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曝晒对枸杞中吡虫啉农药降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康萍芝 张丽荣 +2 位作者 沈瑞清 潘家荣 韩丽英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8期53-55,共3页
以盆栽枸杞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曝晒对枸杞中吡虫啉农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光下曝晒的枸杞鲜果中吡虫啉农药的降解速度较快,第3天,其残留率降低到47.8%,第10天降低到29.8%;在常温保存第5天残留率降低到4... 以盆栽枸杞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曝晒对枸杞中吡虫啉农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光下曝晒的枸杞鲜果中吡虫啉农药的降解速度较快,第3天,其残留率降低到47.8%,第10天降低到29.8%;在常温保存第5天残留率降低到47.4%,第10天也可降低到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杞 ^3H-吡虫啉 曝晒 降解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红瘿蚊发生的气象等级预报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力文 张宗山 +3 位作者 张玉兰 张燕林 张立荣 沈瑞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516-9518,9529,共4页
根据宁夏枸杞红瘿蚊在不同湿度沙土和壤土内的出土率试验结果,确定了不同土壤类型的枸杞红瘿蚊孵化出土的适宜土壤水分条件。根据枸杞红瘿蚊羽化出土后的危害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田间危害程度的气象关系模型和指标。结果表明,该... 根据宁夏枸杞红瘿蚊在不同湿度沙土和壤土内的出土率试验结果,确定了不同土壤类型的枸杞红瘿蚊孵化出土的适宜土壤水分条件。根据枸杞红瘿蚊羽化出土后的危害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田间危害程度的气象关系模型和指标。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枸杞红瘿蚊羽化后的危害高峰期模拟、判断准确,但对夏末以后的预测检验存在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红瘿蚊 气象等级 预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粗毒素产生的条件及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军 魏淑花 +1 位作者 叶建仁 张星耀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9-564,共6页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的致病机制,以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产生的毒素对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愈合组织的褐化程度为评价指标,对溃疡病菌产生粗毒素的条件和粗毒素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溃疡病菌在改良...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的致病机制,以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产生的毒素对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愈合组织的褐化程度为评价指标,对溃疡病菌产生粗毒素的条件和粗毒素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溃疡病菌在改良Fries No.3液体培养基,25℃温度,光照,振荡培养,21 d后所得的粗毒素毒性最强;该病原菌在偏酸性和中性条件(pH 5.60和7.00)下易于产毒;产生的粗毒素对热不稳定,经121℃高温,0.11 MPa压力处理15 min后,其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粗毒素对酸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pH 4.69及8.69时,粗毒素的生物活性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自然pH条件下的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北京杨 溃疡病 毒素 葡萄座腔菌 愈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不同菌株致病力分化与产毒强弱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淑花 张星耀 +1 位作者 叶建仁 梁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3-619,共7页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其产毒强弱间的关系,以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的13个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株及其毒素原液(培养滤液)对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的30cm长枝条的致病程度及毒害程度为评价指标,...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其产毒强弱间的关系,以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的13个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株及其毒素原液(培养滤液)对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的30cm长枝条的致病程度及毒害程度为评价指标,对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产毒强弱以及致病力分化与产毒强弱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和其产毒强弱差异均极显著,达到0.01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将13个菌株分成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致病类群和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产毒类群。不同溃疡病菌菌株产毒强弱与其致病力强弱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北京杨 杨树溃疡病菌 致病力分化 毒素原液 产毒强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杀虫剂对枸杞蚜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南宁丽 李锋 +2 位作者 吴晓刚 张宗山 杨芳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12期41-42,共2页
用药液浸渍法在室内用 0 .9%阿维菌素乳油、4 0 %毒死蜱乳油、4 0 %辛硫磷乳油、30 %乙酰甲胺磷乳油、1.8%啶虫脒乳油和 4 .5 %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对枸杞蚜虫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6种药剂均有较高毒力 ,可以在枸杞蚜虫防治中应用 ... 用药液浸渍法在室内用 0 .9%阿维菌素乳油、4 0 %毒死蜱乳油、4 0 %辛硫磷乳油、30 %乙酰甲胺磷乳油、1.8%啶虫脒乳油和 4 .5 %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对枸杞蚜虫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6种药剂均有较高毒力 ,可以在枸杞蚜虫防治中应用 ,其毒力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0 .9%阿维菌素乳油、1.8%啶虫脒乳油、4 .5 %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4 0 %辛硫磷乳油、4 0 %毒死蜱乳油、30 %乙酰甲胺磷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枸杞蚜虫 毒力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蚜虫田间药剂防治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建华 张蓉 吴晓燕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9期44-45,共2页
用4种杀虫剂防治苜蓿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3d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BNO乳油1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4.3%和91.3%,喷药后10d天敌瓢虫的减退率分别为36.0%和29.6%,建议在生产中交替使用这两种药剂;40%氧化乐果乳油(700倍)+... 用4种杀虫剂防治苜蓿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3d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BNO乳油1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4.3%和91.3%,喷药后10d天敌瓢虫的减退率分别为36.0%和29.6%,建议在生产中交替使用这两种药剂;40%氧化乐果乳油(700倍)+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混剂与0.9%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药后30d的防效分别为96.0%和74.0%,喷药后10d瓢虫减退率分别为87.5%和4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蚜虫 杀虫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药剂对苜蓿草地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建华 张蓉 +2 位作者 先晨钟 于海洋 马锐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43-44,共2页
用 7种杀虫剂防治苜蓿草地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15 %阿·毒乳油 12 0 0倍液、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 0 0倍液、0 .1%中农 1号 (斑蟊素 )水剂 80 0倍液、0 .3%苦参素 4号水剂 80 0倍液对苜蓿草地螟具有极其显著的防治效果 ... 用 7种杀虫剂防治苜蓿草地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15 %阿·毒乳油 12 0 0倍液、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 0 0倍液、0 .1%中农 1号 (斑蟊素 )水剂 80 0倍液、0 .3%苦参素 4号水剂 80 0倍液对苜蓿草地螟具有极其显著的防治效果 ,施药 15 d的防效均达 10 0 % ,药剂持效期长 ,保产效果达 75 .0 %~ 80 .9% ;2 5 %吡·氧乳油2 0 0 0倍液、2 0 %阿·单乳油 2 0 0 0倍液和生物农药 Bt A可湿性粉剂 10 0 0倍液防效也在 71.1%以上 ,保产效果在32 .4 %~ 5 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草地螟 杀虫剂 防治效果 保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枸杞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于丽 周兴隆 +3 位作者 夏文莉 王芳 阎佳慧 李建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7期42-46,共5页
为探究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枸杞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本文以430g/L戊唑醇悬浮剂为对照药剂,研究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低、中、高剂量对枸杞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3个枸杞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枸杞白粉病发生初期施用后,1次药... 为探究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枸杞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本文以430g/L戊唑醇悬浮剂为对照药剂,研究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低、中、高剂量对枸杞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3个枸杞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枸杞白粉病发生初期施用后,1次药后7d防效达到65.08%以上,2次药后14d,防效可达70.55%以上,各剂量对3个枸杞品种花、果、叶均无药害反应。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在枸杞白粉病发生初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以700.0~875.0mg/kg为宜,连续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硫菌灵 枸杞白粉病 田间药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