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生素类药品无菌检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静 王振波 +4 位作者 戴翚 肖璜 王似锦 周发友 马仕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14,共11页
无菌检查法是无菌药品检查的法定检验方法,其中薄膜过滤法因易操作、风险低和准确度高等优点比直接接种法应用更广泛。无菌药品剂型种类繁多,其中抗生素类药品因品种结构多变、抑菌性强和抗菌谱广等因素,一直以来是建立无菌检查方法的... 无菌检查法是无菌药品检查的法定检验方法,其中薄膜过滤法因易操作、风险低和准确度高等优点比直接接种法应用更广泛。无菌药品剂型种类繁多,其中抗生素类药品因品种结构多变、抑菌性强和抗菌谱广等因素,一直以来是建立无菌检查方法的难点。本文就薄膜过滤法中的溶解、过滤、冲洗和培养等4个关键步骤展开讨论,通过对已建立的13类47个品种共61个抗生素药品无菌检查方法的综述,探讨建立无菌检查方法的基本策略,并对无菌检查方法和结果的局限性进行讨论,以期为建立抗生素类无菌药品无菌检查方法及正确认识无菌检查结果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无菌药品 无菌检查 薄膜过滤法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条件下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国保 马玲 +5 位作者 撖志明 李苗 刘淑瑛 臧娅妮 孙莹 马小荣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1,57,共6页
以5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试验材料,在营养生长和盛花期、盛果期、秋果期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分析其外观品质、药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枸... 以5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试验材料,在营养生长和盛花期、盛果期、秋果期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分析其外观品质、药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枸杞品质存在差异,将10个品质性状综合成3个主成分因子,在盛果期累计贡献率为82.356 0%,药用品质对枸杞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在秋果期累计贡献率为85.234 7%,营养品质对枸杞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盛果期和秋果期均进行中度胁迫处理可以提高果实的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水分胁迫 品质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宁夏银柴胡红外指纹图谱及伪品判别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振凯 马玲 +5 位作者 白明生 黄钰馨 宋乐 王红 冯璐 彭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83,共9页
目的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柴胡其及伪品的中红外、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比较两种光谱技术在银柴胡质量评价、真伪鉴定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来源宁夏回族自... 目的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柴胡其及伪品的中红外、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比较两种光谱技术在银柴胡质量评价、真伪鉴定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柴胡及伪品的中红外和近红外光谱图谱,借助Origin 2018软件对图谱进行预处理、图谱合成以及相似度评价、系统聚类分析等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初步确定了27个银柴胡中红外图谱共有特征峰和11个近红外图谱共有特征峰;两种光谱图谱经二阶导数等预处理后,结合2种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均可以鉴别银柴胡伪品,其中近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的效果最为显著,并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来源银柴胡药材。结论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在银柴胡药材真伪优劣判别中的应用效果更好,且更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研究结果对建立快速的道地银柴胡溯源、真伪判别方法,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柴胡 中红外 近红外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柴胡本草考证
4
作者 李振凯 王英华 +7 位作者 彭励 王红 冯璐 李海姗 牛丕莲 唐静荣 武瑞瑞 马素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53-3058,共6页
银柴胡与柴胡有着紧密且极易混淆的历史渊源。本文以银柴胡为考证主体,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和时间线索为依据,结合植物学、中药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对银柴胡的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等进行系统考证。... 银柴胡与柴胡有着紧密且极易混淆的历史渊源。本文以银柴胡为考证主体,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和时间线索为依据,结合植物学、中药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对银柴胡的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等进行系统考证。经考证,银柴胡的发展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分别为唐代至元代、明清、民国至近现代,对应银柴胡与柴胡混用期、逐渐区分期、独立成熟期。随历史发展“银柴胡”一名逐渐由“银州产柴胡”发展为独立的药材名,银柴胡药材、功效和基原植物也与柴胡逐渐区分。此外,结合地方志和现代资源调查,对银柴胡在宁夏的道地产区分布进行考证,进一步明确了银柴胡的历史道地产区为陕西-内蒙古-宁夏毗邻区域,以及宁夏中部风沙干旱带及以北地区。为银柴胡正本清源、澄清混乱、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了有效依据,对宁夏银柴胡产业发展和道地产区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柴胡 名称 功效 药用历史 基原 道地产区 品质评价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