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浩 何建国 +1 位作者 张宗山 沈瑞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2-32,共1页
宁夏西吉县年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6.67万hm^2,成为地区经济的顶梁柱。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延长,晚疫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为了明确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晚疫病抗性水平,笔者通过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宁夏西吉县年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6.67万hm^2,成为地区经济的顶梁柱。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延长,晚疫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为了明确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晚疫病抗性水平,笔者通过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产量、商品薯率三方面的调查结果,及综合性状排位来确定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 主栽品种 抗性调查 晚疫病 西吉县 宁夏 种植面积 地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浩 何建国 +5 位作者 谢成君 赵东 杨勃兴 张宗山 朱玉斌 沈瑞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716-2718,共3页
为了明确宁夏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开展了抗病性研究。田间自然发病结果表明,中心24号、宁薯4号、云薯6号、虎头、内薯7号、新大平属于抗病... 为了明确宁夏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开展了抗病性研究。田间自然发病结果表明,中心24号、宁薯4号、云薯6号、虎头、内薯7号、新大平属于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室内接种表明,新大平、晋薯7号、中心24号、云薯6号、虎头、宁薯4号等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品种 晚疫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控释肥在玉米上一次性基施施肥方法试验研究
3
作者 尹学红 赵东 +6 位作者 尹秀玲 耿荣 郭军成 王双喜 马金国 周洋 张婷婷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19-23,40,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缓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的应用效果,以宁夏灌区利通区、平罗县、同心县的露地玉米,南部山区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的覆膜玉米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不同释放期组合型缓控释尿素(释放期分别为45、60、90、120、150 d)及释放期为... 为了进一步探讨缓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的应用效果,以宁夏灌区利通区、平罗县、同心县的露地玉米,南部山区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的覆膜玉米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不同释放期组合型缓控释尿素(释放期分别为45、60、90、120、150 d)及释放期为150 d的缓控释尿素不同施肥量一次性基施施用方法(撒施后旋耕或行侧沟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T6产量为12685.2 kg·hm^(-2),较处理T3增产507.6 kg·hm^(-2),增产4.2%,净收益为15589.0元·hm^(-2),较处理T3增加1115.4元·hm^(-2);处理T5产量为12114.6 kg·hm^(-2),与处理T2相比增产471.6 kg·hm^(-2),增产4.1%,净收益为15823.4元·hm^(-2),较处理T2增加1037.3元·hm^(-2);处理T4产量为11117.0 kg·hm^(-2),较处理T1增产635.0 kg·hm^(-2),增产6.1%,净收益为10873.1元·hm^(-2),较处理T1增加1397.0元·hm^(-2);处理T8产量为11913.5 kg·hm^(-2),较处理T7增产168.2 kg·hm^(-2),增产1.4%,净收益为13892.8元·hm^(-2),较处理T7增加371.8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尿素 玉米 施肥方式 一次性基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膜两年用”关键技术及节本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国恒 张树海 +4 位作者 郭忠富 杨建勋 王晓煜 兰小龙 张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144-146,共3页
“一膜两年用”第2年种植玉米时。玉米播种期0~6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8.38%,比早春顶凌全膜覆盖增加0.98~1.36个百分点,比播期半膜增加3.96-4.1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4.17%,土壤温度较播期半膜覆盖提高2.37℃/d,玉米... “一膜两年用”第2年种植玉米时。玉米播种期0~60cm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8.38%,比早春顶凌全膜覆盖增加0.98~1.36个百分点,比播期半膜增加3.96-4.1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4.17%,土壤温度较播期半膜覆盖提高2.37℃/d,玉米全生育期积温增加323.4℃,其表现程度与早春顶凌全膜覆盖基本一致。“一膜两年用”种植玉米、油葵增产效果低于早春顶凌全膜覆盖4.9%,但与播期半膜相比,玉米增产幅度达23.7%,油葵增产13.3%。由于“一膜两年用”减少了地膜和田间作业的投入,增收效果非常显著,种植玉米、油葵平均纯收益11057.2元/hm^2,比早春顶凌全膜覆盖增加1653.2元/hm^2,比播期半膜增加4107.1元/hm^2。“一膜两年用”既能减少水分的散失,使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又提高了地温,改善了土壤环境,减少了废旧地膜的污染,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膜两年用 免耕 节本增产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州区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条件下玉米品种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忠富 赵东 +2 位作者 王晓煜 兰小龙 王永成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进行不同海拔区域品种优化鉴选,对生物学性状、抗逆性以及适应性分析,鉴定筛选出金穗9号、榆单88、先玉335、超于1号、德美亚等适宜不同海拔、生态区域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抗普通玉米新品种。在海拔1800m以下... 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进行不同海拔区域品种优化鉴选,对生物学性状、抗逆性以及适应性分析,鉴定筛选出金穗9号、榆单88、先玉335、超于1号、德美亚等适宜不同海拔、生态区域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抗普通玉米新品种。在海拔1800m以下区域内,金穗9号、郑单958、登海3672、先玉3354个品种平均单产达12000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长城706)增产6.5%-14.3%;在海拔1800-1900m区域内,榆单88、先玉335、超玉3个品种平均单产达11250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长城706)增产9。6%-11.6%;在海拔大于1900m区域内,超玉1号、长城706、德美亚等品种种平均单产达7536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登海1号)增产11.6%-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覆盖 玉米 品种鉴选 适宜区域 宁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释放期组合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尹学红 赵东 +2 位作者 耿荣 郭军成 张婷婷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5期1-5,10,共6页
为了探讨不同释放期组合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选取正大1689玉米品种,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马园村开展不同释放期组合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释放期组合的控释尿素处理可以显著... 为了探讨不同释放期组合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选取正大1689玉米品种,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马园村开展不同释放期组合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释放期组合的控释尿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生长性状、生物量积累和最终产量,其中处理①的理论产量高达17988.3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处理;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增产效果明显,处理①实收产量亦最高。经济效益分析显示,控释肥显著提高了玉米产值和产投比,其中处理①产值最高,纯收益为18177.8元·hm^(-2),产投比为2.07。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表明,控释肥对调节土壤pH值,降低全盐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积极作用,但不同指标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施控释肥料能显著提升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控释肥组合,并结合科学的农业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控释肥的增产潜力,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料 一次性基施 玉米 产量 土壤肥力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旱作节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忠富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结合宁南山区降水量偏少,降水年际变幅大,季节分布不均等实际,针对性的进行了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覆膜保墒等旱作节水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抑制田间蒸发,达到增温、蓄水、保墒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抗旱节水和增产增... 结合宁南山区降水量偏少,降水年际变幅大,季节分布不均等实际,针对性的进行了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覆膜保墒等旱作节水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抑制田间蒸发,达到增温、蓄水、保墒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抗旱节水和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作物全生育期增加积温200~400℃,土壤含水量增加5%~8%,土壤贮水量增加40~50 m3,农作物单产提高15%~30%,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15%,水分生产率提高5.73~6.45 kg/(mm·hm2),补水效益达到10~15元/m3,节本1 800~2 62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节水技术 效益 土壤含水量 产量 宁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瓶苗根茬再利用技术研究
8
作者 朱玉斌 王彦平 +4 位作者 王玲 何建国 赵东 陆泾冠 杨生祥 《宁夏农林科技》 2007年第3期77-77,共1页
简述了马铃薯脱毒瓶苗根茬再利用技术,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瓶苗 根茬 再利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全膜双垄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原州试点)
9
作者 赵东 郭忠富 +1 位作者 冯荔 陈玢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83-86,共4页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400 mm的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种植谷子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地积温,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7种覆膜种植方式中,秋季...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400 mm的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种植谷子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地积温,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7种覆膜种植方式中,秋季全膜、早春全膜、全膜覆土穴播增产效果显著,籽粒平均产量超过3 900.0 kg/hm2,生物产量超过5 625.0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60%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5 kg/(mm·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谷子 全膜双垄沟播 覆膜方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州区大田辣椒疫病药剂防治试验
10
作者 何建国 徐迎菊 +2 位作者 何洁 王玲 朱玉斌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2期45-46,共2页
六种药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对防治辣椒疫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第一次药后5天,相对校正防效达74.1%,第一次药后10天,相对校正防效达78.7%,第二次药后10天,相对校正防效达81.2%,具有防效好、持效期... 六种药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对防治辣椒疫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第一次药后5天,相对校正防效达74.1%,第一次药后10天,相对校正防效达78.7%,第二次药后10天,相对校正防效达81.2%,具有防效好、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等特点,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银法利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探讨
11
作者 杨国恒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3期108-109,共2页
针对六盘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环节,从轮作倒茬、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选用高产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栽培措施。
关键词 六盘山区 马铃薯 高产栽培技术 有机肥投入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全膜微垄穴播技术效益试验初报
12
作者 杨培军 申学庚 杜伟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10期1-5,共5页
雨养农业区在冬小麦生产上采用全膜微垄穴播栽培技术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在2014年小麦黄矮病大流行的情况下采用该技术冬小麦平均产量达到6 361.2 kg/hm^2,分别比全膜覆土穴播栽培、传统覆膜穴播栽培和膜侧条播栽培技术增产30.8%、110.26%... 雨养农业区在冬小麦生产上采用全膜微垄穴播栽培技术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在2014年小麦黄矮病大流行的情况下采用该技术冬小麦平均产量达到6 361.2 kg/hm^2,分别比全膜覆土穴播栽培、传统覆膜穴播栽培和膜侧条播栽培技术增产30.8%、110.26%和127.15%,纯收益分别提高8 238.6元/hm^2、16 012.8元/hm^2和16 372.8元/hm^2,降水利用率分别提高8.2%、8.54%和9.83%,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1[kg/(mm·hm^2)]、9.3[kg/(mm·hm^2)]和21.15[kg/(mm·hm^2)],降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1.85[kg/(mm·hm^2)]、28.05[kg/(mm·hm^2)]和35.4[kg/(mm·hm^2)]。因此,全膜微垄穴播栽培模式可在大田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全膜微垄 穴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效益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毛玉乾 孙成军 +1 位作者 兰小龙 杨国恒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61-62,共2页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较露地净增产值3235.5元/hm^2。黑色地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0.078-3.080个百分点,在马铃薯淀粉积累的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08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黑色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效益 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及效益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恩平 郭忠富 +3 位作者 冯荔 陈玢 赵东 王永成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54-55,76,共3页
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从增加效益入手,进行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大垄面套种大豆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马铃薯单种,马铃薯套种大豆的活动积温利用率提高32.94%,水分生产率提高18.4%,土地利用率提高36%,主粮平均产量达6 373.... 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从增加效益入手,进行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大垄面套种大豆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马铃薯单种,马铃薯套种大豆的活动积温利用率提高32.94%,水分生产率提高18.4%,土地利用率提高36%,主粮平均产量达6 373.5 kg/hm2,较单种马铃薯增产9.6%,经济纯收入提高25.0%,效益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全膜双垄沟播 马铃薯 大豆 套种 栽培技术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冷凉地区紫薯新品种引进高产栽培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继仁 李海洋 杨培军 《耕作与栽培》 2013年第2期3-4,16,共3页
紫薯市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应对市场对紫薯品质,产量的要求,筛选适合原州区种植的高产的优良紫薯品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从9个品种的产量和基本成分分析得出,徐紫薯1号产量最高,淀粉含量达到最高56.47%,口感好。广紫薯135号薯形较美... 紫薯市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应对市场对紫薯品质,产量的要求,筛选适合原州区种植的高产的优良紫薯品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从9个品种的产量和基本成分分析得出,徐紫薯1号产量最高,淀粉含量达到最高56.47%,口感好。广紫薯135号薯形较美观,薯块紫红皮,紫花色肉,耐贮性好,萌芽性好,适口性好,属优质品种。宁紫4号产量较高、适应性强,蛋白质含量4.72%,淀粉含量47.58%,总糖4.57%,粗纤维2.95%。而且均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点,薯块均匀、薯皮光滑、鲜食口感很好,色泽鲜艳、肉质细腻,最适宜薯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地区 紫薯 新品种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小地老虎标准化性诱监测器诱测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媛 杨旭峰 +1 位作者 吴惠玲 何建国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4期33-34,共2页
为进一步规范小地老虎性诱监测技术,简化诱获鉴定操作,丰富监测手段,尽早实现监测预警技术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2015年在惠农区、永宁县、原州区进行了小地老虎性诱器诱测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利用性诱器监测小地老虎具有操... 为进一步规范小地老虎性诱监测技术,简化诱获鉴定操作,丰富监测手段,尽早实现监测预警技术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2015年在惠农区、永宁县、原州区进行了小地老虎性诱器诱测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利用性诱器监测小地老虎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峰型明显清晰,人为误差小等优点,可用该监测方法监测预警小地老虎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地老虎 性诱监测 灯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及其作业质量的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烈 《现代农业装备》 2009年第12期52-53,共2页
在农机化作业中,农业机械效率的高低,决定获取效益的高低;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信誉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为此,特介绍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生产效率 作业质量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
18
作者 李欣 田恩平 +6 位作者 韩清芳 陈建军 郭宝 田晓燕 陈彩芳 任玮 赵琴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7期5-6,共2页
以地下浅层水作为灌溉水源,开展了玉米不同灌水方式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滴灌具有节水、增墒、增产、增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效果,膜下滴灌是实现水分高效利用的最优模式。
关键词 玉米 膜下滴灌 节水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立停(ASA)在马铃薯上抗旱增产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玲 王彦平 +4 位作者 朱玉斌 何建国 杨建勋 杨生祥 海宏科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试验研究了30%(2-乙酰氧基)苯甲酸(旱立停、ASA)可溶性粉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方法及最佳施用浓度。结果表明:使用旱立停(ASA)抗旱剂进行拌种及拌种和苗期用40 g叶面喷雾处理,可使马铃薯抗旱力增强,出苗日期提前,出苗速度加快,植株鲜重明... 试验研究了30%(2-乙酰氧基)苯甲酸(旱立停、ASA)可溶性粉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方法及最佳施用浓度。结果表明:使用旱立停(ASA)抗旱剂进行拌种及拌种和苗期用40 g叶面喷雾处理,可使马铃薯抗旱力增强,出苗日期提前,出苗速度加快,植株鲜重明显增加,单株结薯数增加,有显著增产效果。其中以对马铃薯进行旱立停(ASA)抗旱剂800倍液拌种和苗期用40 g叶面喷雾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立停 马铃薯 抗旱 增产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覆膜玉米应用生物环境降解地膜试验示范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荔 王永成 +1 位作者 郭忠富 陈玢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152-154,共3页
通过对秋季覆膜玉米开展生物环境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前期增温、保墒效果和普通地膜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均能够满足玉米前期生长发育对水、光、热的要求;后期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加快和气温的提高,降解膜的降解速度... 通过对秋季覆膜玉米开展生物环境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前期增温、保墒效果和普通地膜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均能够满足玉米前期生长发育对水、光、热的要求;后期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加快和气温的提高,降解膜的降解速度也在加快,其增温、保墒效果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从而影响到玉米产量,导致玉米产量降低或成熟延迟。降解膜1、降解膜2和降解膜3产量分别达到7 266.0、7 517.5、8 596.5 kg/hm2,较普通地膜减产35.2%、30.7%和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秋季覆膜 生物降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