物,使地上植被具有更多的生长空间去竞争水肥气热等资源,而对芦苇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不同留茬高度对芦苇的生长无显著影响。(4)芦苇的盖度、株径、叶片个数、分节数和株高的变异系数均较小,表明它们作为芦苇的基本形态指标是较为稳定的,生态可塑性小;而芦苇种群密度的变异系数较大,表明密度不稳定,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芦苇 生物量 管理方式 火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不同种植年限人工柠条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8
18
作者 潘军 宋乃平 +4 位作者 吴旭东 杨新国 陈林 曲文杰 翟德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以荒漠草原不同林龄(9 a,17 a,27 a)人工柠条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层深度以及柠条灌丛不同部位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以荒漠草原不同林龄(9 a,17 a,27 a)人工柠条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层深度以及柠条灌丛不同部位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柠条灌丛各部位SOC和TN含量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具有统计学上的极显著差异(P<0.01);灌丛各部位SOC、TN含量均随林龄增加逐渐增大,且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小,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灌丛各部位均表现为内部>边缘>外部;随着柠条林龄的增长,灌丛各部位土壤TP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林龄的增长,灌丛各部位土壤C/N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土壤C/P在灌丛内部和边缘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在灌丛外部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N/P在灌丛内部和外部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灌丛边缘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N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C/P和N/P整体上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P与TP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TN和C/P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人工柠条林在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呈现明显的表聚性,柠条灌丛出现肥岛效应;由于柠条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需加强植被与土壤生态系统N/P化学计量特征,土壤N、P养分限制和植被养分适应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人工柠条灌丛 种植年限 土壤 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韩润燕 陈彦云 +1 位作者 周志红 冯进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3,共6页
采用室内种子萌发及温室幼苗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耐盐植物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胁迫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累积发芽率、发芽势,增加幼苗地上部分的鲜干比、叶绿素含量,并促进幼苗根... 采用室内种子萌发及温室幼苗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耐盐植物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胁迫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累积发芽率、发芽势,增加幼苗地上部分的鲜干比、叶绿素含量,并促进幼苗根和芽的生长,而高浓度的NaCl胁迫则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草木樨种子的发芽指数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得出:低浓度的NaCl胁迫对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NaCl胁迫则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草木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与围栏对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学东 陈林 +3 位作者 杨新国 赵伟 张义凡 李学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9-1395,共7页
以宁夏毛乌素沙地荒漠草原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与围栏对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牧干扰下,甘草群落土壤有机碳(so... 以宁夏毛乌素沙地荒漠草原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与围栏对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牧干扰下,甘草群落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显著降低;3种植被群落土壤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均显著升高;甘草与赖草群落土壤总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亦显著上升。从土壤酶活性变化来看,放牧条件下,赖草群落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上升;蒙古冰草群落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下降,而甘草群落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上升;蒙古冰草与甘草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下降。整体来看,不同植被群落土壤4种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放牧与围栏对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类型群落土壤养分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应根据群落特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以利于植被恢复及保持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 围栏 土壤养分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