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草原啮齿动物调查初报
1
作者 闫秀 牟高峰 +1 位作者 王顺霞 黄文广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6期28-33,45,共7页
2023年6—12月采取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法对宁夏草原啮齿动物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开展调查。按宁夏草原类型的差异性和不同区县的面积大小,在11个县(区)设立了300个调查点,调查了36条线路的259个样点,其中167个调查点没有发现鼠洞,92个调... 2023年6—12月采取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法对宁夏草原啮齿动物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开展调查。按宁夏草原类型的差异性和不同区县的面积大小,在11个县(区)设立了300个调查点,调查了36条线路的259个样点,其中167个调查点没有发现鼠洞,92个调查点的鼠洞洞口密度为5~730个·hm^(-2),平均为128个·hm^(-2)。由于地表植被茂盛,土丘不明显,没有计数宁夏南部4县(区)山地草甸的鼹形鼠科动物土丘数。44个标准样地中,地上鼠标准样地33个,其中7个样地捕获数为0,其余26个样地夹捕率在0.5%~4%之间。捕获子午沙鼠、阿拉善黄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灰仓鼠5个鼠种71只个体,整体夹捕率为1.2%。设立地下鼠标准样地11个,其中2个样地捕获数为0,其余8个样地地箭捕获率在3.33%~20%之间,捕获麝鼹和甘肃鼢鼠等2个种23只个体,总体地箭捕获率为7%。本次调查获得了宁夏草原有害啮齿动物发生种类、分布及为害程度,系统评估宁夏草原啮齿动物发生为害现状及未来趋势,为宁夏草原啮齿动物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草原 啮齿动物 调查 标准地调查 科学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宁夏荒漠草原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韩宇 王顺霞 +3 位作者 周静静 王蕾 张娜 马泽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2期31-33,41,共4页
宁夏实施禁牧封育20多年以来,草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为改善中部干旱带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选取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荒漠草原,通过施肥、“施肥+补播”的方式,研究不同处理后坚持禁牧封育对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酸二铵10 kg... 宁夏实施禁牧封育20多年以来,草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为改善中部干旱带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选取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荒漠草原,通过施肥、“施肥+补播”的方式,研究不同处理后坚持禁牧封育对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酸二铵10 kg/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优势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均高于施用尿素和羊粪处理;补播后,次年群落物种丰富度提高,但是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坚持禁牧封育不动摇的政策背景下,初步建议,在宁夏温性荒漠草原选择施用磷酸二铵10 kg/亩,这将有利于植被群落维持较高的多样性,增强群落稳定性,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施肥 补播 群落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20年禁牧封育政策对草原植被恢复贡献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田海静 黄文广 +5 位作者 王林 范云豹 赵欢 黄维 王顺霞 王鹏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为揭示草原对宁夏国土增绿贡献和草原植被恢复驱动因素,本研究首次结合近20余年遥感数据和40余年降水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估计方法、植被指数残差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宁夏草原禁牧封育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22年,宁夏草... 为揭示草原对宁夏国土增绿贡献和草原植被恢复驱动因素,本研究首次结合近20余年遥感数据和40余年降水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估计方法、植被指数残差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宁夏草原禁牧封育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22年,宁夏草原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23年累计增长幅度69.92%;草原植被恢复区域占草原总面积的76.88%,退化区域仅占草原总面积的0.27%;宁夏草原对国土增绿面积的贡献约59%,在各类生态系统中面积贡献比例最大;在禁牧封育政策实施后,宁夏草原植被恢复力强劲,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主导的草原植被恢复面积占64.34%,政策因素主导的面积占33.94%,气候因素主导的面积仅占1.72%。表明禁牧封育的实施有效促进了草原植被生长,基本上遏制了草原退化,较气候因素更显著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牧封育 成效评估 长时间序列遥感 植被恢复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5的宁夏草原蝗虫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宏兴 张淼 +3 位作者 董凯兵 魏淑花 张蓉 王顺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0-279,共10页
针对草原蝗虫图像具有样本收集困难、目标较小和目标多尺度等技术难点,基于YOLO v5网络,提出了一种复杂背景下多尺度蝗虫目标检测识别模型YOLO v5-CB,用于宁夏草原常见蝗虫检测。改进模型YOLO v5-CB针对蝗虫原始样本量较少的问题,使用Cy... 针对草原蝗虫图像具有样本收集困难、目标较小和目标多尺度等技术难点,基于YOLO v5网络,提出了一种复杂背景下多尺度蝗虫目标检测识别模型YOLO v5-CB,用于宁夏草原常见蝗虫检测。改进模型YOLO v5-CB针对蝗虫原始样本量较少的问题,使用CycleGAN网络扩充蝗虫数据集;针对蝗虫图像中的小目标特征,使用ConvNeXt来保留小目标蝗虫的特征;为有效解决蝗虫图像尺度特征变换较大问题,在颈部特征融合使用Bi-FPN结构,来增强网络对多尺度目标的特征融合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宁夏草原常见亚洲小车蝗、短星翅蝗、中华剑角蝗进行检测识别时,YOLO v5-CB的识别精度可达98.6%,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6.8%,F1值为98%,与Faster R-CNN、YOLO v3、YOLO v4、YOLO v5模型相比,识别精度均有提高。将改进的蝗虫检测识别模型YOLO v5-CB与研发的分布式可扩展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结合,构建了基于4G网络的Web端蝗虫识别平台,可对观测点的蝗虫图像进行长期实时检测。目前,该平台已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大水坑、黄记场、麻黄山等地的草原生态环境数据获取中得到了应用,可对包括宁夏草原蝗虫信息在内的多种生态环境信息进行长期检测和跟踪,为虫情防治等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识别 YOLO v5 CycleGAN ConvNeXt Bi-FPN 分布式可扩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基于宁夏牧区农户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8
5
作者 董丽华 冯利盈 +3 位作者 罗秀婷 杨发林 杨国涛 马红彬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215,共4页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加快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以宁夏7个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主要县区为调查对象,对首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补奖政策实...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加快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以宁夏7个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主要县区为调查对象,对首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补奖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补奖标准不能满足牧民需求、禁牧政策缺乏灵活性、草原监管执法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建立补奖标准增长机制,实施差别化补奖标准,探索草原禁、休、轮制度,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补奖 效果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天然草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对环境梯度响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万弟 师斌 +2 位作者 闫秀 黄文广 李小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9,115,共11页
由北到南在宁夏11个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设置样地,测定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为116.98 g/m^(2),地下生物量为85.27 g/m^(2);典型草原地... 由北到南在宁夏11个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设置样地,测定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为116.98 g/m^(2),地下生物量为85.27 g/m^(2);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为227.77 g/m^(2),地下生物量为273.59 g/m^(2);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为304.88 g/m^(2),地下生物量为406.02 g/m^(2)。荒漠草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33、0.66、0.81和5.44;典型草原分别为2.28、0.83、0.85和15.05;草甸草原分别为2.69、0.87、0.90和21.2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地上、地下、总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生物量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冗余分析显示,环境因子解释了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79.80%的方差,土壤单独影响要大于气候。其中土壤单独解释23.00%的方差,气候单独解释13.60%的方差,二者共同解释了36.60%的方差。通过蒙特卡洛置换检验筛选,土壤全磷、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是影响生物量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年降水量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最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温性草原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土壤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天然草原有毒有害植物调查报告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素琴 刘华 +2 位作者 张宇 杨瑞全 郭思嘉 《宁夏农林科技》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介绍了宁夏天然草原上主要毒害草的种类,详细介绍了分布面积较广,危害较严重的10种毒草(黄花棘豆、小花棘豆、变异黄芪、狼毒、淡味獐牙菜、老瓜头、醉马草、蕨、伏毛铁棒锤、乳浆大戟)和4种害草(大针茅、锋芒草、蒺藜、鹤虱)在宁夏的... 介绍了宁夏天然草原上主要毒害草的种类,详细介绍了分布面积较广,危害较严重的10种毒草(黄花棘豆、小花棘豆、变异黄芪、狼毒、淡味獐牙菜、老瓜头、醉马草、蕨、伏毛铁棒锤、乳浆大戟)和4种害草(大针茅、锋芒草、蒺藜、鹤虱)在宁夏的分布状况、危害情况、开发利用前景及防除措施,提出了宁夏治理及开发利用毒害草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 有毒植物 有害植物 毒害草开发 防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对草原旅游产品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宁夏草原旅游景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鑫 陈媛 +2 位作者 王丽佳 黄文广 牟高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3-1104,共12页
本研究基于草原旅游地意象评价,以宁夏银川市、中卫市两地349位游客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了景区内部服务、市场配套服务、景区旅游资源、交通便利程度4个公共因子,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游客购买草原旅... 本研究基于草原旅游地意象评价,以宁夏银川市、中卫市两地349位游客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了景区内部服务、市场配套服务、景区旅游资源、交通便利程度4个公共因子,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游客购买草原旅游产品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游客社会经济特征中,游客年龄(P<0.01)、家庭年收入(P<0.05)对游客是否去过草原旅游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程度(P<0.1)对游客购买草原旅游产品的支付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家庭总人数(P<0.05)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草原旅游地意象评价中,景区内部服务(P<0.05)对游客是否去过草原旅游显著负相关,而景区旅游资源(P<0.01)对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配套服务(P<0.05)对游客是否去过草原旅游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游客支付水平则具有负向影响;交通便利程度(P<0.1)与游客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不断更新旅游基础设施,建立系统的人员服务评价体系;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深度挖掘和演绎草原文化主题;促进市场服务多元化,打造特色化定制化服务;加快推进草原旅游景区外部专线建设,健全景区内部道路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旅游 游客 因子分析 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 旅游产品 旅游地意象 支付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典型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顺霞 周静静 +3 位作者 李云飞 张娜 刘玉宏 杨昊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1-719,共9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宁夏荒漠草原5种破碎化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植物群落均以禾本科、豆科、菊科、苋科植物为主,占群落物种数的76.92%~87.50%.蒙古冰草群落的物... 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宁夏荒漠草原5种破碎化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植物群落均以禾本科、豆科、菊科、苋科植物为主,占群落物种数的76.92%~87.50%.蒙古冰草群落的物种数量、科属类型及多年生植物种类明显高于其他群落,蒙古冰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苦豆子群落的最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容重、速效磷、速效钾和过氧化氢酶负相关,与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正相关.土壤速效磷、田间持水量和脲酶是影响植物群落特征和生物量的关键因子,分别可解释其变异的37.30%、18.30%和11.30%.表明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蒙古冰草群落和针茅群落可作为未来宁夏荒漠草原改良和保护利用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草原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做法和采取的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平 张惠祥 王香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宁夏 草原 保护 建设 对策 草原承包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宁夏草原虫害防治面积创历史新高 被引量:1
11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防治面积 草原虫害 宁夏 历史 生态环境变化 发生面积 人工草地 因素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草原生态修复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颖 罗晓玲 刘希鹏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9期52-54,共3页
根据宁夏草原生态资源及基本情况,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宁夏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十四五”规划中草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原 生态修复 成效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草原鼠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文广 于钊 黄波 《宁夏农林科技》 2009年第4期79-79,78,共2页
分析了宁夏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宁夏草原鼠虫害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草原田 鼠虫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的宁夏天然草原生产力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高峰 马丽娟 +3 位作者 张娜 王蕾 李小川 黄文广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第10期61-65,共5页
利用MODIS卫星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分区构建天然草原生产力估算模型,测算宁夏天然草原生产力并进行草原级划分。结果表明,用指数模型估算宁夏地区温性草甸草原类的地上生物量(产草量鲜重)具有可行性;宁夏草原级以六级和七级草原为主,其... 利用MODIS卫星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分区构建天然草原生产力估算模型,测算宁夏天然草原生产力并进行草原级划分。结果表明,用指数模型估算宁夏地区温性草甸草原类的地上生物量(产草量鲜重)具有可行性;宁夏草原级以六级和七级草原为主,其面积占比达80.55%,一级至五级草原仅占15.9%,八级草原占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天然草原 遥感监测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播对退化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娜 杨洁 刘希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为了掌握退化草原补播前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情况,以平罗县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先用机械条播的方式对退化的草原进行补播,然后对比补播前后植物种类、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补播可以提升物种多样性、... 为了掌握退化草原补播前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情况,以平罗县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先用机械条播的方式对退化的草原进行补播,然后对比补播前后植物种类、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补播可以提升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植物生活型,但草原植被盖度、密度及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补播 物种多样性 平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天然草原沙化动态监测与评价
16
作者 马丽娟 牟高峰 +3 位作者 张娜 王蕾 李小川 黄文广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获取了2000—2015年宁夏中北部地区4个时期的沙化草地监测结果,通过GIS空间分析,掌握了该区域沙化草地的分布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内草地始终是这一区域的主导土地类型,15年间沙化草地面积...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获取了2000—2015年宁夏中北部地区4个时期的沙化草地监测结果,通过GIS空间分析,掌握了该区域沙化草地的分布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内草地始终是这一区域的主导土地类型,15年间沙化草地面积和占比变化不大,但沙化程度整体呈现逆转态势,中度和重度沙化草地向轻度沙化草地转化明显;同时受自然气候因素、人为扰动等影响,局部草地沙化仍在发生发展,草地沙化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 沙化草地 遥感 TM影像 解译标志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芦草的分布及潜在适生区预测
17
作者 田丛嫣 王文强 +4 位作者 杨博 黄文广 梁咏亮 杨君珑 李小伟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0,共14页
沙芦草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和适应性,在荒漠草地植被恢复和小麦遗传育种方面有重要价值。沙芦草对环境变化敏感,探究沙芦草栖息地的适宜特征,预测不同气候情境下沙芦草的潜在适生区,对保护沙芦草有重要指导意义。... 沙芦草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和适应性,在荒漠草地植被恢复和小麦遗传育种方面有重要价值。沙芦草对环境变化敏感,探究沙芦草栖息地的适宜特征,预测不同气候情境下沙芦草的潜在适生区,对保护沙芦草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119条有效分布记录和39个自然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对自然环境下沙芦草当前和未来两种不同气候情境(SSP1-2.6和SSP5-5.8)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最湿月降水量、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和土壤酸碱度是影响沙芦草分布的主导自然因子。当前沙芦草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干旱地带,高适生区在内蒙古、陕西和宁夏的交界地带;在未来两种气候情境下,沙芦草的栖息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西移。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沙芦草潜在分布区的总体分布格局与现在相似,但适生等级变化幅度大,高适生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有向北迁移聚集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因此,对沙芦草的保护应该着眼于当前时期沙芦草群落集中的地区,并关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沙芦草潜在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芦草 最大熵模型 ArcGI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草原调查监测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7
18
作者 常生华 王蕾 +5 位作者 姜佳昌 刘永杰 彭泽晨 韩天虎 黄文广 侯扶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1292,共12页
草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草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草原调查监测是草原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梳理我国及主要草牧业发达国家的草原调查监测发展历程,发现在监测内容上国内外主要经历了从生产指标到生态指标的逐步涵盖;调查监测... 草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草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草原调查监测是草原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梳理我国及主要草牧业发达国家的草原调查监测发展历程,发现在监测内容上国内外主要经历了从生产指标到生态指标的逐步涵盖;调查监测的方法上国内外均以长期和短期相结合,以长期监测为主,短期监测为辅,随着技术发展,各国均根据草地类型、利用等特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调查监测体系。建议我国在草原监测上应科学布局固定监测点;完善草原长期监测网络体系;建立系统的天地空一体化草原监测技术体系;健全多功能草原监测的指标体系;加强草原监测人员和科技的投入,以推动我国草原监测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调查 监测 草地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19个苜蓿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鸿千 彭文栋 +4 位作者 张浩平 胡凤巧 马锋茂 李克昌 贺彦玲 《宁夏农林科技》 2018年第12期13-17,共5页
为探讨不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宁夏中部扬黄灌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本研究选用国内外常见的19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紫花苜蓿为对照,进行小区试验,研究其干草产量、出苗率、越冬率、分枝数、株高、生长速... 为探讨不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宁夏中部扬黄灌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本研究选用国内外常见的19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紫花苜蓿为对照,进行小区试验,研究其干草产量、出苗率、越冬率、分枝数、株高、生长速度、鲜干比和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4个营养成分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选择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株高、生长速度和鲜干比与干草产量的关联性最大,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856 4、0.856 2和0.810 8。BR4010、阿尔冈金和甘农4号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大于0.800 0,分别为0.846 1、0.838 2和0.807 7,年干草总产量分别为17.81 t/hm2、17.48 t/hm2和15.77 t/hm2。聚类分析将该19个品种分为三类,其中阿尔冈金、WL353LH和WL343HQ为一类,年干草总产量可达16.48 t/hm2以上。综合以上结果,BR4010、阿尔冈金、甘农4号、WL353LH和WL343HQ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阿尔冈金为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品比试验 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天然草地的空间分布与类型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珂昕 王瑞泾 +4 位作者 唐荣 常生华 刘晓斌 杨发林 林慧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7-847,共11页
重新科学地认识宁夏草地类型及其特征对宁夏草地可持续利用与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也对黄河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运用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在ArcGIS平台上制作了宁夏回族自治区CSCS草地类、草地类组分布图,... 重新科学地认识宁夏草地类型及其特征对宁夏草地可持续利用与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也对黄河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运用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在ArcGIS平台上制作了宁夏回族自治区CSCS草地类、草地类组分布图,研究其空间分布与类型特征,结果显示:1)宁夏共有12种CSCS草地类,其中,暖温干旱暖温带半荒漠类面积最大,为14786.73 km^(2),其次是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面积为8187.36 km^(2),两种草地类分别占宁夏全区草地面积的48.44%和26.82%。2)宁夏共有4种CSCS草地类组,从北到南依次为半荒漠类组、典型草地类组、温带湿润草地类组和温带森林草地类组,面积逐步减小,分别占据宁夏草原总面积的75.27%、12.39%、8.45%和3.89%。3)根据宁夏草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宁夏草地划分为3个片区,分别是宁北半荒漠草地生态保护区、宁中典型草地-温带湿润草地生态经济区和宁南温带森林草地山地景观生产区;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3个片区分别实行以草定畜、发展草业生态经济和山地-草地景观旅游业等草地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草地类 草地类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 草地管理措施 草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