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引黄灌区典型排域水质综合评价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1
作者 李太云 仝炳伟 +1 位作者 李虹 王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8,共5页
为分析宁夏引黄灌区种养殖区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以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排域为研究区,在第六排水沟选取10个典型监测断面,研究了排水沟水体内TN、NH3-N、TP、DO的变化规律与空间变化特征,采用加权欧氏距离算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两... 为分析宁夏引黄灌区种养殖区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以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排域为研究区,在第六排水沟选取10个典型监测断面,研究了排水沟水体内TN、NH3-N、TP、DO的变化规律与空间变化特征,采用加权欧氏距离算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两种方法对10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时空变化分析,并对排水沟水质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第六排水沟各监测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处于Ⅲ类及以下的占比为85.8%,水质总体较好,下游水质相对较好;4、5月份受农田施肥和沟内腐烂物积存的影响水质较差,7月份随着农田施肥活动的减少和排水量增加水质达到最好;排域内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为TN、NH3-N、TP,主要来源为排域内农田施肥和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虽然排域水质总体较好,但仍存在部分区域和时段水质相对较差的情况,需进一步对农田施肥活动、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进行综合治理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排水沟 综合评价 加权欧氏距离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文本研究
2
作者 贺军君 申锋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5期51-54,58,共5页
为把握宁夏近年来农村“厕所革命”政策的整体情况,该文对2018—2022年间自治区级政府及职能机构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汇总,并从政策文本形式、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运用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文本形式呈现发布主体高... 为把握宁夏近年来农村“厕所革命”政策的整体情况,该文对2018—2022年间自治区级政府及职能机构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汇总,并从政策文本形式、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运用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文本形式呈现发布主体高度集中,多部门协同能力不足,法律效力较弱;政策文本内容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可执行度表现较弱及政策工具运用不够均衡科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宁夏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提出3点政策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厕所革命” 政策文本 政策分析 政策优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纪龙 姬丽 +6 位作者 马琨 谢铁娜 马建军 李虹 岳翔 苏明 贾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300,共15页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与控制农田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探究了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淋失对不同比例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响应,以期为宁夏引黄灌区玉米氮素高效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于2...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与控制农田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探究了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淋失对不同比例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响应,以期为宁夏引黄灌区玉米氮素高效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2023年在宁夏永宁国家气象站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当地常规施氮量(270 kg·hm^(-2))为基础,布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100%化肥(T1)、2/3化肥+1/3有机肥(T2)、1/3化肥+2/3有机肥(T3)、100%有机肥(T4)和空白对照(CK),分析了玉米产量、氮素吸收量、氮素转运和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淋失量。结果表明:T2处理玉米产量和成熟期植株地上部吸氮量均最高,相较于CK和T1,玉米产量两年平均提高73.42%和3.67%,成熟期地上部吸氮量两年平均提高97.09%和9.98%。其次,T2处理玉米营养器官花前积累氮转运量、氮转运率、氮转运对籽粒贡献率及花后氮素同化量两年平均较CK分别显著提高171.18%、19.67%、36.89%和72.17%,较T1分别显著提高24.36%、6.74%、12.94%和3.55%,T2处理玉米氮素表观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两年均值较T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2.58%、9.17%和3.67%,而各处理玉米氮素收获指数两年间无显著差异。此外,T2处理淋失液中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均相对较低,两年玉米生长季内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淋失量和淋失系数均值较T1分别降低24.56%、25.29%、23.70%和37.95%、39.44%、26.83%。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氮素养分吸收、转运和利用等指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氮素淋失量和氮素收获指数与产量间相关性较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量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有机肥替代比例下,玉米存在较高的氮素吸收、转运和利用效率及较低的氮素淋失量。因此,宁夏引黄灌区玉米种植最佳有机肥替代量均值为98.64 kg·hm^(-2)(36.53%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提高玉米氮素高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等氮量替代 玉米 氮素利用 氮素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师荣光 徐季诺 马建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4-1110,共7页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渐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尽管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大改善,但仍存在整治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部分地区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基于乡村人居环境内涵及其现有研究与工作实践,深入剖析...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渐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尽管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大改善,但仍存在整治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部分地区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基于乡村人居环境内涵及其现有研究与工作实践,深入剖析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系统规划设计、技术政策、系统协调性、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际需求,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现路径,旨在拓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思路,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人居环境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农业视角的生物可降解地膜现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岳翔 王金宝 +1 位作者 李虹 梁翔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3期90-94,共5页
在我国沿黄流域的局部地区覆膜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却阻碍着当地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无疑是破解农业“白色污染”问题的最佳选择。目前已有多个区域试验表明:全生... 在我国沿黄流域的局部地区覆膜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却阻碍着当地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无疑是破解农业“白色污染”问题的最佳选择。目前已有多个区域试验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保障作物稳产稳收的同时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改善耕地质量。为了能够高效地示范推广和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结合CO_(2)释放量的生物降解和农膜裂解率的物理降解是探究其适用性的内在要求。此外,“政、研、企”的多方协同可助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大范围推广应用,为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阐述了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地膜残留造成的污染危害,并探讨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 农业污染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生态农业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新种小叶黄果枸杞保护效果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2
6
作者 蒋旭亮 刘王锁 +1 位作者 李清善 王君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112-113,共2页
通过对野生新种小叶黄果枸杞5年的围封保育措施,发现小叶黄果枸杞的平均密度、相对密度、相对盖度和相对高度表现较好,说明小叶黄果枸杞的生境受到了较好的保护。同时提出了开发前景及建议。
关键词 小叶黄果枸杞 保护效果 开发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总量减排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虹 雍军 王金保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5年第10期82-84,共3页
通过对宁夏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调查,介绍宁夏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特征,进一步探析宁夏目前防治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污染物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大豆不同间作模式试验初报
8
作者 杨飞 刘东川 +3 位作者 岳少莉 马俊花 杜伟 于丽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23-25,共3页
为研究马铃薯与大豆复合种植最佳配比,文章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大豆品种东升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间作模式试验,以单种马铃薯为对照(CK)。结果表明,马铃薯与大豆间作以马铃薯起垄覆膜2行种植和大豆平地覆膜3行种植,即“2+3”模式的... 为研究马铃薯与大豆复合种植最佳配比,文章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大豆品种东升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间作模式试验,以单种马铃薯为对照(CK)。结果表明,马铃薯与大豆间作以马铃薯起垄覆膜2行种植和大豆平地覆膜3行种植,即“2+3”模式的两茬作物全年产量和产值最高,全年产值达到2363.40元·667 m^(-2),比单种马铃薯纯收益增加426.10元·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大豆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