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调查与预防性保护展望
1
作者 周媛 刘自忠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208,共6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是陕甘宁边区纸质革命文物的重要收藏单位。本文主要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类别、特点和保存现状3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3点建议:完善和细化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账目信息,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是陕甘宁边区纸质革命文物的重要收藏单位。本文主要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类别、特点和保存现状3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3点建议:完善和细化馆藏纸质革命文物的账目信息,实现高效快捷的信息检索和精准定位;科学制定纸质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法和计划;加快完成纸质革命文物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革命文物 预防 保存 陕甘宁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评《文化造城:当代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延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5-I0006,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市的历史与创新文脉,是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而博物馆作为文化资产的集中展示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市的历史与创新文脉,是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而博物馆作为文化资产的集中展示平台,其孕育着城市历史文化的精粹与创意的火花,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深度契合。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博物馆的角色定位并探索博物馆在推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当代博物馆工作者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面临的共同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展示平台 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竞争力 角色定位 博物馆 不可忽视 就业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与HTML5的宁夏数字博物馆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自萍 周洁 +3 位作者 马金林 李海东 苏鹏飞 刁婉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6期90-96,共7页
为了提高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信息的管理与保护,研究西夏文化与宁夏民族风情,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开发了基于Java与HTML5的宁夏数字博物馆系统,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总体上划分为“本院总说、开放与导览、西夏时空、数字资料馆、... 为了提高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信息的管理与保护,研究西夏文化与宁夏民族风情,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开发了基于Java与HTML5的宁夏数字博物馆系统,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总体上划分为“本院总说、开放与导览、西夏时空、数字资料馆、学术天地、文化专题、宁夏出版”七大模块。采用B/S架构实现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推动宁夏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与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JAVA HTML5 B/S架构 系统设计 浏览器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o2VR的宁夏虚拟博物馆全景漫游实现 被引量:7
4
作者 马自萍 郭贝贝 +1 位作者 李海东 邹静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8期149-153,共5页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的不断发展,虚拟博物馆随之诞生,为当代用户足不出户地游历宁夏博物馆并达到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Pano2VR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博物馆进行设计:实现来宁夏博...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的不断发展,虚拟博物馆随之诞生,为当代用户足不出户地游历宁夏博物馆并达到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Pano2VR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博物馆进行设计:实现来宁夏博物馆的地图导航。通过实地拍摄宁夏博物馆图片制作全景图,随后利用Pano2RV实现宁夏虚拟博物馆全景漫游。最后将结果展示在博物馆虚拟网页上,并在网站平台上进行真实互动虚拟展览,提升对宁夏博物馆文物的研究价值,增加与用户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博物馆 全景漫游 Pano2VR 虚拟现实技术 地图导航 虚拟展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瓷器文物补配材料耐久性研究
5
作者 寇淑愉 石静 +2 位作者 马莉 赵湘璧 卢旭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70,共12页
陶瓷器文物修复后,其补配材料常常因展陈、运输以及人为因素发生老化变黄,导致艺术价值降低,影响文物展示效果。因此,了解补配材料和各种填料混合后的黄化机理至关重要。本工作选取瓷器文物修复行业几款常用胶料——合众AAA标准胶、合众... 陶瓷器文物修复后,其补配材料常常因展陈、运输以及人为因素发生老化变黄,导致艺术价值降低,影响文物展示效果。因此,了解补配材料和各种填料混合后的黄化机理至关重要。本工作选取瓷器文物修复行业几款常用胶料——合众AAA标准胶、合众AAA耐黄胶、红星509、Araldite 2020、Hxtal NYL-1,以及几款常用填料——滑石粉、高岭土、钛白粉、紫外吸收剂、玻璃微珠,根据西北干旱的气候特点对其进行干热、紫外、盐雾、冻融试验,使用色度仪、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其进行表征,探讨各种材料老化前后的黄化机理,研究气候环境对补配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Hxtal NYL-1混合补配材料在各种环境中的抗老化能力均较为出色,红星509混合补配材料在盐雾老化及冻融循环中抗硬度老化的性能较为出色;另外,填料中滑石粉与钛白粉的抗色变能力优异,高岭土的抗硬度老化能力优异。修复师可利用上述研究成果选取合适的修复材料用于补配。本试验将基础研究与科研热点有机结合,兼具探究性、综合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器 补配材料 老化 文物修复 环氧树脂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城宁夏段见证历史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被引量:8
6
作者 冯海英 马建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6期204-209,共6页
长城遗址是中国体系最健全、规模最宏大的线性文化遗产。宁夏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誉,长城宁夏段遗址遍布5个市19个县(市、区)。现存有战国秦、秦汉、隋、宋、明各时期长城,墙体遗存1038公里,附属设施城堡等1225个。战国秦昭襄王长城... 长城遗址是中国体系最健全、规模最宏大的线性文化遗产。宁夏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誉,长城宁夏段遗址遍布5个市19个县(市、区)。现存有战国秦、秦汉、隋、宋、明各时期长城,墙体遗存1038公里,附属设施城堡等1225个。战国秦昭襄王长城的修建与秦人的扩展和戎人的兴盛融合密不可分;秦汉长城实证了匈奴融入大一统格局之中的史实;隋长城的修建和东突厥的交融相关联;明长城的修筑促进了沿线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些长城资源与各地长城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程与历史上“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宁夏段 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见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名窑—宁夏灵武窑出土瓷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燕 王效军 +1 位作者 李晓莉 马清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1-77,70,共8页
宁夏灵武窑是至今发现的规模最大和最为著名的西夏窑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多种仪器分析了灵武窑出土瓷器碎片的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瓷胎的主要成分为SiO2... 宁夏灵武窑是至今发现的规模最大和最为著名的西夏窑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多种仪器分析了灵武窑出土瓷器碎片的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瓷胎的主要成分为SiO2、Al2O3、K2O、Fe2O3、TiO2、CaO和MgO。瓷釉的主要成分有SiO2、Al2O3、CaO、K2O、MgO、Fe2O3和TiO2,釉料配比基本固定,主要为钙系釉(钙釉或钙-碱釉)和铁系釉。瓷器的烧制温度大多在1100℃~1150℃之间,部分样品可能在12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窑 西夏 瓷器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府路 塞上江南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特色初探
8
作者 陈永耘 《中国博物馆》 2010年第1期86-95,共10页
2008年8月28日,宁夏博物馆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其新馆展陈面积近万平方米,分为通史篇、专题篇和临时篇三大板块共八个大型陈列展览。“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能在这诸多的展陈中独放异彩,备受各界青睐,主要缘于以下几个鲜明... 2008年8月28日,宁夏博物馆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其新馆展陈面积近万平方米,分为通史篇、专题篇和临时篇三大板块共八个大型陈列展览。“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能在这诸多的展陈中独放异彩,备受各界青睐,主要缘于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列展览 宁夏 通史 江南 2008年 免费开放 博物馆 新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流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识别评估》探索黄河流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策略
9
作者 马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6-I0006,共1页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是文化的传承,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阅《黄河流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识别评估》一书,从黄河流域的地理文化...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是文化的传承,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阅《黄河流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识别评估》一书,从黄河流域的地理文化背景出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历史的见证 生态文明建设 黄河流域 现代农业发展 识别评估 文化的传承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谱法在纸质文物科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克青 张湃 +1 位作者 周媛 查瑞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在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纸质文物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促进了知识的传播。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是历史文化传承和研究的关键所在。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研究古代纸质文物和现代修复用纸对...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在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纸质文物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促进了知识的传播。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是历史文化传承和研究的关键所在。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研究古代纸质文物和现代修复用纸对于了解其制作工艺、保存状况、真伪鉴别和制定保护修复方案等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重点讨论了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在纸质文物分析和评价方面的进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为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和保护修复提供更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文物 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发现看唐宋文化对西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牛达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8-92,96,共6页
The Western Xia had ccoupied the northwestern China for nearly two centuries, making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we can not find its special history in the TwentyFour Histories, which makes... The Western Xia had ccoupied the northwestern China for nearly two centuries, making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we can not find its special history in the TwentyFour Histories, which makes research of the Western Xia so difficult that some people regard it as " a lost body of knowledge". Fortunately, Some relics of the Western Xia, especially ones excavated in this century have provided rich new data to the research of the Western Xia. The thesis shows some factors of the Tang and Song culture in that of the Western Xia by " the Western Xia Stele", coins, documents found inn the black city", typed copies, the Western Xia Mausoleum, porcelains, towers, and grettos of the Western Xia, which indicates roles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Center Plain play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of the enthnic minorities. Moreover, the paper also sees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created by the active DangXiang people and absorption of the external nourishments, made China culture more colour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考古发现 立国 封建王朝 灭亡 党项族 唐宋 文化 主体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丝路北方国际重镇灵州地理位置及其遗存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永耘 《文博》 2010年第3期55-6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古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城城址的确证,以及历年来灵州古城所出土带有中西文化交流印痕的重要遗存的介绍,反映出灵州作为丝绸之路北方重镇曾有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出宁夏在丝绸之路上曾有过的辉煌。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灵州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文物三维真实感虚拟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自萍 周洁 +2 位作者 马金林 王梓州 李海东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8期135-139,共5页
为了得到高几何精度、高纹理分辨率的文物立体虚拟模型,助力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文物三维真实感虚拟模型构建方法,并且具体应用于纹理特征复杂的西夏陶瓷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专业的单反相机获取纹理数据... 为了得到高几何精度、高纹理分辨率的文物立体虚拟模型,助力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文物三维真实感虚拟模型构建方法,并且具体应用于纹理特征复杂的西夏陶瓷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专业的单反相机获取纹理数据,结合Lightroom、Photoshop、Panorama Maker、Geomagic Studio、3ds MAX软件处理技术,构建西夏文物三维真实感虚拟模型重建机制,以白釉碗文物三维重建案例对所研究的关键技术进行说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快速、批量地在PC端呈现西夏文物三维真实感虚拟模型,为建立文物三维真实感虚拟模型数据库、制定文物实际修复方案等提供借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虚拟模型 西夏文物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获取 纹理拼接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碑(石)刻述要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永耘 《文博》 2010年第5期22-27,55,共7页
西夏遭到蒙古毁灭性的打击后,人民流散,城池沦为废墟,遗迹、遗存屈指可数。加之宋、辽、金修史,也刻意跳过西夏这一段历史,致使西夏历史几乎不被后人所知。清嘉庆著名学者张澍发现了《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通过这块夏汉文合壁碑的... 西夏遭到蒙古毁灭性的打击后,人民流散,城池沦为废墟,遗迹、遗存屈指可数。加之宋、辽、金修史,也刻意跳过西夏这一段历史,致使西夏历史几乎不被后人所知。清嘉庆著名学者张澍发现了《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通过这块夏汉文合壁碑的碑文,揭开了西夏文字之迷。自此,西夏历史文化才犹如一方初遭洞开的迷阵。因此,西夏文物考古资料,特别是有文字记录的碑刻就显得特别重要,它犹如一卷卷石刻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史籍的不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书法艺术价值,成为揭开西夏历史文化神秘色彩不可或缺的实物佐证,具有丰富的史料、文物价值,对考证史籍、辅翼方志、存史资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碑(石)刻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