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地下水位及冬灌效应下宁夏引黄灌区渠道冻胀破坏试验研究
1
作者 蒋佳莉 陆立国 李瀚翔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7,33,共8页
为进一步探析高地下水位及冬灌效应下弧形坡脚梯形渠道冻害机理及过程,以宁夏引黄灌区秦渠为原型,基于COMSOL软件建立水热力耦合模型,并开展了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2 a原型监测的温度、水分、位移场分布规律较为一致... 为进一步探析高地下水位及冬灌效应下弧形坡脚梯形渠道冻害机理及过程,以宁夏引黄灌区秦渠为原型,基于COMSOL软件建立水热力耦合模型,并开展了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2 a原型监测的温度、水分、位移场分布规律较为一致,验证了数值耦合模型的合理性;在高地下水位埋深1.0 m工况下,冻结期内铺设苯板较无苯板在冻深表现、水分迁移、冻胀变形分布上均存在一定程度改善,以改善下截面应力分布程度最优;铺设6 cm苯板较无苯板仅能有效提升基土20 cm水热分布,仍需合理增设厚度,且应继续深化冻深范围内渠底、阴坡侧非等厚差异化抗冻胀结构设计以及考虑冬灌渗漏补给的数值耦合模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弧形坡脚梯形渠道 冻胀破坏 原型监测 数值模拟 水热力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标签迭代自训练的无人机玉米冠层覆盖度识别研究
2
作者 詹磊 丁一民 +3 位作者 朱磊 杨志 丁龙辉 叶一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120,130,共8页
冠层覆盖度是计算作物需水量的重要参数。研究针对传统无人机提取玉米冠层过程中光照不均、阈值选取不确定以及对大量标注数据依赖性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GB影像的迭代自训练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 冠层覆盖度是计算作物需水量的重要参数。研究针对传统无人机提取玉米冠层过程中光照不均、阈值选取不确定以及对大量标注数据依赖性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GB影像的迭代自训练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SV)及Retinex光照校正对原始图像进行增强,改善了对比度、突出了玉米细节并降低了噪声。随后,构建了包含超绿指数(EXG)在内的多维特征向量,并结合无监督高斯混合模型(GMM)聚类生成玉米冠层覆盖度识别伪标签。最后,基于伪标签和少量人工标注数据(共45张图像,占样本总量约3.7%),利用DeepLab v3+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迭代自训练,逐步提高识别精度。结果表明,多轮迭代后模型整体准确率由87.05%提升至94.24%,Kappa系数由73.26%提高至87.97%。该方法有效降低了识别算法对大规模标注数据的依赖,为基于无人机RGB影像的玉米冠层覆盖度遥感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冠层覆盖度 迭代自训练识别 伪标签 DeepLab v3+ 高斯混合模型 无人机RGB 低空遥感反演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校准卷积网络的谷子幼苗计数模型研究
3
作者 孙启梦 焦炳忠 +1 位作者 赵娜 孙振源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143-149,共7页
作物幼苗计数是一项耗时、易错的项目。为此,提出了ZR-DINO模型,用于检测无人机获取的大田环境下的谷子幼苗。在模型特征提取部分,设计了ZRConv卷积模块,专门优化谷子幼苗的特征表示。ZRConv结构简洁,易于集成,并支持迁移学习,其通过空... 作物幼苗计数是一项耗时、易错的项目。为此,提出了ZR-DINO模型,用于检测无人机获取的大田环境下的谷子幼苗。在模型特征提取部分,设计了ZRConv卷积模块,专门优化谷子幼苗的特征表示。ZRConv结构简洁,易于集成,并支持迁移学习,其通过空间特征校准和多尺度特征融合提升特征质量,并用Mish激活函数替换了ReLU,以增强特征表达。同时,构建了包含8936张谷苗图像的MSD数据集,手工标注了126554株谷苗。测试结果显示,该谷苗计数算法在MSD数据集上表现优异,计数精度高,有效验证了模型在大田环境中对谷子幼苗计数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谷子幼苗 特征融合 自校准卷积 幼苗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视角下生态移民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4
作者 段超宇 马世龙 田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1,120,共8页
为探求宁夏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红寺堡区2000~2020年土地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动态度、转移矩阵等指标,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程度及空间转移3个方面,全面分析红寺堡区建成以来土地利用时... 为探求宁夏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红寺堡区2000~2020年土地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动态度、转移矩阵等指标,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程度及空间转移3个方面,全面分析红寺堡区建成以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红寺堡区不同时期生态承载能力。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尺度看,红寺堡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大再减少趋势,各类土地面积变化绝对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土地利用动态度绝对值为建设用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草地>耕地;②从空间尺度上看,过去20 a红寺堡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以耕地向草地转移,草地向耕地、建设用地转移,未利用地向耕地、建设用地转移为主,占总转移面积71.1%;③2000~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较大,生态承载力变化与生态足迹呈负相关,耕地和草地是影响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④2015年以前,红寺堡区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之后转为生态赤字。当前红寺堡区生态可持续状况令人担忧,未来建议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保护林地与草地资源,控制化石能源消耗,以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足迹 生态盈余/赤字 生态移民区 红寺堡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典型排域水质综合评价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5
作者 李太云 仝炳伟 +1 位作者 李虹 王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8,共5页
为分析宁夏引黄灌区种养殖区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以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排域为研究区,在第六排水沟选取10个典型监测断面,研究了排水沟水体内TN、NH3-N、TP、DO的变化规律与空间变化特征,采用加权欧氏距离算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两... 为分析宁夏引黄灌区种养殖区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以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排域为研究区,在第六排水沟选取10个典型监测断面,研究了排水沟水体内TN、NH3-N、TP、DO的变化规律与空间变化特征,采用加权欧氏距离算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两种方法对10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时空变化分析,并对排水沟水质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第六排水沟各监测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处于Ⅲ类及以下的占比为85.8%,水质总体较好,下游水质相对较好;4、5月份受农田施肥和沟内腐烂物积存的影响水质较差,7月份随着农田施肥活动的减少和排水量增加水质达到最好;排域内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为TN、NH3-N、TP,主要来源为排域内农田施肥和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虽然排域水质总体较好,但仍存在部分区域和时段水质相对较差的情况,需进一步对农田施肥活动、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进行综合治理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排水沟 综合评价 加权欧氏距离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新修梯田不同部位土壤质量及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研究
6
作者 岳自慧 王文 +2 位作者 刘平 梁博惠 何维刚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针对宁南山区新修梯田耕地质量下降、作物产量不稳的问题,开展了“深耕+复合肥+生物菌肥”培肥措施下新修梯田不同部位土壤质量及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实施培肥后,不同部位土壤容重均呈减轻趋势,其中,梯田中部土壤... 针对宁南山区新修梯田耕地质量下降、作物产量不稳的问题,开展了“深耕+复合肥+生物菌肥”培肥措施下新修梯田不同部位土壤质量及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实施培肥后,不同部位土壤容重均呈减轻趋势,其中,梯田中部土壤容重减轻效果较为显著,梯田内部土壤综合肥力提高最为显著;梯田不同部位玉米和马铃薯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表现为梯田外部>梯田中部>梯田内部;玉米和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梯田外部株高最高;玉米和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玉米抽穗吐丝期梯田中部叶绿素含量高于外部和内部,拔节期和灌浆乳熟期均以梯田外部最高;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均以梯田外部最高,梯田中部次之,梯田内部最低;玉米青储产量和马铃薯产量均以梯田外部最高,分别达到41474.30kg·hm^(-2)、13626.51kg·hm^(-2),其次是梯田中部,梯田内部在梯田中是明显的低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发育 土壤质量 新修梯田 宁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灌对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杜斌 鲍子云 +2 位作者 王乐 张红玲 段超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48,共5页
通过理论计算,2015年前,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时引水量中计入冬灌水量,而净灌溉水量中未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经测算宁夏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217,不同灌区在0.128~0.706之间变化。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后,宁夏灌溉水有... 通过理论计算,2015年前,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时引水量中计入冬灌水量,而净灌溉水量中未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经测算宁夏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217,不同灌区在0.128~0.706之间变化。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后,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4提高至0.516,系数提高0.032。研究同时表明,灌溉水量与灌溉水利用系数直接相关:自流灌区冬灌灌溉灌水量为21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175;扬水灌区冬灌灌灌水量为12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604。因此,合理制定灌区灌水定额,特别是冬灌灌水定额,可以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宁夏自流灌区冬灌灌水量偏大,造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节水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灌 洗盐 保墒 灌溉水利用系数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佟长福 李和平 +4 位作者 胡翠艳 张娜 白利芳 白儒军 李小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71-1075,共5页
为了深入认识内蒙古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变化特征,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内蒙古50个气象站点32 a(1981—2012年)的逐月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通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提出的全球干旱指数UNEP进行气候分... 为了深入认识内蒙古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变化特征,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内蒙古50个气象站点32 a(1981—2012年)的逐月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通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提出的全球干旱指数UNEP进行气候分区,利用空间插值和8 a滑动平均法对内蒙古各气候区ET_0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干旱气候区、干旱气候区、半干旱气候区、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湿润半湿润气候区的ET_0波动区间分别为1 401~1 573,1 145~1 269,900~1 013,710~857和571~735 mm,波动幅度均在200 mm以内,且其ET_0逐渐减小,即越湿润的气候区,年累计ET_0越小.根据ET_0最大、最小值出现的年份可知其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气候分区 变化趋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农业灌溉供需平衡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杜斌 段超宇 +1 位作者 张红玲 王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76,共3页
对红寺堡灌区现状种植结构、灌溉面积、宁夏现行灌溉制度调查统计,计算各灌域灌水率及灌水流量,通过与设计流量对比分析,红三干泵站有21 d供水能力不足,红五泵站有82 d供水能力不足,据此得出,红三干渠灌域需建设总库容为511.5万m^3调蓄... 对红寺堡灌区现状种植结构、灌溉面积、宁夏现行灌溉制度调查统计,计算各灌域灌水率及灌水流量,通过与设计流量对比分析,红三干泵站有21 d供水能力不足,红五泵站有82 d供水能力不足,据此得出,红三干渠灌域需建设总库容为511.5万m^3调蓄池,红五干渠灌域在将红五泵站设计流量改造为3.65 m^3/s的基础上,需建设总库容为786.8万m^3调蓄池,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节水量为563万m^3时,可保证灌域实现充分灌溉,红一至红五干渠灌域在现状灌溉面积下,水量分配比例为0.15%、4.44%、68.52%、5.56%、2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平衡 灌水率 蓄水池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宁夏枸杞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利岗 王怀博 +1 位作者 鲍子云 李金泽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3-529,共7页
以宁杞7号枸杞为研究对象,在宁夏同心县开展2 a田间试验.设置4个关键控水期、3个控水水平共8个处理,研究枸杞不同生育期不同水分下限条件下根区土壤含水率、叶片光合生理指标、产量与品质变化;分析其耗水规律与水分利用效率,提出基于土... 以宁杞7号枸杞为研究对象,在宁夏同心县开展2 a田间试验.设置4个关键控水期、3个控水水平共8个处理,研究枸杞不同生育期不同水分下限条件下根区土壤含水率、叶片光合生理指标、产量与品质变化;分析其耗水规律与水分利用效率,提出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宁夏枸杞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枸杞根区2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大;叶片气孔导度随土壤下限升高而增大,高水分下限处理的蒸腾速率相对较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则相反;生育期耗水量随土壤水分下限升高而增大,2 a增幅分别为10.8%和12.8%,平均耗水量为386.6~463.2 mm,夏果期耗水量最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关键需水期.2 a均为处理S5的产量最大分别为2208.15和2571.3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0.39 kg/m^3;水分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土壤水分下限的枸杞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全生育期分为6个灌水期,其中萌芽期灌水(春水)为375 m^3/hm^2;春梢生长期、花期、夏果期、秋果期的土壤质量含水率下限分别为50%θf(θf为田间持水率),65%θf,65%θf,55%θf,而上限为95%θf;休眠期冬灌量为45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宁夏枸杞 土壤水分下限 滴灌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平罗县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陆阳 王乐 张红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以综合治理井渠结合灌区土壤盐碱化为目标,针对宁夏平罗县井渠结合灌区下游灌水难、排水难和盐碱化严重等问题,采用渠灌井排、井沟联合使用等措施,对作物进行适量和适时灌溉,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并监测井渠结合灌溉条件下田间土壤含盐... 以综合治理井渠结合灌区土壤盐碱化为目标,针对宁夏平罗县井渠结合灌区下游灌水难、排水难和盐碱化严重等问题,采用渠灌井排、井沟联合使用等措施,对作物进行适量和适时灌溉,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并监测井渠结合灌溉条件下田间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和水位埋深的变化情况,分析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井渠结合灌溉对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显著。以黄河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宁夏银北自流灌区,地下水矿化度变化幅度较小;灌溉后的土壤表层含盐量骤降,0~40 cm土层的盐分变化较大;土壤盐分与地下水矿化度具有较强的线性正相关性,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研究成果对干旱半干旱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盐碱地改良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渠结合灌区 地下水 水盐运移 土壤盐碱化 农田水利 平罗县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耦合对宁夏枸杞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浩 徐利岗 王怀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15,224,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树龄枸杞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对水肥供给差异的响应特征并提出合理的水肥制度,2017—2020年连续开展大田试验,以宁夏中部干旱区宁杞七号枸杞为研究对象,设置灌水量和施肥量2因素3水平试验处理,定位监测各处理枸杞的基径、... 为了探讨不同树龄枸杞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对水肥供给差异的响应特征并提出合理的水肥制度,2017—2020年连续开展大田试验,以宁夏中部干旱区宁杞七号枸杞为研究对象,设置灌水量和施肥量2因素3水平试验处理,定位监测各处理枸杞的基径、株高、新梢茎粗与条长等生长指标,以及干果产量、百粒重、粒度等产量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品质指标,分析不同水肥供给对枸杞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水肥耦合制度,为干旱区枸杞的田间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7—2020年,各处理枸杞基径年均增长量为3.5~5.8 mm/a, BF2处理(中水中肥)基径的4 a累计增量最大,为19.9 mm,较对照组(CK)大31%;株高年均增长量为13.4~26.2 cm/a, CF2处理(高水中肥)的株高年均增幅最大,为30.9 cm/a;新发枝条茎粗增长量平均为2.3 mm/a, BF2处理的新梢条长4 a累积增长量最大,为148.8 cm;枸杞鲜干比为3.89~4.55,平均百粒重为20.77 g, 2017—2019年粒度为305~330粒,果品均达到特级;BF2处理枸杞甜菜碱含量最高,为9.0%,CF3处理(高水高肥)枸杞多糖含量最大,为7.4%;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09%~12.08%,氨基酸含量平均为7.35%。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宁夏中部干旱带4~7年龄宁杞七号枸杞最优水肥制度:灌溉定额为3 750 m^(3)/hm^(2)(其中春灌为450 m^(3)/hm^(2),生育期灌水为2 700 m^(3)/hm^(2),冬灌为600 m^(3)/hm^(2)),施肥量为720 kg/hm^(2)(施肥8次,单次施肥量为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水肥耦合 水肥灌溉制度 产量 品质 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重点湖泊生态需水量测算及再生水补水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田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49,共5页
为保护宁夏引黄灌区湖泊湿地生态健康,解决湖泊生态补水紧张的问题,采用水量及水质平衡方法,测算区域内6个重点湖泊的最小需水量和适宜需水量,提出适宜的再生水生态补水方案。计算得出鸣翠湖、阅海、宝湖、星海湖、沙湖和腾格里湖的最... 为保护宁夏引黄灌区湖泊湿地生态健康,解决湖泊生态补水紧张的问题,采用水量及水质平衡方法,测算区域内6个重点湖泊的最小需水量和适宜需水量,提出适宜的再生水生态补水方案。计算得出鸣翠湖、阅海、宝湖、星海湖、沙湖和腾格里湖的最小需水量和适宜需水量分别为:198、775、35、2 283、2 152、0万m3和198、1 007、35、3 631、3 875和753万m3。提出黄河水与再生水补水比例为3∶1,并根据再生水补水条件提出阅海和星海湖的最小及适宜再生水补水方案具体补水方案,该方案增加了湖泊的生态补水量,减少了新鲜黄河水补水量,并且保证了补水水质达标,可以为宁夏引黄灌区乃至整个西北干旱区的湖泊生态补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再生水 补水方案 引黄灌区 湖泊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法的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健康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证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洁 刘学军 蒋佳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29,共9页
为对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指标选取中存在的随意性、重复性和不完整的问题,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国内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内容与目标,从安全保障与服务能力现代化、工程设施现代化、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体... 为对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指标选取中存在的随意性、重复性和不完整的问题,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国内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内容与目标,从安全保障与服务能力现代化、工程设施现代化、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体制现代化、节水高效与生产效益、生态环境优良化等6个方面构建了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健康评价体系,采用指标优选模型,将评价指标由44项优化减少至27项,表达了90.37%的整体体系内涵,满足了指标数量少、完整性高的目标。并以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县为评价对象,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通区57.85%属于健康水平,与灌区实际情况相吻合,评价体系能基本反映试点县在推进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进程中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也表明现代化灌区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可行、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现代化生态灌区 评价指标 模糊层次分析 健康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云龙 段超宇 李海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0,50,共6页
以宁夏为例,根据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指标作为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出与宁夏用水总量密切相关的7个指标作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关键指标,建立宁夏水资源承载能力评... 以宁夏为例,根据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指标作为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出与宁夏用水总量密切相关的7个指标作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关键指标,建立宁夏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年宁夏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化分区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长远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及规划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岳自慧 李海霞 +2 位作者 朱洁 田巍 李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9-60,63,共3页
为了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实现节水优先和系统治理,严格践行宁夏"四水同治",构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式,缓解宁夏日益紧张的缺水形势,根据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要求,分析了宁夏贺兰山东麓洪水... 为了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实现节水优先和系统治理,严格践行宁夏"四水同治",构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式,缓解宁夏日益紧张的缺水形势,根据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要求,分析了宁夏贺兰山东麓洪水资源量以及利用现状,提出了洪水资源化利用方向,并对宁夏贺兰山东麓洪水资源利用前景进行了规划。随着贺兰山东麓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山洪灾害防治力度不断加强,以及不断优化拦洪库、滞洪区、平原水库的联合调度方式,宁夏贺兰山东麓年均洪水资源利用量可达0.184亿~0.246亿m^(3),将有力支撑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资源化 高质量发展 贺兰山东麓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市区再生水利用潜力测算与配置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巍 陈耀文 周志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3,共4页
针对银川市水资源紧缺、再生水利用率低的问题,结合银川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及相关规划,采用定额法测算银川市再生水利用潜力,并根据再生水利用量设置配置方案,提出再生水利用建议。经测算到2020年银川市再生水利用潜力为7 080万m3,其中城... 针对银川市水资源紧缺、再生水利用率低的问题,结合银川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及相关规划,采用定额法测算银川市再生水利用潜力,并根据再生水利用量设置配置方案,提出再生水利用建议。经测算到2020年银川市再生水利用潜力为7 080万m3,其中城市杂用水、工业及景观环境利用潜力分别为1 682、3 898、1 500万m3。再生水配置时以银川市再生水利用条件为基础,提出2020年银川市三个尺度的再生水配置方案,为银川市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利用潜力 利用率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权交易试点实施技术方案研究——以中宁县农业节水向工业流转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海峰 王景山 +1 位作者 鲍子云 马如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7-170,共4页
水权交易是解决宁夏水资源短缺问题,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有效措施。从节水潜力分析、交易水量确定以及水权交易的主体客体、合同期限、费用价格、程序方式、监督管理等方面设计了农业节水向工业企业流转的水权... 水权交易是解决宁夏水资源短缺问题,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有效措施。从节水潜力分析、交易水量确定以及水权交易的主体客体、合同期限、费用价格、程序方式、监督管理等方面设计了农业节水向工业企业流转的水权交易试点技术方案,可为黄河流域类似的水权交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 水权交易 水权交易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重点湖泊生态健康评价与修复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巍 周志轩 陈耀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宁夏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以宁夏重点湖泊为对象,利用多指标体系评价法,建立宁夏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湖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宁夏重点湖泊进行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沙湖、星海湖、阅海、腾格里湖为亚健... 针对宁夏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以宁夏重点湖泊为对象,利用多指标体系评价法,建立宁夏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湖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宁夏重点湖泊进行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沙湖、星海湖、阅海、腾格里湖为亚健康状态,鸣翠湖和宝湖为健康状态。同时根据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结果,分析各湖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各湖泊的管理建议,为湖泊管理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生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城镇建成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前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岳自慧 李海霞 +2 位作者 朱洁 田巍 李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8-29,32,共3页
为了提升宁夏城镇建成区雨水利用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分析了宁夏城镇建成区雨水资源量以及利用现状,提出了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并对宁夏城镇建成区雨水资源进行了工程和利用方面的规划。规划到2022年、2... 为了提升宁夏城镇建成区雨水利用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分析了宁夏城镇建成区雨水资源量以及利用现状,提出了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并对宁夏城镇建成区雨水资源进行了工程和利用方面的规划。规划到2022年、2025年和2035年,宁夏城市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达到70%、75%和85%,城镇建成区雨水资源利用量分别为0.27亿、0.29亿、0.32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 资源化 城镇建成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