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I指数的宁夏中部干旱带1960—2012年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悦 杜灵通 +2 位作者 候静 刘可 朱玉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5-262,共8页
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特征可为区域农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1960—2012年的各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借助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的干旱特征和... 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特征可为区域农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1960—2012年的各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借助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的干旱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在1960—2012年间发生中旱以上的干旱事件达到了总干旱次数的30%以上;干旱波动周期的多尺度分解显示,该区域存在着0.5 a尺度的轻旱,1 a尺度的中旱,3 a尺度的重旱和10 a尺度的特旱;平均干旱强度的年际波动周期特征中,有平均超过65%的贡献来自于3.25-4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而平均超过14%的贡献来自于5.78-6.5 a左右的干旱周期波动;总体来看,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趋势处于增强态势,且具有长程依赖性,即未来还将持续干旱,但不同季节的干旱趋势特征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功率谱分析 宁夏中部干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不同生态功能区2000—2010年生态干旱特征及驱动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杜灵通 刘可 +2 位作者 胡悦 朱玉果 宫菲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156,共8页
研究了不同生态功能区植被生态系统对干旱的响应。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数据,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定量研究宁夏3个不同生态功能区2000—2010年的生态干旱特征,并分析其驱动... 研究了不同生态功能区植被生态系统对干旱的响应。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数据,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定量研究宁夏3个不同生态功能区2000—2010年的生态干旱特征,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的生态干旱最弱,中部干旱带最强;生态干旱虽以波动为主,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内在变化趋势,平均干旱强度在最近几年均有减弱的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中部干旱带驱动着宁夏全区的生态干旱状况,3个生态功能区的春旱均决定着其全年生态干旱状态,这一规律与宁夏植被生态格局有关。中部干旱带的生态干旱主要由单一降水因素所驱动,而北部引黄灌区与南部丘陵山区则是多因素复杂驱动,且普遍存在同季降水对生态干旱的影响大于上季降水的作用。本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制定适宜的抗旱救灾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干旱 生态功能区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驱动因素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天然草地土壤颗粒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媛 孟明 +2 位作者 王磊 杨新国 曲文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2期56-59,共4页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清水河以东)区域天然草地为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内37个采样点不同土层(0~10、10~30 cm)的74个土壤样品的空间变异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砂粒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清水河以东)区域天然草地为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内37个采样点不同土层(0~10、10~30 cm)的74个土壤样品的空间变异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砂粒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变异性增大;各土层土壤颗粒多数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决定,随机性因素对其影响较小;研究区砂粒含量北部区域较大,由北部向南部呈递减趋势,黏粒含量在西南部最高,粉粒含量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研究区土壤从南部向北部沙化程度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 空间变异 分布规律 宁夏中部干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宁夏2000-2010年旱情变化特征 被引量:40
4
作者 杜灵通 候静 +2 位作者 胡悦 王新云 王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09-216,共8页
为了探讨近10 a来宁夏的旱情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利用MODIS的地表昼夜温度数据计算昼夜温差,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对2000-2010年的逐月干旱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其与... 为了探讨近10 a来宁夏的旱情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利用MODIS的地表昼夜温度数据计算昼夜温差,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对2000-2010年的逐月干旱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其与气象干旱和农业受旱灾情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上来看,宁夏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最高的是中部干旱带,次之是南部丘陵山区,而较少发生干旱的是北部引黄灌区,其中南部六盘山和北部贺兰山林区也很少受干旱影响;在2000-2010年间有3次明显的极端干旱过程,分别是2000、2005和2009年;从旱情变化趋势来看,近10 a来宁夏平均干旱强度在减弱,但极端干旱事件有增强的趋势,且春、夏季显著增强,而秋、冬季显著减弱;宁夏TVDI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年平均TVDI、年最大TVDI与降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除年平均TVDI与降水量(P=0.08)和标准化降水指数(P=0.06)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均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但TVDI与气温关系不大,这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格局及植被类型有关;农业受旱灾面积与年平均TVDI有关,二者相关关系为0.69(P<0.05),而与年内单次极端干旱强度关系不大;从不同季节来看,夏季干旱最容易导致宁夏农业减产,次之是春季和秋季干旱,而冬季干旱几乎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该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制定抗旱救灾和农业生产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遥感 降水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农业受旱灾面积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燕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嘉文 麻冬梅 +3 位作者 苏立娜 张玲 侯汶君 杭嘉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6-403,共8页
褪黑素作为一种吲哚胺类生长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够调节植物的逆境胁迫中的防御反应。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耐盐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幼苗‘白燕7号’的表型和生理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采用根灌水培培... 褪黑素作为一种吲哚胺类生长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够调节植物的逆境胁迫中的防御反应。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耐盐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幼苗‘白燕7号’的表型和生理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采用根灌水培培养,比较在单独盐胁迫和盐与褪黑素复合处理下,‘白燕7号’表型指标、渗透调节物质、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系统活性、编码抗氧化物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盐胁迫处理相比,添加外源褪黑素后‘白燕7号’幼苗的株高和根长显著增高,氧化胁迫造成的膜损伤减轻,且脂氧合酶相关基因LOX表达水平下调,同时渗透失衡得到有效缓解;在清除活性氧方面,编码抗氧化物酶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酶活性显著提高,抗氧化系统活性显著提升,外源褪黑素最为适宜的浓度为150μmol·L^(-1)。这些结果说明外源褪黑素在缓解燕麦盐胁迫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外源褪黑素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阅海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正虎 璩向宁 +4 位作者 何志润 赵希妮 刘雅清 张矞勋 杨蕾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为了解宁夏阅海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解析其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结合环境现状,分区域采集14个底泥样品,分析底泥理化性质。运用Arcgis反距离空间插值法(IDW)研究阅海底泥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 为了解宁夏阅海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解析其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结合环境现状,分区域采集14个底泥样品,分析底泥理化性质。运用Arcgis反距离空间插值法(IDW)研究阅海底泥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并利用相关性、主成分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阅海底泥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阅海底泥中汞(Hg)和钴(Co)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0.16 mg/kg和19.23 mg/kg,分别达到背景值的5.16和2.24倍,其他重金属元素铅(Pb)、铜(Cu)、砷(As)、镉(Cd)、铬(Cr)含量均超过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土壤对应元素背景值含量;阅海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各重金属元素在芦苇分布区域富集趋势十分明显;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表现为:Hg>Co>Pb>Cu>Cd>As>Cr,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均值达到277.21,属中等生态危害范畴,其中Hg元素超标严重,贡献率达74.42%。阅海底泥重金属Cr和As元素受自然背景影响明显,而Hg、Co、Pb、Cu和Cd元素则主要来源于鸟粪排放以及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重金属 空间分布 生态风险 同源性 宁夏阅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沙湖南岸沙丘沙粒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正虎 璩向宁 +2 位作者 赵希妮 刘雅清 何志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7-273,279,共8页
沙丘粒度特征能够反映物质沙源、搬运、分选作用以及沙丘形成过程中的风力强度,同时还能体现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对风沙流运移的影响等。通过对沙湖南岸线型沙丘链分0—5 cm,20—25 cm,25—50 cm采样、应用相关分析、McManus矩值法等对粒... 沙丘粒度特征能够反映物质沙源、搬运、分选作用以及沙丘形成过程中的风力强度,同时还能体现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对风沙流运移的影响等。通过对沙湖南岸线型沙丘链分0—5 cm,20—25 cm,25—50 cm采样、应用相关分析、McManus矩值法等对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组分以极细沙(33.72%~64.52%)和细沙(29.12%~64.39%)为主,不含粗沙、极粗沙,黏土仅存在于迎风坡向东延伸的采样带,各个部位深层较浅层粒度偏细。粒度参数特征表明,沙脊线平均粒径值显著高于其它部位。分选性在沙丘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深度都较好。沙脊线及对照区部分偏度粗偏,其它部位均细偏。峰度则偏窄且大部分属于极窄峰态(Kg_φ>1.5),沙丘发育较成熟。上述结果表明,沙湖南岸沙丘粒度组分主要是细沙和极细沙,其沙源主要源于本底起沙;同时,风力作用、沉积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在沙丘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沙 粒度特征 成因分析 宁夏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灌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玲 麻冬梅 +5 位作者 刘晓霞 马巧利 侯汶君 李嘉文 苏立娜 杭嘉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6,共9页
为探究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干旱2个水分梯度,采用盆栽试验根灌不同浓度褪黑素,分析不同条件下幼苗表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90... 为探究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干旱2个水分梯度,采用盆栽试验根灌不同浓度褪黑素,分析不同条件下幼苗表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90μmol·L^(-1)褪黑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幼苗株高、茎粗、相对含水量、相对叶绿素含量,此外,90μmol·L^(-1)褪黑素处理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并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相对电导率、过氧化氢含量。综上所述,褪黑素提高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水平,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过量活性氧,缓解膜损伤,提高幼苗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旱 褪黑素 渗透调节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对湖南稷子耐盐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侯汶君 麻冬梅 +1 位作者 张玲 杭嘉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7-528,共12页
【目的】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着草料兼用牧草湖南稷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探讨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湖南稷子耐盐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可为其应用于牧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稷1号’品种幼苗为材料,在筛选适宜盐胁迫浓度... 【目的】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着草料兼用牧草湖南稷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探讨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湖南稷子耐盐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可为其应用于牧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稷1号’品种幼苗为材料,在筛选适宜盐胁迫浓度的基础上,设置对照、盐(150 mmol/L NaCl)和不同浓度(1,10,100μg/L)EBR单独及复合处理,采用水培试验考察各处理幼苗生长、抗逆生理、光合作用、离子稳态、编码盐过敏(SOS)信号转导途径及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单独盐胁迫幼苗生长(株高、根长、生物量等)受到抑制,叶片光合作用指标[叶绿素含量及PSⅡ实际光合速率[Y(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电子转移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等]、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降低,根系K^(+)、Ca^(2+)和Mg^(2+)含量减少,而Na^(+)含量增加,叶片活性氧(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提高,叶片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单独EBR处理对以上指标大多无显著影响。喷施不同浓度EBR均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幼苗上述指标的不利变化,并以10μg/L EBR处理效果最佳。【结论】叶面喷施EBR能上调盐胁迫下湖南稷子幼苗叶片SOS信号转导途径和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增强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维持根系离子稳态平衡,保护其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提高其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油菜素内酯 湖南稷子 盐胁迫 抗氧化系统 光合作用 离子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紫花苜蓿耐盐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婷 麻冬梅 +3 位作者 王文静 赵丽娟 马巧利 蔡进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研究2种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阿迪娜”(耐盐基因型)和“秘鲁”(敏盐基因型)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理特性与耐盐机理,采用150mmol/LNaCl胁迫处理2种紫花苜蓿幼苗,分别测定盐处理前和处理后2,4,6,8,16h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 为研究2种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阿迪娜”(耐盐基因型)和“秘鲁”(敏盐基因型)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理特性与耐盐机理,采用150mmol/LNaCl胁迫处理2种紫花苜蓿幼苗,分别测定盐处理前和处理后2,4,6,8,16h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Chl)含量。结果表明:2种紫花苜蓿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盐胁迫下总体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含水量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在盐胁迫前期稳定不变,但在胁迫后期显著性下降;2种紫花苜蓿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植株表型变化相对应。主成分分析表明,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的贡献率最大,能更好地为苜蓿耐盐机理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胁迫 生理指标 耐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茬柠条的土壤水分动态及生理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于瑞鑫 王磊 +4 位作者 杨新国 陈林 蒋齐 王兴 陈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249-7257,共9页
平茬作为荒漠草原区柠条林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深入探究平茬复壮阶段的土壤水分的恢复状况及其对生理特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设置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平茬年限柠条的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 平茬作为荒漠草原区柠条林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深入探究平茬复壮阶段的土壤水分的恢复状况及其对生理特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设置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平茬年限柠条的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作用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季年内变化,PC1a—PC5a柠条在对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均高于WPC柠条;对比不同平茬年限柠条土壤水分,PC3a增长迅速,PC4a水分条件最优,PC5a土壤水分消退逐渐向WPC柠条的土壤水分接近;土壤垂直剖面上,PC1a—PC4a柠条根系活跃区的土壤水分随着平茬年份的增加,深层的土壤水分得到有效改善,到PC5a时开始回落。(2)不同平茬年限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程度分别为PC4a>PC5a>WPC>PC2a>PC3a>PC1a,且平茬措施对非根系活跃区的深层土壤水分影响不大,平茬后,对0—180cm土层深度的影响显著,且以平茬PC4a和PC5a的土壤水分周期性变化最长,振动强度变化最明显。(3)平茬早期(PC1a—PC2a)的土壤水分并未迅速提高,此阶段柠条的光合作用受自身性状的影响大于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平茬中期(PC3a—PC4a)的土壤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柠条的补偿生长作用;平茬后期(PC5a),平茬柠条光合作用减弱及性状几乎不发生变化,土壤水分状况也开始接近WPC柠条。因此,对于荒漠草原平茬复壮阶段的柠条林的科学有效管理,PC5a柠条可作为饲草资源进行利用的最佳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柠条 平茬年限 土壤水分动态 周期变化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牧草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或NaHCO_(3)胁迫下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杨迎月 毛桂莲 +2 位作者 麻冬梅 张峰举 许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7-645,共9页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羊茅(Fectuca arundinacea)、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种子萌发期间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或NaHCO_(3)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相关指标...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羊茅(Fectuca arundinacea)、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种子萌发期间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或NaHCO_(3)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相关指标,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和隶属函数值分析得出4种牧草种子萌发对盐碱胁迫的耐受阈值。结果表明:4种牧草种子的萌发相关指标均表现出随着盐或碱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由回归方程可知,紫花苜蓿、湖南稷子、高羊茅和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的适宜盐浓度分别为115.66,178.32,84.46和65.18 mmol·L^(-1);半致死盐浓度分别为169.66,279.95,148.72和131.22 mmol·L^(-1);适宜碱浓度分别为48.57,98.39,87.95和35.07 mmol·L^(-1);半致死碱浓度分别为107.39,143.36,141.71和47.16 mmol·L^(-1);4种牧草种子耐盐性强弱为湖南稷子>紫花苜蓿>高羊茅>鹰嘴紫云英;耐碱性强弱为湖南稷子>高羊茅>紫花苜蓿>鹰嘴紫云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NaHCO_(3)胁迫 萌发特性 紫花苜蓿 湖南稷子 高羊茅 鹰嘴紫云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茬年限人工柠条林光合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响应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于瑞鑫 王磊 +4 位作者 蒋齐 杨新国 陈林 刘凯 陈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平茬是荒漠草原老化人工柠条林营林抚育的重要措施,为系统认识柠条平茬后连续的生理与生态响应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该研究设置对比观测样地,以未平茬柠条(WPC)为对照,以平茬后连续生长1~5年(PC1~PC5)的柠条为处理,对各样地柠条净光合速... 平茬是荒漠草原老化人工柠条林营林抚育的重要措施,为系统认识柠条平茬后连续的生理与生态响应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该研究设置对比观测样地,以未平茬柠条(WPC)为对照,以平茬后连续生长1~5年(PC1~PC5)的柠条为处理,对各样地柠条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影响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平茬处理对柠条生理特性的影响因平茬年限的增加而异,其中PC1和PC2柠条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较WPC略有提高,PC1柠条处于补偿生长的活跃期,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平茬处理,PC2柠条的水分利用效率开始下降;PC3和PC4的柠条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上升,且PC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相应水分利用效率也逐步回升;PC5的柠条几乎不存在补偿性生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开始回落,逐渐接近WPC;平茬措施对PC1与PC5柠条胞间CO2浓度大小的影响较大。(2)PC1的土壤水分含量在0~100cm土层因受冠层截留大幅减小的影响而低于其他年限平茬处理;PC2的土壤水分略有改善,PC3、PC4的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PC5的土壤水分状况则逐渐接近于WPC。(3)随平茬年限的增加,柠条光合特性与土壤含水量间存在一定的动态互馈关系,其中PC1的土壤水分略有下降,柠条生长减缓;PC2土壤含水量逐步恢复;PC3土壤含水量增长幅度开始下降,柠条的各项生理指标上升;PC4柠条的光合生理指标、土壤含水量都达到了最高值;PC5柠条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研究发现,PC4处理是柠条光合生理和土壤水分响应变化的拐点,可参考作为平茬柠条优化管理的一个时间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柠条 平茬年限 光合作用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WFV时间序列的葡萄遥感识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希妮 璩向宁 +2 位作者 王磊 刘雅清 许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为研究GF-1时间序列影像的识别技术对大尺度葡萄信息识别提取的可行性,探索大尺度葡萄快速精确提取的新思路。基于GF-1/WFV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分析试验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 为研究GF-1时间序列影像的识别技术对大尺度葡萄信息识别提取的可行性,探索大尺度葡萄快速精确提取的新思路。基于GF-1/WFV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分析试验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的时序变化特征,结合葡萄物候期构建决策树,提取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的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贺兰山东麓葡萄分布信息,分类总体精度为95%,Kappa系数为0.91。葡萄提取的生产精度为93%,用户精度为96%。在时间序列数据中,葡萄提取的窗口期为3—5月掩埋期和7—9月生长旺盛期。NDVI时间序列能够较好地区分作物和防护林,EVI时间序列能够区分葡萄地和防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遥感提取 GF-1/WFV时序数据 决策树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两种紫花苜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苏立娜 麻冬梅 +2 位作者 李嘉文 张玲 侯汶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6-732,共7页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中苜1号’(耐盐)和‘渭南’(敏盐)为材料,根施浓度为25(MT1),50(MT2),70(MT3),100(MT4),150(MT5)μmol·L^(-1)的...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中苜1号’(耐盐)和‘渭南’(敏盐)为材料,根施浓度为25(MT1),50(MT2),70(MT3),100(MT4),150(MT5)μmol·L^(-1)的褪黑素预处理,用浓度为150 mmol·L^(-1)的盐溶液胁迫并分析处理前后紫花苜蓿幼苗生理及光合指标。结果表明:150 mmol·L^(-1)盐浓度使植株生长受明显抑制,当褪黑素浓度为50,70,100μmol·L^(-1)时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2种紫花苜蓿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各浓度褪黑素处理均显著提高2种紫花苜蓿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50,70,100μmol·L^(-1)MT处理显著提高2种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 2浓度和蒸腾速率。外源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1)时对缓解紫花苜蓿受盐胁迫伤害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紫花苜蓿 抗氧化能力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象插值方法精度评估及对草地NPP估算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玉果 杜灵通 +4 位作者 谢应忠 刘可 宫菲 丹杨 王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0-167,共8页
以2000—2015年宁夏境内及周边14个气象站点的年均气温及年总降水量为数据基础,分别利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样条函数法、Anusplin插值法对气象数据进行了空间插值并交叉检验,将不同方法插值获取的气象要素空间栅格数据作为模型驱动参... 以2000—2015年宁夏境内及周边14个气象站点的年均气温及年总降水量为数据基础,分别利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样条函数法、Anusplin插值法对气象数据进行了空间插值并交叉检验,将不同方法插值获取的气象要素空间栅格数据作为模型驱动参数输入CASA模型,研究了气象要素不同插值方法对草地NPP估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插值法中Anusplin插值法在宁夏区域内气象要素插值的误差最小,精度最高,反距离权重法误差最大,在气温插值中表现最为明显;(2)通过实测数据的检验,CASA模型在宁夏草地NPP估算当中适用性强,模拟的年总NPP空间分布格局与实际情况相符,模拟数据可靠;(3)在不同草地类型的NPP估算中,引用MOD17A3NPP数据作为验证数据对比发现基于Anusplin的气象要素插值数据及CASA模型模拟的NPP一定程度上提高了NPP估算精度,其在干草原、灌丛草原、干荒漠类草原及荒漠草原的估算中精度较高,而在沼泽类和山地草甸的估算效果欠佳,其估算精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模型 空间插值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CB模型的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文静 麻冬梅 +4 位作者 蔡进军 黄婷 马巧利 赵丽娟 张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0-548,共9页
探讨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可为改善紫花苜蓿生长,修复生态环境,推动牧草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以‘阿迪娜’为试验材料,设0 mmol·L^(-1)(CK)、40 mmol·L^(-1)、80 mmol·L^(-1)、120 mmol·L... 探讨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可为改善紫花苜蓿生长,修复生态环境,推动牧草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以‘阿迪娜’为试验材料,设0 mmol·L^(-1)(CK)、40 mmol·L^(-1)、80 mmol·L^(-1)、120 mmol·L^(-1)和160 mmol·L^(-1)共5个NaCl水平,使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不同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光响应-CO2曲线,利用FvCB模型分析盐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NaCl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CK相比,4个NaCl胁迫下分别降低1.44%、3.85%、7.21%和7.90%,均达显著性水平(P<0.05);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均呈迅速上升趋势,CK的Pn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与CK相比,40 mmol·L^(-1)和80 mmol·L^(-1)NaCl胁迫增加了紫花苜蓿幼苗叶片的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但120 mmol·L^(-1)和160 mmol·L^(-1)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Vcmax和Jmax。3)叶肉导度(gm)和暗呼吸速率(Rd)随NaCl胁迫水平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与CK相比,40 mmol·L^(-1)和80 mmol·L^(-1)NaCl胁迫的gm变化不显著,但Rd显著降低。120 mmol·L^(-1)和160 mmol·L^(-1)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gm和Rd,且与CK、40 mmol·L^(-1)和80 mmol·L^(-1)NaCl胁迫间呈显著性差异。4)验证FvCB模型中子模型估算植物叶片光合的精确度,发现FvCB模型对不同胁迫处理下Pn拟合时,引入gm模型模拟精度高,平均绝对误差低。5)紫花苜蓿幼苗耐盐临界值为80~120 mmol·L^(-1),随NaCl浓度的增加,光合限制因素由叶肉因素转变为光合机构受损。该研究可为我国西北地区盐碱地制定有效的调控措施以提高植物耐盐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胁迫 FvCB模型 最大羧化速率 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六号遥感影像植被特征及其在冬小麦苗期LAI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矞勋 齐拓野 +5 位作者 孙源 璩向宁 曹媛 吴梦瑶 刘春虹 王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2-2540,共9页
高分六号(GF-6)遥感卫星是中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与高分一号(GF-1)组网运行,除具有与GF-1 WFV传感器相同的波段外,国内首次增加了能够有效反映作物特有光谱特性的红边波段。为评价高分六号卫星影像的农作物监测能力,以苗期冬... 高分六号(GF-6)遥感卫星是中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与高分一号(GF-1)组网运行,除具有与GF-1 WFV传感器相同的波段外,国内首次增加了能够有效反映作物特有光谱特性的红边波段。为评价高分六号卫星影像的农作物监测能力,以苗期冬小麦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面同步观测的冠层光谱和LAI实测数据,分析高分六号卫星影像的波段数量、波段光谱范围及新增的红边植被波段特征;通过提取GF-6 WFV影像中的反射率数据构建植被指数,借助人工神经网络,对比GF-6 WFV传感器不同植被指数组合构建反演模型的精度,以此探究GF-6 WFV红边波段在冬小麦苗期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应用能力。结果表明,高分六号遥感影像能较好反映真实的植被特征;同时在对冬小麦LAI反演时增加GF-6 WFV传感器的两个红边波段及红边植被指数数据,对苗期冬小麦LAI反演模型精度有较大的提高,R2分别调高12.48%,RMSE降低1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六号 红边参数 叶面积指数反演 冬小麦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斑块优势种植物的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瑞鑫 王磊 +3 位作者 杨新国 田娜 王兴 宋乃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3,共8页
[目的]研究斑块中优势种的生活史策略及对养分限制的响应,以及优势种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为植物种群演替及变化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3类典型斑块:斑块A(短花针茅)、斑块B(短花针茅+草木樨状黄耆)、斑... [目的]研究斑块中优势种的生活史策略及对养分限制的响应,以及优势种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为植物种群演替及变化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3类典型斑块:斑块A(短花针茅)、斑块B(短花针茅+草木樨状黄耆)、斑块C(猪毛蒿+苦豆子+老瓜头),测定优势种的全碳、全氮、全磷含量,计算C∶N,C∶P,N∶P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不同斑块C,N,P化学计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各斑块优势种的C,N,P及其计量比特征在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不同,且各指标季节间的变化特征在不同斑块之间也存在差异;植物C含量在不同优势种和不同斑块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短花针茅N含量显著小于其他优势种,导致斑块A的N含量总体显著小于另外两个斑块;植物P含量在斑块A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为增长的趋势,而在斑块C中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过程;斑块A植物的C∶N值无显著的季节变化,C∶P和N∶P值在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季;斑块B和斑块C不同优势种的C∶N,C∶P和N∶P值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但随季节变化过程不同,斑块B除C∶N值外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斑块C各比值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结论]3种斑块C,N,P含量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斑块A表现为防御性策略,斑块B表现为竞争性策略,而斑块C表现为竞争性和防御性策略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N P化学计量特征 季节变化 优势种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能力以及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赵丽娟 麻冬梅 +3 位作者 王文静 马巧利 李嘉文 苏立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5-1363,共9页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优良牧草,土壤盐碱化是其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该研究以‘中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在盐胁迫浓度和褪黑素浓度筛选试验基础上,设置盐(150 mmol/L NaCl)和褪黑素(30、50、80μmol/L)单独及复合处理,采用水培根灌褪...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优良牧草,土壤盐碱化是其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该研究以‘中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在盐胁迫浓度和褪黑素浓度筛选试验基础上,设置盐(150 mmol/L NaCl)和褪黑素(30、50、80μmol/L)单独及复合处理,采用水培根灌褪黑素的方法,探究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特性、膜透性、渗透调节、抗氧化物酶以及光合作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受到盐胁迫的显著抑制,而在单独褪黑素处理下无显著变化;各浓度褪黑素处理均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造成的伤害,并以150 mmol/L NaCl+80μmol/L褪黑素处理(NaCl+MT2)效果最佳,其幼苗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分别比盐胁迫处理显著增加了34.52%、41.93%和19.61%。(2)盐胁迫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幼苗细胞膜系统的透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NaCl+MT2处理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分别比盐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27.18%和30.24%,同时使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却显著降低,表明外源褪黑素有效缓解了盐胁迫下细胞失水危害和细胞膜损伤的程度。(3)NaCl+MT2处理幼苗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分别比盐胁迫处理显著提高31.45%和41.41%,其CAT活性却无显著变化,表明外源褪黑素可显著增强紫花苜蓿幼苗叶片POD、SOD活性,提高其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减轻盐胁迫诱导的过氧化伤害。(4)盐胁迫显著抑制了紫花苜蓿幼苗光合作用效率,而NaCl+MT2处理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盐胁迫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30.27%、45.1%、42.15%。研究发现,盐胁迫致使紫花苜蓿幼苗叶片的活性氧积累显著增加,抗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显著降低了其光合作用效率,外源褪黑素通过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氧化能力和光合作用效率来促进幼苗生长,从而增强了紫花苜蓿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胁迫 褪黑素 抗氧化能力 光合作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