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雨桐 刘德帅 +2 位作者 冯美 齐迅 姚文孔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在果树育种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发重要。本文主要对不同果树育种的分子标记类型及分子标记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抗性育种、无核育种、早熟育种、品质改良育种、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座位(QTL)基因...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在果树育种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发重要。本文主要对不同果树育种的分子标记类型及分子标记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抗性育种、无核育种、早熟育种、品质改良育种、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座位(QTL)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果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份小黑麦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钱娇娇 张丹婷 +4 位作者 王蕊 王彬 马巧丽 代红军 马天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0-209,共10页
据统计,宁夏引黄灌区有近20万hm^(2)的盐碱地有待高效开发利用。种植耐盐碱小黑麦饲草可提高宁夏盐碱地利用效率,增加区内饲草产量,促进区内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29份小黑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200、300 mmol/L NaCl的高盐梯度胁... 据统计,宁夏引黄灌区有近20万hm^(2)的盐碱地有待高效开发利用。种植耐盐碱小黑麦饲草可提高宁夏盐碱地利用效率,增加区内饲草产量,促进区内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29份小黑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200、300 mmol/L NaCl的高盐梯度胁迫处理,测定胁迫处理动态过程(2、4、6、8、10、12、14、16、18 d)中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含量以及氮含量;盐胁迫18 d时,测定小黑麦的株高、黄叶率和鲜重等生长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分别对9个处理时间点和盐胁迫处理18 d的小黑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盐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不同种质资源的株高、SPAD值、氮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合2种分析方案的研究结果筛选出小黑麦苗期耐盐材料1份(49区-JS923),筛选出敏盐性材料4种,分别是92区-JS1057、93区-JS1058、90区-JS1055和86区-JS1050。本研究为后续在盐碱地利用小黑麦提供了候选种质资源,为深入研究小黑麦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优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苗期 种质资源 隶属函数 耐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粳稻种质资源穗部形态建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维儒 宋佳伟 +6 位作者 段凯蓉 乔承彬 冯培媛 马帅国 李培富 罗成科 田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7,共18页
盐碱胁迫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解析不同盐碱逆境对水稻穗部形态的影响,筛选耐盐碱水稻种质,对耐盐碱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正常稻田土为对照(CK),设置两种不同类型盐碱土的逆境胁迫,处理Ⅰ以盐胁迫为主,处... 盐碱胁迫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解析不同盐碱逆境对水稻穗部形态的影响,筛选耐盐碱水稻种质,对耐盐碱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正常稻田土为对照(CK),设置两种不同类型盐碱土的逆境胁迫,处理Ⅰ以盐胁迫为主,处理Ⅱ以碱胁迫为主。通过测定164份粳稻种质资源的11个穗部性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综合评价了不同盐碱逆境下粳稻种质穗部性状的优劣。结果表明:在两种盐碱处理下,粳稻种质的7个穗部性状,即穗长、每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一次枝梗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相较于CK均显著降低。处理Ⅰ的穗长、每穗粒数、二次枝梗着粒密度、二次枝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均显著高于处理Ⅱ,说明盐胁迫对上述性状的影响小于碱胁迫。在不同处理条件下,11个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处理Ⅰ和处理Ⅱ的千粒重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CK条件下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CK、处理Ⅰ和处理Ⅱ的穗部性状主成分分析均提取到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0.412%、86.441%和83.861%。结合主成分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每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一次枝梗粒数和一次枝梗数4个指标可作为评价盐碱土条件下粳稻穗部形态的重要指标。基于穗部性状的综合D值,筛选到辽粳1201、平粳8号、丰稻508、松820、宁恢1号5份耐盐碱种质,可作为复杂盐碱环境下水稻株型育种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种质资源 盐碱胁迫 穗部 形态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AS分析挖掘水稻穗部一次枝梗数候选基因
4
作者 张哲 刘继虎 +4 位作者 姚鑫杰 胡宁艳 徐强 王敏 李培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0,共7页
水稻穗部一次枝梗数量(PBN)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穗部性状。为了挖掘水稻穗部一次枝梗数相关基因,选取来自12个国家的139份粳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测定穗部一次枝梗数,结合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255501个高质量SNP标记... 水稻穗部一次枝梗数量(PBN)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穗部性状。为了挖掘水稻穗部一次枝梗数相关基因,选取来自12个国家的139份粳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测定穗部一次枝梗数,结合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255501个高质量SNP标记,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与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两年数据分析,在2个模型中共鉴定到10个共定位的相关QTL位点。进一步对显著QTL位点候选区域内存在的候选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LOC_Os07g23760和LOC_Os11g28000共2个候选基因的不同单倍型在两年种植条件下表型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GWAS 穗结构 候选基因 一次枝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粳稻种质资源营养与生殖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段凯蓉 冉杰 +10 位作者 宋佳伟 乔承彬 孔维儒 董悦 刘松瑞 张碧 许昊 马东花 李培富 罗成科 田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7,共12页
以164份粳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环境下种植,研究盐碱胁迫[正常稻田土(对照,CK)、碱化盐土(T1)和碱土(T2)]对水稻株高(PH)、单株分蘖数(NT)、茎基粗(SD)、播始历期(S-FHD)、单株有效穗数(PNPP)、单株总粒数(SPP)、千粒质量(TGW)... 以164份粳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环境下种植,研究盐碱胁迫[正常稻田土(对照,CK)、碱化盐土(T1)和碱土(T2)]对水稻株高(PH)、单株分蘖数(NT)、茎基粗(SD)、播始历期(S-FHD)、单株有效穗数(PNPP)、单株总粒数(SPP)、千粒质量(TGW)、结实率(SSR)、单株产量(YPP)的影响,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等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全生育期耐盐碱种质,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不同盐碱胁迫下影响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指标,为培育耐盐碱高产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T1和T2处理下,粳稻种质的PH、SPP、YPP均显著低于CK;T1和T2处理间上述9个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SPP、S-FHD间及PH与TGW、YPP等在所有处理下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T1和T2处理下,PNPP与PH、S-FHD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TGW与SSR、YPP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在CK下以上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CK、T1和T2处理下均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9.550%、82.530%和79.076%。结合各主成分关键因子载荷值和9个性状与综合耐盐碱能力D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的R2值确定PH、SPP和S-FHD是影响盐碱胁迫下粳稻种质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关键指标。依据D值筛选出六粳2号和毕粳45号2份耐盐碱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盐碱胁迫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籽粒锌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阳 杜怀东 +2 位作者 孙志勇 于雪然 李培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6-1523,共8页
通过挖掘水稻籽粒中锌含量显著关联的QTL,并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单倍型和灌浆期籽粒相对表达量分析,筛选与水稻籽粒锌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39份西北早粳稻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结合重测序获得的1800920个高可信度SNPs,基于... 通过挖掘水稻籽粒中锌含量显著关联的QTL,并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单倍型和灌浆期籽粒相对表达量分析,筛选与水稻籽粒锌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39份西北早粳稻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结合重测序获得的1800920个高可信度SNPs,基于一般线性模型(GLM,general linear mode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显著QTL区间内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并对进一步筛选后的基因进行单倍型和籽粒灌浆期相对表达量分析,以期筛选出与籽粒锌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和优势单倍型。结果表明,139份水稻中籽粒锌含量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且符合正态分布。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关联到12个显著SNP,分布在第1、2、4、10、11号染色体上,结合候选区间内的基因功能注释,推测定位在囊泡中的OsFRDL2可能与水稻籽粒锌元素富集相关;单倍型和灌浆期籽粒相对表达量分析表明,OsFRDL2在优势单倍型Hap5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因此推测OsFRDL2可能与水稻籽粒锌元素富集相关。研究结果为解析水稻籽粒锌元素富集机制和开发富锌水稻分子标记提供理论基础,为培育富锌水稻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 锌含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候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种质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培媛 董悦 +5 位作者 焦紫岚 陈敏 孔维儒 冉杰 李培富 田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为了解析盐胁迫下粳稻种质苗期Na^(+)、K^(+)分布特征,筛选耐盐优异种质,发掘离子平衡相关位点,以181份粳稻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耐盐级别(STS)、地上部Na^(+)含量(SNC)、地上部K^(+)含量(SKC)、根系Na^(+)含量(RNC)、根系K^(+)含量(RKC)... 为了解析盐胁迫下粳稻种质苗期Na^(+)、K^(+)分布特征,筛选耐盐优异种质,发掘离子平衡相关位点,以181份粳稻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耐盐级别(STS)、地上部Na^(+)含量(SNC)、地上部K^(+)含量(SKC)、根系Na^(+)含量(RNC)、根系K^(+)含量(RKC),计算地上部Na^(+)/K^(+)(SNK)、根系Na^(+)/K^(+)(RNK)及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STS、SNC、RNC、SKC、RKC、SNK、RNK 7个指标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介于23.7%~70.5%;相关性分析表明,SNC与RNC、SNK、RNK呈极显著正相关,RNC与SNK、RNK呈极显著正相关,SKC与RKC呈显著正相关,与SNK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9.545%;参照D值筛选到Bertone、Cigalon、Banat2951、早糯稻和沈农2号5份耐盐种质,加合1号、越光、幸实、山福利亚和千重浪为盐敏感种质。共检测到16个InDel位点,32个等位变异,贡献率为10.82%~20.57%。其中,与RNC显著关联的InDel位点有9个,分布于水稻第1、4、6、8、9、11号染色体上;与RNK显著关联的InDel位点有7个,位于水稻第4、5、6、7、9、10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1.04%~18.79%。等位变异6IM20.68Mb-2在以上2个指标中被同时检测到。与RNK显著关联的InDel位点9IM20.21Mb表现为3个单倍型,Hap1的RNK显著低于Hap2和Hap3,是1个耐盐优异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耐盐性 综合评价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抗性淀粉含量差异的转录组学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蕊 张风琴 +3 位作者 田蕾 罗成科 李培富 马天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9-1123,共15页
【目的】抗性淀粉是功能性水稻研究的热点品质性状之一。旨在研究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不同抗性淀粉含量品种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探究水稻抗性淀粉合成的规律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对高抗性淀粉粳稻品种JTD和低抗... 【目的】抗性淀粉是功能性水稻研究的热点品质性状之一。旨在研究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不同抗性淀粉含量品种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探究水稻抗性淀粉合成的规律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对高抗性淀粉粳稻品种JTD和低抗性淀粉粳稻品种宁粳28号(NJ28)在籽粒灌浆中后期2个时间点(10 d和16 d),每个时间点每个样品3次重复,共12个样品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和分析。【结果】NJ28和JTD在灌浆10 d相比有132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含986个上调DEGs和340个下调DEGs;在16 d时有1158个DEGs,包含384个上调DEGs和786个下调DEGs;在10 d和16 d共同变化的DEGs 689个,包含435个上调DEGs和254个下调DEGs。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参与淀粉代谢和脂肪酸代谢,例如α-淀粉酶、β-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异淀粉酶、脂肪酸延长和降解相关酶等。利用qRT-PCR对3个基因进行验证发现,其mRNA表达趋势均与转录组分析中的表达趋势一致。利用气质联用仪对36个脂肪酸进行定量测定,发现包括油酸在内的7个脂肪酸在高抗性淀粉品种中含量较高。【结论】筛选到一些可能参与抗性淀粉合成的候选基因和重要脂肪酸,为深入理解水稻籽粒中RS合成、其与非淀粉物质脂肪酸之间的关联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分子基础,为制备具有酶抗性结构和低升糖指数的淀粉类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性淀粉 灌浆时期 转录组学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种质资源粒长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继虎 于雪然 +5 位作者 刘爱婷 徐强 马静 姚鑫杰 张哲 李培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3,共6页
为挖掘与水稻粒长相关的候选基因,以139份西北早粳稻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结合重测序获得的255501个高质量SNPs,利用FarmCPU模型对水稻粒长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将显著SNPs上下游各延伸50 kb作为候选区间,再将候选区间内CDS区存在差异... 为挖掘与水稻粒长相关的候选基因,以139份西北早粳稻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结合重测序获得的255501个高质量SNPs,利用FarmCPU模型对水稻粒长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将显著SNPs上下游各延伸50 kb作为候选区间,再将候选区间内CDS区存在差异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139份水稻种质粒长变异系数为9.18%,且近似正态分布,在阈值-log_(10)(p)≥6.41条件下,FarmCPU模型分别在3号、5号、7号、10号染色体上检测到7个显著且有代表性的SNPs,在候选区间内筛选出2个水稻粒长的候选基因。LOC_Os05g10420和LOC_Os05g10560都编码表达蛋白,LOC_Os05g10420通过分型共分为2个单倍型,且含有Hap1的种质粒长极显著低于含有Hap2的种质粒长;LOC_Os05g10560通过分型共分为3个单倍型,含有Hap1的种质粒长极显著低于含有Hap2和Hap3的种质粒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种质 粒长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添加对碱胁迫下萌发期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闵炜芳 方晶莹 +4 位作者 石亚飞 摆小蓉 舍杨梦斐 田浩天 罗成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4-947,共14页
【目的】施加外源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SNP)可有效缓解水稻碱胁迫伤害。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碱敏感性水稻品种萌发及碳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碱胁迫下外源SNP添加对萌发期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为盐碱地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目的】施加外源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SNP)可有效缓解水稻碱胁迫伤害。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碱敏感性水稻品种萌发及碳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碱胁迫下外源SNP添加对萌发期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为盐碱地水稻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碱敏感品种中花11(ZH11)和耐碱品种宁粳52(NG52)为试验材料,在混合碱胁迫[alkali stress(AS),即20 mmol/L CO_(3)^(2-)和HCO_(3)^(-)等比例混合液,pH 10.50]下,设置不同SNP浓度(0、10、30、50、70、100μmol/L)浸种处理,通过测定萌发期关键生长指标,以筛选SNP最适浓度。结果显示碱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SNP影响了水稻萌发,其中,30μmol/L SNP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的发芽指数,促进了水稻萌发。进一步设置CK(control)、SNP(30μmol/L)、AS(20 mmol/L)、AS+SNP(20 mmol/L AS+30μmol/L SNP)4个处理,分析它们对萌发期碱敏感差异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1)在碳代谢方面,与AS处理相比,AS+SNP处理下ZH11和NG52中蔗糖含量显著降低。其中,NG52中蔗糖含量显著低于ZH11,而其蔗糖合成基因(OsNIN1)和葡萄糖合成基因(OsSPS1、OsSPS1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ZH11。2)在氮代谢方面,与AS处理相比,AS+SNP处理显著增加了2个品种中苹果酸、柠檬酸、一氧化氮含量,硝酸还原酶、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以及OsNR2、OsGSNOR1基因表达,降低了NO3-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提高了脯氨酸水平。其中,NG52中苹果酸、柠檬酸、一氧化氮、脯氨酸、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以及OsNR1.2、OsGSNOR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ZH11。3)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糖和蔗糖合成酶基因(OsNIN1)分别与苹果酸、柠檬酸、脯氨酸和一氧化氮呈显著正相关,葡萄糖、果糖、一氧化氮、亚硝基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可能是影响碳氮代谢相互协调的关键指标。【结论】施加30μmol/L SNP可促进碱胁迫下水稻体内蔗糖分解和有机酸的积累,增强硝酸还原酶和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提高有机氮含量,促进碳代谢向氮代谢转化,维持碱胁迫下萌发期水稻碳氮代谢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萌发期 碱胁迫 硝普纳 碳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39
11
作者 马帅国 田蓉蓉 +5 位作者 胡慧 吕建东 田蕾 罗成科 张银霞 李培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9-1101,共13页
为鉴定和评价粳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利用125 mmol/L NaCl盐胁迫对165份粳稻种质资源进行处理,测定耐盐级别、叶片伤害百分率、苗高、根长、SPAD、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计算地上部含水量和除耐盐级别、叶片伤害百... 为鉴定和评价粳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利用125 mmol/L NaCl盐胁迫对165份粳稻种质资源进行处理,测定耐盐级别、叶片伤害百分率、苗高、根长、SPAD、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计算地上部含水量和除耐盐级别、叶片伤害百分率之外各性状的相对指标。结果表明:耐盐级别与相对苗高、相对SPAD、相对地上部鲜重、相对根鲜重、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植株干重和地上部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伤害百分率和相对根冠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评价指标转换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473%,应用隶属函数和权重,获得了客观评价粳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的综合评价值D。筛选到Bertone、长白26、伊粳12号、宁资629和小琥板稻5个苗期综合耐盐性强的种质。通过聚类分析将165份粳稻种质资源划分为4类,第Ⅰ类群主要由盐敏感种质构成,第Ⅱ类群主要由弱耐盐种质构成,第Ⅲ类群仅包含1份盐敏感种质,为苏选2,第Ⅳ类群是以弱耐盐和耐盐种质为主的混合类群。结合主成分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耐盐级别、相对根长、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和地上部含水量5个指标可作为粳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鉴定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耐盐水稻资源筛选及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苗期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碱敏感水稻品种根系对碱胁迫的生理响应策略 被引量:17
12
作者 路旭平 李芳兰 +4 位作者 马晓娟 景盼盼 罗成科 田蕾 李培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71-1184,共14页
为明确碱敏感和耐碱水稻品种幼苗根系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和应对策略,本试验以碱敏感水稻品种‘中花11’和耐碱品种‘宁粳52’为材料,将两种碱性盐(NaHCO_(3)和Na_(2)CO_(3))按照不同摩尔比混合,设3个碱浓度水平(10 mmol·L^(–1)... 为明确碱敏感和耐碱水稻品种幼苗根系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和应对策略,本试验以碱敏感水稻品种‘中花11’和耐碱品种‘宁粳52’为材料,将两种碱性盐(NaHCO_(3)和Na_(2)CO_(3))按照不同摩尔比混合,设3个碱浓度水平(10 mmol·L^(–1)、20 mmol·L^(–1)和30 mmol·L^(–1))和3个pH水平(8.65、9.55和10.50),模拟出9种碱胁迫环境,研究碱胁迫对供试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相关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进而筛选出不同胁迫程度下不同水稻品种响应碱胁迫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1)碱胁迫条件下‘中花11’的根系生长特征(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系活力降幅大于‘宁粳52’,根系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O×2-、H_(2)O_(2))含量均显著高于‘宁粳52’,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幅均低于‘宁粳52’。2)在‘中花11’中,20C(碱浓度为20 mmol·L^(–1),pH 10.50)处理下根系平均直径、根系活力低于30A(碱浓度为30 mmol·L^(–1),pH 8.65)处理,MDA含量、LOX活性、O2×-产生速率、H_(2)O_(2)含量显著高于30A处理,即高pH低碱浓度对水稻的伤害大于低pH高碱浓度引起的伤害。3)冗余(RDA)分析表明Na+和pH的增加与供试水稻各生长指标的升高呈负相关,与抗逆生理指标的升高呈正相关。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SA、SS和H_(2)O_(2)含量是‘中花11’响应碱胁迫较为敏感的指标;根系平均直径、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活力、Pro、SS、SOD、POD和GSH是‘宁粳52’响应碱胁迫较为敏感的指标。综上,碱浓度和pH胁迫均影响了供试水稻根系生长特征和生理特性,在碱化土壤中栽培水稻需要同时考虑碱分组成和pH的影响,不同水稻品种在抵御碱胁迫时会启动不同的防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碱胁迫 PH 根系 生长 生理 响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碱胁迫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楚乐乐 罗成科 +3 位作者 田蕾 张银霞 杨淑琴 李培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6-844,共9页
碱胁迫包含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根外高pH值(pH>8.5)伤害等多重胁迫,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危害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随着我国盐碱化土地不断扩增,当下生态系统平衡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而相对于盐胁迫,目... 碱胁迫包含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根外高pH值(pH>8.5)伤害等多重胁迫,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危害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随着我国盐碱化土地不断扩增,当下生态系统平衡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而相对于盐胁迫,目前对碱胁迫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植物碱胁迫适应机制更是知之甚少。因此,了解并掌握碱胁迫以及植物对碱胁迫做出应答的适应机制,对挖掘耐碱种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培育耐碱性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简要概述了盐、碱胁迫的定义与区别;总结了碱胁迫条件下,植物不同器官和细胞器的形态变化;阐述了植物通过细胞代谢,化学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以及活性氧的清除等途径响应于碱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并从耐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利用转录组学技术挖掘耐碱相关候选基因、Ca2+信号系统介导的植物耐碱性等3个方面揭示了植物应答碱胁迫的分子适应机制;指出尽管目前获得的耐碱相关候选基因较多,但真正分离克隆和功能鉴定到的基因较少。本文还对以修饰组学为主的多组学在植物耐碱机制中的研究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挖掘植物新的耐碱相关基因并阐明其耐碱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碱胁迫 生理机制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引水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部丽群 田玲 +7 位作者 赵璐 杨治伟 赵娜 金润 田蕾 张银霞 杨淑琴 李培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5,共8页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和其他地区、国家外引水稻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利用32个表型性状对105份新疆水稻种质资源和253份其他地区、国家外引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和其他地区、国家外引水稻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利用32个表型性状对105份新疆水稻种质资源和253份其他地区、国家外引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6.73%,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二次枝梗数(32.22%),最小的是谷粒宽(6.82%)。新疆水稻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5,质量性状为0.51;其他地区、国家水稻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2,质量性状为0.40。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个数量性状转换为5个主成分,提供的信息量分别占总信息量的84.66%(新疆)和84.60%(其他地区、国家)。利用UPGMA法,将参试材料划分为5类,第1类群包含201份材料,其中新疆材料65份,为穗粒数多的品种;第2类群包含5份材料,为高秆、大穗但结实率较低的品种;第3类群包含32份材料,为着粒密度较稀、穗粒数较少的品种;第4类群包含118份材料,其中新疆材料有36份,此类群的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少于全部材料平均值但高于第3类群平均值;第5类群只包含2个材料,与其他材料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较大。新疆水稻种质资源和其他地区、国家外引水稻种质资源之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在育种工作中可挖掘不同地区资源的有利基因,增加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幼苗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及胁迫等级构建 被引量:11
15
作者 路旭平 李芳兰 +5 位作者 石亚飞 张娟伟 杨文伟 罗成科 田蕾 李培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7-1768,共12页
目前关于不同耐碱水稻品种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依据生理生化指标计算胁迫指数并确定胁迫等级的方法较少见。为进一步阐明水稻耐碱的生理机制、提高水稻耐碱性和明确水稻抗碱等级,以碱敏感品种“中花11”和耐碱品种“... 目前关于不同耐碱水稻品种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差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依据生理生化指标计算胁迫指数并确定胁迫等级的方法较少见。为进一步阐明水稻耐碱的生理机制、提高水稻耐碱性和明确水稻抗碱等级,以碱敏感品种“中花11”和耐碱品种“宁粳52”为材料,设3个碱浓度水平(10、20和30 mmol·L^(−1))和3个pH水平(pH 8.65、pH 9.55和pH 10.50),探究碱胁迫对不同耐碱水稻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Chla、Chlb、Chl)含量、叶绿素a/b(Chla/b)、丙二醛(MDA)含量、脂氧合酶(LOX)活性、活性氧(O2·–和H2O2)含量、渗透调节物质(Pro、SS、SP)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关键生理参数并建立碱胁迫等级。结果表明,(1)在碱胁迫条件下,耐碱品种“宁粳52”能维持更高的Chla、Chlb和Chl含量、Chla/b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保持较低的MDA含量、LOX活性、O2·–和H2O2含量,合成更多的SOD、POD和CAT活性、Pro、SS、SP、ASA和GSH含量。(2)通过主成分分析,挑选出Chla、SOD、MDA、H2O2、SS、ASA等关键指标,并计算胁迫指数Z,将水稻受害划分为正常(0≤Z<1)、轻度(1≤Z<4)、中度(4≤Z<7)、重度(7≤Z<10)、特重度(10≤Z)5个等级。(3)与20C(碱浓度为20 mmol·L^(^(−1))、pH 10.50)相比,供试材料在30A(30 mmol·L^(^(−1))、pH 8.65)处理下MDA含量、LOX活性、活性氧含量和胁迫指数均下降,说明在碱浓度大于20 mmol·L^(^(−1))时,低碱浓度与高pH对水稻的伤害大于高碱浓度低pH。因此,在碱化土种植水稻时应考虑总盐碱浓度和pH共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碱胁迫 pH 幼苗 生理 胁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OsDSR2 RNAi转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及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楚乐乐 罗成科 +3 位作者 李芳兰 路旭平 马天利 李培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4-965,共12页
为探究盐胁迫下OsDSR2 RNAi转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和差异基因的表达调控,以中花11(ZH11)植株为对照,对OsDSR2 RNAi转基因水稻幼苗进行生理特性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ZH11和Os DSR2 RNAi转基因水稻中叶绿素含量和根部Na+/K... 为探究盐胁迫下OsDSR2 RNAi转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和差异基因的表达调控,以中花11(ZH11)植株为对照,对OsDSR2 RNAi转基因水稻幼苗进行生理特性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ZH11和Os DSR2 RNAi转基因水稻中叶绿素含量和根部Na+/K+均显著低于ZH11,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盐胁迫处理后,Os DSR2 RNAi转基因水稻中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ZH11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转基因植株中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Na+/K+显著或极显著低于ZH11,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ZH11。Os DSR2 RNAi转基因水稻在盐胁迫前后共产生6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55个上调表达,13个下调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胁迫应激反应、分解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KEGG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以及表皮素,软木脂和蜡质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中,进一步通过RT-q PCR验证了Osb ZIP16、Os LEA3、RAB21等差异表达基因参与水稻的胁迫应答反应。综上,在生理层面上,Os DSR2 RNAi转基因水稻主要通过降低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和Na+/K+,增加Pro含量,提高SOD和POD活性,抑制叶绿素的降解来提高耐盐性;在分子水平上,Os DSR2主要通过脱落酸(ABA)、油菜素内酯(BR)信号通路参与调控Osb ZIP16、Os LEA3、RAB21等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提高苗期水稻的耐盐性,为进一步阐明Os DSR2参与调控水稻耐盐的详细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OsDSR2 水稻 生理特性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水稻种质资源Na^(+)、K^(+)平衡和SKC1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辉 白天亮 +6 位作者 朱春艳 冯培媛 宋佳伟 刘晓刚 李培富 罗成科 田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5-1096,共12页
为探究盐胁迫下水稻地上部和根部Na^(+)、K^(+)含量和分布对其生物量累积和苗期耐盐性的影响,利用125 mmol/L Na Cl对51份不同类型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5个形态学指标:耐盐级别、相对根长、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和地上... 为探究盐胁迫下水稻地上部和根部Na^(+)、K^(+)含量和分布对其生物量累积和苗期耐盐性的影响,利用125 mmol/L Na Cl对51份不同类型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5个形态学指标:耐盐级别、相对根长、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和地上部含水量;6个离子指标:地上部Na^(+)含量、根系Na^(+)含量、地上部K^(+)含量、根系K^(+)含量、地上部Na^(+)/K^(+)和根系Na^(+)/K^(+),共11个耐盐相关指标。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获得水稻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值)。利用特异引物扩增SKC1基因编码区进行测序、比对和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除相对根长外,地上部Na^(+)含量与其余4个形态学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耐盐级别与地上部Na^(+)含量、根系Na^(+)含量和地上部Na^(+)/K^(+)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耐盐级别、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地上部含水量4个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将11个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093%。依据PC1中各指标的载荷系数,筛选出相对地上部干重、耐盐级别、相对根干重、地上部Na^(+)含量、地上部Na^(+)/K^(+)和根系Na^(+)含量6个重要指标;结合综合评价D值与这6个指标的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耐盐级别和地上部Na^(+)/K^(+)的系数较大,分别是影响水稻苗期耐盐性的形态学和离子平衡关键因子。通过对51份水稻种质资源SKC1编码区序列比对,共检测到9种不同的单倍型。其中源于越光的单倍型(Hap1)为粳稻种质资源的优势等位基因;源于Nona Bokra的单倍型(Hap7)为籼稻和Aus的优势等位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从离子平衡层面为耐盐水稻资源筛选与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性 离子平衡 SKC1 单倍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铁元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金平 刘晓刚 +7 位作者 于学然 薛欣月 马嘉欣 罗成科 田蕾 杨淑琴 马天利 李培富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铁元素是生命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水稻所需的铁主要从土壤中摄取,并在水稻株高、千粒质量和品质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我国土壤中铁含量、水稻铁含量遗传差异、水稻铁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水稻铁含量相关QTL(Q... 铁元素是生命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水稻所需的铁主要从土壤中摄取,并在水稻株高、千粒质量和品质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我国土壤中铁含量、水稻铁含量遗传差异、水稻铁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水稻铁含量相关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及基因和水稻铁元素吸收、转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富铁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铁元素 农艺性状 遗传 生物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种质资源产量性状和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怀东 刘晓刚 +8 位作者 刘阳 王纪元 宋佳伟 孙志勇 马伟 陈思怡 杨小丽 田蕾 李培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7-1290,共14页
水稻的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都是培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关键因素。评价和筛选高产优质水稻种质,可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或中间材料。通过测定139份粳稻种质资源8个产量相关性状(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 水稻的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都是培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关键因素。评价和筛选高产优质水稻种质,可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或中间材料。通过测定139份粳稻种质资源8个产量相关性状(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穗粒重、结实率和着粒密度)和6个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相关性状(锌含量、铁含量、钙含量、镁含量、铜含量和锰含量),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综合评价粳稻种质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穗粒重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矿质元素含量彼此之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籽粒锌和镁含量与单穗粒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性状和矿质营养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均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8.432%和71.697%,从中筛选到了4个产量关键性状和5个矿质营养品质关键性状。结合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综合性评价结果,共筛选到Hungarian No.1和牡10-815两份高产且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种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39份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仅包含2份高矿质营养含量种质;类群Ⅱ包含有41份种质,其锌含量相对较高,但产量性状较差;类群Ⅲ和Ⅳ分别有69份和27份种质,其产量性状表现较好,但类群Ⅲ的矿质营养含量相对较低,而类群Ⅳ的锰含量和钙含量相对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种质 产量 矿质营养 综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QTL精细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天亮 李杰 +4 位作者 冉杰 杨辉 乔承彬 李培富 田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共8页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量构成因素是水稻增产的关键因素,为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挖掘有利的产量基因对水稻高产具有重要意义。QTL定位是作物农艺性状优异基因挖掘的重要方法。...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量构成因素是水稻增产的关键因素,为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挖掘有利的产量基因对水稻高产具有重要意义。QTL定位是作物农艺性状优异基因挖掘的重要方法。阐述了QTL精细定位策略与群体选择,综述了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粒质量QTL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合理利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基因的育种策略,为水稻产量性状优异基因克隆和遗传机制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构成因素 QTL 精细定位 基因克隆 穗数 穗粒数 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