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其权衡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强强 章翩 +3 位作者 邱小琮 赵增锋 赵睿智 周瑞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53-5565,共13页
综合土地利用、高程及降水等多源数据,采用InVEST模型、PLUS模型及相关性分析、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2000~2020年宁夏生态系统服务(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碳存储及生境质量)时空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并进行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的模拟.结... 综合土地利用、高程及降水等多源数据,采用InVEST模型、PLUS模型及相关性分析、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2000~2020年宁夏生态系统服务(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碳存储及生境质量)时空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并进行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的模拟.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近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相对较大,且人类活动为其主要驱动因素;2000~2020年,除土壤保持服务外,宁夏的水质净化、碳存储及生境质量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氮输出与土壤保持及碳存储之间呈协同效应,土壤保持与碳存储之间存在协同关系,生境质量与氮输出及碳存储之间存在权衡关系;热点分析显示,水质净化服务与生境质量之间热点重叠区相对较高(均值达6.5%),但单位面积能够同时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占比较低且呈下降趋势;除土壤保持服务外,生态保护情景下更有利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善.研究结果凸显了生态保护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重要性,可为区域土地格局优化及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夏段干流PPCPs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瑞娟 孟江红 +4 位作者 张卫红 梁雪媛 于会彬 赵睿智 李青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20,共11页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系列新污染物的总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高风险。为探究PPCPs在高含沙河流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23年4—9月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连续对55种PPCPs目标物进行监测,探究黄河宁夏段干流中PPCPs...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系列新污染物的总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高风险。为探究PPCPs在高含沙河流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23年4—9月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连续对55种PPCPs目标物进行监测,探究黄河宁夏段干流中PPCPs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宁夏段干流中共检出5类17种PPCPs〔浓度(34.55~248.08)ng/L〕,包括磺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可检出的抗生素以磺胺类抗生素为主〔(10.34±6.04)ng/L〕;PPCPs平均浓度从上游至下游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4月PPCPs平均浓度〔(159.27±52.17)ng/L〕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水体中PPCPs总体呈现低生态风险,主要污染物生态风险等级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CAF是黄河宁夏段干流水环境中PPCPs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联合风险熵值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62.14%~76.05%)。未来关于黄河干流PPCPs的监测、管理和预警,应重点关注CAF的浓度变化及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宁夏段干流 PPCPS 新污染物 咖啡因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典型田块-沟渠水中氮素浓度的响应特征
3
作者 刘晓彤 孙源 +6 位作者 赵营 罗健航 马英 张天鹏 刘欢 张学军 雷秋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3-1352,共10页
针对灌区农田灌排与不同类型沟渠水质响应机理、各级沟渠水体氮素迁移以及不同类型农田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响应机制不明晰的问题,本研究以宁夏引黄灌区青铜峡灌区中的典型水田和旱地为例,采用实地监测法,结合农业管理措施调研,分析不同... 针对灌区农田灌排与不同类型沟渠水质响应机理、各级沟渠水体氮素迁移以及不同类型农田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响应机制不明晰的问题,本研究以宁夏引黄灌区青铜峡灌区中的典型水田和旱地为例,采用实地监测法,结合农业管理措施调研,分析不同类型农田与不同层级沟渠氮素浓度的响应关系,明确灌区不同类型农田氮素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水田和旱地不同层级沟渠总氮与施肥和灌溉时间响应较为明显,一般在施肥后的7~9 d总氮浓度可达到高峰;在空间尺度上,不同层级沟渠总氮浓度表现为田面水>旱地农沟>斗沟>水田农沟>挡浸沟,水田农沟、旱地农沟以及斗沟的不同断面氮素浓度均呈现上游>中游>下游的特点。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总氮浓度降低,并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浅层地下水总氮浓度与地表水总氮浓度的响应关系表现为滞后2~5 d。农田氮素输移与不同层级沟渠呈正相关性,浅层地下水、灌溉水、田面水、农沟、挡浸沟和斗沟之间存在明显的响应关系。通过合理控制水肥投入、控制地下水水位、减少农业源氮素输出,同时在不影响农田排水的情况下,将沟渠水保存有利于发挥排水沟的湿地生态效应,从而削减氮素浓度,使养分最大限度在农田系统内循环,可有效控制因农田退水引起的氮素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氮素 水田 旱地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柱模拟降雨对铜尾矿重金属淋溶进入下伏土壤的生态风险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贺婧 金安妮 +4 位作者 张扣扣 马娟 罗玲玲 任惠芹 钟艳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为探究铜尾矿重金属释放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动态淋溶实验,配置初始pH=7.2的人工模拟雨水为淋滤液,采用柱状淋溶装置进行尾矿重金属淋出实验,探究中卫某铜尾矿重金属的淋溶释放特征,评估尾矿重金属淋溶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尾矿中Cu、Zn... 为探究铜尾矿重金属释放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动态淋溶实验,配置初始pH=7.2的人工模拟雨水为淋滤液,采用柱状淋溶装置进行尾矿重金属淋出实验,探究中卫某铜尾矿重金属的淋溶释放特征,评估尾矿重金属淋溶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尾矿中Cu、Zn、As、Cd和Pb平均质量含量分别为2130.30、105.10、234.41、0.72和64.57mg·kg^(-1),均超出宁夏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淋溶10次后,尾矿中Cd、Zn、Pb、As、Cu等重金属的释放率分别为1.98%、0.32%、0.30%、0.15%、0.01%,即Cd的释放率最高.淋溶后,尾矿重金属质量含量明显下降,其中0~5cm深度尾矿重金属含量下降最多,As的释放量最大,重金属向下层迁移明显.尾矿中Cu、Pb、Cd和Zn主要淋失碳酸盐结合态,As主要淋失可交换态,As和Cd的淋溶风险较高.Cu是尾矿重金属中关键的生态风险因子,尾矿中Cd和Cu为高风险,As、Zn和Pb为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重金属淋溶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高氟水成因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增锋 王楚尤 +3 位作者 邱小琮 周瑞娟 杨强强 赵睿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2-473,共12页
为探明黄河流域宁夏段最具代表性的支流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控制因素和高氟水成因,于2022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对清水河流域30个点位进行3次采样。分析水化学组分和氟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和富... 为探明黄河流域宁夏段最具代表性的支流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控制因素和高氟水成因,于2022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对清水河流域30个点位进行3次采样。分析水化学组分和氟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和富集机制,基于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清水河流域地表水呈弱碱性,总体上阴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SO_(4)^(2-)>Cl^(-)>HCO_(3)^(-),阳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Na^(+)>Mg^(2+)>Ca^(2+)>K^(+);F^(-)质量浓度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支流>水库>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以SO_(4)-Cl^(-)Na型为主,其次为SO_(4)-Cl^(-)Ca-Mg型;蒸发浓缩、岩石风化、矿物溶解沉淀和阳离子交换吸附是控制高氟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和水化学组分是控制高氟水富集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是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占77.56%,人为活动主要贡献了TP(59%)、SO_(4)^(2-)(10%)和Ca^(2+)(10%);自然物源对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表现为硫酸盐矿物风化>硅酸盐矿物风化>碳酸盐矿物风化>岩盐风化,其中F^(-)的主要贡献源是硫酸盐矿物风化(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地表水 水化学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生态质量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岳新斌 宫燕 +1 位作者 韩增玉 刘志鹏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2期169-172,共4页
基于《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2m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数据、250m分辨率NDVI数据和500m分辨率NPP数据以及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为数据源,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胁迫指标数... 基于《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2m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数据、250m分辨率NDVI数据和500m分辨率NPP数据以及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为数据源,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胁迫指标数据,最终计算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2021年生态质量指数为52.28,较2020年下降了1.08;通过对影响指标及区域分析,得出造成宁夏生态质量指数下降的指标主要是生态功能和生态胁迫,造成宁夏生态质量指数下降的区域主要是以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为生态功能定位的中东部地区,而主导生态功能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与降雨影响,人为开发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 生态质量指数 生态功能 水土保持 生态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黄河宁夏段砷浓度指标变化分析研究
7
作者 赵倩 马烈娟 +1 位作者 郭洪涛 王志亮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7期36-40,共5页
为了解黄河宁夏段近年来砷浓度变化对水质的影响,通过对近十年黄河宁夏段6个国控监测断面数据的趋势变化分析,利用spss模型中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pearman)对黄河宁夏段代表泥沙含量的指标浊度与砷监测浓度(质量浓度,下同)开展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黄河宁夏段近年来砷浓度变化对水质的影响,通过对近十年黄河宁夏段6个国控监测断面数据的趋势变化分析,利用spss模型中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pearman)对黄河宁夏段代表泥沙含量的指标浊度与砷监测浓度(质量浓度,下同)开展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砷监测浓度呈现出境断面高于入境断面,下游断面高于上游断面,较大值集中在每年的6―9月,丰水期浓度明显偏高的特点。泥沙含量对砷监测浓度产生较大影响,是导致砷监测浓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黄河宁夏段水体中主要监测指标及砷监测浓度暂时控制在地表水Ⅰ类标准范围内,后续是否会影响黄河宁夏段水质还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宁夏段水质 砷浓度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识别冰封水库CH_(4)冒泡分布热点区域
8
作者 胡天超 金业 +4 位作者 陈小强 金亢 孙源 李志军 许士国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2-2145,I0012,I0013,共16页
冒泡作为湖库等淡水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甲烷(CH_(4))排放的主要方式,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水库库尾浅水区沉积物易产生CH_(4),并以冒泡的形式释放,但在开放水体中很难捕捉到CH_(4)冒泡的排放热点区域。冰封水库在冰的生长过程中会冻结... 冒泡作为湖库等淡水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甲烷(CH_(4))排放的主要方式,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水库库尾浅水区沉积物易产生CH_(4),并以冒泡的形式释放,但在开放水体中很难捕捉到CH_(4)冒泡的排放热点区域。冰封水库在冰的生长过程中会冻结捕捉由沉积物产生并上浮富含CH_(4)的气泡,在冰面上形成一定规模的“冰封气泡”,这使得基于冰封气泡特征识别CH_(4)冒泡分布热点区域的规模、空间分布成为可能。本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大型水库——东风水库为调查对象,基于冬季水库冰面的无人机影像与现场冰封气泡特征调查,结合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构建了冰封气泡影像提取分割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冰封气泡空间分布模式,识别冰封气泡聚集的热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东风水库库尾冰封气泡直径范围为1~10 cm,无人机15 m飞行高度空间分辨率为0.4 cm,能够满足识别冰封气泡的质量要求;形态学顶帽变换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光照不均的图像,显著提高正射影像图片资料的合成质量。(2)利用气泡、冰裂纹在长宽比、亮度、密度等特征值的差异性能够进行冰封气泡的有效提取分类,受调查的3个气泡区分类总体提取精度均为0.8以上,显示了较高的冰封气泡提取效果。(3)3个冰封气泡密集区域总气泡面积占库尾总面积的0.24%,3个区域内部共10个调查样带的气泡面积占比分布范围为2.6%~7.8%。冰封气泡空间分布均呈现显著的聚集模式,被划分为冒泡分布热点区域占库尾总面积的0.9%,说明在整个水库范围内,CH_(4)冒泡热点可能仅存在于有限的区域内。研究成果对揭示湖库甲烷排放热点区域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封水库 无人机 CH_(4)冒泡 热点区域 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 东风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2次PM_(2.5)重污染过程逆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邓敏君 张卫红 +2 位作者 田林锋 顾驭程 左正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6,共12页
文章选取银川市2020年和2022年1月2次典型PM_(2.5)重污染过程,利用探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及欧洲中心(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ERA5再分析资料,基于数理统计和流场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2次过程积累、持续和清除阶段近地... 文章选取银川市2020年和2022年1月2次典型PM_(2.5)重污染过程,利用探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及欧洲中心(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ERA5再分析资料,基于数理统计和流场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2次过程积累、持续和清除阶段近地层逆温及风、相对湿度、混合层高度、垂直风切变、垂直速度等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和高低空环流场配置特点。结果显示,2次过程最大逆温强度分别达3.6℃/hm和2.6℃/hm,逆温厚度达525 m和368 m,且存在多层逆温。地面至近地层小风、高湿、低混合层高度、偏南转偏西的垂直风切变,上升-下沉的垂直速度分布及不利于扩散的高低空环流场配置,是造成逆温维持加强进而导致银川市冬季PM_(2.5)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市 PM_(2.5)重污染过程 逆温特征 气象因子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宁夏段地表水氟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增锋 付永亮 +3 位作者 邱小琮 周瑞娟 赵睿智 杨强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00-5811,共12页
为探明黄河流域宁夏段地表水中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9年、2021年的春(4月)、夏(7月)、秋(10月)对黄河流域宁夏段99个点位进行6次采样.将99个点位划分为8个水系(黄河干流(S1)、清水河(S2)、苦水河(S3)、卫宁段黄河北岸排水... 为探明黄河流域宁夏段地表水中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9年、2021年的春(4月)、夏(7月)、秋(10月)对黄河流域宁夏段99个点位进行6次采样.将99个点位划分为8个水系(黄河干流(S1)、清水河(S2)、苦水河(S3)、卫宁段黄河北岸排水沟(S4)、卫宁段黄河南岸排水沟(S5)、青石段黄河西岸排水沟(S6)、青石段黄河东岸排水沟(S7)、城市景观河湖(S8)),分析氟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环境因子对氟富集的影响,并进行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宁夏段地表水氟浓度均值为1.46mg/L,高于中国饮用水标准值(1.0mg/L).受蒸发浓缩和降雨稀释作用影响,氟浓度季节性变化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8个水系中只有黄河干流氟浓度未超标,苦水河、清水河和青石段黄河东岸排水沟氟超标最为严重.黄河流域宁夏段地表水氟生态风险均值达到低风险水平,中风险比率秋季为27.84%,春季为22.33%,夏季为11.11%,苦水河的氟生态风险最高,中风险比率高达80%.除黄河干流外,其他7个水系对儿童和成人均会产生健康风险,且对儿童的危害作用远大于成人.氟的时空分布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蒸发岩风化溶解和蒸发浓缩是造成黄河流域宁夏段氟富集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氟浓度 富集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的宁夏典农河水质演替特征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林锋 罗桂林 +5 位作者 姜文娟 周雪飞 马映雪 张卫红 丁婧 海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宁夏典农河是黄河宁夏段的主要入黄排水沟之一,其水质状况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段跨省流域水质安全至关重要。选取典农河2011—2020年10个监测点位的16项水质参数,采用综合污染指数(WPI)法,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 宁夏典农河是黄河宁夏段的主要入黄排水沟之一,其水质状况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段跨省流域水质安全至关重要。选取典农河2011—2020年10个监测点位的16项水质参数,采用综合污染指数(WPI)法,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该流域水污染特征,并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对污染因子和污染原因进行解析,最终提出管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影响典农河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_(Cr)、NH_(3)^(-)N、TP、TN,对应的年均浓度范围分别为22.3~71.5、0.64~9.09、0.173~0.662、2.89~21.52 mg/L,超标率分别为46%、8%、13%、85%。典农河2011—2020年WPI范围为0.59~1.74,重金属含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流域TN与TP年均浓度比值范围为20~84,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各监测点的差异性逐渐减小;BOD 5与COD_(Cr)浓度比值范围为0.02~0.19,反映出典农河流域水体可生化性较差。各监测断面污染物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其中:流域COD_(Cr)污染分为3个区域,共提取出4个主成分,揭示出86%的污染来源;流域NH_(3)^(-)N污染分为3个区域,共提取出4个主成分,揭示出86%的污染来源;流域TP污染分为3个区域,共提取出3个主成分,揭示出80%的污染来源;流域TN污染分为4个区域,共提取出2个主成分,揭示出82%的污染来源。综合分析可知,典农河流域主要可分为上游来水污染控制区、中游污染综合控制区、下游污染削减与生态修复控制区3个污染控制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 典农河 水质演替 控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典农河磷污染特征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林锋 姜文娟 +5 位作者 罗桂林 周雪飞 马映雪 孟江红 丁婧 海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25-3135,共11页
在西北高寒、高旱、高碱水体不同介质中,磷元素的迁移转化和污染释放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为揭示典农河流域磷污染水平和迁移转化规律,本次研究对典农河重点区域的表层水、孔隙水和沉积物中TP开展监测分析,同时调查流域历史磷... 在西北高寒、高旱、高碱水体不同介质中,磷元素的迁移转化和污染释放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为揭示典农河流域磷污染水平和迁移转化规律,本次研究对典农河重点区域的表层水、孔隙水和沉积物中TP开展监测分析,同时调查流域历史磷变化.结果表明,2011—2020年,典农河流域10个监测点位水质监测磷浓度变化范围为0.09—1.91 mg·L^(−1),标准偏差达到0.03—1.00 mg·L^(−1).2020年典农河水体总磷ρ(TP)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从平均值来看,夏季(0.29 mg·L^(−1))>冬季(0.19 mg·L^(−1))>秋季(0.18 mg·L^(−1))=春季(0.18 mg·L^(−1)),总磷环境质量月度污染水平Ⅰ—Ⅲ类比例为70%,劣Ⅴ类比例为10%,而本次研究的沉积物表层水整体为Ⅳ类水质,ρ(TP)浓度范围为0.091—0.528 mg·L^(−1),标准偏差达到0.135 mg·L^(−1),其中Ⅰ—Ⅲ类比例为50%,劣V类比例为10%,沉积物孔隙水整体为劣Ⅴ类水质,ρ(TP)浓度范围为0.246—0.981 mg·L^(−1),劣Ⅴ类比例达到80%.表层水和沉积物孔隙水Y_(表层水)=0.622X_(孔隙水)–0.1097(r=0.8541),与国内现有研究结果相比,典农河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OP和NAIP相对偏低,AP和IP相对较高,ω(AP)与ω(NAIP)、ω(IP)与ω(NAIP)、ω(IP)与ω(AP)、ω(TP)与ω(NAIP)、ω(TP)与ω(AP)、ω(TP)与ω(IP)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无论是基于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的磷释放风险评估,还是基于最大吸附量和沉积物中磷饱和度(SPS)的磷释放风险评估,均显示该区已处于磷污染风险区域,后期需要加强源头管控,减少磷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沟 沉积物 形态分析 风险评估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典型工业场地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及特定源的毒理学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毕思琪 张博晗 +5 位作者 李恺庆 董海波 韩增玉 于青春 曹红斌 田林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8-323,共16页
人类大规模的工业活动是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工业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污染问题较其他环境更为典型和突出。为探究宁夏某典型工业园区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组成、来源及毒理学风险,本研究采集了冶金、化学农药制造和化学... 人类大规模的工业活动是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工业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污染问题较其他环境更为典型和突出。为探究宁夏某典型工业园区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组成、来源及毒理学风险,本研究采集了冶金、化学农药制造和化学制品制造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及其厂区周边的108个表层土壤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16种PAHs的浓度,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来源解析,使用毒性当量浓度(TEQ)、诱变当量浓度(MEQ)和终生致癌风险(ILCR)3个指标进行了毒理学风险评估,并进一步评估特定来源的致癌和致突变风险贡献,以促进在风险基础上的排放源管理和控制。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PAHs的平均浓度为(2029.1±5585.9)μg·kg^(-1) ,在全国和宁夏区内均处于较高污染水平。园区内土壤PAHs主要来源为交通源(53.9%)、重油燃烧源(27.0%)、煤和生物质燃烧源(14.9%)和钢铁工业来源(4.2%),主要污染行业为活性炭制造、石灰氮制造和冶金工业。PAHs对成人的ILCR为4.5×10-6,潜在致癌风险主要来源于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交通源贡献了最大的致癌(45.4%)和致突变风险(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工业场地 PMF TEQ MEQ IL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典型工业园区VOCs排放源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正虎 张磊 +1 位作者 李卫东 张树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0-21,共2页
挥发性有机废气因其污染源较多、传播半径广、对环境污染危害性大,已成为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讨论了宁夏5个典型工业园区各源项排放特征,探讨了挥发性有机废气应如何有针对性地治理,并简述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
关键词 挥发有机物 源项 治理 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以来黄河流域宁夏段总磷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喜琴 孙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1-82,共2页
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十三五”以来(2016—2022年)黄河流域宁夏段6个监测断面、7 a的总磷浓度监测数据,对其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宁夏段总磷浓度随着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年均值由2016年的0.084... 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十三五”以来(2016—2022年)黄河流域宁夏段6个监测断面、7 a的总磷浓度监测数据,对其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宁夏段总磷浓度随着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年均值由2016年的0.084 mg/L下降至2022年的0.046 mg/L。黄河流域宁夏段总磷浓度秋季高,春季低,3—7月呈上升趋势,7月份总磷浓度达到最高,均值0.091 mg/L,7月—来年2月呈下降趋势,2月份总磷浓度最低,均值0.033 mg/L。总磷在黄河流域宁夏段从上游到下游基本上是个污染累积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宁夏段 总磷浓度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