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豫英 赵光平 +1 位作者 王红英 桑建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86,共6页
利用1982-2004年宁夏的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分析了宁夏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重点研究了引发地质灾害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滑坡和泥石流是宁夏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它们形成的气候条件都与降雨有直接的关系;地质灾害主要集... 利用1982-2004年宁夏的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分析了宁夏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重点研究了引发地质灾害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滑坡和泥石流是宁夏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它们形成的气候条件都与降雨有直接的关系;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其易发区内强降雨和暴雨出现频次较多的季节,由降雨引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大多发生于降雨时段的中后期或稍后,泥石流一般与暴雨、持续降雨同时发生,雨量越大的地区地质灾害越发育,而连续性降水、短时强降水和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诱因。同时,根据研究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宁夏汛期地质灾害潜势预报模型,通过2004年汛期业务试运行,表明该预报模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还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形成机理 气象条件 预报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豫英 赵光平 王红英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利用近20a宁夏地质灾害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宁夏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了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发现连续性降水、短时强降水和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诱因,并介绍了宁夏汛期地质灾害潜势预报模型及2004年试运行情况。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气象条件 预报预警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降水型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预警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宏元 赵光平 +1 位作者 陈豫英 王红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03,共5页
利用1982-2004年宁夏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在分析引发宁夏干旱区主要地质灾害的气象条件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区建模,建立了宁夏降水型地质灾害潜势预报模型。依据该模型,在可视化高级编程语言DELPHl环境下,研究开发了一套自动... 利用1982-2004年宁夏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在分析引发宁夏干旱区主要地质灾害的气象条件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区建模,建立了宁夏降水型地质灾害潜势预报模型。依据该模型,在可视化高级编程语言DELPHl环境下,研究开发了一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降水型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以协调一致的工作平台,将气象与地质等相关部门有机连接,实现了联合开展地质灾害预报及指导订正的业务流程。根据实时的雨情及降雨预报,依据所建的分区预报模型,对宁夏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进行快速评价,实现对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强度及其分布概率的自动实时预警预报;通过人机交互订正,提供位图和GEOS(文本)2种格式的概率预报结论,同时实现了预报预警服务材料的自动化输出。2004,2005年的业务试运行表明,该预警系统基本能满足业务的需求,为新业务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降水 气象条件 预报预警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智敏 高宇 王辉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3期91-94,共4页
宁夏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牛首山—固原、南西华山北缘、南西华山南缘—六盘山东缘、贺兰山东麓、黄河5条矿泉水储水构造带.现已探明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有12处,可开采资源量为7 178 m3/d,均为含锶(Sr)饮用天然矿泉水.... 宁夏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牛首山—固原、南西华山北缘、南西华山南缘—六盘山东缘、贺兰山东麓、黄河5条矿泉水储水构造带.现已探明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有12处,可开采资源量为7 178 m3/d,均为含锶(Sr)饮用天然矿泉水.矿泉水的形成参与了多样而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使地下水中溶解了Sr盐成分,从而形成含Sr饮用天然矿泉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矿泉水 资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小松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喜峰 钱壮志 +3 位作者 孙保平 吴文奎 陆彦俊 王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7,共5页
目的研究宁夏贺兰山北段小松山—宗别立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演化。方法运用地质观测和构造填图,并通过显微组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松山—宗别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主要由小松山—正谊关断裂带、红岭和柴达朗井等断席组成;推覆岩... 目的研究宁夏贺兰山北段小松山—宗别立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演化。方法运用地质观测和构造填图,并通过显微组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松山—宗别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主要由小松山—正谊关断裂带、红岭和柴达朗井等断席组成;推覆岩席前端为一系列形态相似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构造变形强烈,岩席内部变形较弱;整个推覆构造带主要遭受燕山期和印支期逆冲推覆作用,应力方向整体为北北东,估计总体位移量在15 km左右。结论贺兰山北段小松山—宗别立地区发育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属于典型的板内变形构造,由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逆冲岩席组成复杂构造体系,导致该地区地壳缩短和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燕山—喜山期 小松山—宗别立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诱发滑坡灾害的机理 被引量:17
6
作者 崔星 袁丽侠 陆彦俊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4,共5页
通过调查强台风场典型滑坡灾害,分析气象、水文地质背景条件,研究了浙江东部台风诱发滑坡灾害的形成机理。台风期间的强降雨、构造变形带的应力集中、微地形地貌与岩性以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叠加,相互耦合,... 通过调查强台风场典型滑坡灾害,分析气象、水文地质背景条件,研究了浙江东部台风诱发滑坡灾害的形成机理。台风期间的强降雨、构造变形带的应力集中、微地形地貌与岩性以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叠加,相互耦合,激化和放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毁损效应。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强降雨 滑坡 耦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中南段米钵山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喜峰 钱壮志 +3 位作者 逯东霞 吴文奎 陆彦俊 白生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6-433,共8页
贺兰山中南段米钵山组地层岩性主要为钙质角砾岩、砾岩、互层状的砂岩或含砾砂岩以及页岩、含砾页岩、颗粒灰岩等,是一套区域浅变质、厚度巨大、具不同程度变形和深水陆源浊积岩组合的斜坡沉积,发育有复理石韵律层理及典型的浊积岩鲍马... 贺兰山中南段米钵山组地层岩性主要为钙质角砾岩、砾岩、互层状的砂岩或含砾砂岩以及页岩、含砾页岩、颗粒灰岩等,是一套区域浅变质、厚度巨大、具不同程度变形和深水陆源浊积岩组合的斜坡沉积,发育有复理石韵律层理及典型的浊积岩鲍马序列。研究表明中奥陶统米钵山组沉积期是贺兰"冷"裂谷活跃的时期,该时期的沉积特征对探讨贺兰山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方面尤为重要。对米钵山组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Ce、∑REE、δEu等特征值与大陆岛孤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相似。综合该组沉积的矿物特征、构造环境及区域背景,其物源应来源于其南部的祁连造山带及邻区阿拉善地块,具有二元物源供给的近源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米钵山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物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造山带与贺兰冷裂谷构造边界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喜峰 钱壮志 +3 位作者 孙保平 吴文奎 陆彦俊 王成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北祁连造山带和华北板块西南缘的贺兰冷裂谷在古生代的构造界线位置长期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以何种形式穿过贺兰山并向西延伸亦有不同的见解。本文详细分析了祁连造山带及贺兰山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以及元山子、围沟井晚泥盆世上叠盆地... 北祁连造山带和华北板块西南缘的贺兰冷裂谷在古生代的构造界线位置长期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以何种形式穿过贺兰山并向西延伸亦有不同的见解。本文详细分析了祁连造山带及贺兰山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以及元山子、围沟井晚泥盆世上叠盆地沉积特征,从陆架和陆坡转换地带、上叠盆地基底构造性质及其边界断裂带发育特征等着手,并参考该区的地球物理信息等进行综合研究,确认北祁连造山带与华北板块贺兰冷裂谷的界线位于青铜峡(牛首山)-固原断裂构造线,其在长期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构造多向性、多期性和多样性等基本特征。该界线在土井子附近穿越贺兰山与内蒙东西向查汗布拉格断裂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华北板块 贺兰冷裂谷 构造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在防止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郁冬梅 吴学华 赵青 《农业科学研究》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研究地下水环境的脆弱性,区别不同地区地下水环境的脆弱程度,定量化评价地下水环境潜在的易污染程度,警示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保护对策.以银川平原水位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包气带介质、土地利... 研究地下水环境的脆弱性,区别不同地区地下水环境的脆弱程度,定量化评价地下水环境潜在的易污染程度,警示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保护对策.以银川平原水位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包气带介质、土地利用5项参数作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按评价单元进行划分,对银川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和地下水脆弱性等级分区,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地下水管理战略和方针,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直接投入到容易受到污染的地区,最大限度地保护地下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评价指标 脆弱性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平原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宇 杨智敏 《农业科学研究》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通过对宁夏银川平原开展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高密度采样,对54种元素分析,取得了大量的地球化学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银川平原地球化学土壤基准值,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资源与环境评价提供了实用的基础地球化学信息.
关键词 银川平原 土壤 地球化学基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