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银川平原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3
1
作者 闫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18年第8期57-58,64,共3页
利用1987年、1997年和2010年卫星影像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并与实地调查资料相结合,对宁夏银川平原湿地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从1987年至2010年,银川平原自然湿地面积有所减少,这与降水量及人类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 利用1987年、1997年和2010年卫星影像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并与实地调查资料相结合,对宁夏银川平原湿地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从1987年至2010年,银川平原自然湿地面积有所减少,这与降水量及人类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今后湿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湿地 监测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调查试验——以宁夏吴忠市扁担沟扬水灌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长宁 海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11期88-90,94,共4页
无人机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调查研究。本试验以宁夏吴忠市扁担沟扬水灌区为调查区域,开展了无人机遥感测绘。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调查具有机动灵活、遥感影像分辨率高及成本低的特点。
关键词 无人机 土地利用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地表温度和热岛效应演变研究--以宁夏沿黄城市带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灏 马立茹 +4 位作者 蔡创创 黄涛 吕林涛 阮琳 陈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4-705,共12页
宁夏沿黄城市带位于宁夏东北部,不仅是干旱地区地理研究的重点区域,也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基于2000-2018年的MODIS地表温度、土地覆盖类型以及植被覆盖率数据,通过计算热岛比例指数(URI),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及Sen’s斜... 宁夏沿黄城市带位于宁夏东北部,不仅是干旱地区地理研究的重点区域,也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基于2000-2018年的MODIS地表温度、土地覆盖类型以及植被覆盖率数据,通过计算热岛比例指数(URI),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及Sen’s斜率估计法,对宁夏沿黄城市带近20 a白天和夜间的地表温度(LST)和热岛效应时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20 a来,宁夏沿黄城市带大部分地区LST变化不显著,但在植被覆盖率增加区域,白天LST显著减小而夜间LST显著上升;植被覆盖率减小区域与之相反;夜间LST变化幅度强于白天。(2)宁夏沿黄城市带的热岛效应通常在白天较弱、在夜间较强;白天和夜间时刻的城市热岛效应在一年内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特点,白天春冬较强,夜间夏季较强;过去近20 a,宁夏沿黄城市带白天热岛效应呈现稍微减弱趋势,夜间热岛效应呈现稍微增强趋势,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3)从植被覆盖率和地物类型两个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植被覆盖率是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城建区与郊区主要地物温差的改变是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从长时间序列变化的角度详细分析干旱区城市热岛的特征和变化原因,可为干旱区城市热岛带来的环境问题治理提供参考,也为研究干旱区热岛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比例指数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Sen’s斜率估计 土地覆盖类型 植被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银川土地盐渍化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群 吴加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3期312-314,317,共4页
为了了解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特征,更好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对其土地盐渍化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在分析和处理2000年和2005年2个时期的TM遥感图像后,通过缨帽变换与RVI方法,结合GIS有效地提取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信息,并对其数量... 为了了解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特征,更好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对其土地盐渍化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在分析和处理2000年和2005年2个时期的TM遥感图像后,通过缨帽变换与RVI方法,结合GIS有效地提取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信息,并对其数量变化、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70~80年代盐渍化程度减轻,80年代后期有所增加,90年代盐渍化程度减轻;银川北部地区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增加,非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多,盐渍化耕地面积减少,盐碱荒地面积减少,耕地盐渍化程度减轻;银川南部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盐渍化 动态监测 宁夏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QoS聚类的遥感服务发现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建华 吴加敏 +1 位作者 牛温佳 童恩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7-591,共5页
Web服务技术已经在遥感领域被用于增强遥感资源的动态性和可扩展性,然而遥感服务底层的遥感数据具有大跨度频率变化的特性,服务提供商给出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也属于开放不可信,这两点都降低了遥感服务发现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此,提出... Web服务技术已经在遥感领域被用于增强遥感资源的动态性和可扩展性,然而遥感服务底层的遥感数据具有大跨度频率变化的特性,服务提供商给出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也属于开放不可信,这两点都降低了遥感服务发现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可信QoS聚类的遥感服务发现机制,采用底层服务响应时间、更新频率和上层服务评价等标准综合衡量QoS,进而设计更新频率自适应的QoS探测和更新机制,并通过聚类方法提高了所发现遥感服务的QoS可信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遥感服务发现的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可信计算 遥感服务 服务发现 近邻传播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银川市建成区城市扩展及其热环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晓东 赵银鑫 +5 位作者 武丹 褚小东 吴文忠 张勇 刘乃静 李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8-1288,共11页
为研究银川市城市建成区扩展对热环境的影响,基于1989、1999、2010年和2017年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采用建筑用地指数(IBI)提取4个年份的城市建成区信息,获取了城市形态演化指标,利用热红外波段反演不同年份的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分析... 为研究银川市城市建成区扩展对热环境的影响,基于1989、1999、2010年和2017年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采用建筑用地指数(IBI)提取4个年份的城市建成区信息,获取了城市形态演化指标,利用热红外波段反演不同年份的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扩展和热环境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城市扩展和热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89-2017年银川市城市建成区扩展面积达506.13 km^2,各时期的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差异明显,城市扩展具有"缓慢-快速-稳步"的阶段性特征,城市空间形态趋于紧凑化,向着稳定状态发展,城市整体向东部和北部扩展,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迁移约5.54 km。(2)热岛范围随着城市扩展不断扩大,较高温区域所占热岛比例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高温和特高温占比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热岛强度逐渐向较高温区转移,城市热岛效应得到缓解;热岛空间分布显示,热岛逐渐由兴庆区老城区蔓延至贺兰县和西夏区,且兴庆区热岛逐渐演化为相互独立的小次级热岛,强度有所降低;28 a间银川市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整体呈上升趋势。(3)热岛区域在空间分布和扩展方向上与城市扩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城镇用地、公交建设用地和裸地能促进地表温度升高,而草地和水体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公园绿地和水体能有效缓解银川市城市热岛效应且后者对降低城市地表温度的效果要好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热环境变化 地表温度 遥感 银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生境质量预测——以宁夏中部干旱区为例 被引量:38
7
作者 武丹 李欢 +2 位作者 艾宁 黄涛 顾继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69-1978,共10页
探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特征,评估并预测生境质量,可为区域生态规划和恢复提供决策性依据。本研究以搭载OLI和ETM+传感器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流概念、InVEST模型和CA-Markov模型研... 探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特征,评估并预测生境质量,可为区域生态规划和恢复提供决策性依据。本研究以搭载OLI和ETM+传感器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流概念、InVEST模型和CA-Markov模型研究2000—2030年宁夏中部干旱区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规律,对未来情境进行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区土地系统结构变化与生态建设规划高度一致,具有黄河流域两侧集中分布的特征,土地系统综合动态度逐期减小,活跃度具有稳中有变、部分较活跃的特征。土地系统信息熵特征值呈逐年降低趋势。随着时间变化土地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低,自我调整程度高,修复能力强,系统向稳定状态转化。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U”型特征,以优秀等级为主。2015—2030年土地系统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生境质量优秀、差和良好等级面积逐渐扩大,生态系统呈现稳定向好的趋势。本研究的多模型集成应用可为区域土地规划和生态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部干旱区 土地利用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转移流 CA-Markov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以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长宁 刘自增 +2 位作者 黄涛 张振涛 杨娅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3080-13082,共3页
基于生态绿当量模型,以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核心区绿当量总面积为51.11 km2,覆盖率为31.17%;核心区现状土地绿当量较大,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建设生态城的基础。
关键词 生态绿当量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 滨河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姚建华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2年第4期7-10,共4页
应用长达7a遥感监测数据,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变化做定量研究。监测研究采用常规卫星影像与软件程序结合,建立DEM数字模型,运用图像解译获取研究地理信息与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标综合评价该区域多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过... 应用长达7a遥感监测数据,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变化做定量研究。监测研究采用常规卫星影像与软件程序结合,建立DEM数字模型,运用图像解译获取研究地理信息与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标综合评价该区域多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及最终结果。结果表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40.04,宁东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到52.3,太阳山能源新材料基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到48.61,总体评价生态环境逐年趋于良性改善,局部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生态环境状况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卫宁平原盐渍化动态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娅婷 魏采用 +1 位作者 吴振宇 张慧娟 《农业科学研究》 2016年第4期36-39,共4页
以卫宁平原为研究区,以ALOS卫星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通过人机交互解译与野外调查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2005年和2014年的盐渍化变化状况进行了动态调查,发现研究区盐渍化土壤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部分区域盐渍化程度有所加重,局部... 以卫宁平原为研究区,以ALOS卫星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通过人机交互解译与野外调查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2005年和2014年的盐渍化变化状况进行了动态调查,发现研究区盐渍化土壤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部分区域盐渍化程度有所加重,局部地区盐渍化程度有所减轻.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高效地实现土壤盐渍化的大面积动态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盐渍化 卫宁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移民迁出区农用地恢复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芬 杨阳 张永杰 《农业科学研究》 2015年第3期38-41,共4页
采用无人机对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同心县生态移民迁出区及农用地恢复工作进行了调查,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认为无人机适合小范围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即时获取,在本地区生态移民迁出区及农用地恢复的调查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在其... 采用无人机对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同心县生态移民迁出区及农用地恢复工作进行了调查,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认为无人机适合小范围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即时获取,在本地区生态移民迁出区及农用地恢复的调查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在其他地区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分辨率影像 生态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盐池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3
12
作者 张晓东 刘湘南 +3 位作者 赵志鹏 武丹 吴文忠 褚小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为探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充分研究盐池县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的基础上,以多源遥感数据和基础地质数据为数据源,选择地层、岩组、土壤、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地形湿度指数、径流强度指数、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归一... 为探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充分研究盐池县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的基础上,以多源遥感数据和基础地质数据为数据源,选择地层、岩组、土壤、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地形湿度指数、径流强度指数、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及降水量等12个因子,利用GIS提取因子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建立评价因子及其类型的判断矩阵,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数,对盐池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和分区,划分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危险区5类分区并完成精度检验。结果表明:①极低、低危险区的面积分别占全县面积的34%和28%,主要分布在盐池县中北部的丘陵区,中危险区面积约占全县的25%,主要分布在南部麻黄山、王乐井以西以及道路周边地区,高和极高危险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2%和1%,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侧以及麻黄山地区;②成功率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77和0.89,检验结果精度较好,同时,灾害点密度从极低危险区到极高危险区呈增加趋势且极高危险区的灾害点密度最大,达到了1.076个/km 2;③AHP方法适用于盐池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盐池县地质灾害的防范与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SVM神经网络的土壤盐渍化灾害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13
作者 武丹 贾科利 +1 位作者 张晓东 张俊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149,157,共8页
为研究银川平原普遍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文章对银川平原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及潜在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利用Landsat 8 OLI数据与野外实测数据,选取地面高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植被指数、盐分指数及干旱指数为预测指... 为研究银川平原普遍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文章对银川平原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及潜在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利用Landsat 8 OLI数据与野外实测数据,选取地面高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植被指数、盐分指数及干旱指数为预测指标并提取指标值建立数据集,结合野外实测样点数据,建立基于异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神经网络算法的盐渍化灾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建立预测模型时,选择Radial Basis Funciton作为模型的核函数,c=100且g=3时预测精度最高可达85%;(2)研究区轻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854 km2,中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985 km2,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约231 km2,主要分布在平罗县西大滩、银川芦花和吴忠苦水河地区;(3)银川平原北部的土壤盐渍化情况较严重且多分布于耕地周围的撂荒地以及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耕地资源中土壤盐渍化状况较严重,应注重耕地的合理灌溉与排水,增加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SVM 神经网络 银川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预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晓东 刘乃静 +4 位作者 赵银鑫 张勇 马风华 武丹 刘海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156-10164,共9页
为探究银川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生态学和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Markov模型,定量研究了20年间银川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 为探究银川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生态学和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Markov模型,定量研究了20年间银川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耕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小,草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较为强烈,土地利用变化结构的主体为草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但具有区域差异性特征;土地利用景观形状的复杂程度增加,城市空间不断扩张,整体景观都趋于平均,景观异质程度增强,景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趋势;CA-Markov模型能有效模拟银川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且具有较高精度,Kappa系数为0.8285;2030年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草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人口数量与结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经济增长以及区域宏观政策是研究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变化特征 元胞自动机(CA)-Markov模型 驱动力 银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