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BAL模型的宁夏蒸散发遥感估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南 郭子龙 +2 位作者 柴明堂 朱磊 丁一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蒸散发较为强烈,目前对于区域尺度蒸散发的反演是一大难点,常见的蒸散发产品分辨率较低。基于SEBAL模型对宁夏地区地表蒸散发进行了反演,并采用现有数据集对其估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利用P-M模型和气... 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蒸散发较为强烈,目前对于区域尺度蒸散发的反演是一大难点,常见的蒸散发产品分辨率较低。基于SEBAL模型对宁夏地区地表蒸散发进行了反演,并采用现有数据集对其估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利用P-M模型和气象站水面蒸发数据验证,相关系数R2的平均值都保持在0.80和0.79以上,利用MOD16蒸散量产品验证,得到R2的平均值保持在0.90以上,均方根误差的平均值为1.03,偏差的平均值为1.76;宁夏地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在空间上,基本呈现为北部平原向南部山区增加趋势特征,在时间上,2001-2021年蒸散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蒸散量的分布规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蒸散量的能力大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草地>城市建设用地>裸地,蒸散量均值依次为10.18、8.18、8.12、7.83、7.70、7.48 mm/d。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EBAL模型反演得到的地表蒸散量有较高的精确度,同时该结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以及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更广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土地利用类型 遥感反演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P-IES作物同化模型的宁夏玉米产量模拟
2
作者 李赛驹 金建新 +3 位作者 丁一民 孙伯颜 孙振源 朱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4,共8页
作物长势和田间水分预测对于农业精准管理至关重要。为准确模拟宁夏玉米产量,利用2019-2020年田间观测数据,整合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和迭代集成平滑算法(iterative ensemble smoother,IES)构建了适用于宁夏干旱地区... 作物长势和田间水分预测对于农业精准管理至关重要。为准确模拟宁夏玉米产量,利用2019-2020年田间观测数据,整合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和迭代集成平滑算法(iterative ensemble smoother,IES)构建了适用于宁夏干旱地区玉米的SWAP-IES作物同化模型。比较了同化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及其组合对宁夏干旱地区玉米种植区土壤含水率模拟和产量估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同时同化LAI和SW数据时,土壤含水率模拟的决定系数(R2)显著提升,从初始时的-0.07增加到0.71。这表明,将LAI和SW数据同时纳入模型显著增强了模型预测土壤含水率的准确性。而同时同化LAI和SW相比仅同化LAI或SW能更好的模拟土壤含水率,这表明2个观测变量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二者的耦合能更好地提升模型的模拟精度。同时同化LAI和SW时估产精度最高,RMSE降低到914.113 kg/hm^(2),显著低于其他情景。说明所构建的SWAP-IES玉米同化模型,在同时同化LAI和SW的情况下,可以准确模拟土壤含水率变化过程和玉米产量,为干旱地区农田灌溉优化和玉米估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P-IES作物同化模型 玉米 生长模拟 产量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路基边坡表面温度计算及验证
3
作者 刘礼业 张美芸 +3 位作者 郭文浚 马傲 周玮 柴明堂 《交通世界》 2024年第30期27-31,共5页
根据实测资料和公路路基的走向与坡向计算了阴阳坡的坡面系数,进而求得阴阳坡地表太阳辐射值。依据路基阴阳坡接受太阳辐射的状况反演阴阳坡地表温度,并对阴阳坡地表温度进行修正,提出了宁夏地区公路路基两侧阴阳坡的地表温度简化计算模... 根据实测资料和公路路基的走向与坡向计算了阴阳坡的坡面系数,进而求得阴阳坡地表太阳辐射值。依据路基阴阳坡接受太阳辐射的状况反演阴阳坡地表温度,并对阴阳坡地表温度进行修正,提出了宁夏地区公路路基两侧阴阳坡的地表温度简化计算模型,将地表温度简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实地测量获得的地表温度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程度高。为宁夏地区公路路基两侧阴阳坡的地表温度计算提供一种系统、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坡面系数 温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 viewer的地热研究国内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王苏桐 丁朋朋 +2 位作者 何怡香 郭政 王明珠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地热作为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当前国内外学者在地热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明确地热研究的发展前景,对2000—2023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所收录的地热领域高质量文献进行检索,... 地热作为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当前国内外学者在地热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明确地热研究的发展前景,对2000—2023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所收录的地热领域高质量文献进行检索,并利用VOS viewer进行可视化分析,掌握数据库年发文量、国家和机构、期刊发文量、高被引文献及文献所涉及的关键词。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23年间,地热研究方向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在发文机构方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中国科研机构已跃升为发文的重要基石,主要发表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Geothermics》《太阳能学报》《Geothermics》的文献最多,为1213篇;地热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热资源勘探与开发。研究可为科研人员全面了解2000年至今的地热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VOS viewer 可视化分析 CNKI Web of Science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平原湿地水体的季节性演变及其对年内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邹业斌 柴明堂 +3 位作者 杨娟 冯东溥 舒瑞 何文文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7-57,共11页
许多内陆水体存在季节性变化,了解这种地表水资源的季节性行为对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水文和生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andsat TM/ETM+/OLI等多源遥感影像解译提取了宁夏平原1996—2020年近25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湿地水体数据。... 许多内陆水体存在季节性变化,了解这种地表水资源的季节性行为对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水文和生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andsat TM/ETM+/OLI等多源遥感影像解译提取了宁夏平原1996—2020年近25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湿地水体数据。通过对丰、枯水期湿地数据进行面积统计对比和空间叠加分析,量化分析湿地水体资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模式。以1个月和3个月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作为旱涝指数,结合对应的湿地水体面积季节性变化值,通过曲线拟合、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定量分析湿地水体对季节性气候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1996—2020年间研究区内丰、枯水期湿地水体面积最大变化值为404.84km2(2018年),最小面积变化值为9.1km2(2000年),近25年丰、枯水期湿地面积平均变化163.17km2。(2)从整体上看,1个月尺度和3个月尺度的SPEI的丰、枯水期变化值多年均值分别为0.565和1.403。(3)湿地水体面积变化与1个月尺度的SPEI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较低,而与3个月尺度的SPEI的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性,其线性回归判定系数R2=0.828 2(p<0.01),多项式回归判定系数R2=0.852 7(p<0.01)。水文气候变化是内陆干旱区地表水资源季节性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演变 干旱胁迫响应 季相干旱效应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 宁夏平原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的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早期识别
6
作者 朱磊 张伟业 +5 位作者 潘自林 丁一民 雷晓萍 张宗和 孙伯颜 柴明堂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目的】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能够不断融入遥感数据的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结果】4月上旬,由于春... 【目的】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能够不断融入遥感数据的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结果】4月上旬,由于春小麦和苜蓿生长特征较为相似,春小麦和苜蓿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69%和75%。此后,随着观测数据的不断融入,分类精度逐步提升,5月14日二者的分类精度即可达到90%以上。5月31日利用全部5期卫星影像数据时,春小麦的总体精度可达到94%,Kappa系数为0.75,苜蓿的总体精度可达到97%,Kappa为0.86。2023年青铜峡灌区春小麦种植面积为24 000 hm^(2),苜蓿种植面积为2 000 hm^(2)。其中,春小麦种植结构较为复杂,既存在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种植,也存在大量面积较小的碎片化种植带。【结论】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可在4月上旬获取初步分类结果,在5月中旬苜蓿第1次收割之前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早期识别 决策树 时间序列 春小麦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环境对砾石响应研究进展
7
作者 高素素 牛宵宵 +4 位作者 李王成 贾振江 吴洋洋 马东祥 陈继虹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6,共10页
砾石广泛分布于土壤内部和表面,显著影响着土壤特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为系统了解土壤环境对砾石响应相关领域研究进展,探究其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 砾石广泛分布于土壤内部和表面,显著影响着土壤特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为系统了解土壤环境对砾石响应相关领域研究进展,探究其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从发文数量、发文作者、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刊载期刊、关键词共现及其演变进程等方面对2000-2022年国内外土壤环境对砾石响应相关领域研究进行定量综述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在该领域发表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且中文文献发文量高于英文文献;中国、美国、比利时、英国是英文文献发文量排名前四的国家,中国学者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占英文文献总量的47.34%,是土壤环境对砾石响应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砾石单一特征(砾石覆盖度、砾石尺寸、砾石位置等)对水文过程、生态演替及环境效益等影响。因此,未来应继续加强土壤水文过程对砾石响应机制、营养元素在砾石-土壤-植物之间的迁移机制以及“砾石-微生物-植物”系统内部互作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可为全球具有相似土壤情况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农业生产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而实现节水、高效、高产的农业生产目标,为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 土壤环境 水文过程 生态演替 环境效应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蒸散产品在小流域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评价
8
作者 毛舒月 虎若青 +4 位作者 王雨欣 朱泓宇 白嘉怡 董啸 冯克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3,共9页
在小流域径流模拟中,从多源蒸散发产品中选择合适的产品有利于提高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精度。从遥感蒸散发原理出发,选取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GLASS产品、基于陆面模式的PET_PU_3H025_002产品、基于遥感模型的MOD16、GLEAM、SSEBop产品作... 在小流域径流模拟中,从多源蒸散发产品中选择合适的产品有利于提高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精度。从遥感蒸散发原理出发,选取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GLASS产品、基于陆面模式的PET_PU_3H025_002产品、基于遥感模型的MOD16、GLEAM、SSEBop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以Littlewashita流域为研究区,通过求取蒸散发产品的区域多年均值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多源蒸散发产品在CREST水文模型中的适用性。根据NSCE、Bias、CC三项指标,结合单指标评价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比较了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结果。结果表明:①5种遥感蒸散发产品多年均值的时空分布格局差异较大。PET_PU、SSEBop产品在区域内的估算值相对偏高,MOD16产品相对偏低。GLASS和GLEAM产品区域内多年均值的变化范围相似,均维持在2.2~2.4mm/d。②模型对洪峰时间的模拟较准确,但在洪峰流量的模拟方面存在差异。对比Bias指标,在率定期内GLEAM产品的偏差最小,MOD16的偏差最大。对比NSCE、Bias、CC三项指标,验证期径流模拟效果较率定期明显降低。③不同遥感蒸散发产品在小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差异性较小。综合多指标评价法,GLEAM和GLASS产品表现更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多源遥感 CREST水文模型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9
作者 柴明堂 赵田甜 +3 位作者 锁晓琴 罗洋 杨小兵 何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238-247,共10页
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机理分析在整个作物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灌溉决策、盐渍化治理以及作物产量提升的重要参考依据。将1973—2023年以水盐运移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运用CiteSpace软... 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机理分析在整个作物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灌溉决策、盐渍化治理以及作物产量提升的重要参考依据。将1973—2023年以水盐运移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运用CiteSpace软件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了目前水盐运移相关方面的研究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近50年土壤水盐运移相关领域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和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时间线图谱等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水盐运移的话题热度将持续增高;国内发文作者间相互联系较为紧密集中,水盐运移研究领域核心研究队伍逐渐扩大;国内发文机构在水盐运移研究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其中中国科学院研究有着重大的贡献,但研究具有地域局限性;关于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土壤中水盐含量变化规律和植物滴灌技术及其模拟预测。土壤水盐运移的研究对我国大面积盐碱地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水盐运移在不同地域下的不同情况也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盐运移 CITESPACE 盐渍化 盐碱地治理 灌溉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河流提取时断裂现象的连接算法
10
作者 杨娟 邹业斌 +1 位作者 雷浩南 武云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
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河流水体时,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河流断裂的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河流断裂连接算法。该算法在初步实现河流骨架线的提取后,根据水体骨架线,查找河流中的断裂部分并对其进行连接,然后再进行骨架还原操作,恢复河流... 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河流水体时,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河流断裂的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河流断裂连接算法。该算法在初步实现河流骨架线的提取后,根据水体骨架线,查找河流中的断裂部分并对其进行连接,然后再进行骨架还原操作,恢复河流的原始宽度,实现河流断裂部分完全连接。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将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时的河流断裂部分完全连接,边界整齐而平滑,有效地解决了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河流时的断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连接算法 骨架线 河流提取 断裂现象 断裂问题 完全连接 河流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uaCrop模型的玉米需水和降水匹配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爽 丁一民 +4 位作者 朱磊 万愉快 柴明堂 丁朋朋 邹业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9,共9页
雨热同期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热资源,但从需水机理的角度评估作物生长和降水过程匹配度的变化特征还有待深入。基于AquaCrop模型模拟了关中地区1978-2017年夏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灌溉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产量的变... 雨热同期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热资源,但从需水机理的角度评估作物生长和降水过程匹配度的变化特征还有待深入。基于AquaCrop模型模拟了关中地区1978-2017年夏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灌溉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产量的变化特征,并在充分考虑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程度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作物需水与降水匹配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玉米生育期内累积降雨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降水过程明显后移,且更多的以暴雨的形式发生;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分别为4.10 mm/10a和13.38 mm/10a,而有效降水量则以-10.28 mm/10a的速率减小;玉米生育期内需水与降水的平均匹配度为58%,且整体以-2.7%/10a的速率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关中地区降水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夏玉米的水分需求,延迟播种可作为提高作物需水与降水匹配度的应对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玉米 作物模型 降水模式 需水量 匹配度 有效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耦合的地表水土壤水运动与溶质运移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舒心 万愉快 +2 位作者 孙伯颜 农睿 朱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109,128,共9页
为探究降水条件下水分与溶质在地表和土壤中的运动规律,分别采用二维扩散波方程和传统的三维Richards方程描述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运动,选用双层结点法对两者进行耦合,根据达西定律和地表与土壤水中的溶质浓度,计算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的... 为探究降水条件下水分与溶质在地表和土壤中的运动规律,分别采用二维扩散波方程和传统的三维Richards方程描述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运动,选用双层结点法对两者进行耦合,根据达西定律和地表与土壤水中的溶质浓度,计算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的溶质交换量,从而构建地表水土壤水运动与溶质运移全耦合数值模型。选取已发表文献中的物理模型实验进行数值模拟,算例1和算例2中地表径流数值模拟结果和模型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4.8%和21.5%,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0.147cm^(2)/s和0.833cm^(2)/s;算例2中径流硝态氮浓度的数值模拟结果和模型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4.7%,均方根误差小于1.334mg/L。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所得地表径流量和溶质浓度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度。研究结果可为地表水土壤水水分运动与溶质运移耦合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土壤水分 硝态氮 溶质运移 数值模拟 全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高及坡比对渠道边坡可靠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磊 高欣悦 万愉快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目的】探讨坡高和坡比对渠道边坡可靠度的影响,为渠道边坡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Karhunen-Loève(K-L)展开法建立土体参数的二维随机场模型,使用简化的Bishop法计算渠道边坡的安全系数,通过Monte Carlo模拟渠道边... 【目的】探讨坡高和坡比对渠道边坡可靠度的影响,为渠道边坡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Karhunen-Loève(K-L)展开法建立土体参数的二维随机场模型,使用简化的Bishop法计算渠道边坡的安全系数,通过Monte Carlo模拟渠道边坡的失效概率和可靠度指标,分析坡高和坡比对渠道边坡可靠度的影响。【结果】不考虑和考虑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时,可靠度指标均随坡比的增大而减小;不考虑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时,可靠度指标随坡高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在粘聚力变异系数较大而内摩擦角变异系数较小时,可靠度指标呈现随坡高增大而增大的特殊现象;考虑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时,在粘聚力变异性较小而内摩擦角变异性较大时,可靠度指标随坡高的增大而减小,其他情况均呈现随坡高的增大而增大的特殊现象。【结论】相对于降低坡高而言,采取减小坡比的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边坡可靠度,降低渠道边坡工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边坡 可靠度分析 坡高 坡比 极限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