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干化背景下种植苜蓿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1
作者
马兵
滕远
+3 位作者
汪星
吕雯
吴贤忠
汪治同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00-5913,共14页
土壤干燥化是制约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自然降雨是当地土壤水分补充的唯一途径。为了探究黄土丘陵区深厚土壤干燥化背景下再种植深根系、多年生植物后的土壤水分对降雨的敏感性,在宁南王洼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
土壤干燥化是制约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自然降雨是当地土壤水分补充的唯一途径。为了探究黄土丘陵区深厚土壤干燥化背景下再种植深根系、多年生植物后的土壤水分对降雨的敏感性,在宁南王洼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了野外模拟干燥化土壤再种植苜蓿试验,采用CS650型土壤水分探头对2022—2024年10—600 cm土层水分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入渗到土壤中的水量与降雨量之比随降雨量增加而提高,小雨对10 cm以下土壤水分存储基本为无效,中雨以上的降雨对10 cm土层以下水分产生有效增持作用,中雨、大雨、暴雨入渗到土壤中的水量与降雨量之比由36%可提升到61%;2)在深层土壤干化背景下,再种植苜蓿第1年土壤水分以储蓄为主,储蓄主要集中在10—340 cm土层;苜蓿种植第2年和第3年土壤水分以消耗为主,分别占降雨量的13.1%、50.5%,10—340 cm土层储水消耗量分别为45.4 mm、185.3 mm;3)苜蓿种植第1年消耗水分约当年降雨的31.1%,种植第2、3年耗水量超过当年降雨量,种植苜蓿第1年和第2年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第3年产量较对照降低,差异显著(P<0.05),但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该研究可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可持续更替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干燥化
苜蓿
土壤水分
典型降雨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南黄土丘陵区柠条林伐后再种植苜蓿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2
作者
马兵
滕远
+7 位作者
汪星
陈文昊
于晓
吴贤忠
吕雯
汪治同
侯嘉娜
马维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9,183,共11页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深厚土壤干燥化背景下再种植深根系、多年生植物后的土壤水分特征,在宁南王洼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模拟干燥化土壤再种植苜蓿试验,对2022—2024年0~600 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连续监测,同时测定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深厚土壤干燥化背景下再种植深根系、多年生植物后的土壤水分特征,在宁南王洼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模拟干燥化土壤再种植苜蓿试验,对2022—2024年0~600 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连续监测,同时测定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逐月土壤水分昼夜变化随深度的增加而减缓,在40 cm土层基本保持不变,昼夜土壤含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出现时间在5—10月逐渐推迟。(2)在深层土壤干燥化背景下,再种植苜蓿第1年土壤水分以储蓄为主,储蓄主要集中在0~340 cm土层,土壤干层水分恢复达田间持水量的76%,且恢复深度达290 cm;苜蓿种植第2年和第3年土壤水分以消耗为主,有效土壤储水在苜蓿种植第3年基本已消耗殆尽。(3)再种植苜蓿第1年和第2年,苜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再种植第3年苜蓿产量则显著降低,但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不显著。该研究可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可持续更替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干燥化
苜蓿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枸杞扦插及水培生根能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嘉栋
赵佳慧
+5 位作者
马西梅
杨改儿
段淋渊
姚文孔
尹晓
李翔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扦插及水培条件下不同品系或品种枸杞的生根能力,筛选出易于繁殖推广的枸杞材料,为枸杞的规模化繁育和高效培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4个不同枸杞品系或品种为材料,分别进行扦插和水培试验,测定扦插及水培后不同枸...
【目的】通过研究扦插及水培条件下不同品系或品种枸杞的生根能力,筛选出易于繁殖推广的枸杞材料,为枸杞的规模化繁育和高效培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4个不同枸杞品系或品种为材料,分别进行扦插和水培试验,测定扦插及水培后不同枸杞的生根指标:平均根粗(mm),平均根长(mm),平均生根数,生根率(%)和生根效果指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不同枸杞品系或品种扦插生根的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根穗条数与平均根长、生根效果指数与平均生根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4.674%,表明3个主成分包含了大部分测定指标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扦插生根能力最好的前3个枸杞材料依次是C1(311.82)、C4(163.64)、C5(139.73)。对不同枸杞水培生根的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根长数与平均根粗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根效果指数与平均根长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100%,说明3个主成分可以涵盖所有指标100%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水培生根能力较强的前3个枸杞品系或品种依次是C1(252.143)、C4(218.376)、C3(175.501)。C1、C4这2个枸杞材料的扦插和水培生根能力均较强。【结论】不同品系或品种的枸杞生根能力具有显著差异,C1、C3、C4这3种叶用枸杞无论是在扦插还是水培的栽培方式下生根能力均较强,不同品系或品种的枸杞在扦插和水培的繁育方式下生根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叶用枸杞的生根能力明显强于果用枸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扦插
水培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干化背景下种植苜蓿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1
作者
马兵
滕远
汪星
吕雯
吴贤忠
汪治同
机构
宁夏大学
林业与草业学院
宁夏大学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宁夏大学
生态环境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环境学院
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00-5913,共14页
基金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AC05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422)。
文摘
土壤干燥化是制约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自然降雨是当地土壤水分补充的唯一途径。为了探究黄土丘陵区深厚土壤干燥化背景下再种植深根系、多年生植物后的土壤水分对降雨的敏感性,在宁南王洼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了野外模拟干燥化土壤再种植苜蓿试验,采用CS650型土壤水分探头对2022—2024年10—600 cm土层水分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入渗到土壤中的水量与降雨量之比随降雨量增加而提高,小雨对10 cm以下土壤水分存储基本为无效,中雨以上的降雨对10 cm土层以下水分产生有效增持作用,中雨、大雨、暴雨入渗到土壤中的水量与降雨量之比由36%可提升到61%;2)在深层土壤干化背景下,再种植苜蓿第1年土壤水分以储蓄为主,储蓄主要集中在10—340 cm土层;苜蓿种植第2年和第3年土壤水分以消耗为主,分别占降雨量的13.1%、50.5%,10—340 cm土层储水消耗量分别为45.4 mm、185.3 mm;3)苜蓿种植第1年消耗水分约当年降雨的31.1%,种植第2、3年耗水量超过当年降雨量,种植苜蓿第1年和第2年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第3年产量较对照降低,差异显著(P<0.05),但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该研究可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可持续更替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干燥化
苜蓿
土壤水分
典型降雨
黄土丘陵区
Keywords
soil drying
alfalfa
soil moisture
typical rainfall
loess hilly regi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南黄土丘陵区柠条林伐后再种植苜蓿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2
作者
马兵
滕远
汪星
陈文昊
于晓
吴贤忠
吕雯
汪治同
侯嘉娜
马维薇
机构
宁夏大学
林业与草业学院
宁夏大学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宁夏大学
生态环境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环境学院
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9,183,共11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AAC05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301,32260422)。
文摘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深厚土壤干燥化背景下再种植深根系、多年生植物后的土壤水分特征,在宁南王洼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模拟干燥化土壤再种植苜蓿试验,对2022—2024年0~600 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连续监测,同时测定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逐月土壤水分昼夜变化随深度的增加而减缓,在40 cm土层基本保持不变,昼夜土壤含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出现时间在5—10月逐渐推迟。(2)在深层土壤干燥化背景下,再种植苜蓿第1年土壤水分以储蓄为主,储蓄主要集中在0~340 cm土层,土壤干层水分恢复达田间持水量的76%,且恢复深度达290 cm;苜蓿种植第2年和第3年土壤水分以消耗为主,有效土壤储水在苜蓿种植第3年基本已消耗殆尽。(3)再种植苜蓿第1年和第2年,苜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再种植第3年苜蓿产量则显著降低,但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不显著。该研究可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可持续更替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干燥化
苜蓿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黄土丘陵区
Keywords
soil desiccation
alfalfa
soil moisture
water use efficiency
Loess Hilly Regi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枸杞扦插及水培生根能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嘉栋
赵佳慧
马西梅
杨改儿
段淋渊
姚文孔
尹晓
李翔
机构
宁夏大学
林业与草业学院
宁夏大学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宁夏大学
葡萄酒与园艺学院
宁夏
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22BBF02003)
宁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2023)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AC05025)。
文摘
【目的】通过研究扦插及水培条件下不同品系或品种枸杞的生根能力,筛选出易于繁殖推广的枸杞材料,为枸杞的规模化繁育和高效培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4个不同枸杞品系或品种为材料,分别进行扦插和水培试验,测定扦插及水培后不同枸杞的生根指标:平均根粗(mm),平均根长(mm),平均生根数,生根率(%)和生根效果指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不同枸杞品系或品种扦插生根的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根穗条数与平均根长、生根效果指数与平均生根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4.674%,表明3个主成分包含了大部分测定指标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扦插生根能力最好的前3个枸杞材料依次是C1(311.82)、C4(163.64)、C5(139.73)。对不同枸杞水培生根的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根长数与平均根粗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根效果指数与平均根长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100%,说明3个主成分可以涵盖所有指标100%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水培生根能力较强的前3个枸杞品系或品种依次是C1(252.143)、C4(218.376)、C3(175.501)。C1、C4这2个枸杞材料的扦插和水培生根能力均较强。【结论】不同品系或品种的枸杞生根能力具有显著差异,C1、C3、C4这3种叶用枸杞无论是在扦插还是水培的栽培方式下生根能力均较强,不同品系或品种的枸杞在扦插和水培的繁育方式下生根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叶用枸杞的生根能力明显强于果用枸杞。
关键词
枸杞
扦插
水培
生根率
Keywords
Lycium
cutting propagation
hydroponic culture
rooting rate
分类号
S665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干化背景下种植苜蓿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马兵
滕远
汪星
吕雯
吴贤忠
汪治同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宁南黄土丘陵区柠条林伐后再种植苜蓿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马兵
滕远
汪星
陈文昊
于晓
吴贤忠
吕雯
汪治同
侯嘉娜
马维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枸杞扦插及水培生根能力比较分析
王嘉栋
赵佳慧
马西梅
杨改儿
段淋渊
姚文孔
尹晓
李翔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