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氯化硅氢化工艺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旭日 朱慧芳 +1 位作者 张建利 赵天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3期81-85,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多晶硅生产工艺副产物四氯化硅转化为三氯氢硅的两种工艺:热氢化与冷氢化。对两种工艺的特点、过程能耗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四氯化硅 热氢化 冷氢化 三氯氢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磷酸铝复合分子筛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政 王林 +2 位作者 张国香 马清祥 赵天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3-548,共6页
水热体系中将ZSM-5添加到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液中,制得了ZSM-5/磷酸铝复合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SEM、FT-IR和NH_3-TPD方法表征其物化性能,同时考察了该复合分子筛对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筛为ZSM-5/磷酸铝复... 水热体系中将ZSM-5添加到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液中,制得了ZSM-5/磷酸铝复合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SEM、FT-IR和NH_3-TPD方法表征其物化性能,同时考察了该复合分子筛对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筛为ZSM-5/磷酸铝复合分子筛,磷酸铝分子筛中含有AlPO_4-5与AlPO_4-18 2种晶相;与纯ZSM-5分子筛相比,复合分子筛的酸性明显减弱且酸量减少。与ZSM-5和ZSM-5+磷酸铝分子筛机械混合样品相比,ZSM-5/磷酸铝复合分子筛表现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和优良的催化性能,在甲醇转化率为100%情况下,总低碳烯烃、乙烯和丙烯选择性分别为83.5%、36.5%和36.0%,产物中C_2~C_4烷烃以及C_(5+)选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 复合分子筛 ZSM-5 磷酸铝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Ⅲ.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兴权 薛冰 +1 位作者 赵春香 赵天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表面物理吸附、CO原位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热重分析方法对甲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Cu(Ⅱ)/Naβ-AC)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的Cu(Ⅱ)/Na... 采用X射线衍射、表面物理吸附、CO原位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热重分析方法对甲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Cu(Ⅱ)/Naβ-AC)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的Cu(Ⅱ)/Naβ-AC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uC l2一方面与分子筛载体间发生了固相离子交换反应,并形成了铜分子筛物种,另一方面,可直接高度分散在复合载体表面。反应后Cu(Ⅱ)/Naβ-AC催化剂中部分Cu2+被还原为Cu+或Cu0,Cu2+的结合能峰向低结合能方向迁移,但微波辐射处理并未破坏分子筛载体的骨架结构。采用复合载体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产生一定量的微孔,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羰化反应活性。热重分析表明,当温度低于350℃时,Cu(Ⅱ)/Naβ-AC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 铜基催化剂 甲醇 氧化羰化 碳酸二甲酯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MC I.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兴权 王丽琼 +1 位作者 赵天生 鲍晓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54-657,共4页
考察了复合载体催化剂制备过程参数如双氧水处理载体添加组分E、微波辐射时间、载体组分Z与E的用量比、氯化铜与载体的用量比等对气相甲醇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双氧水与E的质量比为1... 考察了复合载体催化剂制备过程参数如双氧水处理载体添加组分E、微波辐射时间、载体组分Z与E的用量比、氯化铜与载体的用量比等对气相甲醇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双氧水与E的质量比为1~3,微波辐射时间为30~50min,载体中Z与E的质量比为4~6,载体与氯化铜的质量比为1~3。在此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超过5%,DMC的选择性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氧化 复合载体 催化剂 氧化羰化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作甲基化试剂催化合成对甲基苯甲醚 被引量:15
5
作者 薛冰 陈兴权 赵天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32-1035,共4页
使用KOH/AC催化剂,考察了对甲基苯酚与碳酸二甲酯气固相催化合成对甲基苯甲醚的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除内、外扩散效应以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对甲基苯甲醚的收率逐渐升高,但过高的温度会引起碳酸二甲酯分... 使用KOH/AC催化剂,考察了对甲基苯酚与碳酸二甲酯气固相催化合成对甲基苯甲醚的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除内、外扩散效应以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对甲基苯甲醚的收率逐渐升高,但过高的温度会引起碳酸二甲酯分解,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7 K;改变反应压力,对甲基苯甲醚收率变化不明显;当空速为1 845 h-1,n(碳酸二甲酯)/n(对甲基苯酚)为1.5/1时,有利于对甲基苯甲醚的生成,其收率和空时收率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基苯甲醚 碳酸二甲酯 甲基化 氢氧化钾/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MCⅡ.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兴权 王丽琼 +1 位作者 赵天生 鲍晓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52-755,共4页
考察了复合载体Cu基催化剂催化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MC的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越高 ,甲醇转化率越高 ,DMC的选择性降低 ,当温度升高到 15 0℃后 ,DMC的选择性急剧下降 ;压力越高 ,甲醇转化率越高 ,DMC... 考察了复合载体Cu基催化剂催化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MC的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越高 ,甲醇转化率越高 ,DMC的选择性降低 ,当温度升高到 15 0℃后 ,DMC的选择性急剧下降 ;压力越高 ,甲醇转化率越高 ,DMC的选择性不变 ;CO/O2 摩尔比控制在 10~ 16有利于DMC的生成 ;当空速为 160 0~ 3 60 0h- 1 时 ,外扩散和接触时间的影响已被消除 ,甲醇转化率和DMC产率不再变化 ,但DMC的选择性下降。在优化的制备条件下 ,甲醇转化率超过 5 % ,DMC的选择性近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 氧化羰化 碳酸二甲酯 Cu基催化剂 甲醇 一氧化碳 氧气 工艺条件 催化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Ac/NaY催化合成邻甲基苯甲醚 被引量:5
7
作者 薛冰 柳娜 +1 位作者 陈兴权 赵天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6-419,共4页
以KOAc/NaY为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内,邻甲基苯酚(OC)与碳酸二甲酯(DMC)经过气固相催化反应合成了邻甲基苯甲醚(OM)。考察了内、外扩散对KOAc/NaY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流线速度大于30cm/min时可消... 以KOAc/NaY为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内,邻甲基苯酚(OC)与碳酸二甲酯(DMC)经过气固相催化反应合成了邻甲基苯甲醚(OM)。考察了内、外扩散对KOAc/NaY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流线速度大于30cm/min时可消除外扩散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当KOAc/NaY催化剂的平均粒径在0.30~0.75mm(20~80目的颗粒)时能消除内扩散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消除内、外扩散效应后,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空速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5mL,反应温度548K,反应压力0.6MPa,空速0.6h^-1,n(DMC):n(OC)=1,在线评价时间7h。在此条件下,OC的转化率高达85.7%,OM的选择性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邻甲基苯甲醚 邻甲基苯酚 乙酸钾 NAY分子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苯并咪唑的合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兴权 赵天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
采用NaOH代替Ba(OH) 2 为催化剂 ,由氨基氰和邻苯二胺合成 2 氨基苯并咪唑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环化时间 6 .5~ 7.0h ,中和时间 3h ,n(NaOH) /n(氨基氰 ) =1.2 ,目的产物的收率为 78%~ 81%。
关键词 2-氨基苯并咪唑 合成技术 邻苯二胺 氨基氰 Ba(OH)2 环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的新工艺 被引量:4
9
作者 郝永兵 赵万胜 +3 位作者 董燕敏 赵燕 陈兴权 赵天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实验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原料,经醚化、溴代、氰化和水解等合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在醚化过程中,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合成连三苯甲醚,收率为92%;连三苯甲醚经NBS溴代反应,合成2,3,4-三甲氧基溴苯,收率为92.2%;2... 实验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原料,经醚化、溴代、氰化和水解等合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在醚化过程中,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合成连三苯甲醚,收率为92%;连三苯甲醚经NBS溴代反应,合成2,3,4-三甲氧基溴苯,收率为92.2%;2,3,4-三甲氧基溴苯与氰化亚铜反应,合成2,3,4-三甲氧基苯腈,收率为69.5%;2,3,4-三甲氧基苯腈水解合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收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4-三甲氧基苯甲酸 焦性没食子酸 碳酸二甲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条件对Fe-Mn催化剂催化CO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利 赵天生 +2 位作者 范素兵 李文怀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2-1336,共5页
制备了一系列Fe-Mn催化剂,考察了预处理条件对其催化CO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CO处理的催化剂较用H_2处理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烯烃选择性;在CO气氛、300℃下还原4h的催化剂上,产物C_(2~4)烃中烯烃与烷烃的质量比可... 制备了一系列Fe-Mn催化剂,考察了预处理条件对其催化CO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CO处理的催化剂较用H_2处理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烯烃选择性;在CO气氛、300℃下还原4h的催化剂上,产物C_(2~4)烃中烯烃与烷烃的质量比可达5.88;碳化温度升高,重质烃含量增加;但在CO气氛、400℃下还原4h的催化剂上,产物中重质烃含量有所下降。XRD和XPS表征结果显示,用CO处理的催化剂中有碳化物生成,且高温、CO处理的催化剂表面有大量的碳化物生成;CO_2(CO)-TPD表征结果显示,碳化过程增强了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增强了CO的吸附能力,相对加氧能力减弱,烯烃选择性提高,促进了链增长。但同时CO吸附能力的增强,促进了CO高温预处理下的碳沉积,进而抑制了重质烃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催化剂 一氧化碳加氢 低碳烯烃 预处理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对聚左旋乳酸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邢倩 张秀芹 +2 位作者 罗发亮 刘国明 王笃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977,共7页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拉伸对聚左旋乳酸(PLLA)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能迅速提高PL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对经过拉伸预处理但未结晶的PLLA样品进行等温及非等...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拉伸对聚左旋乳酸(PLLA)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能迅速提高PL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对经过拉伸预处理但未结晶的PLLA样品进行等温及非等温结晶的研究发现,经过拉伸预处理的PLLA样品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都得到提高,表明预拉伸会影响PLLA在后续过程中的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PLLA) 拉伸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气相催化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春香 陈兴权 赵天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连续流动气固相反应条件下,对碳酸二甲酯(DMC)与正丙醇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MP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负载型氧化物TiO2/A12O3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30℃、反应压力1.1 MPa、原料配比n(DMC):n(正丙醇)=0.5、气态空速360... 在连续流动气固相反应条件下,对碳酸二甲酯(DMC)与正丙醇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MP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负载型氧化物TiO2/A12O3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30℃、反应压力1.1 MPa、原料配比n(DMC):n(正丙醇)=0.5、气态空速360 h-1的条件下,DMC的转化率为57.27%,目标产物MPC的选择性为88.07%,收率为50.43%.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DMC的转化率增加,但同时由于甲醚、甲丙醚和丙醚等副产物的生成,使目标产物MPC的选择性降低;反应压力的改变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不显著;催化剂颗粒控制在20~40目.当气态空速为360 h-1时,外扩散影响已基本消除,可获得最高的MPC收率,但是随着空速的继续增加,由于接触时间缩短,DMC的转化率和MPC的收率趋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酯交换 碳酸甲丙酯 催化 正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三甲氧基苯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燕敏 赵燕 +2 位作者 赵万胜 陈兴权 赵天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9-1284,共6页
采用一步法用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制备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Bmim]Br),并用FTIR和^1H NMR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Bmim]Br催化作用下,以碳酸二甲酯(DMC)为甲基化试剂、焦性没食子酸(PA)为原料合成了连1,2... 采用一步法用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制备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Bmim]Br),并用FTIR和^1H NMR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Bmim]Br催化作用下,以碳酸二甲酯(DMC)为甲基化试剂、焦性没食子酸(PA)为原料合成了连1,2,3-三甲氧基苯(TMB),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及[Bmim]Br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TMB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n(PA):n(DMC)=1:6、反应时间7h、n([Bmim]Br):n(PA)=1:1。在此条件下,PA转化率为100.0%,TMB收率为92.60%。用GC—MS和’HNMR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三甲氧基苯 碳酸二甲酯 焦性没食子酸 离子液体催化剂 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TiO_2/γ-Al_2O_3催化剂气相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兴权 赵春香 赵天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在连续流动气固相反应条件下,考察了焙烧温度对TiO2/γ-Al2O3催化剂催化碳酸二甲酯(DMC)和丙醇气相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MPC)反应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氨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TiO2/γ-Al2O3... 在连续流动气固相反应条件下,考察了焙烧温度对TiO2/γ-Al2O3催化剂催化碳酸二甲酯(DMC)和丙醇气相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MPC)反应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氨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TiO2/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500℃下焙烧的Ti质量分数为5%的TiO2/γ-Al2O3催化剂对DMC和丙醇气相酯交换合成MPC反应的活性最好,DMC转化率可达54%,MPC选择性为90%。表征结果显示,Ti主要以Ti4+的形式存在于TiO2/γ-Al2O3催化剂表面;随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γ-Al2O3催化剂中的一水软铝石逐渐转化为γ-Al2O3,同时,钛酸四丁酯分解,TiO2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TiO2/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TiO2/γ-Al2O3催化剂的酸强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甲丙酯 碳酸二甲酯 丙醇气相酯交换 二氧化钛/γ-氧化铝催化剂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氧基聚合物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屏 卢冠忠 +1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89-1691,共3页
选用含有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亲水性的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甲酰胺作致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合成了大孔、珠状GMA-AM-MBAA(GAM)三元聚合物.用合成的比表面积为150... 选用含有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亲水性的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甲酰胺作致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合成了大孔、珠状GMA-AM-MBAA(GAM)三元聚合物.用合成的比表面积为150.2 m2/g、平均孔体积为0.56 cm3/g、表面环氧基分布密度为4.8μmol/m2的珠状载体制备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酶水解青霉素G钾盐的催化活性随着载体颗粒尺寸的减少而增加,粒径为0.10~0.13 mm时,固定化酶的活性达569 IU/g.固定化酶经20次间歇操作使用后,活性没有明显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 聚合物载体 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相氧化羰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Cu-AC催化剂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军超 李长有 +1 位作者 赵天生 马清祥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用于甲醇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负载型Cu-AC催化剂。分别考察了铜离子价态、浸渍溶剂、铜含量和载体活性炭孔修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浓氨水为浸渍溶剂,AC为载体,CuCl活性组分制得的... 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用于甲醇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负载型Cu-AC催化剂。分别考察了铜离子价态、浸渍溶剂、铜含量和载体活性炭孔修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浓氨水为浸渍溶剂,AC为载体,CuCl活性组分制得的Cu-AC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DMC选择性;催化剂中Cu质量分数达7.5%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Cu质量分数过高,易使催化剂表面富集大量CuO物种,导致DMC选择性及收率明显下降;以CuCl_2为活化剂,制得的AC可明显改善载体的孔结构性质和孔径分布,孔径分布主要由修饰前的1.5 nm较大微孔区转变为2.5 nm左右的中孔区域;中孔分布比例较大且孔径范围在2.5 nm左右的AC载体有利于该活性组分的分散及甲醇氧化羰化催化活性的提高;在Cu质量分数5%时,甲醇转化率可达35.0%,DMC时空收率为211.9 g/(kg·h),且DMC选择性仍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甲醇 氧化羰化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CO与NO自由基反应机理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丽琼 刘翔宇 吉文欣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9期14-19,共6页
采用HF从头算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系统研究了HNCO与NO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渡态、中间体的几何构型,并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结构进行了确认,然后依据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计算分析了反应途径上分子结构的变化过程;采... 采用HF从头算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系统研究了HNCO与NO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渡态、中间体的几何构型,并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结构进行了确认,然后依据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计算分析了反应途径上分子结构的变化过程;采用全电子的QCISD(T)方法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量校正,得出各步反应的反应位垒和反应热。结果表明,HNCO与NO自由基的反应有3种通道,通道1生成产物HNNO和CO,通道2生成产物HNN和CO_2,通道3生成产物HN和NCO_2,通过对反应位垒和反应热的比较,得出反应通道3为主反应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CO NO 反应机理 HF方法 QCIS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介孔分子筛用于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洪根 薛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175-178,184,共5页
利用表面嫁接法制备了氰基(-CN)、乙烯基(-CH=CH2)、氨基(-NH2)和巯基(-SH)等有机基团功能化介孔材料R-MCF,并用作制备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PGA)的载体。对比研究了R-MCF对PGA的负载速率和固定化酶PGA/R—MCF对水解青霉素G... 利用表面嫁接法制备了氰基(-CN)、乙烯基(-CH=CH2)、氨基(-NH2)和巯基(-SH)等有机基团功能化介孔材料R-MCF,并用作制备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PGA)的载体。对比研究了R-MCF对PGA的负载速率和固定化酶PGA/R—MCF对水解青霉素G钾制备6-氨基青霉烷酸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疏水性载体NC—MCF、CH2=CH—MCF和HS—MCF对PGA的负载速率高于具有亲水性的H2N—MCF和MCF;固定化酶PGA/NC-MCF和PGA/CH2-CH—MCF的表观活性分别为1790IU/g和1667IU/g,明显高于PGA/M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功能化 青霉素酰化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兴权 赵天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介绍了甲磺酸各种制备方法 ,包括化学合成法和电化学法。其中 ,化学合成法又包括甲磺酰氯水解法、二甲基二硫氧化法、硫酸二甲酯法、卤甲烷法、醋酸法及甲硫醇法等 ,指出采用绿色无污染、无腐蚀制备工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甲磺酸 制备 技术进展 化学合成 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E)-3,5-二甲氧基二苯乙烯的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金会 刘海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7年第3期18-20,共3页
以价康易得的3,5-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甲基化、还原、溴代、Arbuzor重排、Wittig-Horner缩合5步反应完成了目标化合物(E)-3,5-二甲氧基二苯乙烯的合成,总收率高达59.8%,各步反应所合成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及熔点进行了结构确证。
关键词 芪类化合物Wittig-Homer反应 (E)-3 5-二甲氧基二苯乙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