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2+)掺杂提高BiOBr纳米结构的吸附性和光催化活性
1
作者 胡月 房国丽 +3 位作者 田景 魏杰 严祥辉 张刚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6-1163,1170,共9页
采用一步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xCu-BiOBr纳米结构,研究了掺杂浓度对xCu-BiOBr纳米结构的吸附性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掺杂有利于获得形貌、尺寸均一的xCu-BiOBr纳米结构,而且掺杂后xCu-BiOBr纳米结构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增强... 采用一步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xCu-BiOBr纳米结构,研究了掺杂浓度对xCu-BiOBr纳米结构的吸附性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掺杂有利于获得形貌、尺寸均一的xCu-BiOBr纳米结构,而且掺杂后xCu-BiOBr纳米结构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增强,尤其0.04Cu-BiOBr对Rh B的单层饱和吸附量为9.059 mg/g,是纯BiOBr吸附量的1.6倍。同时,Cu掺杂引入杂质能级,xCu-BiOBr的带隙随Cu掺杂浓度的增加逐渐红移。但是,0.02Cu-BiOBr在可见光下展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随Cu掺杂量的进一步增大,xCu-BiOBr的光催化活性降低。这是因为Cu掺杂主要形成置换型固溶体,并促使其周围形成氧空位缺陷;氧空位可以俘获光生电子,从而改变光生电子、空穴的迁移和复合历程。但是,过量Cu掺杂使晶格畸变程度增大,xCu-BiOBr可能会形成载流子复合中心,这不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迁移,因此过量掺杂可能导致xCu-BiOBr光催化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u-BiOBr 溶剂热法 CU掺杂 吸附性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乐 宋乃平 方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6-832,共7页
荒漠草原植被最显著的特点是植物种类贫乏,几乎全部为旱生种类,且空间异质性强,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密切,小地形的差异势必会造成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本研究于2011年9月在宁夏盐池县试验区封... 荒漠草原植被最显著的特点是植物种类贫乏,几乎全部为旱生种类,且空间异质性强,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密切,小地形的差异势必会造成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本研究于2011年9月在宁夏盐池县试验区封育10年的荒漠草原围栏内,采用样线取样法在坡面尺度上调查不同坡位上草地群落的空间分异,分析微地形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空间变异性在不同坡向及不同坡位间存在差异;矮小半灌木功能群在空间上的分布斑块化最明显,多年生草本功能群次之,一年生草本功能群在阴坡上的分布斑块化程度较高,在阳坡上其斑块性明显下降;在草地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的进程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已发展到相对稳定的程度,矮小半灌木处于增长期,一年生草本植物在阴坡的增长大于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植物群落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资源问题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红翔 高继红 李琼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7,15,共4页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属于重度缺水区。随着宁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本文通过调查宁夏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宁夏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问题的根源,按照充分合理利用宁...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属于重度缺水区。随着宁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本文通过调查宁夏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宁夏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问题的根源,按照充分合理利用宁夏现有水资源的宗旨,提出了宁夏今后在进行水资源利用、调度、分配和管理方面新的对策,以实现宁夏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水资源 问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吊庄移民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国琴 王朝良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0,84,共3页
吊庄移民是指按照系统论思想构建特殊的乡村系统,它包含多层次建设目标和多方面建设任务;吊庄在开发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移民新村、建设中心集镇、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吊庄移民的主要启示在于,新农村... 吊庄移民是指按照系统论思想构建特殊的乡村系统,它包含多层次建设目标和多方面建设任务;吊庄在开发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移民新村、建设中心集镇、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吊庄移民的主要启示在于,新农村建设要明确目标,搞好规划和制度安排,遵循开发建设规律和程序,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长期治理和改造,重视搞好集镇建设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移民的思想文化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吊庄移民 经验 启示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经济增长要素计量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秀丽 蒋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01-102,共2页
本文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宁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型 贡献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宁夏吊庄移民实践中的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国琴 王朝良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109,共3页
"吊庄移民"是宁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持续实施的一项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工程。对宁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以宁夏"吊庄移民"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基础,从移民区开发建设规划... "吊庄移民"是宁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持续实施的一项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工程。对宁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以宁夏"吊庄移民"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基础,从移民区开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论述了"吊庄移民"过程中实现经济、生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庄移民 环境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社会科学》高被引、高下载文献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琼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1-245,共5页
以高被引文献为依据,分析了《宁夏社会科学》高被引和高下载文献的年代和学科分布,最后对被引频次和下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科学类文献更易获得高的被引频次,其中尤以理论性文献居多;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分在高下载文献中有... 以高被引文献为依据,分析了《宁夏社会科学》高被引和高下载文献的年代和学科分布,最后对被引频次和下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科学类文献更易获得高的被引频次,其中尤以理论性文献居多;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分在高下载文献中有所增加;文献被引高峰与下载高峰并不对应,存在时差;经济与商业管理、政治与公共管理、历史学、法学、社会学这几类文献下载量与被引频次均较高,是期刊的优势学科;西夏学、回族学等特色学科尽管总下载量不高,但被引频次却较高,说明学术价值较高。被引频次与下载量呈中度正相关,表明用文献的高下载来预测高被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高被引 高下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坡位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乐 宋乃平 方楷 《农业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封育的退化荒漠草原进行植被调查.对不同生境群落物种组成进行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排序.结果表明:在整个采样尺度上,不同生境群落植被组成存在差异,不同坡位导致植被类型在小范围内发生明显替代,... 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封育的退化荒漠草原进行植被调查.对不同生境群落物种组成进行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排序.结果表明:在整个采样尺度上,不同生境群落植被组成存在差异,不同坡位导致植被类型在小范围内发生明显替代,这种替代来自于不同生活型的物种之间;群落建群种为针茅、赖草、胡枝子等优良牧草;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杂类草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老瓜头、刺叶柄棘豆等荒漠草原退化的指示种在群落中的比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不同生境 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芮芳 《农业科学研究》 2014年第4期83-86,共4页
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目前学术界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他们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依托.高校科技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具有服务和推动作用,同时,学科建设又反作用于高校科技期刊,对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提... 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目前学术界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他们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依托.高校科技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具有服务和推动作用,同时,学科建设又反作用于高校科技期刊,对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结合《农业科学研究》,对高校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以期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提高办刊质量,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期刊 学科建设 《农业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记录20世纪30年代宁夏的专书——《宁夏省考察记》评介
10
作者 王荣华 李丽颖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宁夏省考察记》是傅作霖于1933年亲自考察宁夏后编著的一本关于宁夏的著作,全书共分3编,约10万字,对当时宁夏的政治、财政、教育、交通、水利、社会风俗与民生等,都有详细的记述。该书作为宁夏建省后第一部考察宁夏的专书,具有资料来... 《宁夏省考察记》是傅作霖于1933年亲自考察宁夏后编著的一本关于宁夏的著作,全书共分3编,约10万字,对当时宁夏的政治、财政、教育、交通、水利、社会风俗与民生等,都有详细的记述。该书作为宁夏建省后第一部考察宁夏的专书,具有资料来源可靠、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等特点,是研究20世纪30年代宁夏社会价值很高、不可缺少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宁夏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团体与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开发——以开发西北协会为中心
11
作者 王荣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名义上统一全国后,西北开发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丧,西北的地位更形重要,一时间开发西北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开发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有关开发西北的社会团体也在全国应运而生,其中开发... 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名义上统一全国后,西北开发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丧,西北的地位更形重要,一时间开发西北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开发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有关开发西北的社会团体也在全国应运而生,其中开发西北协会创立较早,对开发西北也用力较巨,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一个积极呼吁开发西北的社会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西北开发 社会团体 开发西北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不同立地类型人工草地效益研究
12
作者 郑国琴 王红梅 《农业科学研究》 2012年第4期18-21,共4页
调查分析宁夏南部山区旱作、水浇地及北部盐碱地等不同立地类型的人工草地经济效益,对运用新技术建植的高产人工草地建设成效进行研究,提出宁夏人工草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人工草地 立地类型 效益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土壤施肥模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顾峰 苗福生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4期61-63,共3页
以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科研项目为背景,依据宁夏长期的施肥试验结果,将与施肥有关的因素通过计算机处理、判断、分析,实现了各种作物施肥配方的自动化、合理化.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施肥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宁夏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14
作者 朱丽娅 安春华 《农业科学研究》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央支持与地方推动的关系、加大投入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央支持与地方推动的关系、加大投入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和加快发展与稳步推进的关系,才能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农村公共事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目标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淑霞 《农业科学研究》 2010年第2期81-83,共3页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测评方法》,对宁夏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期目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反映宁夏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6个系统层和18个目标层中看出,2008年宁夏农村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进程最快,但是农...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测评方法》,对宁夏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期目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反映宁夏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6个系统层和18个目标层中看出,2008年宁夏农村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进程最快,但是农村人口素质和生态环境的实现程度仍为负值,农村养老、住房质量和农村受教育程度很低,要改善现有农村条件,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小康 预期目标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科期刊共性、特色个性的特征和表述原则
16
作者 殷靖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3-94,共2页
论社科期刊共性、特色个性的特征和表述原则殷靖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科期刊的共性、特色、个性存在特征与表述原则,对干创造和表现刊物个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编辑实践中,我们常常感到这是一个颇难表现的问题,有时缺乏能... 论社科期刊共性、特色个性的特征和表述原则殷靖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科期刊的共性、特色、个性存在特征与表述原则,对干创造和表现刊物个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编辑实践中,我们常常感到这是一个颇难表现的问题,有时缺乏能动表现的自觉意识,有时又力不从心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期刊 期刊个性 客观存在性 特征和 个性存在 创新性 表现形式 社会科学期刊 优化性 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干旱区气候要素与苜蓿生产力时空分布及关系模拟研究
17
作者 奥海玮 《农业科学研究》 2020年第2期7-13,共7页
将GIS与APSIM相结合,利用21个气象观测站点分别在1980、1990、2000年代的逐月气象数据,运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降雨量、日照时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气候要素与苜蓿产量时空分... 将GIS与APSIM相结合,利用21个气象观测站点分别在1980、1990、2000年代的逐月气象数据,运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降雨量、日照时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气候要素与苜蓿产量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气候要素变化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和苜蓿产业布局。结果表明:1980、1990、2000年代,降雨量由北向南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最低温和最高温均呈下降趋势。苜蓿产量分布特征与降雨量分布相似,但与日照时数、最低温和最高温分布规律相反。降雨量是影响苜蓿产量的关键气候要素,但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分枝至开花阶段是苜蓿生长发育的关键生育阶段,在这一阶段适当补充土壤水分对苜蓿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固原、西吉、海原大部以及盐池、中宁、同心部分地区可作为发展苜蓿产业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GIS 反距离插值法 气候要素 苜蓿生产力 时空分布 苜蓿产业布局 宁夏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研究》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18
《农业科学研究》 2019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不断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创新、影响力、贡献力和编辑出版质量,对高校科技期刊在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及其质量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技期刊 高校 科学研究 农业 出版质量 学术交流 科研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SIM模型的宁夏固原地区草粮轮作系统模拟研究
19
作者 奥海玮 《农业科学研究》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田间草粮轮作试验周期长、监测困难、耗时耗力等问题,利用APSIM作物生长模型分别对2000—2011年12年间和2039—2050未来12年间不同气候条件下草粮轮作系统(春小麦—春小麦—春小麦、谷子—春小麦—春小麦、春小麦—谷子—春小麦、... 针对田间草粮轮作试验周期长、监测困难、耗时耗力等问题,利用APSIM作物生长模型分别对2000—2011年12年间和2039—2050未来12年间不同气候条件下草粮轮作系统(春小麦—春小麦—春小麦、谷子—春小麦—春小麦、春小麦—谷子—春小麦、谷子—谷子—春小麦、谷子—春小麦—谷子、春小麦—谷子—谷子、春小麦—春小麦—谷子、谷子—谷子—谷子共8种轮作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和作物产量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条件下草粮轮作系统相对于历史气候条件下草粮轮作系统土壤含水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作物产量有所增加。小麦产量与谷子产量相比,小麦产量相对较低,谷子产量相对较高。浅层土壤含水量受降水的影响较大,波动较大。深层土壤含水量显示不断恢复趋势。春小麦—春小麦—春小麦轮作方式作物产量随轮作年限增加基本呈增长趋势。谷子—谷子—谷子轮作方式作物产量随轮作年限增加基本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草粮轮作 土壤含水量 作物产量 固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制度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80
20
作者 方楷 宋乃平 +1 位作者 魏乐 安慧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2,共11页
采用围栏放牧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对封育9年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放牧强度对生长季不同时期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同,中度自由放牧小区的牧草地上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都高于封育小区;2)... 采用围栏放牧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对封育9年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放牧强度对生长季不同时期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同,中度自由放牧小区的牧草地上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都高于封育小区;2)环境条件对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较大,在光热水等资源充足时,自由放牧区3种牧压梯度下的牧草地上生物量均高于封育禁牧小区,当遭遇高温干旱胁迫时,自由放牧区的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增长量均比封育禁牧小区低,中度轮牧草场表现出较好的抗胁迫能力;3)放牧能够减小荒漠草原年内牧草地上生物量的时间变异,而其空间变异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较为复杂,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以及植被生长季的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4)轻度自由放牧不会改变植物的种间关系和群落之间的关系,而重度自由放牧不仅加剧了群落间的资源竞争,还会引起研究区3种群落发生不同程度的逆向演替,中等强度的4区轮牧方式为研究区最优的放牧模式,它一方面减缓了群落界面上的资源竞争,另一方面促进了本氏针茅群落的顺行演替。以上结果表明,合理地调控人类放牧制度能够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从而起到恢复和保护草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制度 地上生物量 种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