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牧交错带不同类型农牧户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艳春 贾卓 宋乃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农牧户调查的基础上,将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11个典型村的82个抽样农牧户分为五类家庭农业生态系统:Ⅰ.种植业;Ⅱ.工副业;Ⅲ.种植业-畜牧业;Ⅳ.种植业-工副业;Ⅴ.种植业-畜牧业-工副业。采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系统稳定... 在农牧户调查的基础上,将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11个典型村的82个抽样农牧户分为五类家庭农业生态系统:Ⅰ.种植业;Ⅱ.工副业;Ⅲ.种植业-畜牧业;Ⅳ.种植业-工副业;Ⅴ.种植业-畜牧业-工副业。采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系统稳定性指标,对五类农牧户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农牧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经营内容增多和产业链延长而增强,并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在退耕还林补助停发以后,各类型农牧户生态系统的均衡性和稳定性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户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牧户农业生态系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坤 李国旗 李世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主要以草地群落的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退化草地群落进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禁牧对增加草地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起到了一定作用,增加了草地植物群落的密度、盖度等,减少了有... 主要以草地群落的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退化草地群落进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禁牧对增加草地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起到了一定作用,增加了草地植物群落的密度、盖度等,减少了有毒牧草,但要发展草地畜牧业就不可能一直完全禁牧下去,对比以草定畜与六区轮牧的放牧方式,虽然随着月份变化,以草定畜样地的多样性程度上升,但这种大幅变动有可能是草地群落恢复性较差的表现,而六区轮牧的多样性3种指数的月份变化是有规律性的,相对于以草定畜的草地群落恢复性应该是较好的,可知以六区轮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的恢复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六区轮牧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演化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宋永永 米文宝 +1 位作者 杨丽娜 郑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2-928,共7页
【目的】研究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演变规律和演变机制,为促进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90-2012年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耦合... 【目的】研究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演变规律和演变机制,为促进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90-2012年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耦合度、协调发展度的演变规律。【结果】1990~2012年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上升后逐步下降的变化趋势,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度c为0.844~0.999,整体处于高水平耦合期,具体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D为0.416加.758,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上实现了由过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良性转变。【建议】应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农业用地安全;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注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以促进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向协调有序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 熵权法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宁夏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灵通 高桂英 张前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4-199,共6页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模型,对宁夏1980、1985、1990、1995、1998-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1980-2005年间,除1990-1995年宁夏人均生态足迹有所降低以外,其余期间均处于增长趋势;宁夏人均生态足迹由1980年的0....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模型,对宁夏1980、1985、1990、1995、1998-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1980-2005年间,除1990-1995年宁夏人均生态足迹有所降低以外,其余期间均处于增长趋势;宁夏人均生态足迹由1980年的0.61 hm^2增加到了2005年的2.39 hm^2,草地、化石能源和耕地是生态足迹的主要供给部分。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80年的1.22 hm^2降低到2005年的0.76 hm^2,生态承载力一直处于降低趋势,耕地和草地是生态承载力的主要供给部分。1995年是宁夏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转折点,此前宁夏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此后生态承载力开始小于生态足迹并出现生态赤字,即现在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VGT的宁夏盐池县近8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被引量:20
5
作者 杜灵通 李国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1,共6页
为评价宁夏盐池县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该文利用最新的10 d合成SPOT-VGTNDVI数据,合成最大化植被指数(MNDVI)和年平均植被指数(YMNDVI),并结合盐池县的降水数据,分析了1999—2006年间MNDVI和YMNDVI的变化。同时,还用一元线性回归... 为评价宁夏盐池县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该文利用最新的10 d合成SPOT-VGTNDVI数据,合成最大化植被指数(MNDVI)和年平均植被指数(YMNDVI),并结合盐池县的降水数据,分析了1999—2006年间MNDVI和YMNDVI的变化。同时,还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模拟了这8年来每个像元MNDVI和YMNDVI的变化趋势。MNDVI的变化趋势显示,在1999—2006年盐池县植被出现改善的面积为6345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73.27%,而出现退化的面积为1449 km2,只占总土地面积的16.72%;YMNDVI的变化趋势也显示,植被出现改善的土地面积大于植被出现退化的土地面积。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盐池县1999年以来整体生态环境处于好转状态,虽然有部分年份受严重干旱影响出现植被退化,但整体上地表植被开始增加,生态环境开始改善,已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并开始显露出一定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SPOT-VGT 遥感 生态治理工程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退化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坤 李国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以草地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退化草地群落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生物量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禁牧对增加草地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起到了一定作用,而6区轮牧的方式使草地群落优势种恢复得较以草定畜方式好一些;不... 以草地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退化草地群落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生物量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禁牧对增加草地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起到了一定作用,而6区轮牧的方式使草地群落优势种恢复得较以草定畜方式好一些;不同利用方式间相似性指数反映了放牧干扰使得相似性增大,6区轮牧对草地的干扰较以草定畜小些;禁牧对增加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不明显,以草定畜样地的多样性程度较高,但这可能是草地群落恢复性较差的表现,6区轮牧相对于以草定畜的草地群落恢复性较好;禁牧对草地群落有毒植物生物量的减少起到了作用,而6区轮牧对减少有毒植物的生物量,较以草定畜效果好些,这种方式对草地的恢复较为有利。今后应注重对6区轮牧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多样性 利用方式 草地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荒漠草原步甲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2
7
作者 贺奇 王新谱 杨贵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3-932,共10页
采用巴氏罐诱法于2009年3月到10月对盐池四墩子3种不同类型荒漠草原的步甲物种组成、数量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获得步甲标本1318号,分属于9属15种,其中直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 gebleri、蒙古伪葬步甲Pseudotaphoxnus mongolicus、径... 采用巴氏罐诱法于2009年3月到10月对盐池四墩子3种不同类型荒漠草原的步甲物种组成、数量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获得步甲标本1318号,分属于9属15种,其中直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 gebleri、蒙古伪葬步甲Pseudotaphoxnus mongolicus、径婪步甲Harpalus salinus和短翅伪葬步甲Pseudotaphoxnus brevipennis为优势种,个体数量分别占个体总数的33.08%、19.73%、15.94%和8.04%。多样性分析表明适度干扰荒漠草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均高于低干扰和强干扰荒漠草地。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猪毛蒿和甘草混交带与围栏放牧带及柠条带有较高的相似性,蒙古冰草带和苜蓿与柠条混种带相似性较高。从时间动态上看,步甲群落的个体数量在8月份达到最高。4种优势种季节性变化分别是直角通缘步甲盛发期为8月,径婪步甲发生的高峰期为8、9月,短翅伪葬步甲在5月和8月,蒙古伪葬步甲7—10月个体数量均多;不同物种在不同类型荒漠草地出现的高峰期是不一致的。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步甲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植物生物量和植被密度次之;土壤含水量与步甲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均匀度显著负相关,与优势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步甲 多样性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宁夏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杜灵通 李国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1-195,共5页
在分析现有分裂窗算法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种适合于MODIS数据的简化分裂窗算法,针对MODIS的热红外波段数据,讨论了利用该分裂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所需的亮度温度、大气透过率及地表比辐射率的计算方法,并对宁夏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结果... 在分析现有分裂窗算法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种适合于MODIS数据的简化分裂窗算法,针对MODIS的热红外波段数据,讨论了利用该分裂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所需的亮度温度、大气透过率及地表比辐射率的计算方法,并对宁夏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宁夏的地表温度从南到北表现出三个明显的区域,采用30 km×30 km的样区,对这三个区域的地表温度进行统计得出,南部山区的地表温度分布在19.7~35.3℃之间,且在这一温度段内分布均衡,平均地表温度为27.1℃;灌区的地表温度分布在25.9~37.1℃之间,且主要靠近低温区段,平均地表温度为29.3℃;中部干旱带的地表温度分布在31.2~48.9℃之间,且主要靠近高温区段,平均地表温度为45.8℃。这些特征与宁夏的陆面植被覆盖、地形特征等实际状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地表温度 空间分布 分裂窗算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大戟科植物分布新资料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小伟 曹兵 +3 位作者 秦伟春 姬学龙 施兴文 王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5-196,共2页
报道了宁夏植物分布的1个新记录种黑水大戟.该种植物系宁夏首次发现.
关键词 宁夏 大戟科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被子植物分布新资料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小伟 曹兵 +3 位作者 秦伟春 姬学龙 施兴文 王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0-1062,共3页
报道了宁夏植物分布的3个新记录种——黑三棱、骆驼刺、婆婆针和1个新记录亚种——柳穿鱼.
关键词 宁夏 被子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以宁夏原州区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乃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216,共5页
在对宁夏原州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农户进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资料和数据总结了原州区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发展中的5个问题:退耕和禁牧弱化了畜牧业,工业基础薄弱难以带动后续产业,新培育的后续产业难以带动广大的农户,农民文化水平... 在对宁夏原州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农户进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资料和数据总结了原州区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发展中的5个问题:退耕和禁牧弱化了畜牧业,工业基础薄弱难以带动后续产业,新培育的后续产业难以带动广大的农户,农民文化水平低阻碍了劳动力转化。结合原州区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和生产体系、建设基本农田发展旱地生态农业、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继续加大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坚持不懈地厉行计划生育政策等5条基本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续产业 退耕还林草 宁夏原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宁南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红彬 谢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067-18069,共3页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并分析了宁南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鱼鳞坑、水平沟和封育3种恢复措施实施5年后土壤0~40、40~100 cm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水分有效性和水分...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并分析了宁南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鱼鳞坑、水平沟和封育3种恢复措施实施5年后土壤0~40、40~100 cm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水分有效性和水分盈亏状况。[结果]鱼鳞坑、水平沟措施下土壤容重变化不大,但土壤黏粒含量、毛管孔隙和持水性下降,水分有效性和水分盈亏状况改善。[结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可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但使土壤持水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干扰恢复措施 典型草原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红寺堡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拓野 米文宝 +1 位作者 邹淑燕 卜晓燕 《农业科学研究》 2010年第1期23-25,28,共4页
介绍了红寺堡工业园区的概况,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管理潜力和尚可供地年数等方面对园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认为红寺堡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小,不利于园区未来的发展,为此,提出园区... 介绍了红寺堡工业园区的概况,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管理潜力和尚可供地年数等方面对园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认为红寺堡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小,不利于园区未来的发展,为此,提出园区挖掘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途径.最后,从4个方面总结了红寺堡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结果的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寺堡 工业园区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同心县近56年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亚 何彤慧 璩向宁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4期33-35,共3页
根据宁夏同心县1951—2006年的气温和降水记录,用相关分析、统计和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表明56年来同心县气温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高,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微弱是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降水量的变化不明显,但... 根据宁夏同心县1951—2006年的气温和降水记录,用相关分析、统计和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表明56年来同心县气温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高,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微弱是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降水量的变化不明显,但秋季降水有减少的趋势.56年来同心县呈现凉湿—凉干—暖湿—暖干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同心县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璩向宁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4期78-82,共5页
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中耕地、草地多,林地少,农业用地占绝对重要地位.土地资源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不断增长的荒漠化趋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此外,还有耕地、草原土地产出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针对盐池县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荒漠化... 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中耕地、草地多,林地少,农业用地占绝对重要地位.土地资源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不断增长的荒漠化趋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此外,还有耕地、草原土地产出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针对盐池县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荒漠化土地综合整治为中心,全面推进生态恢复与重建;强化土地管理,健全管理体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集约化经营,稳步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水平和推广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 特征 对策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徐坤 李国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665-10667,共3页
[目的]为寻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合理植被配置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以草定畜、禁牧、六区轮牧3种利用方式下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探讨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提高生物量的利用方式。[结果]3种利... [目的]为寻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合理植被配置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以草定畜、禁牧、六区轮牧3种利用方式下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探讨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提高生物量的利用方式。[结果]3种利用方式中,禁牧草地植物群落的重要值最高,六区轮牧次之,以草定畜最低。不同利用方式草地的总生物量为禁牧草场>六区轮牧>以草定畜,这与四大科草的生物量一致,而平均有毒植物生物量的顺序则相反。草地的群落生物量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但从5到8月平均有毒植物的生物量变化顺序均为以草定畜>六区轮牧>禁牧草场。[结论]禁牧促进豆科、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减少有毒植物的生长,而六区轮牧的效果优于以草定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方式 草地 群落结构 生物量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荫条件下罗布麻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张永霞 李国旗 +3 位作者 张琦 张浩 朱莉 万海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55-2558,共4页
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不同遮荫条件下罗布麻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遮荫50%和70%处理较全光照的罗布麻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光饱和点(LSP)分别降低47%和65%、45%和68%、20.41%和37.4... 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不同遮荫条件下罗布麻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遮荫50%和70%处理较全光照的罗布麻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光饱和点(LSP)分别降低47%和65%、45%和68%、20.41%和37.45%,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提高33%和36%;不同遮荫下罗布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比全光照降低.研究表明,罗布麻虽对弱光有一定适应能力,但遮荫仍产生明显的弱光抑制而显著降低其光合效率,影响其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遮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量和灌溉次数对紫花苜蓿耗水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陈林 王磊 +2 位作者 宋乃平 张庆霞 裴雪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5,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次数3年生紫花苜蓿的耗水特性、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灌溉的G0处理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不同灌溉量的G2-G6处理,但不灌溉更能充分发挥降水和土壤贮存水的作用。各个处理出苗至分枝期的耗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次数3年生紫花苜蓿的耗水特性、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灌溉的G0处理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不同灌溉量的G2-G6处理,但不灌溉更能充分发挥降水和土壤贮存水的作用。各个处理出苗至分枝期的耗水强度略大于分枝期至现蕾期和现蕾至开花期,3个生育期0-1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120-20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灌溉量相关性很差。灌溉量超过175 mm和低于100 mm的处理对苜蓿生物量的形成产生负效应。灌溉量均为100 mm的G2和G3处理,G3的生物量要高于G2的27.37%,G5处理生物量最高,但是和G3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各处理间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利用效率均以G3最高,分别高于G5的37.72%和64.76%,说明G3这种灌溉组合是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最佳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灌溉量 灌溉次数 耗水特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叠叠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童鸿强 王玉杰 +4 位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熊伟 徐丽宏 周杨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0,共8页
在具有半干旱气候的宁夏固原六盘山区叠叠沟小流域,于2009年整个生长季内(5—10月)监测了典型阴坡坡面上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位的7个样地的林冠层、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面积指数(LAI)的数量变化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华北落... 在具有半干旱气候的宁夏固原六盘山区叠叠沟小流域,于2009年整个生长季内(5—10月)监测了典型阴坡坡面上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位的7个样地的林冠层、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面积指数(LAI)的数量变化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不同样地的林冠层LAI随坡位升高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逐渐减小,从坡下部的1.52 2.95减少到坡顶部的0.15 0.27;林下灌木层LAI是先增加后减小,从坡下部的0.05 0.06增加到坡中上部的0.73 1.01后再减小到坡顶的0.19 0.30;草本层的LAI随坡位上升不断增加,从0.18 0.36增加到0.19 0.75。(2)林冠层和草本层的LAI季节变化趋势都呈先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再下降的单峰曲线。在生长季初期(5—6月),林冠层LAI的增长比草本的快,而在生长季中期(7—8月)却比草本层的慢,这是由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及根系层深度差别共同决定的。(3)随着林冠郁闭度增加,林冠层的LAI几乎线性增大;灌木层LAI随林冠郁闭度增加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在0.5左右达到最大值,在0.9以后几乎为零;草本层LAI随林冠郁闭度增加缓慢线性减小,从0.74降到0.35;灌草层(灌木加草本)LAI在林冠郁闭度0.4 0.5时最高并超过林冠层的LAI,在0.6以后急剧减少并开始低于林冠层LAI;总LAI随林冠郁闭度增加先急剧增加,在郁闭度0.6 0.8之间保持最大且相对稳定,之后轻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华北落叶松 林冠 灌木 草本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柠条-荒漠草地交错带拟步甲昆虫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贵军 王新谱 +1 位作者 贾彦霞 张大治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8-619,共12页
选取宁夏东部盐池县人工柠条灌丛-荒漠草地交错带为研究样地,以距离梯度形式,利用巴氏诱罐法对拟步甲科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边缘效应对拟步甲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共采集拟步甲昆虫1405只,分属8属13种。结果表明,克小鳖... 选取宁夏东部盐池县人工柠条灌丛-荒漠草地交错带为研究样地,以距离梯度形式,利用巴氏诱罐法对拟步甲科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边缘效应对拟步甲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共采集拟步甲昆虫1405只,分属8属13种。结果表明,克小鳖甲和弯齿琵甲个体数量分别占总个体数的32.74%和43.27%,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类。拟步甲昆虫在人工柠条灌丛-荒漠草地交错带的分布可分为3种类型,优势种克小鳖甲和弯齿琵甲属于栖息地广布型,但二者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均匀的适应性,而且他们在各样带的分布呈显著负相关,克小鳖甲的分布趋向于沙生荒漠环境,弯齿琵甲的分布趋向于柠条灌丛;常见种蒙古漠王、小皮鳖甲的分布偏向于喜好荒漠草地;异距琵甲、奥氏真土甲、网目土甲和淡红毛隐甲的分布则偏向于喜好柠条灌丛。拟步甲昆虫丰富度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沿边缘分别向柠条灌丛和荒漠草地内部降低,个体数量总体上沿柠条灌丛、交错带向荒漠草地内部降低,但各样带差异不显著。从季节动态看,荒漠草地和柠条灌丛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相似,3种生境拟步甲活动密度季节变化相似。边缘效应强度分析呈现边缘正效应。CCA排序图显示分类地位相近的物种在生态适应上具有趋同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植被密度影响拟步甲昆虫群落的优势种和个体数量,植被盖度和高度分别影响拟步甲群落的均匀度和丰富度。主坐标分析(PCo A)排序表明人工柠条灌丛-荒漠草地交错带的拟步甲昆虫群落组成与柠条灌丛内部没有明显分化,但趋于向柠条灌丛生境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步甲 边缘效应 多样性 柠条-荒漠草地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