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技术专业《生命科学进展》双语教学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惠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为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通过对《生命科学进展》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探讨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调查评估结果显示,认为课程总评及满意程度达良好及以上等级的学生占94%,表明... 为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通过对《生命科学进展》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探讨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调查评估结果显示,认为课程总评及满意程度达良好及以上等级的学生占94%,表明开展的《生命科学进展》双语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适合学生目前的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生命科学进展》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意义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大学校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天奎 张宁 高超 《农业科学研究》 2014年第2期83-88,共6页
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宁夏大学五个校区的鸟类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8种,隶属于12目24科47属,其中留鸟24种,夏候鸟31种,旅鸟12种,冬候鸟3种.本文从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鸟类群落组成和季节鸟类群落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宁夏大... 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宁夏大学五个校区的鸟类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8种,隶属于12目24科47属,其中留鸟24种,夏候鸟31种,旅鸟12种,冬候鸟3种.本文从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鸟类群落组成和季节鸟类群落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宁夏大学校园内鸟类栖息现状,针对校园中部分地区鸟类物种单一的情况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鸟类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大学馆藏半翅目昆虫名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新谱 李涛 杨贵军 《农业科学研究》 2006年第4期20-22,37,共4页
通过对宁夏大学馆藏半翅目昆虫标本的整理与鉴定,初步研究了馆藏半翅目昆虫的种类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宁夏大学馆藏半翅目昆虫共有11科、44属、59种.其中,分布于宁夏的半翅目昆虫有47种,占馆藏总数的80%.翘头圆龟蝽(Coptosoma capitat... 通过对宁夏大学馆藏半翅目昆虫标本的整理与鉴定,初步研究了馆藏半翅目昆虫的种类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宁夏大学馆藏半翅目昆虫共有11科、44属、59种.其中,分布于宁夏的半翅目昆虫有47种,占馆藏总数的80%.翘头圆龟蝽(Coptosoma capitatum)为宁夏新记录种.所有研究标本均保存在宁夏大学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录 半翅目 宁夏新记录 宁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克隆及耐盐性分析
4
作者 马小霞 胡进红 +5 位作者 梁旺利 麻玉荣 孙雯 王玲霞 秦垦 梁文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93,共14页
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 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拟南芥耐NaCl胁迫检验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全长1700 bp,编码序列为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残基;上游启动子序列为1850 bp;LbALDH3F1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随着NaCl胁迫程度加深,宁夏枸杞的LbALDH3F1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200 mmol/L NaCl胁迫时表达量最高。对LbALDH3F1进行遗传转化,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表现出更高的活性,脯氨酸及叶绿素a含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而过氧化氢及丙二醛等含量在高盐胁迫下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表明LbALDH3F1具有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耐NaCl胁迫的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功能及其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ALDH3F1 克隆 遗传转化 盐胁迫 基因功能 宁夏枸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不同生境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赵增锋 邱小琮 +5 位作者 尹娟 杨强强 徐程 侯洪飞 王凯 倪成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63-4572,共10页
为揭示宁夏清水河地表水、沉积物及河岸带土壤3种生境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在清水河设置了22个采样点.采样时间涵盖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环境因子检测与多元统计... 为揭示宁夏清水河地表水、沉积物及河岸带土壤3种生境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在清水河设置了22个采样点.采样时间涵盖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环境因子检测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地表水中的真菌α多样性低于沉积物,但群落结构对水期的响应更为敏感,而沉积物与河岸带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相似性较高.优势门类包括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未明确鉴定属(Fungi_gen_Incertae_sedis)、镰刀菌属(Fusarium)为关键优势属.地表水的水温(WT)、pH值、碳酸氢根(HCO3-)和钙离子(Ca2+),沉积物的pH值、电导率(EC)、速效钾(AK)、总磷(TP)和间隙水的pH值、总溶解性固体(TDS)、氨氮(NH3-N),河岸带土壤的水溶态氟(Ws-F)、可交换性钙(Ex-Ca)、总氮(TN)、TP等对真菌群落影响显著.真菌指示类群的变化反映不同水期的环境特征:平水期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富集,丰水期指示有机污染物迁移,枯水期则与难降解有机物的积累以及高盐碱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 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果实转录组分析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6
作者 卢晓悦 刘雪霞 +7 位作者 池礼鑫 高寒 刘璇 冯睿 马云妮 刘朔 岳思君 郑蕊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19,共14页
[目的]探究枸杞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变化,筛选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揭示枸杞果实在不同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的分子机制及枸杞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 [目的]探究枸杞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变化,筛选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揭示枸杞果实在不同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的分子机制及枸杞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青果期(YD)、转色期(ZD)和成熟期(XD)的杞鑫1号枸杞果实转录谱,以|log_(2)Fold Change|≥1,且错误发现率(FDR)<0.05为标准筛选DEGs,结合KEGG、GO、KOG、NR等数据库注释信息和PubMed数据库文献,筛选出与类胡萝卜素代谢合成相关的DEGs。测定不同发育期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8个DEGs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结果]YD vs ZD组、YD vs XD组和ZD vs XD组中DEGs总数分别为6480、1497和7781个,其中分别有3946、827和2888个DEGs上调表达,2534、670和4893个下调表达。3个果实发育期共有234个DEGs。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在YD vs ZD组、YD vs XD组和ZD vs XD组,分别有1700、579和1657个DEGs被注释到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和分子功能(MF)三大功能类别。3个比较组的KEGG信号通路均主要集中在代谢途径和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过程中。从YD vs ZD组、YD vs XD组和ZD vs XD组3个比较组中分别挖掘到50、18和68个与功效成分相关的DEGs,参与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DEGs有34个,其中在YD vs ZD组、YD vs XD和ZD vs XD组分别富集到12、5和17个。杞鑫1号枸杞3个发育时期的果实均含有类胡萝卜素,随杞鑫1号枸杞果实发育,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先下降后增加的变化趋势,YD、ZD和XD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35、0.25和1.20 mg/g。PSY、PDS、ZDS、CHYB和Z-ISO 5个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在YD和XD的表达量均高于100。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基因PSY、PDS、ZDS和CHYB高表达,而类胡萝卜素分解代谢相关酶基因ZEP和NCED低表达。8个DEGs在杞鑫1号果实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杞鑫1号枸杞青果期和成熟期,类胡萝卜代谢途径中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PSY、PDS、ZDS、CHYB高水平表达而类胡萝卜素分解代谢相关的基因ZEP、NCED表达量较低,这些基因协同促进杞鑫1号枸杞成熟期果实中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等类胡萝卜素的大量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杞鑫1号 果实转录组 类胡萝卜素 差异表达基因(DE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娟红 米娟娟 +5 位作者 李治刚 包晗 黄婷 秦垦 杨涓 郑国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4,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角质层结构、果皮蜡质微形态和不同预处理枸杞果实制干时间进行探究,明确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存在显著差异,‘16-23-7-8’横径、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均最高,‘宁杞1号’最低。2)随着果实发育,果皮和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宁杞5号’果皮厚度最大,达768.273μm;‘宁杞1号’果皮厚度最小,为445.100μm。‘14-402’角质层最厚,达9.420μm;‘16-23-7-8’最低,为7.528μm。3)成熟期枸杞果实表皮被束状蜡质层覆盖,蜡质晶体呈无规则片状,片状蜡质层较厚,排列较紧密。4)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制干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易到难依次为‘宁杞1号’、‘Z44’、‘16-23-7-8’、‘14-402’、‘宁杞5号’。与对照相比,碱处理后,平均制干时间缩短4.10 h;氯仿处理后,平均制干时间缩短16.94 h。【结论】枸杞果皮结构通过影响水分运输进而影响枸杞果实制干过程;预处理可破坏枸杞表皮蜡质层缩短制干时间。本研究5个枸杞品种(系)中,‘宁杞5号’不易制干,‘宁杞1号’最易制干,在枸杞制干时,应用的预处理方式必须考虑品种间存在的组织和形态解剖学特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果实性状 果皮结构 角质层 表皮蜡质 预处理 制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果皮蜡质积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米娟娟 赵娟红 +5 位作者 李治刚 包晗 黄婷 秦垦 杨涓 郑国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4,共13页
【目的】分析不同采摘时期枸杞果皮蜡质含量与成分差异,探究不同采摘时期气象因子与枸杞果皮蜡质积累的关系,为不同采摘时期适宜制干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和‘宁杞5号’3个采摘时期(老眼枝时期、七寸枝时期和... 【目的】分析不同采摘时期枸杞果皮蜡质含量与成分差异,探究不同采摘时期气象因子与枸杞果皮蜡质积累的关系,为不同采摘时期适宜制干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和‘宁杞5号’3个采摘时期(老眼枝时期、七寸枝时期和秋果时期)的果实为材料,应用GC-MS技术对果皮蜡质含量、组分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JL-18空气温、湿、光照记录仪监测不同采摘时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探究果皮蜡质含量及其组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2个枸杞品种在3个采摘期的青果期、转色期和红果期果实蜡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红果期果实蜡质含量显著高于青果期和转色期,而青果期和转色期果实蜡质含量差异不显著。2)‘宁杞1号’的蜡质成分主要为二十六烷、二十八烷、1-碘代二十八烷、1-碘代三十烷、二十二醇和β-香树精,‘宁杞5号’的蜡质成分主要为二十六烷、二十七烷、1-碘代二十八烷、1-碘代三十烷、二十二醇和2-己基-1-癸醇。3)老眼枝时期,‘宁杞1号’和‘宁杞5号’果皮蜡质含量与光照强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P<0.05)和-0.838(P<0.01)。‘宁杞1号’酯类与日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12(P<0.05),‘宁杞5号’酸类和酯类与日均湿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P<0.05)和0.739(P<0.05)。‘宁杞1号’和‘宁杞5号’酮类与夜均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光照强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P<0.01)和-0.649(P<0.05);烷烃类与日均湿度和夜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2(P<0.01)和0.637(P<0.05);碘代烷烃类与夜均湿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0(P<0.01)。七寸枝时期,‘宁杞1号’烷烃类与夜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9(P<0.05);碘代烷烃类与日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24(P<0.05);酸类与日均湿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0(P<0.05)。‘宁杞5号’蜡质含量与夜均湿度和光照强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P<0.01)和0.748(P<0.01);酮类和碘代烷烃类与日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P<0.01)和-0.749(P<0.05)。秋果时期,‘宁杞1号’烷烃类和碘代烷烃类与夜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P<0.01)和0.767(P<0.05)。【结论】不同采摘时期的气象因子对宁夏枸杞果皮蜡质含量与成分产生不同影响,温度与碘代烷烃类、酮类和烷烃类积累有关,湿度与酯类、酸类和烷烃类积累有关,光照强度与酯类、醇类积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不同采摘时期 蜡质积累 蜡质组分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ABA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旺利 于雯静 +3 位作者 胡进红 宋繁 王玲霞 梁文裕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4-672,共9页
为解析宁夏枸杞响应NaCl胁迫的ABA代谢分子调控机制,检测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并利用RNA-seq和qRT-PCR技术研究NaCl胁迫下ABA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中ABA含量随N... 为解析宁夏枸杞响应NaCl胁迫的ABA代谢分子调控机制,检测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并利用RNA-seq和qRT-PCR技术研究NaCl胁迫下ABA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中ABA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21个ABA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从100 mmol/L、200 mmol/L、300 mmol/L NaCl处理下的宁夏枸杞叶片中检测到ABA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17、11、9个,qRT-PCR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宁夏枸杞通过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调控ABA代谢和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调控其响应NaCl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NACL胁迫 ABA 代谢 差异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固原六盘山机场的昆虫多样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海龙 陈晨 +3 位作者 马腾宇 贾龙 张建英 马小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81,共7页
【目的】机场飞行区昆虫的多样性是诱使鸟类进入的重要原因,因此昆虫资源调查是预防鸟击事件的重要环节。【方法】2020年7~9月在宁夏固原六盘山机场飞行区采用灯诱法、样线法和陷阱法开展昆虫资源调查。【结果】共采集到28 430头昆虫标... 【目的】机场飞行区昆虫的多样性是诱使鸟类进入的重要原因,因此昆虫资源调查是预防鸟击事件的重要环节。【方法】2020年7~9月在宁夏固原六盘山机场飞行区采用灯诱法、样线法和陷阱法开展昆虫资源调查。【结果】共采集到28 430头昆虫标本,隶属于8目61科126属145种,其中以鞘翅目Cole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和双翅目Diptera为优势类群,物种数占比分别为41.38%(60种)、8.28%(12种)和13.10%(19种),个体数占比分别为68.79%、11.88%和11.56%。不同月份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9月份>8月份>7月份;Margalef丰富度指数表现为:8月份>9月份>7月份;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表现为:7月份>8月份>9月份;Pielou均匀度指数9月份>7月份>8月份。【结论】固原六盘山机场飞行区7月份昆虫物种多样性最低,昆虫种类最简单,生态位优势类群优势地位最突出;8月份昆虫种类最丰富,但均匀度最低;9月份昆虫多样性最高,生态位优势类群优势地位最低,种间数量分布最均匀。不同月份昆虫群落为中等不相似,相似系数介于0.25~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多样性 时间动态 固原六盘山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高氟水成因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增锋 王楚尤 +3 位作者 邱小琮 周瑞娟 杨强强 赵睿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2-473,共12页
为探明黄河流域宁夏段最具代表性的支流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控制因素和高氟水成因,于2022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对清水河流域30个点位进行3次采样。分析水化学组分和氟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和富... 为探明黄河流域宁夏段最具代表性的支流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控制因素和高氟水成因,于2022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对清水河流域30个点位进行3次采样。分析水化学组分和氟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和富集机制,基于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清水河流域地表水呈弱碱性,总体上阴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SO_(4)^(2-)>Cl^(-)>HCO_(3)^(-),阳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Na^(+)>Mg^(2+)>Ca^(2+)>K^(+);F^(-)质量浓度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支流>水库>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以SO_(4)-Cl^(-)Na型为主,其次为SO_(4)-Cl^(-)Ca-Mg型;蒸发浓缩、岩石风化、矿物溶解沉淀和阳离子交换吸附是控制高氟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和水化学组分是控制高氟水富集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是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占77.56%,人为活动主要贡献了TP(59%)、SO_(4)^(2-)(10%)和Ca^(2+)(10%);自然物源对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表现为硫酸盐矿物风化>硅酸盐矿物风化>碳酸盐矿物风化>岩盐风化,其中F^(-)的主要贡献源是硫酸盐矿物风化(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地表水 水化学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牛乳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亚蕊 杨江流 +2 位作者 高登军 付娜娜 周学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奶牛正常乳汁和患乳腺炎乳汁中肠球菌的分布规律及其耐药特征,为宁夏地区奶牛乳腺炎疾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宁夏地区1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近3年来1154份乳汁样品(正常乳汁383份,患乳腺炎乳汁77...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奶牛正常乳汁和患乳腺炎乳汁中肠球菌的分布规律及其耐药特征,为宁夏地区奶牛乳腺炎疾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宁夏地区1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近3年来1154份乳汁样品(正常乳汁383份,患乳腺炎乳汁771份)进行肠球菌分离,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对分离所获的496株肠球菌进行鉴定,通过K-B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肠球菌菌株对青霉素(PG)、头孢唑林(CFZ)、庆大霉素(GEN)、四环素(TET)、红霉素(EM)、林可霉素(LCM)、链霉素(SM)和万古霉素(VCA)等8种药物的敏感性,并使用PCR方法对分离肠球菌菌株进行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M)、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mecA、ermA、ermB、ermC)以及林可胺类药物耐药基因(lsaA、lsaE、lnuG、lnuA)检测。【结果】从1154份乳样中共分离得到496株肠球菌,经鉴定分属6种肠球菌,分别是屎肠球菌、海氏肠球菌、粪肠球菌、蒙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和鹑鸡肠球菌。其中屎肠球菌305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1.5%;海氏肠球菌124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25.0%;粪肠球菌27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5.4%;蒙氏肠球菌21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2%;耐久肠球菌15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0%;鹑鸡肠球菌4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0.8%。临床分离菌株对林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5.8%,82.7%和80.2%,尤以耐7种药物的菌株为主,达230株(占耐药菌株的46.4%),最常见的耐药谱为PG+CFZ+GEN+TET+EM+LCM+SM。正常乳汁中分离的菌株主要为海氏肠球菌(检出率为73.8%),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4.5%);患乳腺炎乳汁中分离的菌株主要为屎肠球菌(检出率为89.5%),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97.0%)。496株临床肠球菌中有488株检测出携带耐药基因,检出率为98.4%;检测出乳源肠球菌不携带tetA、tetB、tetC、mecA、lnuG和lnuA耐药基因;携带ermA、ermB、ermC、tetM、lsaA和lsaE耐药基因,其携带率分别为51.0%,80.3%,33.2%,88.1%,41.6%和74.4%;最常见耐药基因谱为ermA+ermB+tetM+lsaE+lsaA。【结论】宁夏地区奶牛乳汁中肠球菌耐药性严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特征,给公共卫生带来潜在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奶牛乳汁 耐药性分析 耐药基因 宁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尾海雕越冬期的行为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静 牛金帅 +2 位作者 杨英 陈晓东 杨贵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3,共10页
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生态网络监控系统对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及在巢期间的日间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白尾海雕主要在保护区内的湖泊和鱼塘活动,越冬种群数... 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生态网络监控系统对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及在巢期间的日间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白尾海雕主要在保护区内的湖泊和鱼塘活动,越冬种群数量约为10只。在巢日间行为可划分为6类20种,各行为在越冬不同时期和日间不同时段的时间分配存在差异,警戒是最主要的行为,并在越冬后期的时间最长;成体间的警戒、理巢等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白尾海雕的警戒、保养、休息等行为日间变化存在节律性,警戒行为在08∶00—09∶00均较为活跃,保养行为在10∶00—13∶00较活跃。相关性结果表明,警戒行为与湿度呈负相关,但与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风速也显著影响在巢的休息和觅食行为。这表明白尾海雕越冬期的日间在巢行为以警戒和保养为主,其特征和节律性与环境和个体本身有关。本研究为白尾海雕越冬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海雕 越冬期 行为时间分配 行为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典型灌丛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代谢多样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姚佳妮 刘爽 +2 位作者 张钧杰 胡明珠 代金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共14页
开展荒漠灌丛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研究,对于荒漠土壤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Biolog微平板法,对宁夏白芨滩荒漠草原内柠条、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4种典型的豆科灌丛不同发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 开展荒漠灌丛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研究,对于荒漠土壤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Biolog微平板法,对宁夏白芨滩荒漠草原内柠条、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4种典型的豆科灌丛不同发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丛各发育期根际土壤的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从灌丛种类来看,沙冬青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灌丛,毛刺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灌丛。从发育期来看,营养期沙冬青根际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柠条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时期;盛花期柠条根际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沙冬青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猫头刺根际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果实期沙冬青根际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柠条根际土壤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毛刺的盛花期和果实期根际土壤中酶活性普遍较低。不同灌丛各发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大多存在显著差异。4种灌丛根际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碳源利用类型主要为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羧酸。柠条营养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分布较均匀,代谢活性强,生长旺盛。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营养期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相似;盛花期柠条、沙冬青和猫头刺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相似;果实期柠条和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相似。随着发育期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功能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脲酶与铵态氮(NH_(4)^(+)-N)正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土壤含水量(SWC)显著正相关;蔗糖酶与全氮(TN)、铵态氮(NH_(4)^(+)-N)、土壤有机质(SOM)和全磷(TP)正相关,且与TN显著正相关;TN、有效磷(AP)、TP、速效钾(AK)和亚硝态氮(NO_(2)^(-)-N)显著影响脱氢酶活性。NH_(4)^(+)-N、NO_(2)^(-)-N、TP、AP和NO_(3)^(-)-N是影响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主要理化因子。该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宁夏荒漠根际土壤微环境以及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响应特征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灌丛 土壤酶活性 Biolog法 碳源利用 代谢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部分地区哺乳期奶犊牛群中腹泻相关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15
作者 崔省委 赵清梅 +5 位作者 于鲲 薛佳祺 孙若菡 李勇 马云 余永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9-1613,共15页
为了解宁夏地区哺乳期奶犊牛群中腹泻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采用PCR和RT-PCR法对采自宁夏4个地区、18个规模化奶牛场的334份哺乳期犊牛粪便样品分别进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诺如病毒(Bov... 为了解宁夏地区哺乳期奶犊牛群中腹泻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采用PCR和RT-PCR法对采自宁夏4个地区、18个规模化奶牛场的334份哺乳期犊牛粪便样品分别进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诺如病毒(Bovine norovirus, BNoV)、牛纽布病毒、牛星状病毒、牛环曲病毒、牛嵴病毒(Bovine kobuvirus, BKoV)、牛肠道病毒、隐孢子虫、艾美耳球虫、贾第鞭毛虫、K99型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14种腹泻相关病原的检测,并对各种病原的流行特点和主要流行病原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宁夏地区哺乳犊牛粪便中共检出13种腹泻相关病原,其中隐孢子虫(38.02%)、BRV(19.76%)、BKoV(18.56%)和BNoV(13.77%)检出率较高,隐孢子虫、BRV和BKoV在腹泻犊牛粪便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犊牛(P<0.05)。单一病原感染类型占比显著高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的类型(P<0.05)。在宁夏4个地区、3个季节采集的样品中,隐孢子虫、BRV、BKoV和BNoV检出率相对较高,在1~30日龄犊牛群中隐孢子虫、BRV和BKoV检出率较高,在31~60日龄犊牛中隐孢子虫和BNoV检出率较高,在60日龄以上的哺乳犊牛中BKoV、BEV和隐孢子虫检出率较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哺乳犊牛感染的隐孢子虫主要为微小隐孢子虫,BRV主要为A型轮状病毒,BKoV主要为B型爱知病毒,BNoV主要为GⅢ.2型诺如病毒。以上结果表明,隐孢子虫、BRV、BKoV和BNoV是宁夏地区哺乳期奶犊牛群中主要流行的腹泻相关病原,并与犊牛腹泻的发生关系密切。单一病原感染是哺乳期奶犊牛腹泻相关病原感染的主要类型。犊牛感染的病原种类与季节和日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奶犊牛 犊牛腹泻 病原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雄性不育花药中胼胝质动态变化特征
16
作者 周婷 魏雅茹 +3 位作者 孙旭冉 管翠萍 梁文裕 杨淑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胼胝质是以β-1,3键结合的葡聚糖,其形成的壁结构只发生在特定组织。当其提前或延迟降解时,会导致花粉败育,明确胼胝质的沉积动态规律对探究雄性不育机理及利用枸杞雄性不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 【目的】胼胝质是以β-1,3键结合的葡聚糖,其形成的壁结构只发生在特定组织。当其提前或延迟降解时,会导致花粉败育,明确胼胝质的沉积动态规律对探究雄性不育机理及利用枸杞雄性不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可育系‘宁杞1号’与不育系‘宁杞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半薄切片技术,并利用苯胺蓝标记胼胝质的方法和高碘酸-希夫反应(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比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宁夏枸杞可育和不育花药中胼胝质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胼胝质对不育系花药败育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可育和不育花药小孢子母细胞外沉积形成厚薄不均的胼胝质壁,荧光反应显示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后,胼胝质壁逐渐增厚,随着花药进一步发育,可育花药中四分体外胼胝质壁逐渐解体、消失,释放出4个小孢子。而不育花药中四分体外的胼胝质壁不断增厚,并没有出现降解迹象,直至开花,药室中小孢子仍以四分体状态存在,已经变形、解体的四分体外仍包裹着胼胝质壁。胼胝质降解异常是导致宁夏枸杞花粉败育的结构原因。【结论】文章进一步对不育系四分体胼胝质壁未发生降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解析宁夏枸杞雄性不育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胼胝质 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半薄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蠹蛾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17
作者 张旭 张建英 +2 位作者 杜伟 韩越 贾龙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了解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触角、复眼、足以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种类及外部形态,研究其功能,从而为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苹果蠹蛾成虫的触角、复眼、足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结构以及形态特... 为了解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触角、复眼、足以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种类及外部形态,研究其功能,从而为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苹果蠹蛾成虫的触角、复眼、足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结构以及形态特征,并鉴定感受器的类型。在苹果蠹蛾的触角、复眼、足及外生殖器上共发现8种类型14种亚型的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idea:STⅠ、STⅡ、STⅢ)、刺形感受器(sensilla chaetica:SChⅠ、SChⅡ)、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I、SBⅡ)、鳞形感受器(sensilla squamiforma)、腔锥形感受器(sensilla coeloconic)、栓锥形感受器(sensilla styloconica)、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Ⅰ、BBⅡ)及耳形感受器(sensilla auricillica:SAⅠ、SAⅡ)。其中,触角感受器有8种,复眼1种,足3种,雄性外生殖器2种、雌性外生殖器3种。苹果蠹蛾身体各部位上感受器的种类存在显著差异,且外生殖器上的感受器存在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感受器 扫描电镜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楚尤 邱小琮 +1 位作者 尹娟 倪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9,共10页
细菌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群落结构会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同时也对水环境有着反作用。为探究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8月(工程实施前)、2021年12月、2022年5月及2022年7月... 细菌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群落结构会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同时也对水环境有着反作用。为探究生态修复工程对排水沟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8月(工程实施前)、2021年12月、2022年5月及2022年7月进行水体和沉积物样品采集调查,测定水体中8种理化因子(pH、电导率、盐度、总氮、COD_(Mn)、COD_(Cr)、总磷及F^(-))含量,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第五排水沟水体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其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水体电导率、盐度、总氮、总磷、COD_(Mn)及COD_(Cr)显著降低,水质得到改善。水体细菌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群落丰度提高,均匀度提高,优势菌门、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变化,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等相对丰度增加,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减少。沉积物细菌优势菌门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后无明显变化,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Desulfobacterota,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Bacteroidetes、Desulfobacterota相对丰度减少。沉积物细菌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匀度高于水体,时空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TP和F^(-)是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盐度、TP和COD_(Mn)是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排水沟 细菌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对放牧滩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倩 郭帅 +2 位作者 张亮亮 王占军 辛国省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8,共1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水平对放牧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抗氧化及血液代谢组的影响。选取体况一致、体重相近[(23.38±0.70)kg]的3月龄去势公滩羊24只,随机分为4组。NC组(对照组)只放牧,LE(低能量组)、ME(中能量组)、HE(高能量组)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水平对放牧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抗氧化及血液代谢组的影响。选取体况一致、体重相近[(23.38±0.70)kg]的3月龄去势公滩羊24只,随机分为4组。NC组(对照组)只放牧,LE(低能量组)、ME(中能量组)、HE(高能量组)组(试验组)先补饲精料再放牧,各组补饲精料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5.91(LE)、17.63(ME)和18.17(HE)MJ·kg^(-1)。预试期12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1)与NC和LE组相比,HE、ME组滩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2)ME组的经济效益高于其他组。3)滩羊血液中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含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上升呈增加趋势,其中HE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能量水平可显著影响抗氧化能力,HE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NC和LE组(P<0.05),ME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NC组(P<0.05),NC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LE和ME组(P<0.05)。5)血浆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17种代谢物差异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有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胆固醇代谢、酪氨酸代谢等。综上所述,提高能量水平可有效提升放牧滩羊的生长性能,这种改善可能是通过调节嘌呤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途径及其中间代谢产物来调控机体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精料补饲水平为0.45 kg·d^(-1)时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人工草地 宁夏滩羊 放牧 抗氧化 血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枣植物组织改良的Steedman’s wax石蜡切片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小玲 章英才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为了建立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石蜡制片方法,减少试验过程中有毒试剂二甲苯的使用,以4个时期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Lingwu Changzao’)的叶和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低熔点多酯蜡(Steedman’s wax)切片法观察不同时期的叶和... 为了建立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石蜡制片方法,减少试验过程中有毒试剂二甲苯的使用,以4个时期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Lingwu Changzao’)的叶和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低熔点多酯蜡(Steedman’s wax)切片法观察不同时期的叶和果实结构特征,包括采用改良包埋试剂,省略二甲苯透明步骤,缩短试验过程,建立起一套可行的植物组织石蜡制片方法,并与常规石蜡切片方法比较,为研究植物组织结构特征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通过改良的低熔点多酯蜡切片法获得的叶片和果实组织的形态结构完整且染色清晰,该改良方法不但简化了试验步骤、缩短了制片周期,而且制得的切片质量与常规石蜡切片质量无差别,达到了优化试验步骤、避免二甲苯等有毒试剂使用、节省试验时间、整体上提高植物石蜡制片效率的目的,值得用于更多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熔点多酯蜡 石蜡切片 解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