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丽 夏清 +4 位作者 付大仁 肖彤 段明贤 谢帆 陈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农村人群 宁夏回族自治区 流行病学调查 包虫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 血清流行病学 随机抽样调查 1989年 2002年 身体健康 调查结果 流行概况 工作规划 预防控制 调查方案 结果报告 固原县 卫生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一起非洲猪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尹才 马龙 +9 位作者 王玉梅 李靖宁 杨佳冰 张玉玲 李莉娟 李杰 周海宁 李知新 沙涌波 王晓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2019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发生的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为追溯疫情来源,分析疫情扩散风险,以现场调查、追踪调查、座谈、采样检测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生猪贩运人员和车辆交叉感染导致疫情发生的可能性较高,... 2019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发生的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为追溯疫情来源,分析疫情扩散风险,以现场调查、追踪调查、座谈、采样检测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生猪贩运人员和车辆交叉感染导致疫情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不排除流浪犬以及废品杂物等传入疫情的风险,疫情扩散风险较低。由此,建议当地加大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促进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人员、物品、车辆的清洗消毒,规范生猪和生猪产品的跨地区调运、产地检疫、运输车辆备案管理以及相关场所和车辆的清洗消毒。此起疫情的调查结果对该地区非洲猪瘟防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流行病学调查 清洗消毒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牛羊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路静 闫小芹 +5 位作者 杨佳冰 宗亮泽 李萍 罗龙龙 温超 周海宁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37-42,共6页
为了解宁夏牛羊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进一步加强畜间布病防控、调整宣传培训政策措施提供数据参考,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宁夏牛羊养殖场户进行抽样调查,利用问卷星应用程序发放... 为了解宁夏牛羊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进一步加强畜间布病防控、调整宣传培训政策措施提供数据参考,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宁夏牛羊养殖场户进行抽样调查,利用问卷星应用程序发放并回收问卷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影响布病知信行水平的因素。结果显示,养殖场户布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5.88%,信念平均积极率为86.05%,个人防护行为平均积极率为47.54%,养殖环节防控行为平均积极率为31.47%;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养殖场户布病知信行水平与文化程度有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更高的知信行水平(P<0.05)。结论表明,养殖场户群体布病知识掌握程度不均衡,信念积极而行为转化不足。未来布病防控应提高宣传培训干预力度,强化官方信息渠道,注重系统性和频次,采取多样化宣传形式,提高较低学历群体的接受度,以提升宣传培训效果,提高养殖场户的防控自觉性和主动性,从源头降低人间布病发病率及畜间布病发生与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知信行 影响因素 宁夏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鼠伤寒沙门菌及其单相变种基因组特征分析
4
作者 刘翔 张燕飞 +4 位作者 魏琼 杨丽娟 李娜 马学旻 郭邦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8-1023,1035,共7页
目的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宁夏地区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及其单相变种(简称S.1,4,[5],12:i:-)流行特征,建立全基因分型数据库,为今后的暴发溯源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宁夏地区... 目的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宁夏地区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及其单相变种(简称S.1,4,[5],12:i:-)流行特征,建立全基因分型数据库,为今后的暴发溯源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宁夏地区分离的92株鼠伤寒沙门菌及其单相变种进行血清型分型、MLST、cgMLST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表型预测。结果所有菌株中,21株为S.typhimurium,占22.83%;71株为S.1,4,[5],12:i:-,占77.17%。MLST和cgMLST分型结果显示,S.typhimurium均为ST19型,分为5个进化分支,发现5个聚类簇;S.1,4,[5],12:i:-均为ST34型,同在一个进化分支上,发现17个聚类簇。VFDB预测共发现8类155种毒力基因,其中33.33%的S.typhimurium中携带质粒上的9种毒力基因,2种血清型均携带染色体上与SPI毒力岛相关毒力基因。耐药表型预测结果显示,所有S.1,4,[5],12:i:-耐4~14种抗生素,产生22种多重耐药谱,S.typhimurium耐2~13种抗生素,产生8种多重耐药谱。结论宁夏地区S.1,4,[5],12:i:-为继肠炎沙门菌的主要流行优势血清型,其耐药性和遗传多样性高于S.typhimurium,而携带毒力基因数量低于S.typhimurium,且均存在较高的局部暴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毒力基因 耐药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宁夏皮肤炭疽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涛 李文玉 +3 位作者 王秀琴 张文霞 龚瑞 杨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9-1054,1072,共7页
目的分析2019-2023年宁夏皮肤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和策略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个案流调报告来源于各市、县(区)疾控中心上报,将上述资料整理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6.00进行统... 目的分析2019-2023年宁夏皮肤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和策略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个案流调报告来源于各市、县(区)疾控中心上报,将上述资料整理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6.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3年累计报告皮肤炭疽13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37/10万,2020年以来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χ_(趋势)^(2)=29.954,P<0.05),在乙类传染病中发病顺位呈上升趋势,在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中构成占比及发病顺位逐年上升(χ_(趋势)^(2)=42.336,P<0.05)。报告病例范围涉及全区72.73%的县(区),其中永宁县、贺兰县、西夏区、利通区、原州区、灵武市和海原县报告发病率超过全区平均报告发病水平;银川市病例占全区67.42%,永宁县病例占银川市46.07%。7-9月份报告病例占65.91%,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主要集中35~59岁(62.12%),农民占82.57%。三级和传染病医院报告占77.27%。报告病例中所有临床标本任一项检出阳性121份(91.67%),其中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88.80%)。结论近年来宁夏皮肤炭疽疫情处于广泛持续高发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方式与全国无异,建议开展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丰富标本采集类型,提升人畜间疫情判定能力,为今后应对可能的暴发流行和干预策略措施制定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皮肤炭疽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岩羊小反刍兽疫疫情来源分析
6
作者 尹才 李知新 +12 位作者 李林 邸静 周海宁 张玉玲 白涛涛 王玉梅 赵源 林邱雄 吴亚文 马龙 李莉娟 王晓亮 曾巧英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7-505,共9页
2018—2023年,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发现多起野生岩羊(Pseudois nayaur)不明原因死亡,通过解剖采样、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证实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核酸阳性。使用Vero细胞分离出了部分毒株,采用RT‑PCR技术对宁夏地区病死... 2018—2023年,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发现多起野生岩羊(Pseudois nayaur)不明原因死亡,通过解剖采样、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证实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核酸阳性。使用Vero细胞分离出了部分毒株,采用RT‑PCR技术对宁夏地区病死家养羊和野生动物病料组织扩增PPRV F基因的全长片段。使用DNASTAR Lasergene和MEGA X软件对岩羊PPRV F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显示:宁夏地区不同年度家养羊和贺兰山岩羊感染的PPRV毒株F基因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其中2023年毒株与2018年、2019年1月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9.8%,与2014年、2016年宁夏家养羊PPR疫情毒株及China/XJYL/2013(KM091959.1)同源性为99.6%。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宁夏野生岩羊及家养羊PPRV同源性较高,均属于基因Ⅳ系中亚分支。因此推测宁夏及周边省份流行的PPR疫情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在贺兰山野生动物种群中扩散蔓延,需加强PPR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 岩羊 小反刍兽疫 分子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全力推动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向纵深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小芹 杨佳冰 +4 位作者 宗亮泽 张学军 李萍 周海宁 王晓亮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20期87-88,共2页
当前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已成为宁夏流行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自2015年起宁夏对全区除种羊外的所有羊只实施布病S2株活疫苗强制免疫,2015-2018年人间布病报告病例逐年下降,人间布病发病率由2015年44.84/10万下降到2018年24.15... 当前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已成为宁夏流行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自2015年起宁夏对全区除种羊外的所有羊只实施布病S2株活疫苗强制免疫,2015-2018年人间布病报告病例逐年下降,人间布病发病率由2015年44.84/10万下降到2018年24.15/10万。2019年以后,畜牧业发展迅速,养殖数量急剧增加,布病疫情再次出现反弹。截至2022年年底,人间报告病例上升到84.8/10万,覆盖全区22个县区,达到宁夏历史新高。2022年全区畜间布病基线调查显示,宁夏奶牛、肉牛、羊布病场群阳性率分别为15.15%、31.01%、12.4%;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7.95%、17.28%和9.25%,全区布病防控形势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人畜共患病 养殖数量 强制免疫 布病 防控工作 活疫苗 畜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的做法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闫小芹 宗亮泽 +3 位作者 路静 杨佳冰 李萍 周海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
近年来,宁夏兽医社会化服务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通过科学谋划、规范运行,强化监管、压实责任,培育主体、提升能力,扶持发展、稳定队伍,严格考评、确保质量等一系列做法,全力推动兽医社会化服务事业发展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政府支... 近年来,宁夏兽医社会化服务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通过科学谋划、规范运行,强化监管、压实责任,培育主体、提升能力,扶持发展、稳定队伍,严格考评、确保质量等一系列做法,全力推动兽医社会化服务事业发展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监管机制及监管覆盖面不全面,服务组织服务能力仍待提升等不足。今后需持续强化政策扶持、规范运行监管、提升服务能力。宁夏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的这些做法可为我国兽医社会化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社会化服务 经验做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银北农村地区肉牛布鲁氏菌病监测与分析
9
作者 贾会囡 刘剑辉 +2 位作者 王孝宗 尹才 李知新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为探讨宁夏银北农村地区肉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试验在该地9个村庄开展,随机选择20个未接种布鲁氏菌疫苗的肉牛养殖场,每场采集20份全血,共400份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检测肉牛血清抗... 为探讨宁夏银北农村地区肉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试验在该地9个村庄开展,随机选择20个未接种布鲁氏菌疫苗的肉牛养殖场,每场采集20份全血,共400份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检测肉牛血清抗体情况,再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对血清阳性样品进行检测,将qPCR结果为阳性的样品进一步采取AMOS-PCR法进行扩增分型。结果表明,RBPT和cELISA整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为23.5%和27.5%,2种检测方法之间的Kappa值为0.816,一致性较好;RBPT和cELISA检测的群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0%和65%;qPCR检测显示,只有5份血清样品布鲁氏菌阳性,经AMOS-PCR鉴定为牛种布鲁氏菌。说明牛种布鲁氏菌是引起该地区牛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病原菌。通过探讨宁夏银北农村地区肉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现该地肉牛布病具有较高的流行率,且检测发现感染布病的为牛种布鲁氏菌,为宁夏银北地区控制和预防布鲁氏菌的感染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布鲁氏菌病 肉牛 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多部门合作现状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姜莹莹 齐力 +4 位作者 毛凡 董文兰 杨艺 施燕 董建群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9-66,共8页
目的:了解并评价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政府多部门合作现状。方法:采用关键人物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方法,对参与上海市普陀区和宁夏利通区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和主题框架法,采用NVivo10软件对访谈资料... 目的:了解并评价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政府多部门合作现状。方法:采用关键人物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方法,对参与上海市普陀区和宁夏利通区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和主题框架法,采用NVivo1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目前慢性病综合防控多部门合作工作包括领导与组织设置、部门职责、合作意识、信息共享以及激励、问责与督导五个范畴。就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卫生健康、文化体育、旅游、教育、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商务、环境保护等部门已经建立起合作。两区均建立了独立的议事协调机制,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缺乏主动性,合作形式单一,仅少数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两地均有部门履职情况的考核机制,但缺少相应的奖惩。结论: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多部门合作工作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但合作的持久性、机制的有效性仍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多部门合作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3年宁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翔 刘阳波 +6 位作者 郭邦成 闫立群 沈梅 魏琼 梁俊容 王鑫 郝琼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0-263,271,共5页
目的了解宁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特征。方法按照《全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监测方案》对宁夏2008-2013年采集的各类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将分离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目的了解宁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特征。方法按照《全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监测方案》对宁夏2008-2013年采集的各类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将分离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采集各类样本9 643份,检出173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总检出率1.79%;各年度和各样本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型O∶3和O∶9均携带ail和ystA基因,全部从猪和腹泻病人样本中检出;血清型O∶5、O∶8和未分型菌株均没有携带ail和ystA基因,在猪、牛、羊、鸡和狗样本中都有检出。结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宁夏分布较为广泛,猪是主要宿主,流行的致病性血清型以O∶3为主,O∶9为辅,且在我区的分布没有时间、地域上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宁夏皮肤炭疽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聪 高建炜 +5 位作者 马学平 韩坤 邹悦 张术斌 海娥 陈丽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了解2018-2019年宁夏皮肤炭疽疫情的流行特征及炭疽芽胞杆菌检出情况,为宁夏皮肤炭疽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19年宁夏皮肤炭疽疫情的三间分布规律,采集疑似病例样本进行炭疽芽胞杆菌分离培养... 目的了解2018-2019年宁夏皮肤炭疽疫情的流行特征及炭疽芽胞杆菌检出情况,为宁夏皮肤炭疽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19年宁夏皮肤炭疽疫情的三间分布规律,采集疑似病例样本进行炭疽芽胞杆菌分离培养及Real-time PCR检测。结果2018-2019年共报告皮肤炭疽病例45例,时间集中在8月份(占57.78%),分布在11个县区(占50.0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8.00%)。对人体标本病原培养70份,共分离到炭疽芽胞杆菌12株,总检出率为17.14%;Real-time PCR检出率为64.29%,在患者使用抗生素前采样的标本分离率(64.29%)明显高于患者使用抗生素后采样的标本分离率(10.71%)。结论宁夏皮肤炭疽疫源地面积较广,处于较低散发水平,炭疽芽胞杆菌检出率较低,使用抗生素前采样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抗生素后,Real-time PCR可用于炭疽芽胞杆菌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流行病学特征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0年宁夏沙门菌分子分型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邦成 李娜 +3 位作者 张燕飞 魏琼 刘翔 郝琼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宁夏食品及病例来源沙门菌耐药情况、流行优势血清型及PFGE型别。方法对2014-2020年各类食品及临床病例中分离培养的18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和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肠炎...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宁夏食品及病例来源沙门菌耐药情况、流行优势血清型及PFGE型别。方法对2014-2020年各类食品及临床病例中分离培养的18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和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肠炎沙门菌在食品及病例中均为优势血清型,病例来源分离76株,占49.35%(76/154),食品来源分离18株,占52.94%(18/34),总构成比为50%(94/188)。188株不同来源沙门菌有182株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176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耐2~4种抗生素101株(55.49%),耐5~8种抗生素52株(28.57%),耐9~12种抗生素23株(6.59%)。将所有分离株经Xbal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后,共获得93条PFGE带型,相似度为42.1%~97.1%,优势带型为NXSM0065型,其次为NXSM0074和NXSM0069,共41株,占所有分离株的21.81%。结论宁夏地区沙门菌流行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病例及食品来源分离株耐药状况普遍较为严重,不同来源,同一血清型PFGE带型同源性较高,且与耐药谱未体现出明显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宁夏炭疽芽胞杆菌毒力鉴定及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聪 高建炜 +6 位作者 马江涛 海娥 邹悦 陈丽莉 李小璐 韩坤 张术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7-450,457,共5页
目的了解宁夏2019-2020年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菌株致病力及基因分型特征,为宁夏皮肤炭疽疫情判定与分子溯源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0年宁夏各地区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对其进行毒力鉴定,并运用MLVA-15和can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 目的了解宁夏2019-2020年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菌株致病力及基因分型特征,为宁夏皮肤炭疽疫情判定与分子溯源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0年宁夏各地区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对其进行毒力鉴定,并运用MLVA-15和can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2019-2020年宁夏分离到的炭疽芽胞杆菌均为强毒株,MLVA-15分型为同一种群,canSNP分型为A.Br.001/002组。结论2019-2020年宁夏分离到的炭疽芽胞杆菌致病力较强,且菌株呈现相同的基因分型特征,提示菌株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此研究结果填补了宁夏炭疽芽胞杆菌实验室检测中菌株致病力及基因分型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胞杆菌 毒力因子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宁夏枸杞中法荜枝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飞 王晓中 龚波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366,共4页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宁夏枸杞中法荜枝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Diamonsil C8柱(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水-醋酸(5∶94.5∶0.5),B:乙腈-水-醋酸(72∶27.5∶0.5),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宁夏枸杞中法荜枝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Diamonsil C8柱(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水-醋酸(5∶94.5∶0.5),B:乙腈-水-醋酸(72∶27.5∶0.5),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6 nm。结果表明,在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n=8)。法荜枝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55%。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宁夏枸杞中法荜枝苷的含量,为宁夏枸杞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法荜枝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制砖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与控制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忠旭 Brent Powis +9 位作者 毛吉祥 邵华 李玉珍 凌瑞杰 秦汝莉 郭知喜 贾宁 刘吉祥 李刚 张雪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调查与分析煤矸石制砖企业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与控制现状,为预防与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提供依据。采用填表、现场监测与核查等方法,对13家煤矸石制砖企业的基本情况、危险和有害因素、防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工作场所... 调查与分析煤矸石制砖企业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与控制现状,为预防与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提供依据。采用填表、现场监测与核查等方法,对13家煤矸石制砖企业的基本情况、危险和有害因素、防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坍塌、机械伤害、挤压伤害、烧伤/灼烫、触电/电击、车辆伤害/撞击、中毒和窒息和砸伤、粉尘、噪声、高温和有害气体、不良工效学因素等危险、有害因素。防护罩、活动栏杆、地沟盖板、人行过梯、高压保护和隔离栏杆、通风除尘设施、喷淋设施、窑口引风机、烟尘脱硫除尘系统等为该类企业配置的主要防护设施;防尘口罩、防护手套和劳动护肤品为该类企业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所有企业均未为噪声接触人员提供护听器。煤矸石制砖企业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企业配有相应防护设施,但其效果欠佳,企业应加强对工作场所噪声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制砖 职业安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东部荒漠草原啮齿动物种群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涛 卢世堂 李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29-1230,共2页
宁夏东部荒漠草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多沙大,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28d,年平均降水294.6mm,且分布不均。鉴于宁夏东部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国际空港中心及生态环境保护区... 宁夏东部荒漠草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多沙大,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28d,年平均降水294.6mm,且分布不均。鉴于宁夏东部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国际空港中心及生态环境保护区建立,因此研究宁夏荒漠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荒漠草原 宁夏 啮齿动物 种群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灾害 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11A1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南部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圭娜 侯怀哲 +9 位作者 尹媛婕 陈丹丹 Ellis K. Magda 关光玉 杨书鲲 杨延辉 Donald P. McManus 景永峰 王平 杨玉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80-1087,共8页
目的 探索SLC11A1基因rs17235409、rs17235416、rs3731865等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于2010年7-11月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西吉、海原、泾原、彭阳、原州、同心、中卫、隆德等8个地区,并在... 目的 探索SLC11A1基因rs17235409、rs17235416、rs3731865等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于2010年7-11月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西吉、海原、泾原、彭阳、原州、同心、中卫、隆德等8个地区,并在该地区居住10年以上,且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965例.同期选取上述地区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共897名.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80℃保存,用于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SLC11A1基因rs17235409、rs17235416、rs373186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rs17235409位点AA、AG、GG基因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4%(13/950)、23.5%(223/950)、75.1%(714/950)和2.7% (23/842)、25.1%(211/842)、72.2%(608/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12,P=0.077);rs17235416位点TGTG(-)/(-)、TGTG(+)/(-)、TGTG(+)/(+)基因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8%(17/939)、22.7%(213/939)、75.5%(709/939)和3.4%(28/824)、23.8%(196/824)、72.8%(600/8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9,P=0.082);rs3731865位点CC、GC、GG基因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3%(22/951)、26.1%(248/951)、71.6%(681/951)和2.4%(20/843)、24.9%(210/843)、72.7%(613/8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2,P=0.852).在隐性模型中,rs17235409位点AA、AG+ GG-基因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4%(13/950)、98.6%(937/950)和2.7%(23/842)、97.3%(819/842),两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40);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结果不-致,说明条件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等不同对结果有一定影响,所以不能说明rs17235409位点与肺结核发病相关(OR=0.51,95%CI=0.25~1.03,P=0.060).rs17235416位点TGTG(-)/(-)、TGTG(+)/(-)+TGTG(+)/(+)基因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8%(17/939)、98.2%(922/939)和3.4%(28/824)、96.6%(796/824),两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5,P=0.038,OR=0.52、1.91,95%CI=0.23~0.97、1.04~3.5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性别、年龄和民族等条件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多因素结果与单因素结果相似,发现条件因素对结果无影响,结果仍有意义,说明携带rs17235416位点TGTG(+)/(-)和(或)TGTG(+)/(+)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TGTG(-)/(-)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结核的风险增加(OR=0.54,95%CI:0.29~1.00,P=0.049).结论 SLC11A1基因rs17235409和rs3731865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南部地区人群肺结核易感性不相关.而rs17235416位点在隐性模型中,即携带TGTG(+)/(-)与TGTG(+)/(+)基因型的个体发病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易感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宁夏某地炭疽疫情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淼洁 李靖宁 +4 位作者 左兴文 杨文欢 张和平 杨林 王晓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2016年5月,宁夏同心县暴发一起羊炭疽疫情,共有4只羊发病死亡。当地相关部门依据《炭疽防治技术规范》,对疫情进行了处置。为降低炭疽疫情再次发生的风险,避免形成新的疫源地,对疫点内不同途径的炭疽杆菌释放风险、疫区内易感动物和养... 2016年5月,宁夏同心县暴发一起羊炭疽疫情,共有4只羊发病死亡。当地相关部门依据《炭疽防治技术规范》,对疫情进行了处置。为降低炭疽疫情再次发生的风险,避免形成新的疫源地,对疫点内不同途径的炭疽杆菌释放风险、疫区内易感动物和养殖户的暴露风险进行了定性评估。结果显示:本次疫情中的一处死亡羊只无害化处理点释放病原的风险高,未知私埋点和自然疫源地的病原释放风险为中等;紧急免疫动物的暴露风险低,但新生羔羊和超过免疫保护期的牛羊存在一定的暴露风险;因当地存在家畜宰杀、放血、剥皮等习俗,牛羊饲养者的暴露风险为中等。根据评估结果,建议对病原释放风险较高的死亡羊只处理点重新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年对疫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免疫;落实好禁牧政策,严禁私埋病死动物;加大对易感人群炭疽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释放风险 暴露风险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同心县一起羊炭疽疫情的暴发调查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淼洁 李靖宁 +3 位作者 左兴文 张和平 杨林 王晓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2期5-8,共4页
2016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某养殖户饲养的羊只发生炭疽疫情。通过现场调查、入户访谈、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该起羊炭疽疫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此次疫情共有4只羊发病死亡,均来源于同一养殖户。调查认为,该疫情可能由附近其他... 2016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某养殖户饲养的羊只发生炭疽疫情。通过现场调查、入户访谈、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该起羊炭疽疫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此次疫情共有4只羊发病死亡,均来源于同一养殖户。调查认为,该疫情可能由附近其他养殖户在山坡私埋病死羊引起,发病羊只采食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牧草或直接接触私埋病死羊而感染,未追溯到私埋羊只的来源。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私埋点附近放牧羊只的发病风险是未在该区域放牧羊只的1.14倍(P=0.01),统计学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流行病学 暴发调查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