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硫废弃物对宁夏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茜 刘松涛 +2 位作者 孙兆军 何俊 王小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2,共3页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国槐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国槐生长的影响,同时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的As及重金属含量,以期为宁夏盐碱地绿化造林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明显降低土壤pH值、全...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国槐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国槐生长的影响,同时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的As及重金属含量,以期为宁夏盐碱地绿化造林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明显降低土壤pH值、全盐含量、碱化度,施用3a后其分别较未施用脱硫废弃物处理降低17.20%、47.02%、37.55%;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显著提高国槐成活率,施用3a后国槐成活率达83.33%,较未施用脱硫废弃物处理显著提高了42.86%;施用脱硫废弃物3a后土壤和地下水As、Hg、Pb、Cr、Cd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值。可见,利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并进行绿化造林既行之有效,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弃物 盐碱土 改良 国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银北地区盐化土壤改良成效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俊华 贾科利 孙兆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235,共4页
系统分析了利用系列专用改良剂对宁夏银北盐化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专用改良剂后土壤容重平均降低6.44%,孔隙度增加6.62%,土壤粘粒含量减少,粉粒、砂粒含量普遍增加;土壤pH和全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产... 系统分析了利用系列专用改良剂对宁夏银北盐化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专用改良剂后土壤容重平均降低6.44%,孔隙度增加6.62%,土壤粘粒含量减少,粉粒、砂粒含量普遍增加;土壤pH和全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施用改良剂Ⅲ的增幅最大,改良剂Ⅳ次之,但考虑改良剂原料成本后施用改良剂Ⅱ当年最终经济效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盐化土壤 银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现状及生物改良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明 孙兆军 +1 位作者 陈卫民 张俊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042-1044,1046,共4页
分析了宁夏地区盐渍化区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动态性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的现状,详细考察了宁夏盐渍化土壤的微生物资源,探讨了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方法的优势和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讨论了今后该地区盐渍... 分析了宁夏地区盐渍化区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动态性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的现状,详细考察了宁夏盐渍化土壤的微生物资源,探讨了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方法的优势和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讨论了今后该地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工作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微生物群落 生物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光谱特征的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盐分预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俊华 秦君琴 李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129,164,共8页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北地区盐碱地野外土壤表层光谱反射率和土壤全盐及盐分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各土壤盐分指标的敏感波段,然后采用全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各盐分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高光谱反射率r,及其平滑去嗓处理后的值...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北地区盐碱地野外土壤表层光谱反射率和土壤全盐及盐分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各土壤盐分指标的敏感波段,然后采用全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各盐分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高光谱反射率r,及其平滑去嗓处理后的值R,lg(R)与全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1/R,lg(1/R)与全盐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和〔lg(1/R)〕′在特定单波段处表现较佳;土壤表层光谱反射率与CO2-3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SO2-4;土壤光谱反射率与Na+的相关性在各种变换方法下均较强,其次为Mg2+,与Ca2+的相关性最弱。基于R的逐步回归方程为全盐含量预测的最佳模型;基于土壤光谱反射率拟合土壤CO2-3的准确度略高于对土壤HCO-3;敏感波段估测土壤SO2-4含量的决定系数明显高于其他阴离子;采用〔lg(1/R)〕′逐步回归得到的方程拟合土壤Na+,K+和Mg2+含量相对于其他变换方式效果更理想。预测模型中对土壤全盐和Na+的模型精度较高,预测能力强;光谱对土壤SO2-4和Mg2+的预测能力也较强;对土壤Cl-和Ca2+的预测稳定性、预测能力和精度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征 银北地区 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56年来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研究——以宁夏中宁县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余海龙 黄菊莹 王亭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175,共4页
为了摸清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中部干旱带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及其对气候生产潜力产生的影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生产潜力水平。根据中宁县1953—2008年气象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采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 为了摸清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中部干旱带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及其对气候生产潜力产生的影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生产潜力水平。根据中宁县1953—2008年气象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采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气候生产潜力,运用气候诊断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宁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生产潜力显著增加,降水生产潜力明显下降,平均气候生产潜力为4 809.17kg/(hm2.a)。气候生产潜力呈现出波动中减少的趋势;(2)气候生产潜力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与年平均气温没有显著相关性。温度生产潜力平均值为14 367.4kg/(hm2.a),降水生产潜力为3 842.8kg/(hm2.a)。降水生产潜力仅为温度生产潜力的26.7%。说明降水是中宁地区气候生产潜力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未来气候变化情景趋势表明,气候暖干化趋势对当地农业生产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生产潜力 中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成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俊华 贾科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0-656,共7页
系统分析了利用脱硫废弃物和次生盐渍化土壤专用改良剂对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但改良效果不理想,同时施用脱硫废弃物和专用改良剂后土壤砂粒含量减少,粉粒、黏粒... 系统分析了利用脱硫废弃物和次生盐渍化土壤专用改良剂对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但改良效果不理想,同时施用脱硫废弃物和专用改良剂后土壤砂粒含量减少,粉粒、黏粒含量普遍增加;土壤体积质量平均增加5.34%、孔隙度降低5.61%,土壤pH和全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施用脱硫废弃物和专用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枸杞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施用改良剂Ⅱ的增幅最大,但考虑改良剂原料成本后施用改良剂II当年最终经济效益最大。相同改良剂秋施改良效果明显优于春施;施用量越大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效果越好,枸杞干果产量和直接经济效益也越高,但最终经济效益以施用量为11.25 t/hm2的处理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黄灌区 次生盐渍化土壤 专用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卫市农业干旱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海龙 黄菊莹 李聪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7-221,共5页
通过对宁夏中卫市1979—2008年30a历史降水资料的统计,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法对该时期中卫市地区干旱灾害的时间变化、旱灾等级和成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地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和玉米)的关键需水期干旱程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宁夏中... 通过对宁夏中卫市1979—2008年30a历史降水资料的统计,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法对该时期中卫市地区干旱灾害的时间变化、旱灾等级和成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地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和玉米)的关键需水期干旱程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宁夏中卫市农业干旱具有季节性、持续性、随机性和频繁性的特点。当地农业干旱发生频繁,以春旱为主,发生频率达53%;对当地农业影响最大的是春夏连旱,其发生频率达30%。据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抗旱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特点 降水量指标 对策 宁夏中卫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固原鸡耐寒性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勤 孙兆军 +1 位作者 陈宏 沈善义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低温下死亡率为测试指标,对宁夏固原鸡耐寒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获得与耐寒性状相关联的表型性状。通过杂交对比试验发现,固原鸡具有明显的耐寒性能(P<0.01),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耐寒性能与羽色、肤色无关联(P>0.05)。体重... 以低温下死亡率为测试指标,对宁夏固原鸡耐寒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获得与耐寒性状相关联的表型性状。通过杂交对比试验发现,固原鸡具有明显的耐寒性能(P<0.01),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耐寒性能与羽色、肤色无关联(P>0.05)。体重与死亡率之间相关系数为-0.423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寒性I遗传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导向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提银 《农业科学研究》 2016年第3期83-85,共3页
随着宁夏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保经济增长与保生态环境相结合、调产业投资结构与调生态投入结构相结合、改善民生与改善生态相结合、建立统... 随着宁夏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保经济增长与保生态环境相结合、调产业投资结构与调生态投入结构相结合、改善民生与改善生态相结合、建立统筹推进的生态产业发展、创新生态补偿机制5个方面探讨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银北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德喜 刘松涛 李茜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1期63-63,81,共2页
简述了宁夏银北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平田整地、土壤改良、树种选择、造林时间及抚育管理技术等。以期为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指导。
关键词 宁夏 盐碱地 造林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改良中度苏打盐渍土施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63
11
作者 罗成科 肖国举 +1 位作者 张峰举 秦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8,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种植油葵(Helianthus annus),进行了脱硫石膏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但却增加了土壤全盐量;施用脱硫石膏可显著提高油葵出苗率和产量,但施... 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种植油葵(Helianthus annus),进行了脱硫石膏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但却增加了土壤全盐量;施用脱硫石膏可显著提高油葵出苗率和产量,但施用量过高会抑制油葵的生长发育。施用11 250 kg.hm-2脱硫石膏对中度苏打盐渍土改良效果最佳,最有利于油葵的生长发育,耕作层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分别降至6%、0.2 cmol.kg-1和8.5以下,油葵出苗率达到70%以上,田间试验中油葵产量高达2 031 kg.hm-2,与不施脱硫石膏处理相比,增产率达到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苏打盐渍土 碱化度 总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糠醛渣对新垦龟裂碱土的改良洗盐效果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军 孙兆军 +1 位作者 刘吉利 马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8-135,共8页
为了探讨脱硫石膏及糠醛渣对新垦龟裂碱土改良洗盐效果,在统一施用脱硫石膏(28 t/hm^2)的基础上,该文于2012年在宁夏平罗县西大滩农场,研究了不同淋洗水平(3 600、4 500和4 800 m^3/hm^2)和不同糠醛渣施用量(0、15、22.5和30 t/hm^... 为了探讨脱硫石膏及糠醛渣对新垦龟裂碱土改良洗盐效果,在统一施用脱硫石膏(28 t/hm^2)的基础上,该文于2012年在宁夏平罗县西大滩农场,研究了不同淋洗水平(3 600、4 500和4 800 m^3/hm^2)和不同糠醛渣施用量(0、15、22.5和30 t/hm^2)对新垦龟裂碱土碱化度、总碱度、p H值、全盐及盐分离子分布特征、油葵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淋洗水量4 500 m^3/hm^2和施用糠醛渣(22.5 t/hm^2)的条件下,土壤0-20 cm深的p H值由初始的9.65降到了7.6(P〈0.05),碱化度、总碱度和全盐分别下降了60.2%、39.2%和69.1%,油葵产量3 195.8 kg/hm^2,碱土改良效果明显,表明适当的脱硫石膏、糠醛渣、淋洗量可降低土壤盐分增加油葵产量。结果可为新垦龟裂碱地的改良利用、水盐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淋洗 碱化度 新垦龟裂碱土 盐分离子 水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分及其灌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肖国举 张强 +3 位作者 李裕 张峰举 王润元 罗成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3,共7页
气候变暖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带动土壤盐分向上移动,引起土壤盐分增加,导致土壤盐碱危害加剧。采用近35a来的土壤盐分定位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研究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35a随着全球变暖,宁夏引黄... 气候变暖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带动土壤盐分向上移动,引起土壤盐分增加,导致土壤盐碱危害加剧。采用近35a来的土壤盐分定位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研究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35a随着全球变暖,宁夏引黄灌区土壤全盐含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轻盐化土壤、中盐化土壤和重盐化土壤全盐质量分数分别增加0.08、0.13和0.19g/kg;当温度增加0.5~3.0℃时,宁夏引黄灌区轻盐化土壤、中盐化土壤和重盐化土壤淋洗土壤增加盐分所需的灌水量分别增加8.2%~9.1%、8.2%~8.7%和8.3%~8.8%,总灌水量增加1.29~1.40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壤 灌溉 土壤盐分 盐化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水稻施用量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肖国举 罗成科 +3 位作者 白海波 张峰举 秦萍 孙兆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76-2380,共5页
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宁夏西大滩碱化土壤,采用拉丁方田间试验设计进行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水稻(Oryza sativa)的施用量研究。试验研究表明施用脱硫石膏能够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和产量。但是,脱硫石... 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宁夏西大滩碱化土壤,采用拉丁方田间试验设计进行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水稻(Oryza sativa)的施用量研究。试验研究表明施用脱硫石膏能够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和产量。但是,脱硫石膏施用量不同,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降低的值不同。根据脱硫石膏施用量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pH值降低的模拟曲线关系,当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83.1kg·m^-2时,土壤碱化度、总碱度、pH值降低的值达到最大。同时,根据脱硫石膏施用量与水稻出苗率和产量的模拟曲线关系,当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86kg·m^-2,水稻出苗率达到最大,为84.7%;当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79kg·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大,为0.75kg·m^-2。因此,建议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水稻的施用量为2.83.1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碱化土壤 施用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改良宁夏典型龟裂碱土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3
15
作者 王静 许兴 +1 位作者 肖国举 王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7,共7页
脱硫石膏是燃煤烟气湿法脱硫的副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盐碱地改良。宁夏地区龟裂碱土质地坚硬、渗透性差,不易改良利用。为了评价脱硫石膏改良宁夏地区典型龟裂碱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早熟粳稻"吉特60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试验... 脱硫石膏是燃煤烟气湿法脱硫的副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盐碱地改良。宁夏地区龟裂碱土质地坚硬、渗透性差,不易改良利用。为了评价脱硫石膏改良宁夏地区典型龟裂碱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早熟粳稻"吉特60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脱硫石膏对土壤特性、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脱硫石膏作为盐碱地改良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降低了土壤的pH值和碱化度;显著提高水稻产量(P<0.05),2013年水稻产量由2 333.3提高到3 317.4 kg/hm^2;脱硫石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上,2013年加工品质中的整精米率由52.6%提高到59.7%;比较施用脱硫石膏和未施用脱硫石膏的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施用脱硫石膏的籽粒中重金属除Cr含量较高外,Cd、As、Hg、Pb含量均比对照低,且都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食品标准规定的人类摄入标准。综合评价脱硫石膏施用效果,以施用量3.15×104 kg/hm^2作用效果显著。该研究为脱硫石膏改良龟裂碱土,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作物 质量控制 盐碱地 脱硫石膏 水稻 产量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温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肖国举 张强 +2 位作者 张峰举 罗成科 王润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588-6593,共6页
近40a来,宁夏引黄灌区年平均增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对春小麦生产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控制未来50 a全球升温幅度的范围值,设计增温幅度为0.5—2.5℃,采用红外线辐射器大田增温模拟实验,研究增温对宁夏... 近40a来,宁夏引黄灌区年平均增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对春小麦生产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控制未来50 a全球升温幅度的范围值,设计增温幅度为0.5—2.5℃,采用红外线辐射器大田增温模拟实验,研究增温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0.5—2.5℃,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全生育期(播种—收获)缩短1—22 d,减产0.5%—18.5%;增温2.0—2.5℃,春小麦全生育期缩短18—22 d,减产16.5%—18.5%。增温引起春小麦三叶期和孕穗期光合速率下降,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春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柽柳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毕江涛 马萍 +1 位作者 杨志伟 关晓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2-138,共7页
为探明药用植物柽柳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为探明药用植物柽柳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柽柳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18株内生真菌,茎部最多,根部次之,叶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3个科,7个属;有11株菌对2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1.1%,有8株内生真菌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4.4%;活性内生真菌菌株TCEFL001分别对枸杞黑果病菌、小麦全蚀病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属于组丝核菌属。药用植物柽柳具有较为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值得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柽柳 内生真菌 分离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犁翻与旋耕施用脱硫石膏对改良碱化土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肖国举 秦萍 +1 位作者 罗成科 张峰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3-437,共5页
利用燃煤电厂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宁夏西大滩碱化土壤,采用田间试验进行犁翻与旋耕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效果研究。研... 利用燃煤电厂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宁夏西大滩碱化土壤,采用田间试验进行犁翻与旋耕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效果研究。研究表明犁翻与旋耕施用脱硫石膏,对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提高油葵(Helianthus annuus)出苗率和产量的效果有所不同。采用旋耕较犁翻对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提高油葵出苗率和产量的效果较好。旋耕施用脱硫石膏较犁翻油葵出苗率提高9.4%,产量提高8.2%;犁翻后再旋耕施用脱硫石膏较犁翻与旋耕,效果更好。犁翻后再旋耕较旋耕和犁翻油葵出苗率分别提高13.6%和3.8%,产量分别提高16.2%和7.4%。旋耕施用脱硫石膏较犁翻施用有利于提高产投比,其产投比提高0.13;犁翻后再旋耕较旋耕和犁翻更有利于提高产投比,其产投比分别提高0.14和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施用量 油葵 碱化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河东沙区柠条植株叶片蒸腾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1
19
作者 韩磊 孙兆军 +2 位作者 展秀丽 焦炳忠 董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6-761,共6页
以宁夏河东沙地沙生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为材料,采用采用盆栽方法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柠条植株叶片蒸腾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干旱胁迫下柠条蒸腾对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的响应机制,为区域植被恢复... 以宁夏河东沙地沙生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为材料,采用采用盆栽方法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柠条植株叶片蒸腾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干旱胁迫下柠条蒸腾对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的响应机制,为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及林分结构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充分供水条件下的柠条蒸腾速率是土壤水分严重胁迫下的3.43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蒸腾速率峰值前移,且日蒸腾过程在较为干旱时表现为双峰型;各水分梯度下柠条蒸腾速率日过程与气孔导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2)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降低,柠条苗木叶片蒸腾速率先增加后缓慢下降,过高的土壤含水量同样会抑制植物的蒸腾,该临界值为15.78%,即土壤质量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4.1%。(3)低光强柠条叶片蒸腾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差别不大,都表现出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加而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启动速度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在土壤水分受到限制时(土壤质量含水量≤40%田间持水量),进一步增强光合有效辐射量(≥1 000μmol·m-2·s-1)并没有使蒸腾速率提高,严重水分胁迫下,增加光辐射强度反而导致蒸腾速率降低。(4)柠条蒸腾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偏相关分析表明:充分供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是主要影响因子,贡献率为54.4%;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气孔对PAR的敏感性下降,叶片内外水汽压饱和亏缺成为调节柠条蒸腾过程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蒸腾 水分胁迫 河东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龟裂碱土土壤光谱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俊华 马天成 贾科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58-165,共8页
为了提高基于土壤光谱特征预测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准确性,需要研究土壤光谱特征的因素影响。该文通过对野外、室内预处理、不同含水率、粒径和粗糙度条件下龟裂碱土表层土壤光谱的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龟裂碱土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 为了提高基于土壤光谱特征预测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准确性,需要研究土壤光谱特征的因素影响。该文通过对野外、室内预处理、不同含水率、粒径和粗糙度条件下龟裂碱土表层土壤光谱的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龟裂碱土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碱化程度越强表层土壤光谱反射率越高,在450~925 nm范围内,碱土表层野外光谱反射率比重度、中度、轻度碱化土壤和非碱化土壤野外光谱反射率高7.36%、23.18%、32.10%和39.97%;765、945和974 nm附近是龟裂碱土盐渍化信息的敏感波段;相同土壤经过室内预处理后反射率明显低于野外土壤,且预处理后不同碱化程度土壤间光谱反射率差异也小于野外光谱。土壤含水率较低时,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土壤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但当含水率高于田间持水率时土壤反射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在整个研究波段含水率为26.45%时土壤反射率较含水率为22.33%和25.39%的反射率平均分别升高39.68%和19.79%。土壤粒径越小反射率越高,较大粒径土壤在760~768 nm形成独特的"双峰"现象。土壤粒径越大反射率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越小,且土壤表面越粗糙光谱吸收率越大。整体来讲,在450~1000 nm波段范围内,不同碱化程度的龟裂碱土野外表层土壤光谱特征差异显著;室内经过预处理后的龟裂碱土土壤光谱特征差异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水率,而碱化程度和土壤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该研究可以为龟裂碱土盐渍化信息的准确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光谱分析 龟裂碱土 影响因素 野外光谱 含水率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