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球物理参数反演范式理论及判定条件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克彪 张晨阳 +13 位作者 施建成 王旭明 郭中华 李春树 董立新 吴门新 孙瑞静 武胜利 姬大彬 蒋玲梅 赵天杰 邱玉宝 杜永明 徐同仁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在学术和工程应用领域掀起了研究高潮,在地球物理参数和农业气象遥感参数反演方面也表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大部分AI技术在地学和农学的应用还是“黑箱”,没有物理意义或...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在学术和工程应用领域掀起了研究高潮,在地球物理参数和农业气象遥感参数反演方面也表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大部分AI技术在地学和农学的应用还是“黑箱”,没有物理意义或缺乏可解释性及通用性。为了促进AI在地学和农学的应用和培养交叉学科的人才,本研究提出基于AI耦合物理和统计方法的地球物理参数反演范式理论。[方法]首先基于物理能量平衡方程进行物理逻辑推理,从理论上构造反演方程组,然后基于物理推导构建泛化的统计方法。通过物理模型模拟获得物理方法的代表性解以及利用多源数据获得统计方法代表性的解作为深度学习的训练和测试数据库,最后利用深度学习进行优化求解。[结果和讨论]判定形成具有通用性和物理可解释的范式条件包括:(1)输入与输出变量(参数)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2)输入和输出变量(参数)之间理论上可以构建闭合的方程组(未知数个数少于或等于方程组个数),也就是说输出参数可以被输入参数唯一确定。如果输入参数(变量)和输出参数(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因果关系,则可以直接使用深度学习进行反演。如果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之间存在弱相关性,则需要添加先验知识来提高输出参数的反演精度。此外,本研究以农业气象遥感中的关键参数地表温度、发射率、近地表空气温度和大气水汽含量联合反演作为案例对理论进行了证明,分析结果表明本理论是可行的,并且可以辅助优化设计卫星传感器波段组合。[结论]本理论和判定条件的提出在地球物理参数反演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反演范式 物理逻辑推导 可解释 农业气象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工程虚拟实验室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匡银虎 张虹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7期93-95,共3页
采用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网上虚拟实验环境。在介绍虚拟实验室的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虚拟实验室的构架、实现及其与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仪器和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亚鹏 杨桦 刘瑞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3,共7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基于课程论、心理学,从认知和行动两个维度建构物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系统归纳宁夏中学物...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基于课程论、心理学,从认知和行动两个维度建构物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系统归纳宁夏中学物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物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策略。研究表明,研读物理教育研究论著,反思物理教学实践案例,自主开发物理实验资源和开展任务驱动型合作研究等策略能够提高物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对优化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核心素养 中学物理教师 课程实施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率矩阵的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慧 宋娟 潘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2,106,共6页
提出基于效率矩阵的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该方法通过传输效率矩阵获取节点在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采用三角模糊数方法根据获取的信息构建重要度评价矩阵,利用重要度评价矩阵对节点在电子信... 提出基于效率矩阵的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该方法通过传输效率矩阵获取节点在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采用三角模糊数方法根据获取的信息构建重要度评价矩阵,利用重要度评价矩阵对节点在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度进行测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网络节点重要度测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相一致,提升了测算精度,缩短了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效率矩阵 电子信息 无线通信网络 三角模糊数 重要度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纳米线填充氮化硼纳米管结构和电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良财 张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线径锯齿型氮化硼纳米管包裹五边形Cu纳米线复合系统的结构和电子特性。复合系统的圆筒状结构在弛豫后保持不变。计算结果表明,管-线间距约为0.34nm的CuNW@(14,0)复合系统的结构...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线径锯齿型氮化硼纳米管包裹五边形Cu纳米线复合系统的结构和电子特性。复合系统的圆筒状结构在弛豫后保持不变。计算结果表明,管-线间距约为0.34nm的CuNW@(14,0)复合系统的结构最稳定,且在费米能级附近处的能带结构为内部Cu纳米线和外部BN纳米管能带的叠加,同时Cu纳米线填充前后的量子电导不变。电荷密度分析表明,CuNW@(14,0)复合系统中传导电子仅分布在内部Cu纳米线区域,外部氮化硼纳米管相当于绝缘电缆壳。因此,该类型的纳米线缆复合系统有望应用于要求稳定传输电荷的纳机电系统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纳米线 氮化硼纳米管 弛豫结构 电子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团生成结构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鲁棒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蒲武军 潘欢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5,共8页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与电网的深度融合,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面临着安全性、脆弱性等一系列问题.结合相互依存网络与介数负荷-容量级联故障模型,提出了包含电网、信息网孤岛运行的连锁故障仿真算法,主要研究...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与电网的深度融合,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面临着安全性、脆弱性等一系列问题.结合相互依存网络与介数负荷-容量级联故障模型,提出了包含电网、信息网孤岛运行的连锁故障仿真算法,主要研究了具有社团结构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鲁棒性,修正了传统的社团结构生成算法,使其能够生成不同规模社团且社团连接概率可调的无标度网络.采用提出的算法生成信息网和电网社团内部同配耦合的电力CPS模型,使用电网剩余节点比例为评估指标.研究了调度中心处于不同社团时全局连接概率、社团连接概率以及多个调度中心对电力CPS鲁棒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级联故障 社团结构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
7
作者 马丽 《农业科学研究》 2016年第4期69-71,78,共4页
影响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资金短缺.作为重要扶贫模式之一的农村小额信贷项目,在扶贫解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就业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宁夏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并针对性... 影响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资金短缺.作为重要扶贫模式之一的农村小额信贷项目,在扶贫解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就业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宁夏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小额信贷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吸附调控Ti掺杂石墨烯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玲 马欢 +2 位作者 张建宁 马良财 张建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7-584,共8页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气体分子CO、NO、NO_2和SO_2吸附对Ti掺杂石墨烯(Ti G)电子结构和磁性的调制.研究表明:Ti G对CO、NO、NO_2和SO_2分子的吸附作用较强,各分子与Ti原子键合并形成Ti-X键(X代表C、O、N原...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气体分子CO、NO、NO_2和SO_2吸附对Ti掺杂石墨烯(Ti G)电子结构和磁性的调制.研究表明:Ti G对CO、NO、NO_2和SO_2分子的吸附作用较强,各分子与Ti原子键合并形成Ti-X键(X代表C、O、N原子);各分子的吸附可导致Gas@Ti G体系电磁性质明显改变:CO分子吸附基底后,虽未能引起CO@Ti G体系电子性质改变和磁性的产生,却能够有效调控该体系的带隙宽度;不同于CO分子,NO、NO_2和SO_2分子的吸附使得半导体性的Ti G基底转变为金属特性,但各体系磁性表征不同:NO@Ti G发生完全自旋极化,即NO分子与基底上均有自旋分布,且二者的自旋方向相同;顺磁性的NO_2分子吸附于Ti G基底时磁性消失;SO_2分子吸附于Ti G基底后自身产生磁性,但基底几乎未发生自旋极化,SO_2@Ti G呈现自旋极化的局域分布特征.由此,依据分子吸附后体系电磁性质特征的不同,可辨识被测气体分子.此项研究结果为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石墨烯基气体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子吸附 Ti掺杂的石墨烯 电子结构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宁夏羊肉产地鉴别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靖 丁佳兴 +2 位作者 郭中华 何凤杰 梁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4,260,共6页
使用900~1700 nm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宁夏银川、固原、盐池三个不同产地的绵羊后腿样本的近红外高光谱数据,对光谱采用面积归一化方法预处理,利用SPA、CARS、UVE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分别为17、40、121个;结合PLS-DA及KN... 使用900~1700 nm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宁夏银川、固原、盐池三个不同产地的绵羊后腿样本的近红外高光谱数据,对光谱采用面积归一化方法预处理,利用SPA、CARS、UVE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分别为17、40、121个;结合PLS-DA及KNN建立特征波段下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KNN判别模型效果较差,3种特征波长中利用CARS提取的特征波长建模效果最佳,代替全光谱建立PLS-DA判别模型是可行的;综合对比模型效果,CARS-PLS-DA为最优模型,校正集正确率90.48%,预测集正确率84.21%。证明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羊肉产地鉴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羊肉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K最近邻分类算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石嘴山地区盐碱地变化的目标级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静波 汪西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采用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Landsat 8OLI影像数据,结合影像的光谱、纹理和地理特征等24个变量,分别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法(RF)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法(SVM)对宁夏石嘴山地区进行影像分类,研究发现:影响分类模型精度的有DEM数据、归一化差异植被... 采用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Landsat 8OLI影像数据,结合影像的光谱、纹理和地理特征等24个变量,分别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法(RF)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法(SVM)对宁夏石嘴山地区进行影像分类,研究发现:影响分类模型精度的有DEM数据、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短波红外波段、归一化差异湿度指数(NDMI)与第一主分量均值(M)等重要参量。RF的分类精度略高于SVM,总体分类精度为95.492%,Kappa系数为0.947;盐碱地的分类精度为98.510%,计算效率是SVM的16.5倍;RF方法更适合进行盐碱地目标级的变化检测。根据两个时相影像的RF分类结果,得到2014—2017年研究区盐碱地面积减少约133.56km2,减少比例56.368%,生态环境改善和盐碱地改良趋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分类法 盐碱地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归一化差异湿度指数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分析及防污闪运维建议 被引量:4
11
作者 伍弘 郝金鹏 +2 位作者 杨凯 房子祎 杨国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89,共8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成分不清、受环境影响程度不明等问题,将宁夏引黄灌区环境细分为5类,分别为工业、农业、城镇居民区、荒漠、草场,并取对应环境下的绝缘子污秽样品进行微观形貌、元素含量、晶体成分及阴阳离子成分及...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成分不清、受环境影响程度不明等问题,将宁夏引黄灌区环境细分为5类,分别为工业、农业、城镇居民区、荒漠、草场,并取对应环境下的绝缘子污秽样品进行微观形貌、元素含量、晶体成分及阴阳离子成分及含量检测分析,同时对比分析引黄灌区与非灌区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引黄灌区土壤成分决定了绝缘子污秽的基础成分;工业、农业环境对污秽微观结构及不同成分含量影响较大,城镇居民区环境次之;引黄灌区绝缘子积污程度明显高于非灌区。为进一步提高宁夏引黄灌区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防污闪运维建议,以供相关运维单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输电线路 绝缘子 污秽 防污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与材料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的建设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256,281,共5页
结合西部高校宁夏大学的实际情况,物理与材料实验室紧紧围绕服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实践实训、科学研究的建设思路,积极开展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确立近远期建设目标,打造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 结合西部高校宁夏大学的实际情况,物理与材料实验室紧紧围绕服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实践实训、科学研究的建设思路,积极开展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确立近远期建设目标,打造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的物理与材料实验室,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与材料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西部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掺杂In_(2)O_(3)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卫霞 林雪玲 +2 位作者 张贺翔 潘凤春 安媛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o掺杂In_(2)O_(3)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Mo属于n型掺杂,引入的杂质能级使掺杂体系的有效禁带宽度变窄,掺杂体系载流子浓度的提高有...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o掺杂In_(2)O_(3)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Mo属于n型掺杂,引入的杂质能级使掺杂体系的有效禁带宽度变窄,掺杂体系载流子浓度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了In_(2)O_(3)半导体的导电性;Mo O(Mo替代O缺陷)引入的杂质能级可以作为电子从价带向导带跃迁的桥梁,使得掺杂体系光学吸收谱的吸收边发生了明显的红移,有效提升了In_(2)O_(3)半导体材料在可见光区、红外光区和远红外光区对光子的吸收幅度,从掺杂体系的反射系数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Mo掺杂引入的杂质能级可以有效提升In_(2)O_(3)半导体材料的介电性能,这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分离,从而提高了In_(2)O_(3)半导体材料对光子的吸收和转化效率.总之,Mo的掺杂可有效改善In_(2)O_(3)半导体光学性能,进一步拓展了In_(2)O_(3)在红外光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2)O_(3) MO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Rh、Pd掺杂GaS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卫霞 张贺翔 +1 位作者 潘凤春 林雪玲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19-2026,共8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过渡族金属TM(TM=Ru、Rh、Pd)掺杂GaS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TM掺杂GaSb主要以TM替代Ga(TM@Ga)缺陷存在,并可增强GaSb半导体材料对红外光区光子的响应,使体系光学吸收谱的吸收边红移;TM@Ga所引入... 运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过渡族金属TM(TM=Ru、Rh、Pd)掺杂GaS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TM掺杂GaSb主要以TM替代Ga(TM@Ga)缺陷存在,并可增强GaSb半导体材料对红外光区光子的响应,使体系光学吸收谱的吸收边红移;TM@Ga所引入的杂质能级分布于零点费米能级附近,这极大地增强了体系的介电性能,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迁移,因而提升了掺杂体系的光电转换效率;Ru掺杂对GaSb光学性质的改善最为明显,当掺杂浓度为6.25%(原子数分数)且均匀掺杂时,Ru掺杂GaSb体系对红外光区光子的吸收幅度最大,有效提升了GaSb光电转换效率和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B 过渡金属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掺杂GaS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贺翔 杨卫霞 +1 位作者 林雪玲 潘凤春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2,共8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交换关联泛函采用局域密度近似,并对计算体系电子的库仑能进行了修正,即采用LDA+U的方法计算研究了Mn掺杂GaSb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Mn掺杂GaSb体系(Mn-GaSb)的光学性质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大...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交换关联泛函采用局域密度近似,并对计算体系电子的库仑能进行了修正,即采用LDA+U的方法计算研究了Mn掺杂GaSb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Mn掺杂GaSb体系(Mn-GaSb)的光学性质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大提升了对红外光区、远红外光区光子的吸收幅度,其中Mn替代Ga(Mn@Ga)缺陷对改善GaSb半导体材料的光学性能最为明显.Mn掺杂引入的杂质能级有效降低了掺杂体系的禁带宽度,Mn@Ga缺陷的引入增强了GaSb体系的电极化能力和对红外光区光子的吸收.Mn元素的掺入浓度及Mn元素的掺杂位置对Mn@Ga缺陷体系的光学性能均有影响,最佳Mn原子掺杂摩尔比为12.5%,此时Mn@Ga缺陷体系的光学吸收谱在红外光区的吸收幅度最大,同时均匀掺杂避免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中心的形成,有效提高了GaSb半导体材料对红外区、远红外区光子的吸收转换效率和GaSb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GASB MN掺杂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磁性分隔层厚度对Fe/Cu多层纳米线磁性和电子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王喜志 汤振兵 +2 位作者 马良财 马玲 张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5,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非磁性分隔层厚度对Fe/Cu多层纳米线磁性和电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层纳米线的稳定性随着非磁性Cu分隔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层间交换耦合随非磁性Cu分隔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出振荡衰减...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非磁性分隔层厚度对Fe/Cu多层纳米线磁性和电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层纳米线的稳定性随着非磁性Cu分隔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层间交换耦合随非磁性Cu分隔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出振荡衰减的特性,且其振荡周期为两个Cu原子层。自旋极化能带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Fe/Cu多层纳米线的电导敏感地依赖于Cu分隔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纳米线 磁性 层间交换耦合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分子吸附调控CdG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7
作者 张建宁 马欢 +1 位作者 马玲 张建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0-1039,共10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深入研究单个气体分子CO、NO、NO2、SO2、O2和H2S吸附对Cd掺杂石墨烯(CdG)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及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六种气体分子以较大的吸附能与CdG基底中的Cd原子键合并形成Cd-X键(X代表C,O,...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深入研究单个气体分子CO、NO、NO2、SO2、O2和H2S吸附对Cd掺杂石墨烯(CdG)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及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六种气体分子以较大的吸附能与CdG基底中的Cd原子键合并形成Cd-X键(X代表C,O,N,S),属于化学吸附;由气体吸附注入的空穴使得复合体系的电子分布发生重构,致使复合体系电子结构和磁性明显改变。CO吸附后,体系仍保持CdG基底原有的半导体性,但带隙宽度有所变化;NO、NO2、SO2和O2吸附的CdG基底转变为金属性,H2S@CdG为半金属性。CO的吸附使得原本自旋极化的CdG基底磁性消失;NO2、H2S、NO和O2吸附基底时,产生局域自旋极化。对于NO2@CdG和H2S@CdG,自旋极化主要分布于基底之上且极化方向相同,NO2和H2S发生弱极化且自旋方向相反;而NO@CdG和O2@CdG的自旋分布特征与之相反;SO2@CdG呈现完全自旋极化特征,即SO2和基底皆有显著的自旋分布但自旋方向不同。据此,由各气体分子引起体系电子结构和磁性的不同变化特征,可有效检测和甄别气体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掺杂的石墨烯 电子结构 磁性 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合金纳米线稳定性和电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8
作者 马良财 孙亚茹 +1 位作者 汤振兵 张建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1,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轴向应力作用下均匀交替结构和非均匀二聚体结构Cu-Co合金单原子链的结构稳定性、磁性和电子结构。Cu-Co合金原子链内聚能在较大原子间距范围内均小于相应纯Cu原子链的内聚能,因此...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轴向应力作用下均匀交替结构和非均匀二聚体结构Cu-Co合金单原子链的结构稳定性、磁性和电子结构。Cu-Co合金原子链内聚能在较大原子间距范围内均小于相应纯Cu原子链的内聚能,因此合金原子链的稳定性较高。非均匀Cu-Co合金原子链中易于形成Co2二聚体,使得合金原子链轴向电荷密度和原子间距出现非均匀分布,从而导致轴向应力拉伸作用下原子链在Cu-Cu键处过早断裂。而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均匀交替结构Cu-Co合金原子链在较大的原子间距范围内能够稳定存在。电子结构的分析表明Cu原子和Co原子间的轨道杂化导致了Cu-Co合金原子链的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原子链 电子结构 磁性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壳层铜纳米线结构和电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喜志 马良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0-706,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多壳层Cu纳米线的稳定结构和电子特性.得到不同线径多壳层Cu纳米线的平衡态晶格常数相差不大,都表现出金属特性,且其单原子平均结合能和量子电导随着纳米线直径的增加而增加.纳米...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多壳层Cu纳米线的稳定结构和电子特性.得到不同线径多壳层Cu纳米线的平衡态晶格常数相差不大,都表现出金属特性,且其单原子平均结合能和量子电导随着纳米线直径的增加而增加.纳米线中内壳层Cu原子表现出体相结构Cu原子相似的电子特性,而表面壳层由于配位数的减少,其3d态能量范围变窄且整体向费米能级发生移动.电荷密度分析表明,相对于体相Cu晶体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纳米线表面壳层Cu原子与其最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壳层Cu纳米线 电子特性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掺杂GaSb电子结构和磁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
作者 林雪玲 潘凤春 张贺翔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5,共6页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Co掺杂GaSb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交换关联泛函采用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LDA),通过 U 的引入对Ga-d 电子和Sb-p 电子...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Co掺杂GaSb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交换关联泛函采用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LDA),通过 U 的引入对Ga-d 电子和Sb-p 电子的库仑作用势能进行修正,计算得到GaSb的禁带宽度和晶格常数与实验值相符.计算结果表明,Co替代Ga(Co@Ga)缺陷可以产生2μB的局域磁矩,而Co替代Sb(Co@Sb)缺陷对体系的局域磁矩没有贡献.Co@Ga产生局域磁矩之间的耦合为铁磁耦合,其居里温度的理论计算值高达410K.对Co掺杂GaSb半导体的铁磁耦合机制进行了解释,为实验上制备GaSb基铁磁性半导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B CO掺杂 电子结构 磁特性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