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潜在水土流失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小燕 程金花 +6 位作者 张国军 马文涛 苏利平 张荣 哈文秀 王霄 陶清瑞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根据潜在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宁夏不同水土保持区划水土流失现状和历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潜在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极低危险、低危险、中危险、高危险、极高危险5个等... 根据潜在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宁夏不同水土保持区划水土流失现状和历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潜在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极低危险、低危险、中危险、高危险、极高危险5个等级。基于此,水土保持区划、小流域、县级行政区潜在水土流失分布情况为:(1)从水土保持区划来看,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Ⅲ、Ⅶ区,中危险区集中分布在Ⅲ、Ⅵ、Ⅶ区等宁夏中部及南部地区,极低危险区与低危险区主要分布在Ⅰ、Ⅳ、Ⅴ区;(2)从县级行政区来看,中危险及以上区域集中分布在中卫市北部、银川市西南部和吴忠市中部,极低危险区、低危险区集中分布在宁夏北部银川市中部及南部固原市;(3)从小流域来看,极低危险到极高危险小流域数量分别为507、391、225、69、3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水土流失 危险等级评价 水土保持区划 小流域划分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建国 辛艳 +4 位作者 马文涛 任正龑 徐志友 王友胜 赵阳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7期48-50,I0005,共4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确定工作。结合“十四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宁夏实际自然禀赋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基于ArcGIS平台通过研判分析2019年宁夏动态监测数据及土地利用、DEM等地理空间数据,分别确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确定工作。结合“十四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宁夏实际自然禀赋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基于ArcGIS平台通过研判分析2019年宁夏动态监测数据及土地利用、DEM等地理空间数据,分别确定了2050年远期目标值,以及2025、2030与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经计算不需治理与不可完全治理面积为12044.96 km^(2),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81.86%,宁夏远期可完全治理面积为3843.55 km^(2),结果可为新时期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目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研判规则 远期目标值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的对策建议
3
作者 张荣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4期46-48,共3页
对宁夏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监测站点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监测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监测智慧化程度不高、监测设备计量方式亟需规范、监测站点维修养护保障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监测站点空间布局、优化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提... 对宁夏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监测站点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监测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监测智慧化程度不高、监测设备计量方式亟需规范、监测站点维修养护保障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监测站点空间布局、优化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升监测成果智慧化水平、逐步开展监测设备计量工作、建立完善监测站点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站点 优化布局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土保持措施碳汇能力现状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国军 马文涛 +8 位作者 魏小燕 张虎威 王霄 陶清瑞 苏利平 张荣 王立明 肖培青 王志慧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6,140,共8页
为了探索准确核算水土保持措施碳汇的方法并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等提供技术支撑,以宁夏为研究区,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和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水土保持措施碳... 为了探索准确核算水土保持措施碳汇的方法并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等提供技术支撑,以宁夏为研究区,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和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水土保持措施碳储量反演方法,定量评估了2022年宁夏水土保持措施碳汇能力现状。结果表明:1)在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轻量级梯度提升(LGB)、极端梯度提升(XGB)、极度随机树回归(EXT)等6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中,极度随机树回归算法用于反演宁夏植被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精度最高;2)宁夏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异特征,全区平均值为24.53 g/(m^(2)·a),水土保持林、封禁治理、经济林、人工草地、梯田的固碳速率分别为26.65、27.25、27.28、18.80、22.68 g/(m^(2)·a);3)2022年宁夏全口径水土保持措施碳汇量为226.95万~233.26万t/a,其中增汇量208.03万t/a、保土固碳量63.04万t/a、减排量18.92万~25.23万t/a,增汇量的80.8%分布在植物措施、保土固碳量的79.5%分布在梯田、减排量的79.5%分布在梯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 固碳速率 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算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土保持工程机修水平梯田概算补充定额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荣 孙楠 朱品光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针对现行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制定额》无法满足当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水土保持工程的投资确定和精细化工程管理需求等问题,根据工程定额原理和相关基础理论,以及对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等8个县(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调研... 针对现行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制定额》无法满足当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水土保持工程的投资确定和精细化工程管理需求等问题,根据工程定额原理和相关基础理论,以及对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等8个县(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调研、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的结果,编制形成了适用于宁夏的机修梯田概算补充定额成果——《水土保持工程机修梯田概算补充定额成果》。通过对定额单价水平的测算和与《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制定额》的对比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机修梯田概算补充定额成果》中定额的消耗量水平更加合理,其单价更加符合当前梯田技术和市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平梯田 机械修筑 概算补充定额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土保持管理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
6
作者 王霄 张国军 +4 位作者 马文涛 魏小燕 陶清瑞 陈国旭 杨勇耀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8期59-63,I0001,共6页
依据水利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信息化工作部署,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分批建成了集5个子系统19个模块的宁夏水土保持管理平台,供自治区、市、县三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和生产建设项目等相关单位、专家使用。平台在建设期、... 依据水利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信息化工作部署,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分批建成了集5个子系统19个模块的宁夏水土保持管理平台,供自治区、市、县三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和生产建设项目等相关单位、专家使用。平台在建设期、质保期、运维期稳定运行,全面支撑全区水土保持工作线上开展。分析了平台建设项目概况,总结了海量数据挖掘、关键因子智能化提取、资源整合共享、土壤侵蚀模型开发、智能化监管技术等平台建设的5方面问题,介绍了平台总体框架、技术路线和模块功能,归纳了数据底座建设、统一平台搭建、业务化转型推进和监管效能精准发挥4个方面的成效,以及坚持“问题导向”建设原则、“边建边用”推广应用模式、“建管结合”运维方式、“底线思维”保障安全4个方面的建设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信息化 平台建设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下的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沙响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阳 张永娥 +4 位作者 王昭艳 张国军 辛艳 刘冰 魏小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探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流域水沙关系演变特征及其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响应,以黄河中游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水沙关系曲线、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1956—2019年间无定河流域水沙关系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及其与水土流失治... 为探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流域水沙关系演变特征及其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响应,以黄河中游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水沙关系曲线、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1956—2019年间无定河流域水沙关系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及其与水土流失治理的协同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无定河流域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呈锐减趋势(P<0.05),且均在1970年左右发生减少突变;2)流域水沙关系在年际和场次洪水尺度上均发生深刻变化。2010年以后,暴雨频发导致流域内侵蚀物源头供应明显增加,流域河道泥沙输送能力小幅提高;3)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对流域水沙锐减影响较大。2000年前后在相似降雨条件下,单位降雨量径流量和单位降雨量输沙量较20世纪70年代减少47%和62%。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增加与流域径流输沙减少呈现较好的一致性,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在提高黄河多沙粗沙区流域下垫面抗侵蚀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认知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入黄泥沙锐减成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极端暴雨 土壤侵蚀 治理成效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固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建纯 李鹏 +3 位作者 黄佳慧 张国军 马文涛 苏利平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5,共9页
[目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判别标准,探索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方法]聚焦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基于2000年、2008年、2015年和2019年的Landsat ETM数据,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 [目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判别标准,探索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方法]聚焦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基于2000年、2008年、2015年和2019年的Landsat ETM数据,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生态环境质量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1)固原市东部主要为草地,西部主要为耕地,整体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平均综合指数为2.3~2.6;(2)植被覆盖度(NDVI)和建筑-裸土指数(NDBSI)对RSEI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湿度指数(WET)的影响显著增强;(3)2000—2019年固原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大幅改善,但局部地区略有恶化,中等质量区域比例从18.11%上升至91.53%。2015—2019年生态环境极差区域的面积由0.01%增至0.27%;(4)2000—2019年生态环境改善面积与林地净增加面积呈显著正相关,退耕还林政策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结论]城市扩张使得林地减少和农业用地的撂荒,对固原市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建议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恢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RSEI 土地利用 空间自相关 宁夏南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分级研究
9
作者 张永娥 张国军 +9 位作者 刘艳萍 马文涛 王立明 魏小燕 殷小琳 张晓明 魏商 王霄 陶清瑞 付建宁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分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分级,有助于规范和指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管理。通过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2021年已验收的21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指标,分析其水土流失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等,结合... 分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分级,有助于规范和指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管理。通过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2021年已验收的21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指标,分析其水土流失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等,结合专家咨询论证,进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分级。结果显示:露天煤矿的扰动地表面积、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较大;农林开发工程的扰动地表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建设总工期和水土保持投资较小;其他电力工程(光伏项目)扰动地表面积最大,但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等都较小;指标单元化后,露天煤矿单位面积的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仍较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分级后划分为重度影响类、中度影响类、轻度影响类3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特征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评估
10
作者 张国军 杨春霞 +2 位作者 李惋瑾 焦鹏 钱京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探索将淤地坝淤积形成的坝地按程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是《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相继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摸清现状政策条件下坝地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资源状况是推动该项... 探索将淤地坝淤积形成的坝地按程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是《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相继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摸清现状政策条件下坝地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资源状况是推动该项工作的关键环节。以宁夏坝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坝地利用类型、补充耕地来源范围和验收标准等方面,明确了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条件,并以2024年宁夏淤地坝淤积专项调查成果为基础,采取图斑套合、ArcGIS面积分析、政策约束因素分析等方法,对宁夏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进行分析,基本摸清了宁夏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宁夏现状坝地1599.25 hm ^(2)中有334.60 hm ^(2)已被纳入“国土三调”耕地管理;“非耕地”1264.65 hm ^(2)中有936.31 hm ^(2)满足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补充耕地来源的规定,其中满足验收条件的坝地有392.80 hm ^(2),可推动先行纳入新增耕地数量指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估 占补平衡 耕地 坝地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模式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立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2期46-48,共3页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是水利行业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监管是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心。按照水利部强监管和加强信息化的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2018年先后在太阳山开发区、灵武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水...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是水利行业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监管是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心。按照水利部强监管和加强信息化的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2018年先后在太阳山开发区、灵武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示范推广工作,并开发了水土保持管理系统,形成了一套高效、可行的监管模式,为全区实现“天地一体”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奠定了基础,也为水土保持监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信息化 监管 模式 生产建设项目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宁夏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小燕 王立斌 +3 位作者 哈玉玲 苏利平 杨军 雒旭升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0期37-39,共3页
宁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载体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水土流失治理进度由2000年的1%提高到现在的3%,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68... 宁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载体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水土流失治理进度由2000年的1%提高到现在的3%,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68万km^2减少到1.96万km^2。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宁夏水土保持发展阶段、新时代宁夏水土保持工作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宁夏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水土保持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推动疫情防控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3期36-36,共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和水土保持工作交织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全区水土保持年度任务的落实主要在春季的特点,已经将2020年全区水土保持目标任务全部下达到相关市县区。2月24日,总站召开支委会、站务会,深入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和水土保持工作交织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全区水土保持年度任务的落实主要在春季的特点,已经将2020年全区水土保持目标任务全部下达到相关市县区。2月24日,总站召开支委会、站务会,深入学习中央和自治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对照2020年全国水利会议精神和全区水利工作会议明确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任务,逐项制定落实措施及推进时间节点,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并要求各部门实行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各项工作月度考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工作 疫情防控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水利工作会议 落实措施 时间节点 水利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土保持“十四五”发展对策
14
作者 李建国 赵鸿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5期8-9,共2页
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宁夏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但还存在各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展不平衡、不充分,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重、要求高,监测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四五”是宁... 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宁夏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但还存在各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展不平衡、不充分,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重、要求高,监测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四五”是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期,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应统筹推进、精准治理,大力推广成功治理经验和模式;全面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强化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大力提升社会各方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发展对策 “十四五”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生产建设项目侵蚀强度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冰 王友胜 +3 位作者 王立明 张国军 马文涛 魏小燕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强监管”的提出,宁夏需要根据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建立科学适用的生产建设项目监管体系。选取宁夏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中已有数据和近5 a已验收项目数据,根据生产建设项目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不同水土保持... 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强监管”的提出,宁夏需要根据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建立科学适用的生产建设项目监管体系。选取宁夏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中已有数据和近5 a已验收项目数据,根据生产建设项目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不同水土保持分区中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特点。结果表明:①现有数量最多的生产建设项目为其他类型项目,需要针对该类型项目进行细化管理,其次为加工制造类项目和公路工程,这三类占比分别为26%、12%和9%,生产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丘陵台地干旱草原风水蚀交错区和银川平原潜在风蚀区,占比分别达到65%和19%;②近5 a已验收项目类型最多的为其他类型项目,其次为公路工程和其他电力工程,占比分别为26%、17%和12%;③风力侵蚀区的项目较水力侵蚀区少,但风蚀区各类项目均易发生强烈及以上侵蚀,水蚀区露天非金属矿较易发生强烈及以上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分区 侵蚀强度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德政 梅雪梅 +1 位作者 任正龑 李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全面掌握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情况,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资源协调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权-TOPSIS评价2012-2019年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及R/S法探究其影响因素及预测未来趋势。... 为全面掌握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情况,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资源协调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权-TOPSIS评价2012-2019年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及R/S法探究其影响因素及预测未来趋势。结果表明,2012-2019年,整个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基本处于超载状态,而固原市是宁夏地区中水土资源承载力最好者;从障碍度分析,驱动力子系统对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制约最强,经济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单位耕地粮食产出、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R/S法,在未来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固原市、中卫市上升趋势显著,而其他市上升趋势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承载力 DPSIR模型 CRITIC-熵权 TOPSIS模型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水强度等级和坡度下水土保持措施减流减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正龑 张栋 +1 位作者 杨志 马文涛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6期40-43,I0001,共4页
基于宁夏海原县树台水土保持试验站的20个径流小区2014—2019年连续6年的观测数据,对5°、10°、15°、20°和25°五种坡度在不同降水强度等级(中雨、大雨和暴雨)下的产流产沙进行统计分析,量化不同降水强度等级和... 基于宁夏海原县树台水土保持试验站的20个径流小区2014—2019年连续6年的观测数据,对5°、10°、15°、20°和25°五种坡度在不同降水强度等级(中雨、大雨和暴雨)下的产流产沙进行统计分析,量化不同降水强度等级和坡度下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结果表明:中雨、大雨和暴雨是该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侵蚀性降雨类型,且集中发生于7—8月;所有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流产沙量均表现为暴雨>大雨>中雨,裸地呈现最高的产流产沙量,且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4种水土保持措施中人工乔木林地和人工灌木林地的减流减沙效益最高,减流效益在0.8附近波动,减沙效益接近1,在坡度15°时人工乔木林地的减流减沙效益最高,在坡度20°和25°时人工灌木林地减流效益最高,减沙效益与人工乔木林地相当;与中雨和大雨相比,暴雨条件下4种措施的减流效益均降低,减沙效益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强度等级 坡度 减流减沙效益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LE模型的宁夏黄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
18
作者 沈子雅 杨志 +4 位作者 李建国 徐志友 任正龑 魏小燕 程金花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7期53-55,I0001,共4页
为研究各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依据宁夏彭阳王洼、西吉马建、海原树台3个试验站建设的55个径流小区的2006—2019年实测数据,基于CSLE模型,进行生物措施(B)、工程措施(E)、耕作措施(T)因子值计算,结果表明:林地、农地、人工草地B因子值... 为研究各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依据宁夏彭阳王洼、西吉马建、海原树台3个试验站建设的55个径流小区的2006—2019年实测数据,基于CSLE模型,进行生物措施(B)、工程措施(E)、耕作措施(T)因子值计算,结果表明:林地、农地、人工草地B因子值分别为0.162、0.300、0.295;鱼鳞坑E因子值为0.210;等高耕作、等高起垄、翻耕、平整土地、免耕措施T因子值分别为0.324、0.337、0.419、0.464、0.567。不同措施水土保持效益大小排序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CSLE模型 B、E、T因子值 宁夏黄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友胜 杨志 +5 位作者 刘冰 马文涛 任正龑 辛艳 赵阳 解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41,共8页
为深入了解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和降雨侵蚀力的特点和规律,基于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王洼小流域35 a间1207次降雨的过程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次降雨侵蚀力、24个半月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特征及3种日侵蚀力模型在该区域... 为深入了解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和降雨侵蚀力的特点和规律,基于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王洼小流域35 a间1207次降雨的过程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次降雨侵蚀力、24个半月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特征及3种日侵蚀力模型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王洼小流域降雨整体以小雨强降雨事件为主,<10 mm的次降雨事件占70.51%,≥50 mm的次降雨事件仅占1.49%;2)年侵蚀力主要是由大降雨事件贡献,次降雨量≥25 mm的侵蚀力占总侵蚀力值的67.00%;3)侵蚀力具有明显的年内集中分配特征,第12~16个半月侵蚀力占年侵蚀力值的83.51%,第15个半月侵蚀力年内最高,占年侵蚀力的31.68%,是潜在水土流失较大的时段。该阶段的地表扰动活动宜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4)在开展侵蚀力计算时,优先推荐在降雨过程资料基础上的EI_(30)计算;在缺少降雨过程资料时,冷暖季模型在年侵蚀力和半月侵蚀力预测的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侵蚀力 黄土丘陵沟壑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条件下红壤水-土-养分淋溶特征及归因分析
20
作者 范清华 刘晓君 +5 位作者 李鹏 张祎 任正龑 张虎威 陶清瑞 胥世斌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6,共13页
【目的】探明退化红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养分在淋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阐明土壤水-土-养分淋溶流失规律及影响机制。【方法】以江西省泰和县植被恢复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PM)、湿地松P.elliottii纯林(PE)、马尾松-木荷Sc... 【目的】探明退化红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养分在淋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阐明土壤水-土-养分淋溶流失规律及影响机制。【方法】以江西省泰和县植被恢复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PM)、湿地松P.elliottii纯林(PE)、马尾松-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RMS)、湿地松-木荷混交林(RES)等4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60、90、120、150 mm·h^(-1)等4种淋溶强度下,土壤产流、产沙、泥沙颗粒变化特征及养分在淋溶过程中的流失规律。【结果】(1)随着淋溶强度的增加,产流量和产沙量也增加,泥沙颗粒质量分数及稳定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泥沙颗粒平均质量直径(D_(MW))、粒径>0.250 mm泥沙颗粒质量分数(R_(0.25))显著升高(P<0.05)。在淋溶侵蚀下,低林下植被覆盖度的马尾松纯林团聚体稳定性低,高植被覆盖度的湿地松-木荷混交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高(P<0.05)。(2)在150 mm·h^(-1)的淋溶强度下,养分淋失显著高于60 mm·h^(-1)(P<0.05),但在90和120 mm·h^(-1)淋溶强度下,养分淋溶流失没有显著差异。泥沙是养分迁移流失的主要介质。(3)养分淋失与淋溶强度、产流率、产沙率、粒径>0.250 mm泥沙颗粒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0.053 mm泥沙颗粒质量分数呈现负相关(P<0.05)。(4)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淋溶强度和产流率是影响养分淋溶流失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达16.33%、20.91%。【结论】随着淋溶.强度的增加,产流量和产沙量显著提升,泥沙颗粒的组成和稳定性发生变化,且淋溶强度和产流率是影响养分流失的主要因素。在中国亚热带退化红壤区生态建设中,应注重增强植被恢复区林下植被丰富度,以改善林分结构并巩固治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植被恢复 淋溶 养分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